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仓储业务
搜索文档
 万科A(000002):2022三季报点评:经营与业绩承压,关注股东支持与资产盘活
 长江证券· 2025-11-04 07:30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万科A给予"增持"评级并维持 [2][10][13]   核心观点 - 行业整体承压背景下,公司核心要务在于维持资金链平衡,在渡过流动性压力、成功穿越周期的前提下,公司存续价值仍相对突出 [2][13] - 公司积极盘活库存,处置资产,回笼现金;融资端积极争取各类金融机构支持;股东深铁集团给予流动性支持 [2][13]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14亿元,同比下降26.6% [7][13]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280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79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归母净利亏损161亿元,2024年同期亏损81亿元 [7][13] - 2025年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为9.6%,同比微增0.1个百分点 [7][13] - 业绩大幅亏损主因开发业务结算收入同比下降34%至1142.5亿元、开发业务结算毛利率下滑至7.8%(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资产与信用减值148.4亿元(去年同期减值74.7亿元)、投资净收益亏损29.6亿元(去年同期盈利0.7亿元)以及期间费用率被动提升2.0个百分点至9.1% [13]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账上预收款为1338亿元,同比下降46.8%;预收账款/年化结算收入为0.61倍,预示后期结算收入与业绩将持续承压 [13]   销售与资产盘活 - 2025年前三季度全口径销售额1004.6亿元,同比下降44.6%;销售面积775.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1.8%;行业排名TOP6 [13] - 销售均价12961元/平方米,同比下降4.8%,均价下跌或与存货结构下沉、折价促销相关 [13] - 公司加速库存去化:年初现房销售202亿元,年初准现房销售206亿元,车位商铺办公销售130亿元,共109个项目实现销售斩尾 [13]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获取13个项目,权益拿地金额28.1亿元,权益拿地面积57.1万平方米,楼板价4921元/平方米 [13] - 2025年前三季度新开工量47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2.2%,竣工量83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8.8%,分别完成全年计划量的70.7%和59.2% [13] - 截至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未竣工土储5936万平方米(在建2978万方+待建2958万方),同比下降22.7% [13]   经营业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业务全口径收入435.7亿元,同比增长1.1%,彰显较强韧性 [13] - 物业服务前三季度新增年化饱和收入达16.8亿元 [13] - 商业全口径收入62.1亿元,同比下降6.9%;万科商业客流同比增长5.0%,销售额同店同比增长3.8% [13] - 物流仓储业务全口径收入31.8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高标库收入15.0亿元,冷链16.8亿元;累计开业项目148个,可租赁面积1046万平方米 [13] - 长租公寓全口径业务收入27.4亿元,同比增长4.4%;在手28.0万间,累计开业20.4万间 [13]   融资与股东支持 - 2025年前三季度并表范围内新增融资和再融资265亿元 [2][13] - 股东深铁集团已累计向公司提供291.3亿元的股东借款,且借款利率与抵质押率均优于市场惯例水平 [2][1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0亿元、-192亿元、-69亿元 [13]
 中报点评|万科地产:业绩承压,彻底化解风险仍需“以时间换空间”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8-25 18:09
 核心观点 - 公司销售金额同比大幅下降45.7%,降幅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流动性压力显著,但通过大股东借款支持及库存盘活措施缓解部分压力 [2][3][6] - 归母净利润亏损同比扩大21.3%,主要受合联营投资亏损及存货跌价损失扩大影响 [3][18] - 多元化业务收入占比提升10个百分点至26%,成为营收重要补充 [4][31]   销售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合同销售金额691.1亿元,同比下降45.7%;销售面积538.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2.6% [2][6] - 销售额降幅为TOP10房企最高(行业加权平均降幅13.4%),在15个城市销售金额位列前三,较2024年减少11个城市 [2][6] - 南方区域(156.5亿元,占比22.6%)、上海区域(240.5亿元,占比34.8%)和北京区域(81.7亿元,占比11.8%)为销售主力区域 [9][10] - 通过全民经纪人渠道成交超80亿元,线上渠道成交超66亿元,中介渠道占比下降4个百分点 [9]   库存与土地储备 - 存货账面价值4625.2亿元,较2024年底下降10.9%;其中现房库存1171.3亿元,占比25.3%,较2024年底增长1.4个百分点 [2][16] - 2023年以来累计盘活64个项目,涉及可售货值785亿元,通过盘活项目新增销售约226亿元 [2][11] - 新增土地计容建面81.16万平方米,66%位于二线城市(如郑州、石家庄);总土储6234.6万平方米,较2024年末减少8.8% [11][15]   盈利能力 - 营业收入1053.2亿元,同比下降26.2%;房地产开发结算收入740.5亿元,同比下降33.7% [3][18] - 毛利率6.59%,同比微增1.79个百分点;物业结算毛利率3.6%,同比微增0.6个百分点 [3][18] - 归母净利润亏损119.47亿元,同比扩大21.3%;合联营投资从盈利4.96亿元转为亏损8.05亿元,存货跌价损失扩大至51.13亿元(上年同期19.28亿元) [3][18]   债务与流动性 - 大股东累计提供借款238.8亿元,利率及抵质押条件优于市场惯例;顺利完成243.9亿元公开债务偿还,2027年前无境外公开债到期 [3][23] - 有息负债3642.6亿元,较期初微增0.8%;短期有息负债1553.7亿元,占比42.7% [3][23] - 货币资金740.02亿元,较年初减少16.1%;现金短债比0.48,扣除受限资金后流动性进一步承压 [3][27]   多元化业务 - 非开发业务收入273亿元,同比增长21.3%,营收占比提升至26% [4][31] - 万物云收入181.68亿元,同比增长3.1%;租赁住宅业务收入18.0亿元,同比增长4.1%;物流仓储业务收入20.7亿元,同比增长6.7% [31][32] - 泊寓管理长租公寓27.3万间,出租率93.3%;万纬物流可租赁面积1045万平方米,高标库出租率86%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