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滴水 OS 1.0 Evo
icon
搜索文档
中科创达(300496) - 2025年5月8日-6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03 22:58
端侧智能产业概述 - 智能技术加速发展,AI语言模型向多模态演进,模型轻量化和压缩技术推动端侧智能发展 [3] - 混合AI推动操作系统演进,端侧智能产品增多,具备无网络限制等特点,提供更好智能体验 [3] - 2025年4月17日,OpenAI发布o3和o4 - mini模型,标志AI模型能力达新高度 [3] - 2025年5月21日,Google IO 2025大会主打“智能与个性化AI”,预示AI融入日常生活 [3] - 人机交互形态持续进化,操作系统不断迭代,公司从智能操作系统迈向AI原生操作系统 [4] 公司在端侧智能领域进展 - 公司沿三大战略目标迈进,2024年11月与火山引擎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 [5] - 2025年4月,在ThunderWorld2025大会及南京智能汽车产业园开园仪式发布滴水OS 1.0 Evo等产品 [5] - 公司构建“混合AI”时代基础设施,融合多种技术,以操作系统为核心中枢 [6] 问答环节 整车操作系统滴水OS - 2024年北京车展首发滴水OS,2025年上海车展发布滴水OS 1.0 Evo,迈入全面AI化时代 [7] - 滴水OS打通座舱、智驾等,是汽车智能化核心系统中枢,面向车厂和行业伙伴 [8] - 公司通过“OS + 域控 + 生态”全栈能力,提供全栈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 [8] 大模型在汽车上的应用 - 大模型上车重塑操作系统底层逻辑,去APP化渐成现实,提升用户操作便捷度 [8] - 滴水OS借助多Agent联合技术,赋能汽车多个应用场景,拓展AI应用边界 [8] 智能汽车海外市场 - 公司在16个国家或地区设研发中心,2024年12月在美国底特律开业新办公室 [8] - 公司与全球主流车厂合作,构建全链条融合生态,加速车企智能战略落地 [8] 端侧AI与物联网结合产品 - 公司端侧智能与物联网结合推出AIPC、AI眼镜等多样化产品 [9] - 以AI眼镜为例,优化双系统架构,提升开机和拍照响应速度,支持独立运行 [9] - 公司依托操作系统和软硬件通用模块技术,提供一站式交钥匙平台 [9] AI对手机行业的影响 - 异构计算和混合AI为手机带来计算能力和智能化提升,需迭代操作系统和芯片技术 [9] - 端侧智能化计算需发挥软件作用,提升用户体验和应用实时性、可靠性 [9] - 公司在智能手机领域积累和合作将推动手机产业技术迭代创新 [9] 与大模型厂商合作 - 2024年11月与火山引擎合作,2025年4月与面壁智能战略合作 [9][10] - 公司与主流大模型厂商合作,打造AI中间件,降低大模型部署难度 [10] 与芯片厂商合作 - 公司专注操作系统研发,集成关键技术于芯片,深化与头部芯片厂商合作 [10] - 在智能汽车领域,与高通、地平线等在智驾和智能座舱领域合作 [10] 2025年人员规划与AI对效率的提升 - 公司员工近90%为研发工程师和技术专家,将根据业务和战略需求部署人员 [10] - 公司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编程等软件工程管理效率,优化组织和工程能力 [10][11] 机器人业务发展 - 2025年发布两款机器人产品,采用多模态感知融合识别技术,能在复杂环境运行 [11] - 公司移动机器人产品在多场景发展,将结合AI实现资产协同,推动人形机器人发展 [11]
中科创达(300496) - 2025年04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9 23:26
端侧智能产业概述 - 智能技术演进加速,AI语言模型向多模态模型演进,2025年初模型轻量化和压缩技术落地,加速端侧智能发展 [2] - 混合AI推动操作系统演进,端侧智能产品增多,具备无网络限制、低延迟等特点,提供更好智能体验 [2] - 异构计算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公司定义的端侧智能是在高算力平台融合AI原生操作系统和端侧大模型,推动系统和应用重构,端侧操作系统+端侧智能产品和服务是战略重心 [2] 端侧智能技术和产品 - 大模型能力和成熟度提升,7B以上模型更多运行在端侧,半导体厂商提升芯片内存带宽,公司探索不同场景智能化需求 [3] - 更多端侧智能产品从原型走向量产,2025年CES期间涌现丰富智能化产品 [3] 引领端侧智能方向 端侧智能的领军者 - 公司具备端侧智能核心技术,产品面向高算力端侧领域,实现全场景,形成端边云一体化解决方案,将布局端侧和边缘侧核心技术,加速端侧智能计算平台领先优势 [4] AI重塑机器人的领跑者 - 公司发布两款机器人新产品,采用多模态感知融合识别技术,具备精准定位与混合导航能力,发布面向机器人的算力模组,构建全覆盖算力平台,推动AMR智能化提升 [5] AI定义汽车的领航者 - 公司发布滴水OS 1.0 Evo,以端边云协同AI原生架构为核心,实现座舱系统全面重构,带来“超真实、超智能、超融合生态”体验,滴水OS迎来重大技术跃迁 [6][7] 2025年一季度经营情况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69亿元,同比增长24.6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57.28万元,同比增长2% [7] - 公司将巩固优势、突破瓶颈,围绕核心业务深化,开拓全球市场,投入前沿技术和创新应用,提升运营效率 [7] - 公司通过Turnkey端侧智能平台构建技术,为企业提供全价值链赋能,满足不同业务需求 [7][8] 问答环节 大模型在车端平台的应用 - 大模型采用端云混合架构为用户带来最佳体验,应用场景包括语音交互、自主推荐、视觉相关场景等 [9] 滴水OS的客户和收费 - 滴水OS面向车厂客户和全行业合作伙伴,提供全栈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帮助汽车行业提高研发迭代效率 [10] 全球化业务发展和增长曲线 - 操作系统是全球化技术,公司将开拓全球市场,在16个国家或地区设研发中心,扩充研发资源,吸引优质人才 [10] - 公司将发力第二、三增长曲线,目标是全球化布局,提供领先智能操作系统及端侧智能产品和技术,业务受益于AI产业和端侧智能发展 [11][12]
中科创达:端侧AI布局持续深化-20250429
华泰证券· 2025-04-29 12: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93.66 元 [1][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科创达 25 年 Q1 营收 14.69 亿元(yoy+24.69%、qoq-13.10%),归母净利 9257 万元(yoy+2.00%、qoq-63.77%),扣非净利 8752 万元(yoy+2.48%、qoq+80.87%),深度受益于端侧 AI 浪潮,看好其在端侧智能领域的深度布局 [1] - 公司在智能汽车场景业务基础良好,发布 AI 原生整车操作系统滴水 OS 1.0 Evo,随着中央计算架构普及与大模型上车成行业共识,智能汽车业务收入增速有望重回高增长 [2] - 公司在 AI 眼镜、AIPC、机器人、AI IoT 智能硬件等领域广泛布局,相关产品逐步落地,端侧智能产品不断放量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3] - 25Q1 公司整体毛利率 36.28%,同比下降 3.54pct,净利润率 5.42%,同比下降 1.34pct,费用管控战略持续深化,随着研发项目产品化、商业化与下游需求回暖,产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有望回升 [4] - 维持公司 25 - 27 年 EPS 分别为 1.40/1.91/2.58 元,给予公司 25 年 66.9 倍 PE,目标价 93.66 元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营收与利润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60.63 亿、69.79 亿、81.79 亿元,增速分别为 12.61%、15.10%、17.19%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6.42 亿、8.80 亿、11.88 亿元,增速分别为 57.68%、36.99%、34.95% [7][17] 财务比率 - 预计 2025 - 2027 年 ROE 分别为 6.36%、8.11%、9.99%,PE 分别为 37.98、27.73、20.55 倍,PB 分别为 2.34、2.16、1.95 倍,EV/EBITDA 分别为 22.11、15.93、12.76 倍 [7][17] 基本数据 - 目标价 93.66 元,截至 4 月 28 日收盘价 53.05 元,市值 244.04 亿元,6 个月平均日成交额 14.14 亿元,52 周价格范围 32.30 - 71.10 元,BVPS 21.49 元 [9] 可比公司估值 - 虹软科技、科大讯飞、柏楚电子、萤石网络 2025E 平均 PE 为 66.9 倍 [13]
中科创达(300496):端侧AI布局持续深化
华泰证券· 2025-04-29 1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93.66 元 [1][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科创达 25 年 Q1 营收 14.69 亿元(yoy+24.69%、qoq-13.10%),归母净利 9257 万元(yoy+2.00%、qoq-63.77%),扣非净利 8752 万元(yoy+2.48%、qoq+80.87%),深度受益于端侧 AI 浪潮,看好其在端侧智能领域布局 [1] - 公司在智能汽车场景业务基础良好,发布滴水 OS 1.0 Evo 为整车智能化奠定技术底座,随着中央计算架构普及与大模型上车,智能汽车业务收入增速有望重回高增长 [2] - 公司在 AI 眼镜、AIPC、机器人、AI IoT 智能硬件等领域广泛布局,相关产品逐步落地,端侧智能产品不断放量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3] - 25Q1 公司整体毛利率 36.28%,同比下降 3.54pct,净利润率 5.42%,同比下降 1.34pct;费用管控战略持续深化,随着研发项目产品化、商业化与下游需求回暖,产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有望回升 [4] - 维持公司 25 - 27 年 EPS 分别为 1.40/1.91/2.58 元,给予公司 25 年 66.9 倍 PE,目标价 93.66 元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营收与利润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60.63 亿、69.79 亿、81.79 亿元,增速分别为 12.61%、15.10%、17.19% [7]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6.42 亿、8.80 亿、11.88 亿元,增速分别为 57.68%、36.99%、34.95% [7] 财务比率 - 预计 2025 - 2027 年 ROE 分别为 6.36%、8.11%、9.99%;PE 分别为 37.98、27.73、20.55 倍;PB 分别为 2.34、2.16、1.95 倍;EV/EBITDA 分别为 22.11、15.93、12.76 倍 [7] 基本数据 - 目标价 93.66 元,截至 4 月 28 日收盘价 53.05 元,市值 244.04 亿元,6 个月平均日成交额 14.14 亿元,52 周价格范围 32.30 - 71.10 元,BVPS 21.49 元 [9] 可比公司估值 - 虹软科技、科大讯飞、柏楚电子、萤石网络 2025E 平均 PE 为 66.9 倍 [13] 盈利预测(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资产负债表 - 预计 2025 - 2027 年流动资产分别为 72.85 亿、88.10 亿、97.36 亿元,非流动资产分别为 54.26 亿、54.14 亿、54.02 亿元 [17] 利润表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60.63 亿、69.79 亿、81.79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5.86 亿、8.35 亿、11.04 亿元 [17] 现金流量表 - 预计 2025 - 2027 年经营活动现金分别为 2.00 亿、8.99 亿、5.78 亿元,投资活动现金分别为 -1.81 亿、-2.89 亿、-2.97 亿元,筹资活动现金分别为 0.36 亿、0.91 亿、1.06 亿元 [17]
中科创达:事件点评:“滴水”亮相:大模型重构智能汽车操作系统-20250427
民生证券· 2025-04-27 0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积极看待中科创达“操作系统 + 端侧智能”战略下三大智能板块业务发展,创新研发推动智能汽车、机器人及智能终端全面发展,加速端侧智能多场景应用,形成完善产品矩阵,巩固技术优势,提升全球市场核心竞争力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滴水 OS 1.0 Evo 发布事件 - 2025 年 4 月 24 日,中科创达在上海车展 2025 面向全球媒体发布面向中央计算的 AI 原生整车操作系统——滴水 OS 1.0 Evo,标志其在汽车智能化赛道再次突破,推动整车操作系统迈入全面 AI 化新时代 [1] AI 大模型重构智能汽车 - 滴水 OS 1.0 Evo 深度融合 AI 大模型技术,赋予汽车自主交互决策能力,采用舱驾融合 + ZCU 虚拟化平台,支持多域融合与算力高效调度,以端边云协同 AI 原生架构为核心重构智能座舱系统,释放芯片算力潜能 [2] - 滴水 OS 1.0 Evo 在用户体验上有三大突破:超真实,打造沉浸式座舱;超智能,提供全场景智能服务;超融合生态,构建全链条融合生态,为全球主机厂提供量产级开发平台,加速车企智能战略落地 [2] 深化布局 AI 与侧端智能领域 - 公司持续深化 AI 与侧端智能领域布局,发布基于“端云混合架构”的滴水 OS,推动 AI 大模型与智能汽车行业融合,扩展端侧智能应用,加大研发投入,巩固技术优势 [3] - 公司依托平台生态,与火山引擎合作加速汽车大模型落地,整合资源构建智能汽车生态,参与 OpenHarmony 生态扩展智能设备应用边界,通过合规实验室保障合规性 [3] - 公司完善智能终端功能,推出物联网产品,积极开拓全球市场,在 16 个国家和地区设立研发中心,强化全球竞争力 [3]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项目/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5,385|5,896|6,474|7,134| |增长率(%)|2.7|9.5|9.8|10.2|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407|553|804|968| |增长率(%)|-12.6|35.6|45.5|20.4| |每股收益(元)|0.89|1.20|1.75|2.10| |PE|60|44|30|25| |PB|2.5|2.4|2.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