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

搜索文档
热搜第一!微信这项费用下调,隐藏新功能上线,网友:希望用不上
搜狐财经· 2025-08-02 00:52
微信提现手续费悄悄下调。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微信手续费下限已经调整成了0.01元。 8月1日下午,微信提现手续费下限调为0.01元的话题冲上热搜第一。 用户收到通知后,可快速联系商家找回失物,整个过程依托支付订单信息自动匹配,无需商家获取用户 手机号,兼顾效率与隐私安全。 不少网友表示,这个功能对丢三落四的人还挺友好。如果有商家算错价格了,想让你补款,同样的也可 以用此方式发起。有人评论,互联网功能真强大,还有人说早就知道这个隐藏功能了。 网友表示:希望用不上…… 此前为0.1%手续费 2016年3月,微信开始向用户收取提现手续费。每位用户有累计1000元免费提现额度,超出1000元部分 按银行费率0.1%收取手续费。转账、面对面收付款、微信红包、AA收款等其他功能免收手续费。 记者注意到,曾有部分用户反映,微信手续费提现机制存在不合理之处。按此前标准,每笔最少收0.1 元,也就意味着,用户在微信提现累计超过1000元后,即便每次只提现0.01元,手续费仍然是0.1元;提 现100元,手续费也是0.1元。 如今下限调整为0.01元 微信支付还有遗失提醒 此外,"微信支付的遗失提醒功能"词条今日登上热搜 ...
2025版腾讯云商业银行核心系统分布式转型白皮书
腾讯云· 2025-07-31 22: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金融科技成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服务实体经济重要引擎,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银行核心系统转型迫在眉睫,分布式转型是必然路径 [9][13][55][68] - 银行核心系统转型面临挑战,需解决技术架构、业务连续性、研发效能和分布式运维等问题,腾讯云提供技术方案和联合方案助力转型 [31][35][89][490] - 腾讯云分布式核心有标准微服务和单元化两种架构路线,各有特点和适用场景,银行可按需选择 [163][173][190] - 腾讯云与伙伴联合方案提供高质量转型方案,多个落地案例展示可行性和优势,助力银行提升系统性能和业务能力 [490][550][612] 各部分内容总结 银行业核心系统行业分析 - 银行核心业务系统面临挑战,包括市场竞争、产品迭代、利率定价、技术架构、高并发处理和功能模块耦合等问题 [31][35][44] - 分布式转型是银行核心升级的必然路径,业务和技术需从集中式向分布式转型,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需具备高可用、高性能、高扩展、易运维等特点 [55][56][65] - 业内建设模式分为技术平移和规划重建,不同银行采用不同建设方式,如大型国有银行用企业建模+单元化+IT工艺,城商行用需求分析+微服务化+敏捷交付 [76][77] 银行业分布式核心六大设计要点 - 分布式核心建设面临困难和挑战,需考虑全行报文贯标、数据一致性、服务治理等能力,以及自动化运维和研发组织效能问题 [89][92][99] - 腾讯海量服务之道应用于金融业,形成银行分布式核心系统整体架构,自下而上分为IaaS云平台、PaaS云原生平台、SaaS核心应用层 [103][107][116] - 腾讯云银行分布式核心有六大设计要点,包括数据切分、技术架构、服务模型、业务连续性、研发效能和分布式运维策略 [121][135][155] 腾讯云分布式核心两种技术架构路线介绍 - 微服务与单元化架构相辅相成,单元化是微服务架构的能力增强,微服务注重应用解耦,单元化侧重顶层治理 [164][165][170] - 标准微服务方案适合体量一般银行,单元化方案适合体量大或有多活架构规划的银行,两者在六大设计要点上有差异 [173][190][191] 腾讯云分布式核心系统技术底座 - 腾讯云分布式核心系统技术底座以IaaS基础设施层和PaaS平台层为支撑,PaaS层分为APaaS、IPaaS和GPaaS [430][436][459] - APaaS聚焦通用分布式技术封装,为SaaS应用提供统一API服务;IPaaS构建统一集成治理平台,应对混合技术栈难题;GPaaS提供中间件基础支撑服务 [436][438][459] 腾讯云分布式核心与伙伴联合方案 - 腾讯云与神州信息、长亮科技、中电金信等伙伴合作,提供银行核心系统分布式转型方案 [490][491][521] - 腾讯云与神州信息联合方案以TCE为技术底座,TDSQL承载数据,满足业务诉求;与长亮科技联合发布TDBF框架,助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与中电金信联合方案支持云原生和单元化,实现全栈国产化落地 [491][504][521] 落地实际案例 - 某国有大行核心系统单元化案例采用单元化架构重构系统,遵循六大设计要点,实现业务高可用和多活,提升研发效能和运维能力 [550][551][559] - 某国有大行核心系统案例从集中式转向分布式架构,采用微服务技术和TDSQL数据库,实现线性可扩展和多活高可用,2024年全面开启分布式核心新时代 [566][574][586] - 某西南省级城商行全面云原生案例构建“全景单元化架构 + 全栈信创云原生平台”体系,提升系统性能、研发效率、批处理能力和容灾能力 [590][597][608] - 某城商行核心系统升级案例采用标准微服务架构和TDSQL数据库,提升系统性能,实现业务连续性和数据一致性 [612][619][624]
0 手续费转账,QQ 这个新功能,终于等到了
36氪· 2025-07-29 08:55
微信与QQ支付互通新功能 - 腾讯QQ正在内测新功能,支持QQ钱包余额与微信零钱账户互转,实现0手续费实时到账 [3][5][11] - 新功能在QQ 9.2.5版本中测试,用户需跳转微信授权,首次授权后后续操作无需重复授权 [6][7][9] - 单笔转账最高支持5000元,超额需分次操作,且短时间内重复操作可能触发反欺诈机制 [24] 用户数据与市场覆盖 - 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用户达14.02亿(2025年3月),同比增长3%,QQ移动端月活用户5.34亿(2025年3月),同比下滑3% [4][5] - QQ用户中青少年占比高,主要活跃于学校、工作场景及游戏领域,新功能有助于提升其资金调度效率 [19][21] 功能优势与用户体验 - 解决了此前QQ钱包提现至银行卡需手续费(超1000元按0.1%收取)的痛点,消除用户心理膈应 [16][17] - 紧急转账或支付场景下,资金可直接跨平台流转,无需经银行卡中转 [17] - 此前已支持微信零钱转QQ钱包0手续费,新功能补齐双向互通闭环 [12][15] 公司战略意义 - 打通两大平台资金流,增强腾讯支付生态的协同效应,精准对抗支付宝在电商支付的优势 [20][21] - 通过无缝支付体验提升用户粘性,巩固腾讯在社交支付(如春节红包)和游戏充值场景的护城河 [21][23] - 预示移动支付未来将向跨平台互通、0手续费方向发展,可能推动行业新功能迭代 [25] 功能使用前提 - 要求QQ和微信账户实名信息一致,确保为同一人操作 [23] - 仅限QQ 9.2.5及以上版本,旧版本暂不支持 [24]
腾讯“AI全家桶”,集中亮相!
中国基金报· 2025-07-27 13:54
腾讯AI战略布局 - 公司以"让'好用的AI'成为普惠生产力"为主题参展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示全自研云技术及混元大模型技术底座 [1] - 推出"AI全家桶"包含多项首发技术,包括视频通话功能首秀的腾讯元宝,实现低延迟拟人化交互 [1] - 混元大模型矩阵覆盖文字、声音、图像、视频、3D等多模态生成与理解能力,其中混元3D AI创作引擎为业界首个一站式3D内容生产工具 [2] 产品与技术突破 - 混元图像2.0模型支持文生图和绘画生图等多种交互方式,可毫秒级生成高质感图像 [2] - 微信生态全面接入AI能力,用户可添加元宝AI助手为好友,小程序教育平台已帮助师生创建13万个AI项目 [3] - QQ集成AI助手"小Q"提供画图、写作、解题等功能,"QQ AI妙绘"支持图片风格转换和视频生成 [4] 应用场景拓展 - AI能力延伸至社交、生活、工作、学习等多重场景,构建"AI好友圈"概念 [3] - 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展示人居环境机器人"小五"和人形机器人G1,实现人机自然对话与任务执行 [7] - 商业AI解决方案"奇妙数字人"已储备超3000个公共数字人形象,商家直播成本最高降低90% [6] 产业赋能方案 - 推出五大AI生产力平台包括智能体开发平台、AIGC内容生成平台等,推动技术产业化 [5] - 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降低AI Agent搭建门槛,乐享知识库服务超30万家企业 [6] - 具身智能被视为新质生产力重要组成部分,将发布Tairos开放平台 [7]
腾讯“AI全家桶”,集中亮相!
中国基金报· 2025-07-27 13:42
腾讯AI技术展示 - 公司以"让'好用的AI'成为普惠生产力"为核心主题,携"AI全家桶"参展,展现全自研云技术及混元大模型技术底座 [2] - 混元多模态AI模型矩阵集中亮相,涵盖文字、声音、图像、视频、3D等多种模态的生成与理解能力 [4][5] - 混元图像2D模型支持文生图和绘画生图等多种交互方式,能毫秒级获得高质感图像 [5] - 混元3D AI创作引擎是业界首个一站式、低门槛3D内容生产工具,大幅提升3D内容创作效率 [5] AI应用场景 - 腾讯元宝实现更低延迟、更拟人化、更有情感的视频和语音通话,适合老年人及视障人士使用 [4] - 微信与QQ延伸出"AI智能触角",用户可添加元宝AI助手为专属好友,拥有触手可及的"AI伙伴" [7] - 微信免费提供AI学习平台,师生已借助13万个不同的小程序项目使学习和生活更加便捷高效 [7] - QQ用户可通过添加AI助手"小Q"为好友,体验即问即答、画图、写作、解题和文件解析等功能 [8] AI生产力平台 - 公司推出五大AI生产力平台:智能体开发平台、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AIGC内容生成平台、端侧大模型平台、AI教育平台 [10] - 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和腾讯元器两大平台降低AI Agent搭建与使用门槛,帮助企业客户和创作者搭建智能体 [10] - 乐享知识库帮助超30万家企业打造知识型组织,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知识管理 [10] - "奇妙数字人"为企业提供多样化、高拟真的数字人体验,商家直播成本最高降低90%以上 [10] 具身智能技术 - 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被视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搭载该平台的人居环境机器人"小五"与人形机器人G1与参观者互动 [11] - 机械臂X-Trainer通过接入Tairos平台实现"动动嘴就让机器人给你做好饭"的功能 [11]
热搜第一!微信新功能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7-23 09:51
微信新功能灰度测试 - 微信正在灰度测试语音自动转文字并发送功能,部分用户可在聊天界面使用该功能,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首 [2] - 新功能在聊天框右侧增加语音输入按钮,点击后变为绿色并实时将语音转为文字显示在输入框中 [3] - 功能依托微信内置语音识别技术,普通话转换准确率较高,可基本替代手动输入 [4] - 创新性在于用户说出"over over"指令后系统会自动发送转换好的文字消息,无需手动点击发送按钮 [5] - 该功能针对双手忙碌或不便触屏场景设计,目前仅向小部分用户开放测试 [5] 用户反馈与行业观点 - 部分网友认为该功能"好玩"且实用,也有用户觉得在公开场合使用"over over"指令显得尴尬 [5][6] - 业内人士指出这是微信对语音交互场景的创新探索,可提升特定场景下的交流效率,但需优化识别精度与交互自然度 [6] 微信近期其他功能更新 - 支持将聊天记录备份到U盘等外部存储设备,可创建管理多份备份并支持自动备份 [8] - 视频号新增功能:可修改三个月内发布视频的封面和文案,但仅支持修改一次 [9][10] - 微信和QQ地震预警功能更新,覆盖全国范围,新增安卓系统强预警通知功能 [11] - 手机端支持个人公众号一键注册和发布内容,管理员可直接用手机撰写发布文章 [12] - 新增自动翻译功能,支持18种语言的自动翻译 [13] - 推出"附近的工作"小程序,覆盖超200个地市的零工岗位信息 [14] - 通讯录满10000人后支持持续删除单向好友,每次可删除5个 [15] 微信持续功能创新 - 近期微信陆续内测多项新功能,包括朋友圈发表情包、图片等 [7] - 用户呼吁微信推出更多实用功能如被好友删除提示、文件传输不过期等 [7]
4800亿奇瑞当家人,挥别价格战
商业洞察· 2025-07-17 17:32
核心观点 -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宣布调整战略,不再追求销量排名,强调质量比数量更重要,呼吁行业多比品牌和创新[3][4] - 公司处于IPO关键期,尹同跃通过组织架构调整和人事任命推动品牌升级和技术整合[7][8][9] - 奇瑞2024年1-9月营收超1800亿元,同比增长67.7%,利润113亿元,预计全年收入超2500亿元[25][26] 战略调整 - 成立国内业务事业群,下设星途、艾虎、风云、QQ四个事业部,整合资源强化品牌协同[11][12][13] - 派执行副总裁李学用掌管新事业群,李学用42岁,是高管中最年轻且擅长营销的成员[17][18][19][24] - 调整目的是向精细化管理迈进,打造敏捷高效组织以提高经营质量[15][16] 技术整合 - 合并雄狮科技、大卓智能及研发总院相关业务成立智能化中心,下设智能座舱、智能辅助驾驶等机构[28][29][30] - 大卓智能原为独立公司,团队规模超500人,研发人员占比80%,由谷俊丽博士领导[31][32] - 整合后能更好对接供应商,打造高效协同的研发体系,目标是2025年进入行业头部[35][40] 市场表现 - 1-6月累计交付126万辆,同比增长14.5%,其中出口55万台,但出口增速从去年29.4%回落至3.3%[44][45] - 2023年乘用车毛利率15.9%,2024年回落至14.7%,因海外竞争加剧[47][48] - 公司强调不再单纯追求销量,需平衡市场占有率和现金流[49][50] IPO进展 - 公司正冲刺港股IPO,已提交招股书,是尹同跃多次尝试后最接近成功的一次[53][54] - 上市被视为迈向国际资本市场的新起点[54]
港股回购热潮持续,金融科技巨头领衔,AI投入成新看点
环球网· 2025-07-13 11:18
港股市场股份回购活动 - 2025年1月1日至7月11日期间共有238家港股上市公司实施股份回购,累计回购69.88亿股,耗资近1800亿港元(1798.82亿)[1] - 与去年同期相比,参与回购公司数量从221家增至238家,回购股份数量从62.31亿股增至69.88亿股[1] - 金融与互联网科技巨头成为回购主力,前十名公司均斥资超过30亿港元,前五名均超百亿港元[3] 主要公司回购情况 - 汇丰控股以435.25亿港元回购金额高居榜首[3] - 腾讯控股斥资400.43亿港元进行回购,日均回购超5亿港元,2025年计划回购至少800亿港元[3] - 阿里巴巴回购金额达118.79亿港元,截至6月30日的季度在美股市场以8.05亿美元回购5600万股普通股,仍有193亿美元回购额度(有效期至2027年3月)[3] 科技公司战略动向 - 腾讯控股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支出达189.1亿元,同比增长21%,资本开支274.8亿元,同比激增91%[4] - 腾讯原生AI产品"元宝"用户增长显著,微信、QQ、理财通等核心产品深度整合AI能力[4] - 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人民币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4] 市场影响与趋势 - 行业龙头持续大额回购彰显对公司发展前景和港股市场长期价值的信心[3] - 科技巨头在大力回购的同时大幅增加对AI领域的资本投入,形成"双轮驱动"策略[3] - 头部科技公司通过回购回馈股东的同时以前所未有力道押注AI未来,为港股市场增添新的增长变量[4]
4800亿奇瑞当家人,挥别价格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3 09:16
公司战略调整 -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宣布不再追求销量排名,转向注重质量与品牌建设[1] - 公司成立"国内业务事业群",下设星途、艾虎、风云、QQ四个事业部,整合资源强化协同[4][5] - 调整架构旨在提高经营质量,向精细化管理迈进,打造敏捷高效组织[6] 人事变动与组织优化 - 奇瑞汽车执行副总裁李学用被任命掌管新事业群,负责除iCAR和智界外的所有品牌[7] - 李学用42岁,是招股书中6位高管中最年轻的一位,擅长营销与社交媒体运营[8][9][10] - 公司整合雄狮科技、大卓智能及研发总院业务,成立"智能化中心"下设多个智能驾驶相关机构[15][16] 财务表现与市场数据 - 2024年1-9月奇瑞汽车营收超1800亿元,同比增长67.7%,利润113亿元[12] - 按此增速计算,2024年收入规模应超2500亿元,奇瑞控股体系去年收入达4800亿元[13] - 2024年1-6月累计交付126万辆汽车,同比增长14.5%,其中出口55万台[21] 智能化布局 - 大卓智能原为独立智能驾驶公司,团队规模超500人,研发人员占比80%[16] - 智能化中心整合后能更好对接供应商,打造高效协同研发体系[18][19] - 尹同跃立下目标:2025年智能化必须进入行业头部[17] 市场竞争与海外表现 - 奇瑞出口增速从去年同期的29.4%回落至3.3%[22] - 2023年乘用车毛利率15.9%,2024年回落至14.7%[24][25] - 行业竞争进入深水区,主流车企开始注重现金流而非单纯追求销量[26] IPO进展 - 奇瑞汽车正处于冲刺IPO关键期,2月底已提交招股书[27] - 此次赴港上市是公司距离敲钟最近的一次[27]
近1800亿港元!238家公司出手回购
券商中国· 2025-07-13 07:24
港股回购情况 - 2025年1月1日至7月11日,238家港股上市公司累计回购69.88亿股,金额达1798.82亿港元 [2][4] - 参与回购的上市公司家数和回购股票数量同比增加,去年同期为221家回购62.31亿股 [4] - 回购金额前五的公司均为金融和科技巨头,包括汇丰控股(435.25亿港元)、腾讯控股(400.43亿港元)、友邦保险、渣打集团和阿里巴巴(118.79亿港元) [5][6] 科技巨头回购动态 - 腾讯2025年计划至少回购800亿港元股份,2024年连续多次回购稳居港股回购金额榜首 [7] - 阿里巴巴截至2025年6月30日季度以8.05亿美元回购5600万股,剩余193亿美元回购额度有效期至2027年3月 [7] - 腾讯和阿里巴巴两家合计回购超500亿港元 [5] AI投入与业绩表现 - 腾讯2025年一季度营收1800.2亿元(同比+13%),经营利润693.2亿元(同比+18%),研发支出189.1亿元(同比+21%),资本开支274.8亿元(同比+91%) [10][11] - 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3800亿元人民币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超过去十年总和 [12] - 腾讯AI产品元宝用户规模显著增长,微信、QQ等核心产品通过AI深度整合提升智能化体验 [13] 市场预期 - 腾讯将于8月公布2025年二季度业绩,中信证券预计营收1786亿元、Non-IFRS净利润622亿元,瑞银预测收入1560亿元、净利润600亿元 [13] - 机构认为微信生态内小程序、小游戏等高毛利业务将为腾讯提供短期盈利增长,中期AI乘数效应将逐步显现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