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琉璃凤冠
icon
搜索文档
在展场 | 琉光璃彩:火淬千年光,璃彩映今朝
经济观察报· 2025-08-11 21:51
(原标题:在展场 | 琉光璃彩:火淬千年光,璃彩映今朝) 作品的技术难度令人叹为观止。冠上所用的4800颗琉璃珍珠,每一颗都需手工在火焰中滚圆、打孔,最 小的直径仅2.5毫米,光是制作这些珠子就耗费了团队15天的时间。更具开创性的是,为了克服琉璃的 厚重感,孙启烨团队创新性地采用了镂空编织工艺,并选用了一种通透感极佳但极难驾驭的"软料",使 得整个凤冠在视觉上轻盈、通透,光影流转。它保留了原物的庄严规制,却用琉璃独有的幻彩质感,消 解了礼器的厚重感,这是对传统的最高致敬,也是对创新的最美诠释。 《琉璃凤冠》实物拍摄 在展场 | 琉光璃彩:火淬千年光,璃彩映今朝 一、引言:当国博邂逅琉璃之乡 将一场以地域命名的工艺美术展置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殿堂之内,其本身就蕴含着超越展览本身的深 意。不仅意味着淄博琉璃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获得了国家级的文化青睐,也标志着它从一个地方性的非遗 项目,上升为足以代表中国传统工艺美学与当代创新的文化符号。近年来,淄博因其独特的城市烟火气 而广为人知,现今其脱离短暂网红热度,沉淀为更持久且更具分量的文化城市。 展厅中那些精美绝伦的作品其价值不仅在于最终呈现的玲珑剔透,更在于其背后所浓缩的惊 ...
“我们做的琉璃,进了国家博物馆”(身边的新鲜事)
人民日报· 2025-07-03 08:31
这件作品以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为灵感,耗时两个月完成。凤冠冠身,龙、凤及冠上的珍珠、宝石等 均以琉璃烧制,既保留了传统凤冠的庄严规制,又借琉璃的幻彩质感消解了礼器的厚重感。 琉璃凤冠。 以上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没想到,我们做的琉璃,进了国家博物馆,展出时还如此火爆。"琉光璃彩——淄博琉璃艺术展"开展第 一天,展厅里熙熙攘攘的观众围着琉璃凤冠"打卡"拍照,我自己也只能挤在人群外远远观望。 孙启烨在制作琉璃作品。 (作者为山东省淄博市彭青艾琉璃艺术馆主理人,大众日报记者刘磊、于魁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03日 10 版) (责编:胡永秋、牛镛) 说起国博的热门藏品,九龙九凤冠几乎无人不知,就连同款冰箱贴都成了抢手的文创产品。今年3月接 到参展通知时,我们还有些意外。毕竟我们只是琉璃行业的新人,我今年23岁,从业仅一年半,同伴邹 宇曦和陈屿强也都是95后的年轻人。 整个作品由近5000个零部件组成,涉及七八种工艺。单是凤冠上的琉璃珠子就用了4800颗,每一颗都要 在火焰中反复塑形,既要保证圆润度,又要兼顾透光度。几千颗珠子需逐一捏制打孔,最小的直径仅 2.5毫米,操作起来困难重重。我们三人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