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燧人分子基础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专场回顾 | AI赋能新材料创新发展论坛
2025生物基大会暨展览核心内容 - 第十届生物基大会暨展览于5月25-27日在上海举办,聚焦AI赋能新材料创新发展[1] - 同期举办AI赋能新材料创新发展论坛,由镁伽科技冠名,围绕AI辅助新材料创新和AI在生物基材料应用两大主题展开[1] - 论坛由上海市未来产业生物制造专委会秘书长王戴琦主持[1] 生物制造产业趋势 - 易凯资本合伙人廖洁莹指出生物制造本质是制造业,中国正成为全球生物制造中心之一[3] - 报告涵盖全球及中国生物制造产业定义、市场规模、发展土壤及趋势[3] - 包含2024年全球生物制造资本市场回顾和2025年产业展望(AI技术、明星产品等)[3] AI技术在新材料研发应用 - 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开发燧人分子基础大模型,在化学材料任务中表现优异[5] - 该模型优化催化反应条件使选择性提高5倍,并设计出新型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单体[5] - 镁伽科技分享AI在化工新材料研发、生产和智慧分析检测中的应用及落地挑战[7] 材料创新前沿技术 - 国防科技大学提出基于等变图神经网络的少样本学习框架,用于分析复杂原子结构[11] - 华东理工大学展示机器学习在高分子材料设计中的应用,包括复合材料基体树脂和有机光伏材料[13] - 开发AI plus Polymers研发平台,推进高分子材料AI结构设计[13] 产学研对话与展望 - 圆桌讨论汇集投资机构、科研专家和企业代表,探讨AI技术开发新材料的产学研建设趋势[9] - 讨论AI提升生物基材料研发效率、辅助新材料改性实践等话题[9] - 第二场圆桌聚焦AI在生物基材料领域的应用场景、技术瓶颈和未来发展趋势[15][16] 展览与行业成果 - 镁伽科技展示多元智能自动化产品与解决方案[19] - 大会发布行业首份《Bio-based 100+生物基材料创新应用案例集》,收录15大领域100+产业化案例[27] - 案例集聚焦包装、纺织、汽车等下游应用价值[27]
天气预报精准到每条街!这家新型机构携手高校用AI驱动科研范式变革
量子位· 2025-04-24 18:29
气象大模型技术突破 - 上海"扶摇"气象大模型实现空间分辨率1公里,较传统模式提升3倍,推理速度从10分钟压缩至3秒 [1][3] - 该模型融合雷达、卫星、数值预报等多模态数据,率先实现区域级端到端预报闭环,聚焦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 [4] - 伏羲气象大模型在2024年超强台风"贝碧嘉"预测中提前5天锁定上海浦东为最可能登陆点,每6小时更新动态预报轨迹 [14] 科学智能基础设施 - 云上智算平台CFFF横跨1500公里,总规模达40 PFlop/s算力,构建数字时代"战略粮仓",支撑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 [7][11] - 平台链接全校51个院系近4000名用户,支撑多篇CNS正刊和百余个国家级项目,GPU使用率跃升至95% [12] - 一站式AI4S特色智算软件平台集成DeepSeek、AlphaFold3等前沿模型,完成6家国产GPU与10个领域模型深度适配 [36] 垂直领域大模型应用 - 女娲生命大模型构建全球首个包含30万条化学修饰siRNA的数据库,将多靶点药物疗效预测误差从40%降至8% [16] - 燧人物质大模型在电池研发领域构建929个分子筛选库,从700多万种虚拟分子中筛选出可持续高分子材料单体 [18][19] - 中华文明大模型突破传统研究范式,解析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多维互动关系,推动人文社科研究转型 [29] 跨学科科研创新 - CFFF平台实现台风路径预测与蛋白质折叠模拟共享算力资源,串联覆盖10余学科的80余种科研算子 [11] - PI@Climate气候科学大语言模型融合农学、林学、法学等十余领域数据,构建包含7777个多学科问题的评测体系 [22][23] - 科学语料平台汇聚超10PB数据,人类表型组研究院将心血管流体力学计算效率提升5倍 [42] 关键技术突破 - 双重破局路径理论结合伏羲气象大模型,以低于1/100成本生成更优台风路径概率预报产品 [24] - 联邦学习改进加权聚合与客户端选择策略,提升医疗诊断、金融风控等场景模型泛化能力 [33] - 燧人分子基础大模型重构计算工具包,使分子动力学模拟效率提升10倍,节省90%计算成本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