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材料

搜索文档
赛分科技9月17日获融资买入321.85万元,融资余额4354.0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9:42
股价及融资交易表现 - 9月17日公司股价上涨0.33% 成交额4503.12万元[1] - 当日融资买入321.85万元 融资偿还351.16万元 融资净流出29.32万元[1] - 融资余额4354.00万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5.59%[1] - 融券交易量为零 融券余额为零[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 成立于2009年3月16日 上市于2025年1月10日[2] - 主营业务为研发和生产用于药物分析检测和分离纯化的液相色谱材料[2] - 工业纯化板块收入占比33.10% 其中填料占32.65% 分析色谱板块收入占比16.73% 其中色谱柱占13.31%[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05万户 较上期减少4.63%[2] - 人均流通股3779股 较上期增加4.86%[2] - 南方科创板3年定开混合(506000)为第一大流通股东 持股79.11万股 较上期减少89.36万股[3] - 银河医药混合A(011335)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83亿元 同比增长19.76%[2] - 归母净利润5365.92万元 同比增长40.91%[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2790.31万元[3]
赛分科技8月26日获融资买入925.01万元,融资余额5015.1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09:45
股价与交易表现 - 8月26日公司股价下跌2.42% 成交额7714.33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925.01万元 融资净买入54.69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5015.16万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5.84%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3亿元 同比增长19.76%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5365.92万元 同比增长40.91%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05万户 较上期减少4.63% [2] - 人均流通股3779股 较上期增加4.86% [2] - 南方科创板3年定开混合持股79.11万股 较上期减少89.36万股 [3] - 银河医药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位于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 [1] - 成立于2009年3月16日 于2025年1月10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药物分析检测和分离纯化的液相色谱材料 [1] 业务收入构成 - 工业纯化板块合计占比33.10% 其中填料32.65% [1] - 分析色谱板块合计占比16.73% 其中色谱柱13.31% [1] - 其他业务收入包括服务0.15%和其他补充0.18% [1] 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707.50万元 [3]
赛分科技8月22日获融资买入982.08万元,融资余额4386.7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5 10:12
股价及融资融券表现 - 8月22日公司股价上涨4.24% 成交额达1.37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982.08万元 融资偿还779.45万元 实现融资净买入202.63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4386.73万元 其中融资余额4386.73万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5.12%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05万户 较上期减少4.63% [2] - 人均流通股3779股 较上期增加4.86% [2] - 南方科创板3年定开混合(506000)持股79.11万股 较上期减少89.36万股 [3] - 银河医药混合A(011335)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83亿元 同比增长19.76%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5365.92万元 同比增长40.91% [2] 业务构成及公司信息 - 公司主营药物分析检测和分离纯化液相色谱材料研发生产 [1] - 工业纯化板块占比33.10% 其中填料占32.65% [1] - 分析色谱板块占比16.73% 其中色谱柱占13.31% 填料占3.13% [1] - 公司成立于2009年3月16日 于2025年1月10日上市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707.50万元 [3]
少募、快过、快上成主流 年内半数IPO上会企业下调募资额
搜狐财经· 2025-08-19 07:32
IPO募资趋势变化 - 2025年内46家IPO企业上会,半数企业募资金额缩水,缩水幅度集中在20%~40%区间 [1] - 科创板83.33%企业缩减募资额,北交所55%企业下调募资金额,深主板及沪主板缩水率分别为50%和41.67%,创业板零缩水 [1] - 今年新上市的65家企业中,40家募资额缩水,占比超六成 [2] 分板块募资缩水情况 - 科创板6家上会企业中5家缩减募资,北交所20家上会企业中11家下调募资 [1]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募资缩水最多,7家已上市企业缩水,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各6家缩水 [9]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上会企业中50%缩水,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3家上会2家缩水 [4][5] 典型企业案例 - 泰凯英募资额从7.7亿元缩减至3.9亿元,删除补流和营销网络建设项目 [4] - 赛分科技实际募资2.16亿元,缩水74.60%,取消研发中心建设和补流项目 [3][6] - 首航新能募资额从35.12亿元下调至4.87亿元,反复调整储能系统建设项目 [7][8] 募资缩水原因分析 - 监管政策导向企业削减补流项目,超10家上会企业取消或减少补流资金 [11] - 部分企业因募投项目必要性受质疑下调金额,如锦华新材减少投资额1.77亿元 [12] - 战略调整及市场变化导致项目重新规划,如恒坤新材剔除SiARC项目减少募资1.93亿元 [13] 行业分布特征 - 专用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上会企业缩水率最高,均达50% [4] - 已上市企业中汽车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各有4家募资缩水 [9] - 专业技术服务业2家上会企业全部募资缩水 [5]
少募、快过、快上成主流!年内半数IPO上会企业下调募资额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20:39
IPO募资趋势 - 2025年内46家IPO企业上会 其中半数企业募资金额缩水 多数缩水幅度集中在20%-40%区间 [1] - 科创板6家上会企业中有5家缩减募资金额 占比83.33% 北交所20家上会企业中有11家下调募资额 占比55% [1] - 今年新上市的65家企业中有40家募资额缩水 占比超过六成 [1] 板块募资特征 - 深主板及沪主板募资缩水企业家数占比分别为50%和41.67% 创业板呈现零缩水态势 [1]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募资缩水最多 上会6家企业中4家缩水 已上市企业中7家缩水 [2][6] - 专用设备制造业8家上会企业中有4家募资缩水 已上市企业中6家缩水 [2][6] 典型企业案例 - 泰凯英将拟募资金额从7.7亿元缩减至3.9亿元 删减补流项目和营销网络建设项目 [2] - 赛分科技实际募资2.16亿元较原计划8亿元缩水73% 取消研发中心建设和补流项目 [4] - 首航新能募资从最初15.12亿元调整至最终4.87亿元 期间曾一度上调至35.12亿元 [4][5] 行业分布特点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4家上会企业中有2家募资缩水 通用设备制造业4家上会企业中有2家缩水 [3]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3家上会企业中有2家募资缩水 专业技术服务业2家上会企业均缩水 [3]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已上市企业中有6家募资缩水 汽车制造业有4家缩水 [6] 募资调整动因 - 超过10家上会企业削减或取消补流项目 马可波罗将募资额从40.18亿元削减至23.77亿元 [8] - 中策橡胶原计划募集70亿元 其中28.5亿元用于补流 最终实际募集40.66亿元 [8] - 锦华新材因被问询募投项目必要性 删除研究院建设和营销网络项目 减少投资额1.77亿元 [9] 战略调整案例 - 恒坤新材因实施场地用途调整和产能利用率质疑 将SiARC项目从募投中剔除 募资额减少1.93亿元至10.07亿元 [10] - 企业调整募集资金规模受监管政策直接影响 同时包含自身战略调整因素 [7] - 监管机构严格审查补充流动资金比例 要求募集资金优先服务主营业务发展 [8]
赛分科技: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等多家机构于7月24日调研我司
搜狐财经· 2025-07-25 18:08
公司调研情况 - 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于2025年7月24日调研公司 [1] - 公司与投资者就行业情况、产品市场动态等进行交流,沟通内容与公告一致 [2] 业务发展驱动因素 - 工业纯化业务增长由"国产替代+项目自然推进"双引擎驱动 [2] - 高技术壁垒、高粘性客户和持续技术支持服务使业务在医药行业投融资波动中保持韧性 [2] 行业壁垒与竞争优势 - 行业壁垒集中于长期技术积累、规模化生产与质量控制以及客户粘性 [3] - 技术积累方面,公司深耕色谱领域20余年,掌握微球合成、表面修饰等核心工艺及专有技术 [3] - 规模化生产方面,公司通过100+家药企供应商审计,中美两地布局产能储备 [3] - 客户粘性方面,分析色谱全球客户超5000家,工业纯化客户超100家,与头部企业形成深度合作 [3] 未来发展规划 - 未来5年将持续把握国产化替代战略窗口期,推进全球布局 [4] - 通过产能扩张与技术迭代发展,在色谱介质国产化浪潮中占据核心地位 [4] 产能与订单情况 - 当前产能利用率较高,通过排产优化满足订单需求 [5] - 扬州二期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产20余万升生物大分子层析介质的产能 [5] - 美国本土化生产建设将构建中美两地双轨产能体系 [5]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8358.71万元,同比上升8.87% [5] - 归母净利润2371.26万元,同比下降1.02% [5] - 扣非净利润2316.49万元,同比下降0.69% [5] - 毛利率74.14%,负债率5.2% [5] 机构评级与预测 - 最近90天内有2家机构给出增持评级,目标均价17.85元 [6] - 西部证券预测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02亿、1.26亿、1.48亿元 [8] - 东方证券预测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04亿、1.46亿、2.22亿元,目标价17.85元 [8] - 东莞证券预测2025-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1.01亿、1.21亿元 [8] 融资融券数据 - 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2750.9万元,融资余额增加 [8]
“硬核”江苏刷屏!境内上市公司迈入“700+”,证监局最新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3-25 14:16
江苏上市公司发展概况 - 江苏境内上市公司数量正式迈入"700+"时代,高质量发展基础更加扎实,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增至113家,北交所上市公司48家,继续双双稳居全国第一位 [2] - 辖区700家境内上市公司中,包括上交所主板216家、科创板113家、深交所主板126家、创业板197家、北交所48家,各板块特色鲜明、错位发展、功能互补 [5] - 试点注册制以来,江苏新增上市公司320家,占总数的45%以上,显示出近几年江苏上市公司"军团"规模呈加速增长态势 [5] 区域分布与产业特色 - 苏州、南京、无锡3市的上市公司数量均超百家,苏州以220家独占鳌头,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拥有一大批优质上市企业 [5] - 南京拥有124家上市公司,在金融科技、软件服务等领域成绩突出,无锡以123家上市公司紧随其后,在物联网、集成电路等领域一枝独秀 [5] - 常州和南通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73家和52家,且各有特色产业支撑,全省78个县区拥有A股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县域覆盖率达82% [5][6] 制造业与科技创新 - 全省拥有制造业上市公司549家,占辖区上市公司比重近八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家数位居全国前列 [7] - 江苏上市公司"硬科技"属性突出,八成以上新增上市公司将募集资金用于研发创新或者技术升级,平均每家科创板公司2023年度研发投入超2亿元 [3][14] - 2023年度江苏"科创军团"的研发投入总金额超过200亿元,天合光能研发投入达55.3亿元,华润微11.54亿元,迪哲医药8.06亿元 [14] 科创板表现 - 江苏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达113家,占全国的六分之一,稳居全国第一,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等前沿行业 [14] - 苏州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达57家,占全省科创军团的"半壁江山",排名全国第三,约占江苏全省的50%、全国的10% [15] - 苏州科创板上市企业中100%是高新技术企业、80%曾入选瞪羚计划企业、18%入选苏州独角兽培育企业、70%获评市级以上专精特新资质 [15] 产业链与龙头企业 - 上市公司已覆盖全省全部16个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50条重点产业链,很多链主、准链主企业均为上市公司 [9] - 徐工机械与恒立液压两家上市公司携手重返千亿市值俱乐部,徐工机械牵头成立江苏省高端工程机械及核心零部件创新中心 [10] - 先导智能在锂电池智能装备及锂电池智能物流装备的全球市场份额分别达到22.4%和23.8%,并成功打通固态电池量产的全工艺环节 [10] 未来产业布局 - 全省未来产业核心企业营收总规模超5000亿元、核心企业达到近1700家,上市公司在其中发挥引领作用 [17] - 无锡威孚高科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单位,揭榜产品为制造业物流仓储人形机器人 [17] - 国睿科技参与共建南京低空经济创新发展联盟,合作共建南京低空经济无人科技岛项目 [19] 资本市场活动 - 2024年以来至2月末,江苏共有648家次上市公司实施现金分红,金额合计1320亿元,分红家次和金额均位居全国第二 [21] - "并购六条"出台以来,江苏上市公司共发起104单并购重组,交易金额达152.14亿元,跨境并购融资活动也呈现出积极活跃的状态 [22] - 2024年江苏共有15家企业境外上市,其中8家在港交所上市、7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首发募集资金合计44.18亿元 [23]
“硬科技”助力!江苏境内上市公司迈入“700+”时代
证券时报· 2025-03-25 12:28
江苏上市公司发展概况 - 江苏境内上市公司数量正式迈入"700+"时代 其中上交所主板216家 科创板113家 深交所主板126家 创业板197家 北交所48家 [1][3] - 注册制试点以来新增上市公司320家 占总数的45%以上 呈现加速增长态势 [3] - 苏州以220家上市公司领跑全省 南京124家 无锡123家 常州73家 南通52家 区域分布集中且特色鲜明 [3] 产业与创新特征 - 全省制造业上市公司549家 占比近八成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量全国领先 [4] - 科创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突出 平均每家年度研发投入超2亿元 总研发金额超200亿元 天合光能单家研发达55.3亿元 [10] - 八成新增上市公司将募集资金用于研发创新或技术升级 硬科技属性显著 [1][10] 重点企业与产业链布局 - 徐工机械与恒立液压作为链主企业成立高端工程机械创新中心 研发30余款"卡脖子"产品 [7] - 先导智能在锂电池智能装备领域全球市场份额达22.4% 并实现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全球首条交付 [7] - 恒瑞医药2024年有90多个创新产品在临床开发 400项临床试验全球开展 加速推进国际化 [8] 区域科创生态 - 苏州科创板上市公司57家 占全省50% 全国10% 其中100%为高新技术企业 70%获专精特新资质 [11] - 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2327家 高新技术企业13473家 瞪羚企业1723家 独角兽培育企业299家 形成梯队式后备力量 [11] - 未来产业核心企业近1700家 营收规模超5000亿元 威孚高科、宝通科技等人形机器人领域取得突破 [14] 资本市场动态 - 2024年江苏上市公司现金分红1320亿元 分红家次全国第二 80家公司连续10年分红 [18] - 并购重组活跃 "并购六条"新政后完成104单交易 金额152.14亿元 涌现H收A等创新案例 [19] - 2024年15家企业境外上市 募集资金44.18亿元 另有14家正在备案 恒瑞医药等提交港股申请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