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瑞安妥®
icon
搜索文档
新股前瞻|从仿制到创新:海西新药如何平衡现金流与研发投入?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07:33
公司概况 - 海西新药是一家处于商业化阶段的制药公司,集研发、生产及销售能力于一体,具备在研创新药的管线 [2] - 公司在中国最大、增长最快的治疗领域拥有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及管线,已就14款仿制药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并建立拥有四款在研创新药的管线 [2] - 公司采用轻资产模式,以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为核心架构,委托CMO生产以降低成本 [5]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前五个月营收分别为2.12亿元、3.17亿元、4.67亿元、2.49亿元,期内利润分别为0.69亿元、1.17亿元、1.36亿元、0.9亿元 [5] - 2025年前五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652.9万元,现金流略显紧张 [8] - 运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2025年前五个月为8013.5万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5654.3万元 [10] 产品与市场 - 公司营收主要来自安必力®、瑞安妥®及海慧通®,2022-2024年占总收益比例分别为98.2%、92.9%、82.6% [6] - 前五大客户贡献营收占比2022-2025年前五个月分别为85.1%、73.3%、72.6%、71.7%,最大客户占比分别为58.8%、48.5%、45.6%、44.5% [7] - 公司已商业化的仿制药覆盖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及炎症疾病,占2023年中国医药销售总额25%以上 [3] 研发与创新 - 创新药管线包括1个2期临床项目、3个临床前项目,覆盖肿瘤、眼科及呼吸系统疾病 [12] - C019199用于骨肉瘤及TGCT的Ib/II期临床试验已启动,预计2026年在中国启动III期临床试验 [12] - 全球乳腺癌药物市场预计2032年达到88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5.6% [12] 战略与挑战 - 公司正在福州建设自有制造设施,总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可能转向重资产运营 [14] - 仿制药市场竞争激烈,公司依赖仿制药收入支撑创新药研发 [11][14] - 销售网络覆盖超过18000家医院及医疗机构,包括5100家三级或二级医院及22000家药店 [4]
海西新药“持证卖药”暴涨200%,账面资金仅3800万
公司概况 - 海西新药是福建省首家获得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批件的制药公司,具备自研自产自销能力[1][2] - 公司2020年8月获得福建省首张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许可证》,享受与生产企业同等的市场便利[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从2.12亿元增长至4.6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8.2%;净利润从6900万元增至1.3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0.5%[4] - 2025年前5个月营收达2.49亿元,净利润9021万元[4] - 毛利率保持高位,2022-2025年5个月分别为81%、83.3%、83%、84%[20] - 2024年末账面现金仅3800万元,相比4.67亿元营收显得不足[2] 业务结构 - 收入高度依赖13款仿制药,其中4款入选国家带量采购(VBP)计划[6] - 2024年VBP产品收入占比达72.6%,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超70%[6] - 四款主要VBP产品(安必力®等)2024年贡献收入4.25亿元,占总营收90.9%[6] VBP相关风险 - 主力VBP产品将陆续到期:两款2025年底到期,安必力®2026年6月到期,赛西福®2027年到期[6] - 另有4款省级VBP产品最晚2026年6月到期[7] - 省级与国家VBP存在价格冲突,如赛西福®省级采购价较国家中标价低12%[9] 销售费用压力 - 销售费用率从2022年22%升至2024年35.5%,大增13.5个百分点[12] - 高于行业均值(25%-30%),主要因分销商返点、医院推广费等渠道成本增加[12] 创新药研发 - 拥有4款创新药管线,均处早期阶段:最快仅I期临床,最慢处临床前阶段[17][18] - 研发投入不足:2024年研发费用率14.5%,低于行业20%-40%水平[19][23] - 核心产品CO1919海外临床尚未启动,需FDA审批,存在监管延迟风险[17] 资金与产能 - 2024年经营现金流1.64亿元,但投资现金流-3.79亿元,期末现金仅0.38亿元[11] - 长乐基地设计产能20亿片/年,2024年销量仅4.6亿片,存在产能过剩隐忧[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