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炭/炭复合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方大炭素: 方大炭素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20:17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为16.90亿元,同比下降28.13%,主要因铁精粉销量减少所致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53.27万元,同比下降68.31%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1亿元,同比下降190.42%,主要因营业收入下降影响回款减少 [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144元/股,同比下降66.74% [2] 行业与市场状况 - 2025年1-6月中国石墨电极总产量约为37.46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8.2万吨,减幅17.96% [3] - 上游原材料低硫石油焦价格波动显著,一季度上行带动市场整体趋势,二季度回落导致市场下行 [3] - 大多数企业处于停产、减产、亏损状态,个别企业生产相对平稳微薄获利 [3] - 石墨电极出口市场受政策联动措施短暂阻碍,但随着关税政策逐步取消,出口量相较2024年上半年小幅增加 [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主要产品包括石墨电极、块状炭砖、等静压石墨、核电用炭/石墨材料、石墨烯材料等,应用于电弧炉炼钢、半导体、太阳能光伏、核能等领域 [3] - 在石墨烯等前沿领域研发成果显著,石墨烯-壳聚糖复合止血敷料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6] - 主导制定《快中子反应堆用含硼石墨棒》及《太阳能电池镀膜用等静压石墨》两项行业标准,拥有80项专利 [15] - 与兰州大学、中南大学、宁德时代、晶泰科技、华为技术等建立产学研合作及战略合作,加速技术迭代与产品升级 [4] 经营策略与执行 - 采用以销定产、以产促销、技术领先+高端市场的战略经营模式,整合外部渠道资源实现国内外市场广域覆盖 [3] - 国际市场开拓取得新进展,成功打入多个新兴市场,出口额实现稳步增长 [4] - 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从采购源头优化大宗原材料采购,生产环节强化过程控制,主要产品产量质量稳步提升 [4] - 加快数字化转型,新研发数字平台上线,实现"数字化工厂"大跃进,引入机器人参与接头加工工序,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9] 资产与投资状况 - 总资产为20.4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45% [2]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投资包括股票、私募基金等,期末账面价值为15.03亿元 [12] - 使用自有资金4.5亿元购买国元证券固定收益单一资产管理计划产品 [13] - 应收账款较年初增长49.15%,主要因账龄在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增加 [11] 子公司与关联交易 - 主要子公司包括上海方大投资、合肥炭素、抚顺炭素、成都方大炭炭复合材料等,部分子公司报告期内净利润为负 [12] - 2025年上半年与关联方发生日常关联交易,包括销售炭素制品、采购原料等,实际发生销售额2,381.23万元,采购额1,668.00万元等 [21] - 为关联方方大特钢提供担保,担保金额4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对外担保总额为16亿元 [23]
方大炭素马卓:修炼内功绘就炭素产业新图景
上海证券报· 2025-06-04 02:31
行业背景与公司战略 - 炭素行业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面临全球经济格局调整和产业转型加速的挑战 [3] - 公司强调在行业下行周期通过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巩固核心竞争力 [3] - 除石墨电极主业外,公司计划在炭/炭复合材料、石墨烯等新赛道寻求突破,强化行业龙头地位 [3] 主业经营与降本增效 - 石墨电极产品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受原材料价格波动、钢铁行业需求缩减及国际经济形势影响 [4] - 公司通过智能化改造提升自动化率,例如与晶泰科技联合研发智能配料系统,降低能耗并提升产品均质化率 [4] - 与华为合作打造数字化碳管理平台,覆盖132个关键工序数据实时采集,优化全链条碳足迹管理 [5] - 2024年炭素制品产量接近20万吨,大规格产品(直径600mm以上)市场份额稳定在35%以上 [5] 科技创新与产业链延伸 - 2025年是公司转型关键节点,与宁德时代合作研发锂电负极材料、固态电池电解质等技术 [6] - 2024年研发投入5700多万元,聚焦炭/炭复合材料、石墨烯等新材料领域 [7] - 与兰州大学合作开发石墨烯-壳聚糖复合止血敷料,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 [7] - 科技创新围绕炭素主业延伸,强调市场需求导向和长期投入 [7] 人才建设与产学研合作 - 公司近期招聘600余人,强调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资源 [8] - 技术中心拥有博士后工作站、CNAS实验室,与清华大学、兰州大学等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 [8] - 高端人才助力公司在炭堆内构件、石墨烯应用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8] 发展目标 - 公司目标成为世界第一大、第一强的综合型炭素新材料生产基地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