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番茄酸汤莜面鱼鱼
icon
搜索文档
50元代金券能否挽回西贝困局?
齐鲁晚报网· 2025-10-10 17:20
国庆促销活动效果 - 国庆期间公司通过发放100元无门槛代金券和核心菜品降价组合策略 成功吸引客流并出现排队热潮[1] - 促销活动后公司继续推出实付满50元送50元代金券活动 全国门店通用且30天内有效[4] - 消费者对代金券依赖度高 多数顾客明确表示有代金券才会前来消费 无券则可能选择其他餐厅[3] 菜品价格与制作调整 - 公司对部分核心菜品实施降价 葱香烤鱼从89元降至79元 番茄酸汤莜面鱼鱼从29元降至23元 胡麻油炒鸡蛋从43元降至33元[2] - 羊肉串 烤鱼等菜品改为现场制作 工序增加导致上菜时间延长 但基本保证半小时内上齐 此前使用的25分钟上菜沙漏已取消[2] - 门店服务细节有所调整 例如将免费小米粥中的南瓜泥替换为现熬小米粥加南瓜片[2] 客流与消费行为变化 - 国庆假期后门店客流明显回落 10月10日中午某门店仅十桌消费者就餐 上座率不足三分之一[2] - 消费者普遍使用代金券进行结算 有顾客实付仅41元 结账后系统自动发送新的50元代金券至账户[2][3] - 社交媒体反馈显示 消费者计算后认为使用代金券实付50多元可覆盖单人餐 原价情况下可能不会经常消费[3] 品牌挑战与战略困境 - 公司面临消费者对高价预制菜的心结 尽管部分SKU改为现制 但消费者对预制菜等于低价的认知依然牢固[5] - 品牌信任度因前期预制菜公关问题而受损 公司当时未直面消费者认知与法规界定的差异 采取强硬回应后道歉收场[5] - 公司战略定位存在摇摆 既想保留现制菜品的正餐属性 又希望保持预制供应链的成本优势 既用代金券吸引大众客流 又不愿放弃中高端定位[6] 行业规律与未来展望 - 业内观点认为代金券策略本质是未来消费的透支 通过让渡短期利润换取客流 但优惠停止后消费者可能流失[4] - 公司采用阶梯式递减优惠策略 从100元代金券过渡至50元 后续可能降至20元 试图结合门店改进来留住顾客[4] - 行业分析指出国庆排队潮仅为缓兵之计 公司若想真正走出困局需要进行更彻底的转型 模糊的中间路线在消费者理性化背景下难以持续[7]
西贝北上广深门店实探:预制菜风波后的首个国庆假期过得怎么样?
第一财经· 2025-10-05 17:06
国庆假期经营状况 - 国庆假期期间,北京、深圳、苏州等地部分西贝门店在就餐高峰期出现等位现象,北京有门店需等位半小时[2],深圳晚高峰期需要排队就餐[15],苏州门店在12点半的用餐高峰期店外已开始取号排队[5] - 上海部分西贝门店在午饭时间及晚间18:00后估测有80%的上座率,但门店不用排队,到店基本都有位子[6];广州正佳广场门店在晚间就餐高峰期还有不少空位,与同商圈其他需要等位的品牌形成对比[11] - 就餐顾客中以带小孩的家庭顾客约占半数左右[2],三四十岁左右的中青年以及带老人和小孩的家庭群体也是主要用餐人群[5],上海门店大部分客人都是家庭客人[6] 促销活动与市场反应 - 公司发起"西贝请您吃饭"活动,向到店顾客免费发放面额100元的堂食代金券,该券当餐不可用但可推动二次到店消费[13],代金券可叠加使用且没有门槛,2人同行可使用两张券[2] - 代金券领取时限持续到10月8日,使用时限持续到10月31日[21],在闲鱼等二手交易平台上,西贝100元代金券交易价格多在50至60元区间,有卖家表示"挂50元都很好卖"[23] - 有消费者使用代金券后,实际支付金额可以比账单应付金额低得多,甚至出现数百元的应付金额最后实付仅十几元的情况[13],有年轻情侣表示消费动机包括使用代金券"薅羊毛"[5] 菜品价格与结构调整 - 公司对部分菜品进行降价,幅度多为10%至30%,例如草原嫩烤羊排从119元降至109元,葱香烤鱼从89元降至79元,手撕椒麻鸡从63元下调到46元[5][6][16] - 公司取消了点餐后用于计时的沙漏[5][16],但上菜速度未显著拉长,大约在点餐后半小时左右上齐菜品[5],有顾客反馈点餐后6分钟就上菜且感觉速度挺快[16] - 门店新增了部分餐饮品类,例如上海有门店新增烤鸭,店员表示烤鸭是现烤的,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一天现烤6只[6] 菜品制作流程整改 - 公司发布9条整改措施,将多项菜品调整为门店现制,例如烤羊肉串调整为在门店现切、现串、现烤,酥皮肉夹馍卤肉调整为生肉在门店现卤,儿童餐牛肉饼调整为门店现做[8] - 所有使用大豆油烹调的菜品调整为使用非转基因大豆油[8][9],门店内的确还有现熬制的粥品[9] - 此次调整主要是改变了部分餐饮制作的流程,并未大规模调整供应链和采购流程[19] 消费者认知与行业背景 - 有消费者表示因微博大V罗永浩和西贝关于预制菜的争论而产生好奇心前来尝试[5],店员在引导消费者落座时会强调"菜品是现制的"[11] - 有调查显示约5成受访者不接受预制菜,超过6成受访者不接受预制菜进入餐厅,超过9成受访者认为预制菜的人均价格应在100元以下[10] - 餐饮业界认为普通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理解与食品专业人士有所不同,中央厨房的普及是大势所趋,符合标准和安全的预制菜有存在合理性但价格要合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