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智能装备

搜索文档
美的分拆智慧物流业务赴港IPO,八马茶业再度递交上市申请
新浪财经· 2025-09-02 23:53
港交所上市活动概况 - 8月25日至8月31日期间港交所新增2家公司上市 分别为双登集团和佳鑫国际资源 [2][3] - 双登集团上市首日股价上涨31.29% 截至9月2日较发行价累计上涨20.06% 总市值达73亿港元 [3] - 佳鑫国际资源上市首日股价上涨177.84% 截至9月2日较发行价累计上涨197.62% 总市值达148亿港元 [3] 新股招股情况 - 当周有1家公司完成新股招股流程 为奥克斯电气 [4] - 奥克斯电气是全球专业化空调提供商 业务涵盖设计研发到销售服务全链条 [5] 通过上市聆讯企业 - 期间2家公司通过港交所聆讯 分别为劲方医药和禾赛科技 [5][6] - 劲方医药专注于肿瘤及自身免疫疾病新药研发 [6] - 禾赛科技是全球激光雷达解决方案领导者 产品应用于自动驾驶和机器人领域 [6] 上市申请概况 - 当周共23家公司递交上市申请 其中22家申请主板上市 1家申请GEM上市 [7] - 申请企业覆盖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半导体等多个前沿领域 [8][9][10][11][12][13][14][15][16] 重点申请企业分析 - 纳真科技:全球光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 2024年全球光模块收入排名第五 中国排名第三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0.43亿元、42.39亿元和50.87亿元 [17][18] - 国星宇航:中国民营商业航天公司排名第二 2022-2024年营业收入1.77亿元、5.08亿元和5.53亿元 [20] - 先导智能:全球最大锂电池智能装备供应商 市占率15.5% 2022-2024年营业收入138.36亿元、164.83亿元和117.73亿元 [25][26] - 奇瑞汽车:中国第二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 2022-2024年营业收入926.18亿元、1632.05亿元和2698.97亿元 [61] - 飞骧科技:全球PA及PA集成收发模组收益排名第五 中国第一 2024年营业收入24.58亿元 [58] 行业分布特征 - 高端制造领域申请企业包括山推股份、先导智能、博铭维技术等 [12][25][47] - 生物医药领域包括劲方医药、应世生物、迈威生物等多家企业 [6][23][54] - 科技创新企业涵盖半导体、激光雷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 [15][34][58]
8月29日涨停分析:先导智能——固态电池龙头引爆港股IPO预期
搜狐财经· 2025-08-29 22:52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全球新能源智能装备龙头企业 业务覆盖锂电池 光伏电池 3C制造 智能物流 氢能装备 汽车制造及激光精密加工等多元领域[4] - 全球最大锂电池智能装备供应商 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15.5% 中国市场占有率19.0%[4] - 全球唯一能提供新能源智能装备整线解决方案的企业 截至2025年4月30日已交付145条整线解决方案[6] 财务表现 - 2024年收入118.6亿元 较2023年166.3亿元下滑28.6% 主要因锂电池和光伏智能装备销售收入减少[9] - 2024年净利润2.86亿元 较2023年17.75亿元大幅下降84.9%[9] - 2025年上半年营收66.10亿元 同比增长14.92% 归母净利润7.40亿元 同比增长61.19%[9] - 第二季度单季营收35.12亿元 同比增长43.85% 净利润3.75亿元 同比暴增456.29%[9] - 经营质量显著提升 2025年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23.53亿元 同比增长231.33% 连续三个季度为正[9] 技术突破与业务进展 - 全球唯一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服务商 成功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全线工艺环节[12] - 已向欧美日韩及国内头部电池客户 知名车企和新兴电池客户交付固态电池生产设备 并获得重复订单[12] - 2025年上半年全固态电池设备新签订单实现大幅增长[12] - 锂电业务占比62.4% 2025年以来受益于国内厂商扩产及欧洲东南亚产能落地 订单趋势逐季改善[12] 战略布局与资本市场 - 2025年8月26日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 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6][12] - 海外市场成为新增长引擎 2024年海外销售收入28.31亿元 占比从2022年8.6%提升至24.0%[12] - 港股上市将提升国际品牌知名度 为海外业务拓展提供资金支持[12] 行业背景与发展前景 - 全球电动车市场持续增长 2025年上半年销量910万辆 同比增长28%[13] -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 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和全球客户体系有望开启新一轮成长周期[13]
先导智能二次闯关港交所 双线布局锂电与光伏
智通财经· 2025-08-26 21:23
公司上市进展 - 公司于8月26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为年内第二次递表(首次递表为2月25日),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和摩根大通 [1] 业务定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锂电池智能装备供应商,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达15.5% [3] - 智能装备配备工业控制软件,可实现高自动化无人工厂转型,通过数据驱动算法、数字孪生等技术提升生产效率 [3] - 产品覆盖锂电池、光伏电池、3C制造、智能物流、氢能装备、汽车制造及激光加工等多元领域 [3] 锂电池领域业务 - 产品全面覆盖电动汽车、储能、消费电子等应用领域,支持磷酸铁锂/三元等技术路线及方形/圆柱/软包/刀片等电池形态 [4] - 客户涵盖全球头部企业包括宁德时代、特斯拉、大众、宝马、LG Energy、SK On、松下、比亚迪等46家行业领导者 [4] 光伏领域业务 - 提供光伏组件和电池制造的整线解决方案及单体装备 [4] - 技术涵盖多主栅串焊、零主栅串焊、xBC串焊划焊一体、叠瓦焊接、IBC串接机等前沿工艺 [4] - 客户包括通威太阳能、隆基绿能、晶澳科技、爱旭股份、天合光能等光伏龙头企业 [4]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138.36亿元,2023年增长19.1%至164.83亿元,2025年前四个月收入35.99亿元 [5][7] - 2022年净利润23.18亿元,2023年下降23.6%至17.71亿元,2025年前四个月净利润4亿元 [5][7] - 毛利率从2022年36.6%降至2023年32.7%,2025年前四个月为34.7% [7] - 研发开支占比持续提升,从2022年9.7%增至2025年前四个月14.8% [7]
随香港出访的闽企代表:增强信心 未来可借香港平台布局全球
中国新闻网· 2025-06-08 18:47
闽企中东之行成果 - 宁德思客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和厦门光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随行闽企代表参加中东商贸代表团访问卡塔尔与科威特 [1][3] - 宁德思客琦与中东企业建立初步联系并收到多封合作邀约 [3] - 厦门光莆与卡塔尔、科威特两国政府高层及企业代表建立良好联系 [4] 企业国际化布局 - 宁德思客琦去年已在香港投资并通过香港进入匈牙利市场未来计划借助香港平台加快欧洲、美国、东南亚布局 [4] - 厦门光莆马来西亚智能制造基地二期扩建中将辐射中东市场提供本地化服务 [5] - 厦门光莆计划依托香港"超级联系人"角色拓展欧洲、东南亚和中东市场深化投资并购与产业生态整合 [5] 行业合作与技术协同 - 宁德思客琦作为新能源智能装备行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期待深化与中东在智能装备赛道的合作 [3] - 厦门光莆的数字化、智能化、人工智能技术底座与中东国家"2030愿景""2050能源战略"高度契合 [5] 香港平台优势 - 香港的专业服务为内地企业与中东伙伴提供高效对接通道 [4] - 香港的法律体系、全球联系、自由市场环境及科研资源可助力内地企业出海 [5]
科恒股份(300340) - 300340科恒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1
2025-05-21 17:48
公司业务情况 - 主要以新能源正极材料、新能源智能装备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以稀土功能材料、新材料智能装备等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为辅 [4] - 新能源正极材料核心产品线有三元材料体系、钴酸锂、锰酸锂等,应用于动力电池、消费电子、储能等领域;新能源智能装备业务产品涵盖锂离子电池核心生产设备及其他领域新材料智能装备 [4][5] 业绩相关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9,162.32万元,较上年减亏63.08%;营业收入212,250.51万元,较上年降低29.92%,主要受市场竞争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 [3][7] - 业绩下降一是主要原材料大幅下跌,客户需求不及预期,销售价格同比大幅下降;二是市场竞争加大,子公司设备销售额同比下滑 [3] - 公司毛利率受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上升及竞争态势影响 [3]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3] 政策影响与市场前景 - 受益于国家消费类电子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终端需求逐步回暖,带动公司高能量密度钴酸锂产品需求增长;新能源产业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产业发展,刺激新能源设备市场需求提升,同时对设备提出更高要求 [2] - 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储能发展政策,推动新型储能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为公司新能源正极材料和智能装备业务带来广阔市场空间 [5][7][8] - 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重视,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对新能源电池需求持续增长 [5][7][8] 公司优势 - 在新能源产业链中占据重要位置,产品和服务获众多知名企业认可 [5] - 新能源正极材料方面有较强技术研发实力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种类丰富;新能源智能装备领域,子公司深圳浩能在锂电池前段装备方面市场地位较强 [5] - 拥有200余人的专业化研发团队,构建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5] 其他情况 - 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正极材料和智能装备两大业务板块 [7] - 公司若有回购计划将按相关法律法规及时进行信息披露,管理层和大股东将通过多种方式增强中小投资者信心 [6] - 公司将继续聚焦主营业务,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通过全方位现代化企业治理体系建设提升竞争力 [7]
砥砺十载,扬帆新程 | 先导智能举办上市十周年庆典活动!
经济观察网· 2025-05-19 19:29
公司发展历程 - 先导智能于2015年5月18日登陆创业板,十年间聚焦"新能源+高端装备"赛道,业务从锂电设备拓展至光伏、3C、智能物流、汽车智能产线、氢能等领域,提供"核心装备+整线集成+智能制造+智慧服务"全方位解决方案 [4] - 公司2024年以订单价值计算蝉联全球新能源智能装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榜首,市场份额较2023年提升3.3个百分点,产品覆盖全球24个国家,设立18家海外分子公司 [4] - 2025年5月19日举办上市10周年庆典,宣布启动港股IPO进程,迈出全球化战略关键一步 [1][6] 技术研发与行业地位 - 公司研发投入连续多年占销售总额超10%,拥有超过2800项授权专利,推动行业标准革新 [8] - 作为新能源装备制造标杆企业,打破国外垄断,树立"技术引领"典范 [8] - 国际权威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公司持续巩固行业龙头优势 [4] 财务与公司治理 - 2020年以来每年现金分红总额占归母净利润比例均超30% [4] - 连续六年获深交所信息披露A级评级,位列标普全球机械行业可持续发展评估前15%,荣膺"上市公司金牛奖"等荣誉 [4] ESG实践 - 连续五年发布ESG报告,是国内新能源智能装备领域首家发布碳中和目标的企业 [5] - 2024年CDP气候及水安全专题评级升至B级,标普全球ESG评分41分,CSA评分39分,入选《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2025》 [5] 未来战略 - 通过港股IPO增强国际资本市场竞争力,计划拓展欧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6][8] - 秉持"智造向善、科技报国"理念,巩固全球智能装备领军者地位 [9]
先导智能发布财报:订单高增 业绩拐点已到
格隆汇APP· 2025-04-29 08:5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118.55亿元,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全年归母净利润2.86亿元 [1] - 2024年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1.28%,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10.22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0.98亿元(环比+12.94%),归母净利润3.65亿元(环比+213.29%),经营性现金流净额8.64亿元,较2024年一季度-7.1亿元显著改善 [1] 行业复苏与订单增长 - 2024年下半年锂电池厂商开工率提升,头部厂商满产,宁德时代、比亚迪重启扩产 [2] - 全球锂电池智能装备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593亿元增至2029年2359亿元(CAGR 31.8%) [2] - 2025年一季度电池新能源产业链扩产项目68个,49个项目投资额合计1409.58亿元 [2] - 公司与宁德时代合同负债从期初3.84亿增至期末11.57亿,预估在手订单增长2倍以上 [3] - 2024年下半年以来新签订单保持高速增长,2025年业务订单饱满 [3] 海外业务拓展 - 2024年海外业务收入28.31亿元(同比+26.31%),收入占比23.88%,毛利率39.32%(较整体高4.34个百分点) [3] - 公司2025年1月宣布赴港上市,以支持国际化战略 [4] 新技术布局与产业机遇 - 工信部发布2026年实施的"最严电池安全令",推动复合集流体、固态电池等技术应用 [5] - 公司推出复合集流体"磁控溅射+水电镀"方案、AI质检方案及LEADACE穹顶系列智能平台 [5] - 公司拥有全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覆盖全线工艺,钠离子电池实现全工艺覆盖 [5] - eVTOL、人形机器人等新产业将拓宽全极耳圆柱电池、固态电池应用场景 [6]
“硬核”江苏刷屏!境内上市公司迈入“700+”,证监局最新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3-25 14:16
江苏上市公司发展概况 - 江苏境内上市公司数量正式迈入"700+"时代,高质量发展基础更加扎实,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增至113家,北交所上市公司48家,继续双双稳居全国第一位 [2] - 辖区700家境内上市公司中,包括上交所主板216家、科创板113家、深交所主板126家、创业板197家、北交所48家,各板块特色鲜明、错位发展、功能互补 [5] - 试点注册制以来,江苏新增上市公司320家,占总数的45%以上,显示出近几年江苏上市公司"军团"规模呈加速增长态势 [5] 区域分布与产业特色 - 苏州、南京、无锡3市的上市公司数量均超百家,苏州以220家独占鳌头,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拥有一大批优质上市企业 [5] - 南京拥有124家上市公司,在金融科技、软件服务等领域成绩突出,无锡以123家上市公司紧随其后,在物联网、集成电路等领域一枝独秀 [5] - 常州和南通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73家和52家,且各有特色产业支撑,全省78个县区拥有A股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县域覆盖率达82% [5][6] 制造业与科技创新 - 全省拥有制造业上市公司549家,占辖区上市公司比重近八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家数位居全国前列 [7] - 江苏上市公司"硬科技"属性突出,八成以上新增上市公司将募集资金用于研发创新或者技术升级,平均每家科创板公司2023年度研发投入超2亿元 [3][14] - 2023年度江苏"科创军团"的研发投入总金额超过200亿元,天合光能研发投入达55.3亿元,华润微11.54亿元,迪哲医药8.06亿元 [14] 科创板表现 - 江苏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达113家,占全国的六分之一,稳居全国第一,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等前沿行业 [14] - 苏州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达57家,占全省科创军团的"半壁江山",排名全国第三,约占江苏全省的50%、全国的10% [15] - 苏州科创板上市企业中100%是高新技术企业、80%曾入选瞪羚计划企业、18%入选苏州独角兽培育企业、70%获评市级以上专精特新资质 [15] 产业链与龙头企业 - 上市公司已覆盖全省全部16个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50条重点产业链,很多链主、准链主企业均为上市公司 [9] - 徐工机械与恒立液压两家上市公司携手重返千亿市值俱乐部,徐工机械牵头成立江苏省高端工程机械及核心零部件创新中心 [10] - 先导智能在锂电池智能装备及锂电池智能物流装备的全球市场份额分别达到22.4%和23.8%,并成功打通固态电池量产的全工艺环节 [10] 未来产业布局 - 全省未来产业核心企业营收总规模超5000亿元、核心企业达到近1700家,上市公司在其中发挥引领作用 [17] - 无锡威孚高科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单位,揭榜产品为制造业物流仓储人形机器人 [17] - 国睿科技参与共建南京低空经济创新发展联盟,合作共建南京低空经济无人科技岛项目 [19] 资本市场活动 - 2024年以来至2月末,江苏共有648家次上市公司实施现金分红,金额合计1320亿元,分红家次和金额均位居全国第二 [21] - "并购六条"出台以来,江苏上市公司共发起104单并购重组,交易金额达152.14亿元,跨境并购融资活动也呈现出积极活跃的状态 [22] - 2024年江苏共有15家企业境外上市,其中8家在港交所上市、7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首发募集资金合计44.18亿元 [23]
“硬科技”助力!江苏境内上市公司迈入“700+”时代
证券时报· 2025-03-25 12:28
江苏上市公司发展概况 - 江苏境内上市公司数量正式迈入"700+"时代 其中上交所主板216家 科创板113家 深交所主板126家 创业板197家 北交所48家 [1][3] - 注册制试点以来新增上市公司320家 占总数的45%以上 呈现加速增长态势 [3] - 苏州以220家上市公司领跑全省 南京124家 无锡123家 常州73家 南通52家 区域分布集中且特色鲜明 [3] 产业与创新特征 - 全省制造业上市公司549家 占比近八成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量全国领先 [4] - 科创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突出 平均每家年度研发投入超2亿元 总研发金额超200亿元 天合光能单家研发达55.3亿元 [10] - 八成新增上市公司将募集资金用于研发创新或技术升级 硬科技属性显著 [1][10] 重点企业与产业链布局 - 徐工机械与恒立液压作为链主企业成立高端工程机械创新中心 研发30余款"卡脖子"产品 [7] - 先导智能在锂电池智能装备领域全球市场份额达22.4% 并实现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全球首条交付 [7] - 恒瑞医药2024年有90多个创新产品在临床开发 400项临床试验全球开展 加速推进国际化 [8] 区域科创生态 - 苏州科创板上市公司57家 占全省50% 全国10% 其中100%为高新技术企业 70%获专精特新资质 [11] - 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2327家 高新技术企业13473家 瞪羚企业1723家 独角兽培育企业299家 形成梯队式后备力量 [11] - 未来产业核心企业近1700家 营收规模超5000亿元 威孚高科、宝通科技等人形机器人领域取得突破 [14] 资本市场动态 - 2024年江苏上市公司现金分红1320亿元 分红家次全国第二 80家公司连续10年分红 [18] - 并购重组活跃 "并购六条"新政后完成104单交易 金额152.14亿元 涌现H收A等创新案例 [19] - 2024年15家企业境外上市 募集资金44.18亿元 另有14家正在备案 恒瑞医药等提交港股申请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