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向场磁体线圈盒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科学力量再迎突破,未来能源或迎曙光
搜狐财经· 2025-10-14 00:20
在中国科技史的长河中,或许没有哪项技术进展,能够像聚变能那样,激起如此深远的期待和关注。10 月10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宣布,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 (CRAFT)项目取得了重要进展——环向场磁体线圈盒的成功研制和交付,标志着中国在核聚变研究 的征程中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或许,从这个"400吨重、21米×12米"的庞然大物交付的那一刻起,聚变 能源的商业化之路,也向我们露出了曙光。 文︱陆弃 与传统能源领域相比,聚变能的前景让所有人都能看到未来——没有污染、没有放射性废料、没有对环 境的毁灭性影响。它被认为是人类探索绿色能源的终极解药,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正是这款环向场 磁体线圈盒。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环向场磁体线圈盒,它的成功交付,几乎是中国乃至全球聚变能源 研究的一座灯塔。它象征着人类在核聚变这项被誉为"科学圣杯"的研究中,打破了曾经难以逾越的技术 壁垒,离梦想越来越近。 这款巨型环向场线圈盒不仅仅是一个庞大的结构部件。它承载着超低温奥氏体不锈钢316LN和316LMn 材料,重量高达400吨,尺寸更是比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同类部件大了1.2倍,重了两倍。 ...
城记 | 一周聚焦:抢抓新兴赛道,长三角未来产业布局“快马加鞭”
新华财经· 2025-10-11 17:25
未来产业概述与战略意义 - 未来产业处于孕育萌发或产业化初期,具有显著颠覆性和前瞻性,是引领科技创新、重塑产业格局的战略支点 [1] -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科技创新领头羊,其发展范式为未来产业培育奠定坚实基础 [1] 核聚变技术进展 - 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项目环向场磁体线圈盒研制成功并交付,该部件是磁约束核聚变装置的核心部件,用于约束上亿摄氏度的聚变等离子体 [2] - 交付的线圈盒外形尺寸21米×12米,重400吨,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环向场磁体线圈盒,尺寸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同类部件的1.2倍以上,重量约为其2倍 [2] - 项目团队历时5年多攻克多项关键技术,该部件成功交付是聚变能源商业化的重要一步,相关技术可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装备等领域 [2] 异构算力平台建设 - 无锡首个异构混训算力调度平台“科芯算力调度平台”上线,首批纳管全国约7000P运营算力资源,通过智能算法高效分配算力资源 [3] - 平台由无锡市梁溪科技城发展集团与无问芯穹共建,以标准化产品形式提供弹性租赁、算力共享等服务,具备强大兼容性,实现多种大模型算法在国内外不同芯片上的高效协同 [3] - 长三角多个城市发力布局异构算力:杭州于3月发布多元异构算力调度服务平台,接入5家数据中心,实现算力资源匹配和交易撮合 [4] -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7月发布DeepLink超大规模跨域混训技术,将相隔1500公里的两个异构智算中心整合为“超级节点”,完成千亿参数AI大模型训练,属全球首次实现长距离跨域异构智能算力高效整合 [4] 上海未来产业政策与布局 - 上海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前沿技术创新与未来产业培育的若干措施》,旨在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未来产业引领地 [5] - 上海已发布脑机接口、量子计算、硅光、6G等领域未来产业培育方案,启动建设超宽禁带半导体、基因编辑等概念验证平台,布局12家高质量孵化器,并设立总规模约150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 [5][6] - 政策目标为到2027年突破一批前沿颠覆性技术,布局建设一批未来产业集聚区,培育20家左右未来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到2030年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形成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 [6] - 《若干措施》聚焦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六大方向,重点支持细胞与基因治疗、脑机接口、生物制造、具身智能、硅光、6G、第四代半导体、类脑智能、量子科技、可控核聚变、再生医学等领域 [6]
世界最大环向场磁体线圈盒在安徽合肥交付
科技日报· 2025-10-11 11:19
从研发到完成制造,项目团队历时5年多时间,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在原材料研制方面,完成了 低温不锈钢316LMn(ITER级JJ1)材料的国产化、完成了百吨级316LN超大锻件和128毫米316LN超厚 钢板的研制。在制造技术方面,面对最大厚度达360毫米的焊接挑战,研发了大厚度激光焊接和超深窄 焊接的组合焊接技术、相控阵无损检测技术,实现了线圈盒焊接的控形控性;开发了30米长空间弯管的 精密成形、低温树脂与钎焊的冷却管固定技术,实现了冷却管的高精密安装。 环向场线圈盒的成功交付,是聚变能源商业化迈出的重要一步。相关技术还可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装 备、船舶海工等领域。(记者洪敬谱) 记者10月10日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获悉,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 究设施(CRAFT)项目日前取得重要进展——环向场磁体线圈盒研制成功并在安徽省合肥市交付。 环向场线圈盒是环向场磁体的主体承力结构部件,是磁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保护环向场线 圈绕组并支撑与固定着极向场磁体等其他超导磁体。环向场线圈盒由超低温奥氏体不锈钢316LN和 316LMn材料构成,该部件外形尺寸21米×12米,重400 ...
世界最大,正式交付!攻克多项关键技术
环球网资讯· 2025-10-11 09:52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洪敬谱 环向场磁体线圈盒。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供图 环向场线圈盒是环向场磁体的主体承力结构部件,是磁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保护环向场线 圈绕组并支撑与固定着极向场磁体等其他超导磁体。环向场线圈盒由超低温奥氏体不锈钢316LN和 316LMn材料构成,该部件外形尺寸21米×12米,重400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环向场磁体线圈盒,整 体尺寸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同类部件的1.2倍以上,重量约为其两倍。 从研发到完成制造,项目团队历时5年多时间,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环向场线圈盒的成功交付, 是聚变能源商业化迈出的重要一步。相关技术还可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装备、船舶海工等领域。 记者10日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获悉,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 施(CRAFT)项目日前取得重要进展——环向场磁体线圈盒研制成功并在安徽省合肥市交付。 ...
【科技日报】世界最大环向场磁体线圈盒在安徽合肥交付
科技日报· 2025-10-11 09:41
环向场线圈盒的成功交付,是聚变能源商业化迈出的重要一步。相关技术还可应用于航空航天、能 源装备、船舶海工等领域。 记者10日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获悉,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 究设施(CRAFT)项目日前取得重要进展——环向场磁体线圈盒研制成功并在安徽省合肥市交付。 环向场磁体线圈盒。(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供图) 从研发到完成制造,项目团队历时5年多时间,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在原材料研制方面,完 成了低温不锈钢316LMn(ITER级JJ1)材料的国产化、完成了百吨级316LN超大锻件和128毫米316LN 超厚钢板的研制。在制造技术方面,面对最大厚度达360毫米的焊接挑战,研发了大厚度激光焊接和超 深窄焊接的组合焊接技术、相控阵无损检测技术,实现了线圈盒焊接的控形控性;开发了30米长空间弯 管的精密成形、低温树脂与钎焊的冷却管固定技术,实现了冷却管的高精密安装。 环向场线圈盒是环向场磁体的主体承力结构部件,是磁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保护环向 场线圈绕组并支撑与固定着极向场磁体等其他超导磁体。环向场线圈盒由超低温奥氏体不锈钢316LN和 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