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猫眼电影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互联网十大杰出人物,中国互联网最具影响力人物,十大中国互联网企业家
搜狐财经· 2025-08-13 12:39
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概况 - 1994年中国正式全功能接入互联网,开启网络时代,现已发展为全球最大互联网市场,拥有最多网民和移动互联网用户 [1] - 互联网技术和应用创新生态活跃,深刻改变生活方式并推动社会进步 [1] - 互联网大潮中涌现出一批商界领袖,形成十大最具影响力企业家群体 [1] 中国十大互联网企业家 马化腾(腾讯) - 1998年创立腾讯,2000年推出QQ(首个超10亿用户产品),2011年推出微信重塑移动互联网生态 [3] - 核心产品包括QQ、微信、腾讯游戏(全球最大在线游戏公司之一),业务覆盖社交、支付、视频、音乐等12个领域 [3] - 2004年香港上市(首家内地互联网港股),2014年入选《财富》中国商界领袖榜首 [3] 马云(阿里巴巴) - 1999年创立阿里巴巴,旗下淘宝/天猫改变全球电商格局,2004年支付宝开创移动支付新时代 [5] - 2013年余额宝革新互联网金融,2014年纽交所上市创全球最大IPO记录 [5] - 2019年获福布斯终身成就奖,4次问鼎中国首富 [5] 李彦宏(百度) - 2000年创立百度(全球第二大独立搜索引擎),2005年纳斯达克上市 [7] - 2010年布局AI,在语音识别、自动驾驶等领域领先,2023年入选时代百大AI领袖 [7] - 2008年入选改革开放30人,2018年成首位登《时代》封面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家 [7] 张一鸣(字节跳动) - 2012年创立字节跳动,推出今日头条(个性化推荐算法革新信息分发) [9] - 2016年抖音/TikTok成为全球短视频标杆,2018年TikTok登顶苹果商店下载榜 [9] - 2019年成80后白手起家首富,入选《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精英 [9] 王兴(美团) - 2010年创立美团,2013年外卖业务两年内超越饿了么,2015年合并大众点评 [11] - 2018年港交所上市(同股不同权第二股),2019年市值中国互联网第三 [11] - 业务覆盖团购、外卖、旅游、共享单车等O2O全生态 [11] 丁磊(网易) - 1997年创立网易,推出中国首个免费邮箱,2002年开发首款成功国产网游 [13] - 2003年成双料首富(胡润/福布斯),旗下《梦幻西游》《阴阳师》等游戏爆款 [13] - 转型推出网易云音乐、考拉海购等产品,现为中国第二大网游公司 [13] 张朝阳(搜狐) - 1998年创立搜狐(首家全中文搜索引擎),2000年成首家纳斯达克上市中文门户 [15] - 2005年成奥运首个互联网赞助商,2008年创1小时访问量破亿记录 [15] - 2017年旗下搜狗上市,成为首个拥有3家美股上市公司的中国互联网企业 [15] 黄峥(拼多多) - 2015年创立拼多多,社交电商模式通过微信裂变快速获客 [17] - 2018年纳斯达克上市,2022年推出Temu登顶美国应用商店 [17] - 2024年市值超阿里成中国电商第一,同年8月登顶中国首富 [17] 程维(滴滴) - 2012年创立滴滴,2016年合并Uber中国成网约车霸主 [19] - 2016年入选《财富》全球年度商业人物,2021年纽交所上市后因监管退市 [19] - 首创一站式出行平台,改变国人出行方式 [19] 周鸿祎(360) - 2006年创立360,首创免费安全模式颠覆行业,成最大互联网安全服务商 [21] - 业务扩展至浏览器、杀毒、手机助手等,2011年纳斯达克上市 [21] - 以"互联网斗士"著称,曾与腾讯、百度激烈竞争 [21]
电影在线票务是时候加入第三个玩家搅局了
36氪· 2025-07-23 18:40
行业格局演变 - 电影在线票务市场从多平台混战演变为猫眼与淘票票双寡头垄断格局 两者合计占据超过90%市场份额[6][8] - 行业第三大平台万达电影APP/小程序2024年市占率为6.89% 基于其院线1.65亿观影人次中的6000万购票人次计算得出[8] - 二线购票平台如爱奇艺票务、咪咕影院等面临发展困境 主要受限于价格优势仅能覆盖年內4-5部影片且APP打开率持续下降[10] 市场数据指标 - 中国电影在线购票渗透率从2012年18.4%持续提升至2024年86.3%[2] - 电商服务费从2017年34.52亿元增长至2024年40.29亿元 占票房比例从6.18%上升至9.48%[14] - 服务费单价从2017年2.62元/张增长至2024年4.63元/张 增幅达76.7%[14] 历史发展进程 - 2008年格瓦拉生活网成立标志行业进入1.0时代 初期采用团购票模式需线下兑换选座[2] - 2014年猫眼参与发行《心花路放》通过票补获国庆档冠军 在线购票占比首超40%进入2.0时代[3] - 2015年行业进入整合期 华谊兄弟2.66亿元收购卖座网51%股权 阿里影业8.3亿元收购粤科软件 光线传媒收购网票网[5] 竞争策略分析 - 猫眼依托美团、大众点评、QQ、微信等流量入口 淘票票背靠支付宝、手机淘宝、饿了么等阿里系资源[6] - 百度糯米曾在2016年春节档实现40%市场份额 但50亿元票补消耗后份额急剧下滑 2022年正式下线[9] - 格瓦拉采用银行信用卡合作模式减轻票补压力 主打深度社区运营但仍不敌资本规模竞争于2017年破产[6] 新兴机会领域 - 演出票务市场快速崛起 猫眼已转型为"猫眼电影演出"平台 大麦娱乐将演出票务作为核心战略方向[11][13] - 京东外卖通过物流效率差异化策略切入市场 半年内在部分城市取得10%份额 为票务市场提供破局参考[15] - 新平台机会在于解决高服务费、抢票难等痛点 并可借票务切入更广泛的O2O服务市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