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乳酸及其系列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金丹科技“连环跳坑记”
市值风云· 2025-07-28 18:02
金丹科技公司概况 - 公司是国内乳酸行业龙头,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平台,已打通"玉米-乳酸-丙交酯-聚乳酸"全产业链[3] - 前身为河南省郸城县生物化工厂,2015年新三板挂牌,2020年创业板上市,产业链延伸至生物可降解材料共混改性领域[5] 产能与产业链布局 - 当前乳酸年产能18.3万吨,5万吨扩产项目已完成75%,投资额3.13亿[6][7] - 上游布局玉米种植,2024年承包17,000亩土地种植高淀粉玉米[8] - 下游在建项目包括1万吨L-丙交酯、7.5万吨聚乳酸(原计划2025年8月投产,延期至2026年6月)及6万吨生物降解聚酯(2024年底完工99%,投资4.66亿)[10][11][23] 行业竞争格局 - 2023年全球乳酸产能119.3万吨,供大于求导致公司毛利率跌至18.9%新低,2023年归母净利润0.85亿(同比-35.54%),2024年进一步下滑至0.37亿(同比-56%)[14][15] - 聚乳酸行业面临严重产能过剩:2024年中国产能30万吨(全球67.64万吨),2025年规划产能超100万吨,但2024年全球消费仅26万吨[19] - 技术壁垒方面,仅海正生材等少数企业掌握"乳酸-丙交酯-聚乳酸"两步法量产技术,公司仅掌握"乳酸-丙交酯"工段[21][22] 经营表现与挑战 - 2020-2024年毛利率持续下滑(34.2%→20.33%),净利率从12.85%降至0.57%[15] - 2025Q1净利润同比+125.85%,但主要因玉米价格下跌驱动,玉米淀粉毛利率长期低于5%[18] - 生物降解材料进展不及预期,2024年对聚酯项目计提4,542万减值,市场推广受政策执行力度和成本因素制约[25] 核心观点 - 公司全产业链布局未能突破同质化竞争,乳酸、玉米淀粉、聚乳酸等各环节均面临产能过剩红海[4][19] - 聚乳酸延期投产反映行业整体困境,海正生材等项目同样推迟,技术瓶颈与市场消化能力双重制约发展[22][23] - 生物可降解材料行业仍依赖政策驱动,生产成本高企导致商业化进程缓慢[25]
金丹科技: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临时受托管理事务报告(2025年第一期)
证券之星· 2025-06-06 16:15
本期债券基本情况 - 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7,000,000张,每张面值100元,募集资金总额700,000,000元,募集资金净额689,608,838.63元 [1] - 债券简称"金丹转债",债券代码"123204",于2023年8月2日起在深交所挂牌交易 [2] 募投项目延期情况 - 公司审议通过《关于募投项目延期的议案》,将"年产7.5万吨聚乳酸生物降解新材料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从2025年8月延期至2026年6月 [2][4] - 延期原因包括技术工艺复杂性、国际经济环境、政策落地执行情况及市场周期波动等因素 [5][6] - 项目总投资103,212.18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70,000万元,截至2025年5月31日累计投资61,231.22万元 [3][4] 聚乳酸行业分析 - 聚乳酸属于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具有绿色低碳、环保易降解特性,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的产品 [5] - 行业技术壁垒高、生产工艺复杂、投资规模大,成本仍高于传统塑料,需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并优化工艺 [6] - 公司是国内乳酸行业龙头企业,拥有40年经验,规划了从玉米到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完整循环产业链 [5] 公司竞争优势 - 公司在国际国内市场布局、核心技术装备创新、产业链完整性、品牌忠诚度及制造成本方面具有优势 [5] - 通过技术引进与合作开发推动产业链延伸,提升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 [5] 募投项目延期影响 - 延期未改变项目实施主体、方式及资金用途,不影响可行性,不会对公司正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6] - 受托管理人将持续跟踪项目进展并督促信息披露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