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育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为何要提振消费?
搜狐财经· 2025-10-18 16:05
提振消费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进入三季度后中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同比增速明显下滑,稳增长增量政策的推出迫切性正在提升[3] - 提振消费可起到短期管理总需求的作用,也是未来相当长时间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3] 提振消费对优化经济增长模式的作用 - 提高消费占GDP的比重是优化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提升居民幸福感的必要安排[3] - 2024年中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仅有56.6%,大幅低于美国80.2%、日本70.0%、德国77.1%、印度71.1%和巴西82.6%等全球主要经济体[7] - 消费占比太低是中国居民长期以来对经济增长获得感不强的重要原因,用增量财政资金支持消费有利于纠正扭曲,回归发展经济的“初心”[7] 投资与消费的平衡关系 - 在实现总体福利最大化情况下,投资和消费的分配应遵循利率的“黄金法则”,即社会的中性利率水平应大体与国家的经济潜在增速相匹配[5] - 中国中性利率较潜在经济增速明显偏低,2009年到2019年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比名义GDP平均增速低约4.8%[6] -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合理的利率水平应高于黄金法则给出的利率水平,意味着当前消费水平明显低于理论上福利最大化的水平[6][7] 刺激消费作为人力资本投资 - 通过财政资金更多支持教育、医疗、生育等人力资本,会有更高的投资回报,符合“投资于人”的表述[8] - 清华大学研究显示,1978年-2020年提升各教育阶段毛入学率所需新增教育投资的宏观回报率高于同期平均物质资本投资回报率[8] - 测算得到的高中、大学和研究生阶段教育投资的宏观回报率分别为27.1%、20.9%和21.6%,远高于2019年中国经济5%的物质资本投资回报率[8] 刺激消费以应对人口挑战 - 中国总和生育率目前仅为1.3甚至更低,远低于维持正常世代更替的2.1的水平[9] - 缺乏政策干预将导致未来劳动人口持续收缩、老龄化负担加重,影响国家长期可持续发展[9] - 与投资基建相比,补贴生育、刺激与生育有关的消费更加迫在眉睫,也更加利及长远[9] 提振消费以缓解产能过剩 - 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和其他投资常形成无效供给,导致产能过剩和通缩压力[10] - 近些年一些基础设施项目使用率偏低,收入甚至不能覆盖利息成本,政府基建投资出现产能过剩迹象日趋明显[11] - 从大量地方政府债务难以为继被迫进行债务置换、中央政府一度叫停12省份基建投资来看,许多政府项目即使考虑外部性也未形成有效供给[11]
Progyny (PGNY)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5-15 07:0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疗保健科技、生育福利行业 - 公司:Progyny (PGNY) 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利用率趋势 - 观点:过去几年IVF和生育趋势有波动,2025年利用率更稳定 [3][4][5] - 论据:2023年利用率处于1.03 - 1.09%区间的较高水平,为1.09%;2024年第一季度与2023年相当,随后整体利用率和护理消费有所软化,且ART周期数出现异常波动;2025年整体利用率和护理消费更稳定,Q2的可见性与Q4和Q1一致 2. 指导范围 - 观点:指导范围纳入了过去的可变性,并提供更多关键绩效指标,以向投资者透明展示情况 [7][8][9] - 论据:将2024年看到的可变性纳入从去年Q4开始给出的范围,今年Q1及后续也持续如此,且相比以往提供了更多关键绩效指标 3. 2026销售季 - 观点:销售季处于早期,管道与去年相当,但平均生命数量略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大公司决策 [10][11][12] - 论据:销售季从2月到10月,目前处于约三个月阶段;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大公司持观望态度,不过整体潜在客户数量与去年相当,管道的美元贡献也相当,因为潜在客户所在行业传统上是高利用率行业 4. 新产品 - 观点:新产品在客户和潜在客户中反响良好,预计2028年新产品占收入的10% [15][16][18] - 论据:去年销售更年期和孕产相关产品时,20%的整体客户和40%的新客户选择了一种或多种扩展产品;新产品满足客户群体的多种需求,且一站式购买方式受青睐;实现2028年目标需推动客户需求和会员对产品的利用率 5. 移动应用投资 - 观点:对移动应用的投资旨在提升会员体验,增强产品粘性 [21][22][23] - 论据:投资包括全球产品扩展、收购公司应用的整合、现有产品应用功能的增强以及后端基础设施建设;应用能满足会员不同体验偏好,提高会员满意度和产品粘性 6. 交叉销售机会 - 观点:预计交叉销售比例将保持在当前水平,并随着产品扩展继续增长 [25][26][27] - 论据:正常年份20% - 25%的基础客户会选择额外服务,去年为30%;与现有客户的对话积极,且持续扩展产品将满足更多会员不同阶段的需求 7. 可寻址市场扩展 - 观点:可寻址市场从商业市场扩展到联邦、全球和小雇主市场,完全保险市场和全球市场机会大 [28][29][30] - 论据:最初可寻址市场为美国约8000万商业市场生命,现已扩展到约1.05亿;正在开发完全保险市场产品,该市场约有5000万生命;全球市场可满足跨国公司服务其美国和海外人口的需求 8. 特朗普行政命令 - 观点:与白宫就行政命令进行了教育性对话,行政命令精神积极,但对小雇主影响不明显 [33][34][35] - 论据:行政命令要求就保护IVF、获取途径和可负担性提出建议;对话主要围绕行业运作机制,但未明确建议内容;建议可能主要影响联邦雇员,对商业市场需立法活动;未听到小雇主因行政命令改变态度的反馈 9. 竞争格局 - 观点:竞争格局未变得更激烈,在新市场有资源和先发优势 [41][42] - 论据:一些小玩家已退出竞争;在全球、完全保险人口和劳动力市场等新市场,竞争对手资源不如公司,公司对成功进入这些市场有信心 10. 渠道合作伙伴 - 观点:渠道合作伙伴提供可信度和便捷签约途径,但直接销售团队仍起主要作用 [44][45] - 论据:渠道合作伙伴选择公司作为首选合作伙伴可提升公司可信度,还能提供便捷签约方式;但销售工作仍主要依靠直接销售团队 11. 2025年指导范围驱动因素 - 观点:指导范围基于当前情况和历史模式,利用率稳定和增长推动接近高端范围 [46][48][49] - 论据:指导范围不依赖未来销售或新增客户;考虑了现有客户和新客户的历史模式、药房配药模式等;过去的负面可变性影响低端范围,利用率稳定和增长推动接近高端范围 12. 销售季潜在客户推迟决策原因 - 观点:潜在客户推迟决策原因不明确,早期承诺情况与往年一致 [50][51][52] - 论据:潜在客户未明确说明不购买的原因,只是表示在评估和推迟决策;今年早期承诺与去年相当,且很多“暂不购买”的潜在客户仍在销售季管道中 13. 投资持续时间和回报 - 观点:大部分增量投资在今年,回报包括会员参与度、NPS、留存率等,还能加速新产品上市 [53] - 论据:今年的资本和运营增量投资大部分在今年,可能有少量延续到明年;投资回报包括提升会员参与度等常见指标,后端基础设施投资可加速新产品上市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不同州已有不同的IVF覆盖授权,立法活动若涉及授权,关键在于授权的具体内容 [37][38][39] - 公司预计明年在可寻址市场、产品扩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进展,继续扩大领先优势并帮助更多人建立家庭 [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