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

搜索文档
新华保险淄博中支营业部总监张娟:贴心服务 专业制胜
齐鲁晚报· 2025-08-18 18:00
公司表现 - 新华保险淄博中支财富团队张娟总监从业十几年,专注服务客户,将保险视为终身事业,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与优化客户服务 [4] - 张娟累计服务800多位客户,为500多个家庭定制风险保障方案,涵盖新生儿医疗到家庭重疾防护 [4] - 张娟带领团队获得"全国十强营业区"称号,个人多次蝉联国际龙奖、保险名家金奖等荣誉 [4] 客户服务案例 - 2020年为张女士家庭设计涵盖重疾、医疗、意外的全家保障计划,后续协助完成丈夫身故20多万理赔、孩子肺炎2万多元理赔及张女士甲状腺癌24万元重疾理赔 [5] - 为客户申请保费豁免,使孩子与张女士后续18年保费无需缴纳但保障持续有效 [5] - 坚持定期回访与节日关怀,建立超越业务的情感连接 [5] 专业能力与方法 - 每日研读保险条款手册与行业动态简报,持续参加公司培训课程,积累产品知识、理赔流程及风险评估模型等专业厚度 [4] - 建立详细客户档案,记录家庭结构、健康状况等,每年主动提供"保单年检"服务,用图文并茂方式讲解保障细节 [5] - 面见客户前充分准备,研究行业特点、模拟沟通场景,根据客户性格调整沟通方式,实现高成交率与高转介绍率 [6] 行业价值体现 - 保险被诠释为"体现大爱的行业",能在客户需要时提供经济援助与情感支持 [4] - 通过专业服务为客户筑牢风险防线,典型案例显示理赔款有效缓解医疗开支与家庭经济压力 [5] - 行业从业者以"责任"为核心,强调"了解客户才能真正帮到客户"的服务理念 [5]
宠物产业升级加速,今年已注册96.55万家相关企业
企查查· 2025-08-06 14:23
宠物经济行业概况 - 2024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达7013亿元,同比增长18.30%,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500亿元 [1] - 宠物经济已步入黄金发展期,行业竞争加剧推动分化,产品研发、供应链整合与全渠道运营能力成为企业突围关键 [1] - 宠物角色认知从情感寄托转变为家庭成员,推动食品、用品、医疗、娱乐等消费增长 [1] 中宠股份业绩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32亿元,同比增长24.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3亿元,同比增长42.56% [1] - 龙头公司凭借技术壁垒和全球化资源整合优势,有望在千亿赛道中持续领跑 [1] 宠物经济企业注册与存量 - 截至8月初,国内现存宠物经济相关企业472.69万家 [2][3] - 近十年相关企业注册量快速增长,2021年注册80.26万家,同比增长143.81%,2023年注册量达187.13万家,同比增长96.33% [3] - 2024年全年注册164.47万家,今年已注册96.55万家,前7月注册95.39万家,同比略增1.67% [2][3] 企业成立年限分布 - 成立年限在1-3年的相关企业最多,占比44.03%,成立1年内的企业占比31.87% [2][4] 企业地区分布 - 宠物经济相关企业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分别占比30.17%、28.66%,华中地区占比18.88% [2][5]
郎咸平“炮轰”香港保险:针对大陆的精心“骗局”
搜狐财经· 2025-07-22 00:55
香港保险行业争议事件 - 香港中文大学前讲座教授郎咸平在社交媒体炮轰香港保险存在"七大坑",包括7%稳定回报难实现、提前领取有惩罚、不同产品收益相差上百万、疾病保险易被拒赔、打官司律师费高昂、外汇管制、内地签署保单无效等问题[1] - 该言论引发激烈争论的同时,内地客户在2025年6月底蜂拥香港抢购预期收益7%的港险产品,因香港保监局从7月1日起将分红险演示利率上限从7%下调至6.5%[1] 香港保险行业概况 - 香港保险业已有180余年历史,2024年上半年毛保费总额达3109亿港元,同比增长5.1%,其中内地客户投保297亿港元,占个人业务新造保单保费的25.7%[4] - 行业管理资产规模超4.5万亿美元,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拥有157家保险公司和1649家保险代理机构[4][7] - 产品涵盖终身寿险、储蓄寿险、医疗、危疾、年金等类型,支持9种货币转换,储蓄分红险长期预期收益率可达6%-7%[6][7] 监管体系与市场特点 - 香港保险业构建了由《保险业条例》及19个附属法例组成的严密法律网络,实施穿透式监管,要求险企详细报备每项投资[5] - 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在2022-2023年评估中对香港保监局的企业风险管理及集团监管工作给予高度认可[6] - 市场奉行"严进宽出"政策,健康告知和核保严格,遵循无限告知原则,理赔争议适用香港法律且诉讼成本高[7] 友邦保险事件 - 友邦保险作为香港市场标杆企业,2023年总保费871亿港元位居第一,但较2022年888亿港元有所下滑[17] - 在分红险演示利率下调至6.5%后,友邦推出"环宇盈活"储蓄计划,通过优化现金分红提取规则将回本周期压缩至10年以内,上线首周创超50亿港元新单保费纪录[18] - 该产品策略被质疑可能增加高风险资产配置以兑现收益承诺,与监管防范风险的初衷相悖,引发行业争议[18][19] 行业专家背景 - 郎咸平拥有沃顿商学院金融学硕士与博士学位,曾任香港中文大学金融学系讲座教授20余年,深度融入香港金融生态[8][11][12] - 作为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所公司治理顾问,其分析被认为具有扎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基础[11][12]
向新,看中原
河南日报· 2025-06-21 07:39
农业与食品产业 - 河南已建成高标准农田8800余万亩,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融合发展 [9][13] - 河南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45% [12] - 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超1300亿斤,每年调出原粮及制成品600亿斤以上,油料、食用菌产量全国第一 [13] - 双汇、思念、白象、卫龙等老品牌与嗨吃家、食族人等新兴品牌共同打造万亿元级现代食品产业集群 [14] - 小麦深加工产业链延伸至赤藓糖醇、谷朊粉、蛋白肽等高端原料,以及可降解生物塑料 [15] 制造业与工业升级 - 洛阳轴承集团生产从机器人轴承到盾构机轴承的全系列产品,展示中国制造硬核实力 [16] - 郑州比亚迪新能源车生产基地一期产能40万辆、二期60万辆,实现每分钟下线一台整车 [17] - 中铁装备盾构国产率突破95%,郑煤机液压支架市占率行业第一,超聚变服务全球10000多家客户 [18] - 工业绿色化改造覆盖率85.6%,国家级绿色工厂数量居全国第五、中部第一 [33] 文化与旅游产业 - 双槐树遗址通过3D、V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发展可视化互动新业态 [39] -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展出1600余件文物,建筑空间达1.97万平方米 [40] - 洛阳应天门等地推出战国袍、唐襦裙等传统服饰体验,吸引年轻人参与文化消费 [43] - 南阳武侯祠、邓州花洲书院等文化IP与餐饮结合,形成日用型文化产品 [43]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智能温室加速小麦育种进程 [10][11] - 新乡"中原农谷数智大脑"整合气象、墒情等数据指导农业生产 [8] - 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实现"算天、算地、算人",赋能千行百业 [33] - 兰考县打通27个部门数据接口,实现"刷脸办理"政务业务 [25] 生态环保与绿色经济 - 三门峡小秦岭矿山生态修复后,林麝、豹猫等野生动物重现 [31] - 民权林场6.9万亩林地构筑黄河故道绿色屏障 [31] - 全省创建无废景区、无废工厂等"无废细胞"3014个 [34] - 碳减排领域预计2030年前年需投入2.2万亿元,带来产业新机遇 [34]
特稿|罗志恒:大力发展服务消费——现状、症结与对策建议
第一财经· 2025-06-18 09:33
服务消费的基本属性及其重要意义 - 服务消费具有非物质性、非商品形式的特点,收入弹性系数普遍大于1,对居民收入变化更为敏感[2] - 服务消费供需同步进行,依赖消费者闲暇时间和休假制度完善[3] - 服务消费高度依赖人口集聚和家庭化消费场景,流动人口与家庭分离会限制消费意愿[3] - 服务难以标准化复制和远距离传输,对供给能力和行业规范体系要求更高[3] - 服务消费是稳增长、稳就业、稳民生的重要抓手,边际效用递减效应更弱、消费上限更高[4] - 服务消费本地化特征突出,可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形成"消费在哪里,收益就在哪里"的直接效应[4] - 服务消费有助于社会公平和人力资本积累,推动知识型经济发展和创新竞争力提升[4] 我国服务消费的基本特征事实 - 2013-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从0.5万元提升至1.3万元,占总消费支出比重从39.7%上升到46.1%,但2024年仍较趋势值低2.6个百分点[5] - 我国服务消费水平滞后于发展阶段,2023年服务消费占比为46.1%,显著低于美国(66%)、日本/法国/英国(近60%)、德国(50%)[8] - 2023年住房消费占服务消费比重达34.6%,自有住房折算租金是主体,若采用市场法核算占比会更高[14] - 2023年交通通信、教育文娱服务合计占比31.1%,较2019年下降2.3个百分点,增速降幅最大[17] - 2023年餐饮服务占比15.7%(较2013年+3.4pct),医疗服务占比14.9%(较2019年+0.8pct),"其他服务"占比仅2.9%,家庭服务占比0.7%[20] 当前制约我国服务消费的主要因素 - 服务消费收入弹性更高,2020年后居民收入预期不稳导致其恢复进度慢于商品消费[21] - 社保体系支持不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月均待遇仅222元,远低于城镇职工3700元,财政补贴差距达4.4倍[22] - 2023年企业就业人员周均工作时间48.6小时(折算年2500小时),大幅高于OECD国家均值(1717小时)[22] - 流动人口城市化不足,70个大中城市户籍限制影响家庭随迁,制约教育、家政等服务需求[23] - 养老服务供给不足,2023年每千名老人对应养老床位24张(低于美日),使用率仅50%;人均体育场馆面积2.6平方米远低于发达国家[23] 提振服务消费的政策建议 - 需求端政策向服务消费倾斜,将消费券、补贴手段从商品转向收入弹性更高的服务领域[24] - 推动国资上缴财政专项用于社保体系建设,城乡居民养老金月补贴需从180元提升至560元(资金缺口约8000亿元)[24] - 优化休息休假制度,落实带薪年假,适度增加法定假期以释放闲暇时间[24] - 重点解决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推进家庭整体城市化进程[25] - 增加优质养老床位供给(重点发展护理型),提升人均体育场馆面积,完善文旅医疗设施[25] - 放开文旅、医疗、养老、教育等服务业市场准入,加强标准化建设和消费者权益保护[26]
美国通胀数据爆冷!是转机,还是假象?
搜狐财经· 2025-06-10 12:18
通胀预期变化 - 美国一年期通胀预期从3.6%降至3.2% 创2024年以来首次下降 [1] - 三年期和五年期通胀预期同步回落 反映消费者对长期价格压力缓解的乐观情绪 [1] - 当前通胀预期仍高于美联储2%目标 但趋势显示市场心态转向积极 [1] 分项价格预期 - 食品价格预期上涨5.5% 创2023年10月以来新高 成为唯一逆势上涨的品类 [3][4] - 汽油价格预期涨幅收窄至2.7% 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 [4] - 医疗/教育/租房等核心服务价格预期均有所缓和 [4] 消费者信心改善 - 失业预期下降 主动辞职率微升 反映劳动力市场韧性 [6] - 个人财务状况改善 最低还款能力提升 借贷焦虑减弱 [6] - 美股未来12个月预期转好 风险偏好回升 [6] 政策与经济数据 - 中美贸易局势缓和成为通胀预期回落的关键驱动因素 [1][6] - 4月PCE通胀指数降至2.1% 创2021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 [8] - 核心PCE通胀回落至2.5% 但美联储或维持6月利率不变以观察趋势持续性 [8]
东吴证券研报:20-39岁消费下降严重,60以上老人对消费贡献最大
搜狐财经· 2025-05-30 20:30
消费结构变化 - 20岁至39岁人口消费总量占比最高但增速下降明显,2018至2022年贡献了44%的消费降幅 [1][5] - 60岁以上老年人成为消费增长最大贡献群体,2018至2022年消费增速显著提升 [1][7] - 20至30岁人口消费贡献从2010至2018年的13.8%骤降至2018至2022年的0.8% [5] 消费模式转变 - 老年人消费集中在食品和医疗领域,占比上升,而KTV、酒吧等年轻消费品类快速下降 [7] - 年轻人消费倾向降幅最大,20至39岁人群平均降幅达46.1个百分点,20至24岁人群最显著 [34] - 消费行为趋于保守,低价茶饮品牌蜜雪冰城因价格敏感度提升而扩张迅速 [36][37] 人口结构影响 - 中国平均年龄中位数达40岁,未来10年消费主体将从40岁以下转向40岁以上 [10][27] - 60岁以上人口占比从2010年的13.3%升至19.9%,但消费比重仅增长5.9个百分点,未富先老现象突出 [29][31] - 3.1亿老年人中仅少数月养老金超3000元,农村老人月养老金普遍仅一两百元 [30] 经济与社会因素 - 青年失业率升高与婚育成本上涨共同挤压消费,结婚对数降至600多万对,新生儿数量持续下滑 [17] - 房价下行削弱家庭资产增值预期,导致消费降级及婚育意愿降低 [18][19] - 居民消费倾向从2010至2018年的84.9%降至2020年后的63.6%,保守消费行为加剧 [34] 行业趋势 - 互联网行业当前主要聚焦年轻人消费,但未来需转向40岁以上理性消费群体 [25][27][28] - 母婴产业面临转型压力,消费品牌将更倾向高消费能力人群 [39][40] - 人口替代率问题凸显,年轻人不婚不育对长期消费市场的冲击大于短期消费下降 [41][42]
新华保险北分陈镜好:现代保险理念通过前置化服务减少了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
北京商报· 2025-05-28 17:48
保险行业创新与赋能 - 现代保险理念从"事后补偿"转向"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聚焦风险预防与健康管理,通过前置化服务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减少居民对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 [1] - 险企与医疗机构、健康管理公司合作建立"预防-诊疗-康复"闭环,配合医疗和重疾险产品,帮助消费者降低医疗支出预期,释放储蓄资金转向教育、文旅等消费领域 [1] 养老规划与生态链构建 - 险企通过重资产自建养老社区、轻资产养老机构合作、居家适老化改造等方式,带动医疗、康复、文旅等配套产业发展,形成"保障-产业-消费"生态链 [1] - 客户可通过养老年金、终身寿等具备养老属性的产品,结合退休工资规划与生命等长的现金流,保障晚年生活品质,富裕资金可用于当期消费提升生活品质 [1] 政策支持与消费能力提升 - 城市型普惠保等民生保障属性强的产品,以及个人养老金等兼具养老补充和节税功能的产品,能缓解民众潜在支出压力,提升当下消费能力 [2]
了不起的河南“智”造——从洛阳透视科技赋能河南现代制造业
河南日报· 2025-05-26 07:41
洛阳轴承集团及河南制造业发展 - 洛阳轴承集团高端轴承产值占比达70% "十四五"期间13项科技成果达国际水平 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样本 [1] - 洛阳鸿元轴承攻克人形机器人轴承核心技术 一季度相关产值同比增200% 研发投入占营收6% [4][5] - 河南形成7个先进制造业集群28条重点产业链 中铁装备盾构国产率95% 郑煤机液压支架市占率第一 宇通客车出口超11万辆 [6]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55.8% 技术合同成交额193亿元同比增25% 研发强度3.47%全省第一 [3][4] - 中信重工推出世界最大智能化自磨机 轴研科技研发全球首台25兆瓦风电主轴轴承 参与"神舟""蛟龙"等国家项目 [3] - 河南空港智算中心部署2000P算力集群 郑州比亚迪实现每分钟下线一台新能源车 焊接速度达2000毫米/秒 [7] 战略布局与未来规划 - 河南实施"7+28+N"产业链群战略 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 构建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崛起的现代化体系 [9] - 专家建议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推进数字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 [9] - 计划培育未来制造、未来信息等六大未来产业 建立梯次培育机制 打造创新生态 [12][13] 企业创新案例 - 超聚变服务全球100多个国家1万多家客户 翔宇医疗研发康复医疗机器人 成为行业引领者 [6] - 普莱柯建成中部最大生物安全P3实验室 龙门实验室创新运营机制 洛阳创新平台总量达3949家 [3]
京东云发布九大产品三大行业一体机,生成企业专属数字员工
快讯· 2025-05-20 12:14
京东云AI产品发布 - 京东云在上海发布JoyScale AI算力平台、JoyBuild大模型开发计算平台、JoyAgent智能体2等九大产品 [1] - 同时推出医疗、工业、金融三大垂直行业一体机 [1] - 这些产品旨在帮助企业全面重构AI基础设施并生成专属数字员工 [1] AI应用趋势 - 数字员工的上岗率将成为衡量企业先进性的标准 [1] - AI完成的工作量将决定企业未来发展速度 [1] - 新一代Agent成为深度应用的典型代表 [1] 技术发展现状 - 京东云JoyAgent2.0正在帮助企业生成专业数字员工 [1] - 大规模应用爆发推动AI基础设施迈向标准化 [1] - AI Infra1.0已经具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