Workflow
造船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制造业连续15年全球第一,意味着什么?
虎嗅· 2025-10-20 19:24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036亿元,同比增长5.2% [1] -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 [1] 中国制造业全球规模与地位 - 制造业增加值从2020年的26.6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3.6万亿元,“十四五”期间增量达8万亿元,对全球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超过30% [2] -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2] -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在2010年超过美国,全球占比从约19.4%上升至目前接近30% [3] - 按产值计算,中国制造业2024年全球份额为31.6%;按增加值计算,2023年份额为28.8% [4] -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报告预测,中国工业增加值占全球比例将从2000年的6%升至2030年的45% [6] - 中国发电量约10.1万亿度,占全球总量的32.3%,高于第二至第五名国家之和 [9] 重点制造业行业产出与贸易 - 2024年中国汽车产量3128万辆,占全球33.8%;出口641万辆,出口额1171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739亿美元 [10] - 2024年中国芯片产量约4250亿颗,全球占比约35%;等效8英寸晶圆产能全球占比约29%,但芯片贸易逆差巨大,2024年达2261亿美元 [11][12] - 2024年中国服装出口额1591亿美元,全球占比约30.7%;年产服装700多亿件,内销占比高达70% [12] - 大部分大类制造业行业产出以数量计全球占比达50%以上,以产值、增加值计也在30%以上 [13] 制造业出口结构与顺差 - 2024年制造业产值94万亿元,出口25.45万亿元,出口额占总产值的26.6% [14] - 2024年中国出口额(含服务)占GDP的比例为26%,与美国、日本相当,远低于欧洲国家 [14] - 2025年前8月,中国货物贸易顺差7853.4亿美元,全年预计突破1.2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 [17] - 2025年前8月,对印度贸易逆差690亿美元,对越南贸易逆差759亿美元 [18]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 2024年货物贸易中人民币跨境收支占比约30% [29] - CIPS处理金额从2020年的45万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的175万亿元,年均增长40% [32] - 截至2025年6月,CIPS直参行突破170家,覆盖186个国家和地区,与SWIFT重叠率降至30%左右 [32] 国内制造业产能与竞争态势 - 众多行业生产能力充足,需求见顶现象出现,例如白酒行业需求自2016年见顶后至2024年大幅下滑70% [44] - 供给弹性极高,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不惜亏损扩产,导致PPI连续35个月为负,2025年8月同比下降2.9% [45][49] - 行业内部“内卷”加剧,表现为激烈的降本增效和价格竞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对光伏、汽车等行业的不当竞争行为进行约谈和重点核查 [48][53] - 制造业就业人员约1.3亿人,全国总就业人员7.34亿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3.59亿人,占比48.8% [56]
陈经:中国制造业连续15年全球第一,对国内外市场意味着什么?
搜狐财经· 2025-10-20 13:45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对全球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超过30% [1][2][5] - 中国制造业发展引发全球经济原理级别冲击,巨额贸易顺差不可撼动,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支付体系发展 [16][17][30][31] - 中国制造业内部出现供给弹性极高与内卷通缩等市场经济失灵现象,需要宏观协调与监管介入 [32][37][40][42] 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份额与行业表现 - 按产值计算中国制造业全球份额为31.6%,按增加值计算为28.8% [2] - 中国发电量占全球总量32.3%,高于第二至第五名国家之和 [8] - 以数量计,中国多数大类制造业产品全球占比超50%,如钢铁、水泥、新能源车等;汽车产量占全球33.8%,芯片晶圆产能全球占比约29% [8][9][10] - 芯片行业存在严重逆差,2024年逆差达2261亿美元 [10] - 服装行业年产700多亿件,内销占比高达70% [10] 中国制造业的出口与内需结构 - 2024年制造业产值94万亿元,出口额25.45万亿元,出口占总产值比例为26.6% [13] - 中国出口额(含服务)占GDP比例为26%,与美国、日本相当,远低于欧洲国家 [12][13] - 中国制造业产出主要服务于内需,内销占比超过70% [13] 中国制造业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 2025年前8月中国货物贸易顺差7853.4亿美元,全年预计突破1.2万亿美元,占全球GDP 1% [16] - 对印度、越南等竞争对手国家顺差持续扩大,2025年前8月对越南逆差759亿美元,增长39.8% [17] - 对非洲及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显著,前8月对非洲出口1407.98亿美元,增长24.7% [21] -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快速发展,2024年处理金额175万亿元,与SWIFT系统重叠率降至约30% [30][31] 中国制造业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 多个行业出现需求见顶迹象,如房地产TOP100房企销售额从2021年上半年均值693亿元跌至2025年上半年183亿元 [32] - 供给弹性极高导致PPI连续35个月为负,2025年8月同比下降2.9% [40] - 行业内卷现象突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对光伏、汽车等行业低于成本价销售等行为进行重点核查 [42] - 制造业就业人员约1.3亿,占全体就业人员比例低于第三产业(3.59亿人)和农业(1.7亿人) [45] - 制造业作为基础产业,未来需与生产性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协同发展,以解放生产力 [46]
厦门象屿(600057):归母净利润同比+32.5%经营拐点确立 关注“反内卷”催化
新浪财经· 2025-08-27 16:2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公司实现收入2039亿元 同比微增0.2% 归母净利润10.32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32.5% [1] - 扣非净利润3.3亿元 同比增长30% 归母净利润因套保收益和政府补助与经营业务紧密相关更具参考性 [1] - 2025Q2单季度收入1068亿元 同比增长8% 归母净利润5.23亿元 同比加速增长41% 较Q1的25%增速显著提升 [1] 盈利能力与费用结构 - 2025Q2毛利率1.70% 同比下降0.61个百分点 销售净利率0.58% 微降0.03个百分点 [1] - 期间费用率持续优化 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53%/0.35%/0.24% 同比变化-0.06/+0.05/-0.30个百分点 [1] - 财务费用率下降主要受益于3月完成32亿元定增融资 借款规模显著降低 [1] 分业务板块表现 - 金属矿产收入及期现毛利同比下滑11%和26% 表现承压 [2] - 能源化工收入及期现毛利同比大增21%和52% 主要因石油原油商品国际化业务突破成为新增长引擎 [2] - 农产品收入及期现毛利同比增长15%和255% 受益于经营模式优化 [2] - 新能源收入同比增长12% 但期现毛利下滑25% 受产业结构调整影响 [2] 物流与制造业务 - 大宗商品物流收入50亿元 同比增长17.4% 毛利率8.54% 提升0.22个百分点 [3] - 生产制造板块收入52.8亿元 同比下降6.7% 毛利率11% 下滑1.7个百分点 [3] - 造船业务收入31.9亿元 同比下降5.0% 毛利率14.7% 下滑3.45个百分点 主因部分订单转移至启东新船厂 [3] - 新签订单15艘 在手订单91艘 首获国际船东21万吨级大型散货船订单 [3] 发展前景与评级 - 启东新船厂全面投产后将全面提升造船产能和盈利能力 美元外汇波动影响通过金融工具对冲 [3] - 大宗供应链行业在"反内卷"趋势下集中度提升 下游客户更看重综合服务能力 [3] - 公司作为具备物流能力和效率优势的龙头企业将受益 20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上调至18.5/22.5/25.9亿元 同比增31%/21%/15% [4]
中国船舶业巨头合并在即,全球最大上市船企呼之欲出!
搜狐财经· 2025-08-05 04:06
全球船舶业重组案 - 中国船舶将通过发行A股方式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交易已获证监会批准 中国重工将丧失独立法人资格并于2025年8月13日退市 [1] - 中国船舶业务涵盖造船、修船、海洋工程及机电设备 旗下拥有江南造船、外高桥造船等企业 中国重工专注于舰船研发设计制造 业务覆盖海洋防务、海洋开发装备等领域 [1] - 此次合并源于2019年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合并后产生的业务重合与同业竞争问题 集团承诺2026年6月30日前完成整合 [1] 交易方案细节 - 换股价格为37.84元/股(中国船舶)和5.05元/股(中国重工) 调整后换股比例为1:0.1339 交易总额达1151.50亿元 [3] - 合并后公司总资产超4000亿元 营业收入超1300亿元 手持订单量全球第一 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手持订单分别为2169.62亿元和2337.68亿元 [3] 财务表现 - 中国船舶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16.8亿至18.5亿元 同比增长227.71%至261.76% 总市值1710.75亿元 [4] - 中国重工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10.5亿至12.5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 总市值1067.14亿元 [4]
日本将就加入阿拉斯加LNG计划展开讨论
快讯· 2025-07-24 12:39
日本参与阿拉斯加LNG计划 - 日本将正式讨论参与美国阿拉斯加州液化天然气(LNG)开发计划 [1] - 该计划由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 日本将其作为日美关税谈判的筹码 [1] - 日本在造船和半导体制造设备等领域具有技术优势 提出加强这些领域的合作 [1] - 日本展现出为重振美国制造业作贡献的态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