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

搜索文档
当一名商人决定“向善”
虎嗅APP· 2025-06-27 21:23
核心观点 - 文章探讨了可持续商业的实践案例,展示了几家将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的企业如何通过长期主义实现可持续发展 [4][17][25] - 这些企业从创立初期就将可持续理念融入商业模式,形成了独特的品牌护城河和忠实客户群体 [17][18] - 共益企业(B Corp)模式为可持续商业提供了可量化的评估框架,中国已有71家认证企业 [22][24] 可持续商业实践案例 Patagonia - 全球最早将环保理念融入商业的户外品牌,52年来始终将环境保护作为核心使命 [6] - 2011年在《纽约时报》刊登"不要买这件夹克"广告,倡导反消费主义 [6] - 1993年推出首款回收塑料瓶制作的抓绒衣,持续推动可再生材料使用,每年发布材料革新数据 [8][9] - 每年捐赠1%销售额支持环保,将可持续写入公司章程 [8] - 门店设计强调社区服务功能,提供储物柜、淋浴间和冲浪大巴等特色服务 [9] - 明确表示可持续行动不以盈利增长为目的,而是为了地球健康 [9] 木墨 - 2011年创立的原木家居品牌,从最初年产6-10件家具扩展到3300+SKU [10][11] - 坚持使用FSC认证木材,采用木蜡油涂装(虽延长生产周期但更环保) [11] - 贯彻"木尽其用"理念,开发小件产品降低原木浪费 [11] - 工厂拒绝计件制,保障工人权益,坚持"反内卷" [11] - 构建了自有工厂+两家独家供应商的稳定供应链体系 [10] 七约米酒 - 通过有机米酒产业带动黄山地区千亩土地转型有机种植 [13] - 经历从有机蔬菜(失败)到有机水稻(成本过高)最终选定米酒的转型过程 [13] - 严格有机标准:三年土地修复期、禁用化学品、非转基因种子、无添加剂 [14] - 小批量传统工艺酿造导致成本高、周期长,但形成了品牌溢价和忠实客户 [17] - 十年间显著改善当地生态环境,野生动物栖息地得到恢复 [14] 可持续设计创新 - REDO设计公司通过创意设计推动可持续发展,已与50+知名企业合作 [20] - 在与保乐力加合作中,通过玻璃瓶循环利用减少8KG/件的碳排放 [20] - 设计阶段考虑全生命周期,可减少80%废弃物产生 [20] - 严格筛选合作工厂:需通过环评、禁止强制加班等可持续标准 [21] - 计划联合高校、基金会发起"共益创新实验室"和案例展 [21] 共益企业模式 - 中国大陆已有71家共益企业,覆盖13个省份27个行业 [24] - 共益评估框架涵盖治理、员工、社区、客户、环境五大维度 [22] - 该模式帮助企业构建可持续商业模式内核,提升创造力和韧性 [22] - 认证过程提升企业透明度,可吸引可持续发展人才并影响产业链 [24] - 与ESG框架互补,提供更全面的利益相关方影响力评估工具 [24]
2025北京国际文旅消费博览会开幕
北京商报· 2025-06-20 16:00
展会概况 - 2025北京国际文旅消费博览会于6月20日在北京展览馆开幕 展期3天至6月22日 主题为"文旅同行美好生活" [1] - 展会由北京市文旅局主办 现场发布北京市重点驻场演出项目 并与北京银行启动"北京文旅消费金融服务行动" [1] - 展出面积达30000平方米 吸引500余家参展商参与 [1] 展区设置 - 设立八大主题展区 包括"互鉴全球""大美中国""魅力北京""城市礼物""数字文旅""文旅资源""文旅装备""文旅融合" [1] - 展区覆盖文旅产业链上下游 呈现新产品 新场景 新需求与新体验 推动"文商旅体展"融合发展 [1] 国际化参与 - 来自俄罗斯 菲律宾 日本等22个国家的旅游机构参展 美国 韩国等39家国际展商带来前沿文旅产品 [1] - 国际展商数量较上届翻倍 各国推出滑雪 登山 冲浪 潜水 游艇 邮轮 海钓等特色旅游线路和项目 [1] 暑期旅游对接 - 展会连续三天举办"酒店与旅行社合作对接会" 为230多家酒店和20多家旅行社提供精准匹配服务 [2] - 中旅 首旅 携程 众信 新东方文旅等企业推出特色旅游线路 预热暑期消费旺季 [2] 新品发布 - 北京地区博物馆文创精品展区推出多款文创新品 [2] - 展会首发与天坛合作的定制数字文创 门头沟文旅×北京文旅博览会联名印章 [2] - 中国旅行社协会联合北京银行首发"银发数字旅行卡" 工商银行北京分行推出文旅消费金融惠民措施 [2]
体育,“有文化”很重要(点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08 09:03
体育文化内涵 - 运动项目文化包含历史、技艺、信念、规范与集体记忆,是体育的"根"和"魂",如射击项目的"首金荣光"、篮球名人堂故事、登山"中国梯"等象征物[1] - 文化载体包括奖杯、奖牌、破旧球衣、断刃冰鞋等实物,背后均承载特定精神与故事[1] - 文化意义体现在规则、公平、协作、尊重等价值观中,超越单纯竞技胜负,如围棋"落子无悔"、武术"止戈为武"、龙舟"齐心协力"[2] 体育文化发展现状 - 体育发展重点从"谁赢了"转向"为什么赢""怎样赢",关注文化底色建设[2] - 乒乓球、羽毛球等西方起源项目成为中国优势项目,太极、围棋、龙舟成为对外文化输出的"金名片"[2] - 体育文化通过广场太极拳、乡村篮球赛、公园夜跑等大众活动融入日常生活[2] 体育文化传播价值 - 体育文化通过奥运冠军(如马龙)、特殊群体代表(如盲人登山家张洪)等人物故事实现互动传播[5] - 文化传播促进"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生活信念的普及,强化坚持、规则、尊重、团结等价值认知[2] - 体育文化建设是体育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需通过故事讲述与精神传承扩大影响力[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