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玄龙50U
icon
搜索文档
我国与全球超140家核聚变科研机构协同创新
中国能源报· 2025-10-15 12:33
国际合作与地位 - 中国与50多个国家的超140家核聚变科研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助力全球聚变能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 [2] - 全球首个国际原子能机构“聚变能研究与培训协作中心”落户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彰显中国在聚变能源领域不断跃升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 [2] - 作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的关键合作伙伴,中国高质量实施所承担的18个关键部件和系统的设计制造以及核心设备安装任务 [4] 技术研发与装置进展 - 中国已建成多个大科学装置,包括中国环流一号、全超导东方超环和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 [4] - 东方超环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稳态运行1066秒,大幅刷新世界纪录 [4] - 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原子核、电子温度1.6亿度的“双亿度”运行,标志核聚变研究挺进燃烧实验 [4] - 玄龙50U、洪荒70等中小型聚变实验装置,以及“夸父”、BEST等大科学工程装置也在稳步推进建设 [4] 行业前景与挑战 - 聚变能具有能量密度大、原料资源丰富、放射性污染低、固有安全性好等突出优势,被视为驱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终极能源 [3] - 聚变能技术正从科学研究向工程和商业应用加速迈进,但商业化仍面临等离子体稳态燃烧、耐高温材料等科学和工程技术难题 [5] - 产业生态建设面临产供链成熟性、经济可承受性、投资可持续性、监管可适配性等问题 [5]
《东方时空》聚焦可控核聚变竞逐 中国冲刺人类终极能源
格隆汇· 2025-09-26 18:07
核心观点 - 中国可控核聚变技术在多路线探索下取得突破性进展 产业链已初具雏形并实现关键设备国产化 形成国家队与企业双轨并进格局[2][8][14] 技术突破与实验进展 - 东方超环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稳态运行1066秒[5] - 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度与电子温度1.6亿度双亿度运行[5] - 新奥玄龙50U成为全球首个实现百万安培氢硼等离子体放电装置[5][15] - 玄龙50U实现秒级1.2T以上磁场条件 突破国际中大型球形环装置1T磁场极限[15] 技术路线探索 - 中科院与中核集团采用氘氚路线 以氢同位素氘和氚为燃料[10] - 新奥集团提出氢硼路线 燃料来源广泛且发电效率超90%[10] - 氢硼路线采用阶梯加热技术:变压器原理加热至百万度 微波原理加热至亿度 中性束加速原理达十亿至百亿度[12] 产业链发展 - 覆盖高温超导原材料生产 装置设计设备制造 运营应用科技企业及科研院所的全产业链雏形[7] - 玄龙50U微波加热系统 真空室 磁体等关键组件实现100%国产化[15] - 形成超级工厂与超级装备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15] 国际合作与人才建设 - 新奥作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聚合四大洲11个国家70余家顶尖科研机构开展联合实验与部件开发[17] - 建成国际化多元化梯队化聚变研发团队 吸纳海外高层次人才[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