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设备元器件

搜索文档
锐新科技(300828) - 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20250508
2025-05-08 18:26
公司业绩与财务状况 - 2024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22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0.55 亿元,毛利率 18.24%,净利率 8.89% [3]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 1.4 亿元,同比下降 0.82%,归母净利润 1158.58 万元,同比下降 11.96%;营收较去年同期下降 116 万元,净利润下降 157 万元,整体经营态势相对稳定,净利润下滑主要因泰国工厂建设及子公司锐新新能源建设部分固定费用及管理费用增加 [9] 业务布局与发展战略 海外业务 - 2024 年设立泰国子公司,成为海外业务拓展重要基石,后续将完善产能建设,利用当地资源与政策优势,深化与现有海外客户合作,拓展产品线与合作深度,开拓新兴市场,挖掘潜在客户群体 [6] 新能源汽车业务 - 全力打造的空港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部件研发生产基地已基本竣工,正有序推进投产工作,未来将巩固和深化现有业务,加大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开拓力度,探索创新发展模式 [4][7][8]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在电力电子散热器领域,2024 年完成半插片散热器产品开发,降低挤压难度、提升成材率与模具寿命,实现降本增效;完成高纯度无氧铜散热器制造工艺研究,实现铜散热器系列化生产 [6] - 在汽车轻量化及热管理系统领域,加强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电池箱体等产品的技术研发与客户开发,乘用车防撞系统项目已应用于丰田、宝马、沃尔沃等多款车型,建立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形成规模化效应 [6] 市场环境与行业前景 - 受经济环境、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2024 年行业业绩有所起伏,公司凭借多元化业务布局分散风险,保持平稳运营 [2][3]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技术及医疗器械、汽车轻量化及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三大领域,各领域均有良好发展前景,有利于公司相关业务拓展 [8] 其他事项 - 新股东入股相关股权转让事项正在有序进行中,公司将根据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3] - 董事、高管减持计划尚未全部实施完毕,公司将严格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3] - 公司产品暂未应用于人形机器人行业,后续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加大研发投入,推出符合市场趋势的产品 [3][4] - 公司订单情况良好,新能源汽车业务持续向好,汽车轻量化及热管理系统产品应用于丰田、本田等多家车企,将开发契合公司发展战略的高端客户 [4]
锐新科技2024年财报:营收利润双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大幅萎缩
搜狐财经· 2025-04-18 13:1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6.22亿元,同比下降6.42% [1][4] - 归属净利润5530.32万元,同比下降26.62% [1][4] - 扣非净利润5273.32万元,同比下降22.41% [1][4] - 2023年营业总收入、归属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13.19%、22.49%和26.27% [4] 业务分析 - 电气自动化设备元器件和汽车轻量化领域持续发力,但业绩表现不佳 [1][4] - 汽车轻量化零部件产量151.35万件,同比下降82.87% [4] - 汽车轻量化零部件销量182.63万件,同比下降80.81% [4] - 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体配件产量20.61万件,同比下降96.92% [5] - 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体配件销量49.27万件,同比下降93.44% [5]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金额2466.83万元,同比下降16.15% [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3.97%,同比下降0.46个百分点 [7] - 研发投入资本化率为0% [7] - 在电气自动化设备元器件领域继续开发新型铝合金散热器储备产品及其制造工艺 [7] 市场挑战 - 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竞争加剧影响业绩 [1][4] - 子公司锐新常熟订单减少 [4] - 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体配件订单减少导致产销量大幅下降 [5] -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面临巨大挑战 [5][6] - 在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电池箱体、电源管理系统散热器等产品上持续进行技术研发和客户开发 [5]
锐新科技2024年年报解读:营收净利双降,现金流波动需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4-18 10:5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6.22亿元,同比下降6.42%,其中电气自动化设备元器件收入3.13亿元(-5.65%),汽车轻量化精密部件收入1.67亿元(-35.96%)[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30万元,同比下降26.62%,扣非净利润5273万元(-22.41%)[3][4] - 基本每股收益0.33元/股(-26.67%),扣非每股收益0.32元/股[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641万元,同比下滑64.62%,主要因客户回款减少[12][13] 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442万元(-18.10%),管理费用2884万元(+7.39%),财务费用-190万元(主因美元存款利息及汇兑收益增加)[5][6][7][8] - 研发费用2467万元(-16.15%),占营收比例3.97%(2023年4.43%),但研发人员增至98人(+6.52%)[9][10][11] 业务与研发进展 - 新能源汽车用6系铝完成多款产品小批量生产,汽车轻量化用7系铝合金材料研发取得进展[10] - 泰国生产基地已投入运营以规避部分关税风险,出口业务占比约20%[19] 风险因素 -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近50%,存在客户集中风险[16] - 铝棒原材料成本占比高,铝价波动直接影响利润[17] - 加工费受产品结构和市场竞争影响,需提升产品附加值应对[18] 管理层与现金流 - 董事长年薪41.62万元,高管薪酬基于绩效及行业水平确定[2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496万元(+16.33%),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6375万元(同比改善63.57%)[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