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空气储能系统

搜索文档
绿电+绿算 “聚宝盆”里 “双生花”
中国能源网· 2025-05-22 17:48
五月,戈壁滩上一排排巨大的白色罐子在阳光下闪着光芒,无形的电能正以液态空气的形式静静储存其中。青海省海西蒙 古族藏族自治州(简称海西州)格尔木市东出口的青海6万千瓦/60万千瓦时液态空气储能项目建设基地里,国网青海电力三江 源(海西调控)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魏望来、张自润、吴东岩与中国绿发集团新能源发电场技术运维人员热烈讨论项目并网前 的大电网技术支撑与电网削峰填谷的技术逻辑。不远处,海西州宝库224.5兆瓦/889兆瓦时高压直挂构网储能电站与林立的输电 铁塔、熔盐光热塔、光伏板、风力发电机合成风、光、储、输的能源画卷。 被喻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是海西州的州域主体,盆地内以750/±400/330/110千伏形成的8字型电网网架,北联甘肃、西 送新疆、南联西藏、东接青海主网。近年来,在国家"双碳"战略和"东数西算"工程的双重驱动下,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冷凉 气候和电网优势,使得这里成为布局绿色算力产业、数字经济与清洁能源融合的"旱码头",青海西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图为国网青海电力三江源(海西德令哈)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袁复军、尹海鹏在华电德令哈100万千瓦光储及3兆瓦光伏制 氢项目基地,详细了解项目进展情 ...
“呼吸”之间 绿能转化探访全球在建规模最大液态空气储能项目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5-05 08:39
文章核心观点 青海格尔木60MW/600MWh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是全球液态空气储能领域规模最大在建项目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领先指标 其技术优势明显 应用前景广阔 有望推动能源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 [6] 分组1:项目概况 - 项目位于青海格尔木 由中国绿发投资集团和中科院理化所联合攻关 是全球在建最大液态空气储能项目 设备自主化率100% 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也是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10项重大科技成果之一 [6] - 项目设计为每天储能8小时释能5至10小时 建成后将成世界液态空气储能领域功率和容量最大项目 单日储能可输60万度电 年发电量约1.8亿度 满足约3万户居民一年用电需求 [10][11] 分组2:液态空气储能技术 - 随着清洁能源发展 对储能需求增大 液态空气储能是新型大规模长时储能技术 可将电能转化为液态空气存储 实现“削峰填谷” 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 [7][9] - 其过程分充电和放电两阶段 充电时空气多级压缩冷却液化存储 热能回收;放电时液态空气气化加热驱动膨胀机发电 冷能储存 青海项目蓄冷和电—电转换效率世界领先 [10] 分组3: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发 - 依托该项目的“基于深低温梯级蓄冷技术的60MW液态空气储能系统及关键装备”入选国家能源局第四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12] - 王俊杰团队探索相关工艺和技术 形成完整链条 为“首台(套)”研制奠定基础 该装备由多单元和技术构成 有7项国际创新核心设备 [12][13] - 压缩单元有叶轮直径2米的超大型离心压缩机组 蓄冷单元有液化/复温一体式冷箱等设备 提高了蓄冷效率 推动储能系统规模升级 [13] - 研发中遇到高效蓄冷工质及装备研制等难题 团队产学研结合协同攻关解决 [14] 分组4:应用前景与优势 - 液态空气储能项目占地面积小 具有储能密度高、低碳环保、可靠性高、安全性高、部署灵活五大优势 [15][17] - 项目2023年动工 主体完工 正安装调试 计划6月并网试运行 可低成本大规模推广 推动能源转型和储能产业发展 [19] - 液态空气储能系统在电源侧可解决弃风弃光和火电调峰问题 在电网侧可优化能量管理 在负荷侧可耦合余热余冷资源 提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19][20] - 在“沙戈荒”和极寒地区 液态空气储能可提供储能解决方案 随着技术成熟和成本降低 有望在更多领域应用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