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降解聚酯及其制品
icon
搜索文档
金丹科技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应收账款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2 23:1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7.77亿元,同比增长5.43%,其中第二季度营收4.33亿元,同比增长11.92% [1] - 归母净利润9579.63万元,同比增长56.31%,第二季度净利润5718.34万元,同比增长29.41% [1] - 扣非净利润8661.52万元,同比大幅增长74.88% [1] - 毛利率提升至25.18%,同比增长31.16个百分点,净利率达12.17%,同比增长53.59个百分点 [1] - 每股收益0.5元,同比增长47.06%,每股净资产10.32元,同比增长12.78% [1] 成本与费用控制 - 三费总额5667.58万元,占营收比例7.29%,同比下降3.63个百分点 [1] - 有息负债8.49亿元,同比下降33.53% [1] 现金流与资产状况 - 货币资金2.14亿元,同比下降47.41% [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63元,同比下降23.3% [1] - 应收账款1.24亿元,同比增长32.43% [1] - 交易性金融资产因理财产品到期减少36.85% [2] - 预付款项因原辅材料采购增加85.14% [2] 重大项目建设进展 - 年产6万吨生物降解聚酯及其制品项目在建工程转固,导致固定资产增加33.74% [1][2] - 年产7.5万吨聚乳酸生物降解新材料项目设备到场,预付款重分类至在建工程 [2] - 年产5万吨80%L-乳酸扩改项目借款增加,长期借款增长47.61% [2] 融资与负债结构变化 - 应付票据因银行承兑汇票增加370.3% [3] - 可转换公司债券发生转股,应付债券减少78.35% [3] - 短期借款因2.5亿元长期借款到期增加28.05% [2]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因长期借款到期减少73.59% [3] 税务与投资活动 - 所得税费用因利润增加增长206.15% [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因工程进展减少204.35% [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因银行借款减少下降1202.62% [3] 历史财务表现参考 - 2024年ROIC为1.21%,净利率0.57%,低于上市以来中位数ROIC 9.15% [3] - 公司业绩主要依赖研发及资本开支驱动 [4]
金丹科技“连环跳坑记”
市值风云· 2025-07-28 10:02
金丹科技公司概况 - 公司是国内乳酸行业龙头,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平台,已打通"玉米-乳酸-丙交酯-聚乳酸"全产业链[3] - 前身为河南省郸城县生物化工厂,2015年新三板挂牌,2020年创业板上市,产业链延伸至生物可降解材料共混改性领域[5] 产能与产业链布局 - 当前乳酸年产能18.3万吨,5万吨扩产项目已完成75%,投资额3.13亿[6][7] - 上游布局玉米种植,2024年承包17,000亩土地种植高淀粉玉米[8] - 下游在建项目包括1万吨L-丙交酯、7.5万吨聚乳酸(原计划2025年8月投产,延期至2026年6月)及6万吨生物降解聚酯(2024年底完工99%,投资4.66亿)[10][11][23] 行业竞争格局 - 2023年全球乳酸产能119.3万吨,供大于求导致公司毛利率跌至18.9%新低,2023年归母净利润0.85亿(同比-35.54%),2024年进一步下滑至0.37亿(同比-56%)[14][15] - 聚乳酸行业面临严重产能过剩:2024年中国产能30万吨(全球67.64万吨),2025年规划产能超100万吨,但2024年全球消费仅26万吨[19] - 技术壁垒方面,仅海正生材等少数企业掌握"乳酸-丙交酯-聚乳酸"两步法量产技术,公司仅掌握"乳酸-丙交酯"工段[21][22] 经营表现与挑战 - 2020-2024年毛利率持续下滑(34.2%→20.33%),净利率从12.85%降至0.57%[15] - 2025Q1净利润同比+125.85%,但主要因玉米价格下跌驱动,玉米淀粉毛利率长期低于5%[18] - 生物降解材料进展不及预期,2024年对聚酯项目计提4,542万减值,市场推广受政策执行力度和成本因素制约[25] 核心观点 - 公司全产业链布局未能突破同质化竞争,乳酸、玉米淀粉、聚乳酸等各环节均面临产能过剩红海[4][19] - 聚乳酸延期投产反映行业整体困境,海正生材等项目同样推迟,技术瓶颈与市场消化能力双重制约发展[22][23] - 生物可降解材料行业仍依赖政策驱动,生产成本高企导致商业化进程缓慢[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