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

搜索文档
杭州余杭:“AI调解员”上岗记
人民网· 2025-07-07 17:58
行业背景 - 杭州市余杭区是淘宝天猫平台所在地,网络消费是余杭区消费投诉举报的最大热点,2024年上半年收到的网络消费投诉量超过40万件 [4] - 网络消费纠纷调解体量大、增幅大,存在人工受理工作时间有限、调处前期取证沟通周期长、办结后无法及时有效收集反馈意见等问题 [4] AI调解员功能 - 主要承担通话外呼、案件录入等辅助工作智能化处理,能够迅速联系交易双方,有效沟通并节省成本 [1] - 提前帮助梳理总结纠纷基本事实,同时提取纠纷关键点、消费者诉求、商家方案、平台反馈等重要信息 [5] - 在调解过程中实时匹配法律条文,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8] AI调解员效果 - 自上线以来已完成23.14万件消费者端"预调解",关键信息采集完整度达73%,消费者端接通率超90% [8] - 8%的纠纷无需人工介入,调解效率提高了30%左右 [5][8] - 日均调解量显著提升,达2200件以上 [8] - 对话反应时间从原来的3秒缩短至0.7秒 [6] AI调解员技术特点 - 依托人工调解员积累的超200万条投诉调解数据进行深度训练 [6] - 能准确、快速地应答各种开放式问题,面对对话被打断等突发情况时保持稳定的情绪和高情商的应对策略 [6] - 实现从1.0到2.0版的升级,攻克多项关键技术难题 [6] 未来发展 - 未来将不断优化产品的易用性,简化操作,推动其在12315系统上的运用 [8] - 以"余杭经验"助力兄弟部门化解网络交易纠纷,营造更加优质的网络营商环境和放心消费环境 [8]
读懂服装里的新经纬(金台随笔)
人民日报· 2025-07-04 05:53
服装行业市场规模与生产 - 中国服装年产量超过700亿件,可为全球每人提供8件以上 [1] - 防晒衣等功能性服饰成为夏季热销品类,款式涵盖修身版型、一体式面罩等多样化设计 [1] - 骑行服、登山服、露营服等户外装备需求增长,反映户外运动兴起趋势 [1] 消费趋势与细分市场 - 54.4%青年消费者将国潮服饰作为日常穿搭首选 [3] - 汉服、旗袍等传统服饰渗透率提升,真丝、云锦等传统面料成为卖点 [3] - 穿搭风格多元化,包括可露丽风、多巴胺风、美拉德色系等新兴潮流 [2] 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 - 国产服装科技突破显著,智能温控服装、超轻高强面料、生命体征监测系统等技术应用广泛 [3] - 行业智能化转型加速,AI设计、自动制版、生物纤维等新技术应用于生产线 [4] - 对比65年前依赖进口登山装备,当前国产服装已实现极端环境功能性突破 [3] 文化价值与产业融合 - 云纹、饕餮纹等传统纹样通过现代剪裁焕新,推动"新中式"服装走红 [3] - 服装成为文化自信载体,兼具美学表达与科技创新双重属性 [3][4] - 行业供给质量持续优化,从单一实用功能转向科技+文化复合型发展 [4]
当一名商人决定“向善”
虎嗅APP· 2025-06-27 21:23
核心观点 - 文章探讨了可持续商业的实践案例,展示了几家将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的企业如何通过长期主义实现可持续发展 [4][17][25] - 这些企业从创立初期就将可持续理念融入商业模式,形成了独特的品牌护城河和忠实客户群体 [17][18] - 共益企业(B Corp)模式为可持续商业提供了可量化的评估框架,中国已有71家认证企业 [22][24] 可持续商业实践案例 Patagonia - 全球最早将环保理念融入商业的户外品牌,52年来始终将环境保护作为核心使命 [6] - 2011年在《纽约时报》刊登"不要买这件夹克"广告,倡导反消费主义 [6] - 1993年推出首款回收塑料瓶制作的抓绒衣,持续推动可再生材料使用,每年发布材料革新数据 [8][9] - 每年捐赠1%销售额支持环保,将可持续写入公司章程 [8] - 门店设计强调社区服务功能,提供储物柜、淋浴间和冲浪大巴等特色服务 [9] - 明确表示可持续行动不以盈利增长为目的,而是为了地球健康 [9] 木墨 - 2011年创立的原木家居品牌,从最初年产6-10件家具扩展到3300+SKU [10][11] - 坚持使用FSC认证木材,采用木蜡油涂装(虽延长生产周期但更环保) [11] - 贯彻"木尽其用"理念,开发小件产品降低原木浪费 [11] - 工厂拒绝计件制,保障工人权益,坚持"反内卷" [11] - 构建了自有工厂+两家独家供应商的稳定供应链体系 [10] 七约米酒 - 通过有机米酒产业带动黄山地区千亩土地转型有机种植 [13] - 经历从有机蔬菜(失败)到有机水稻(成本过高)最终选定米酒的转型过程 [13] - 严格有机标准:三年土地修复期、禁用化学品、非转基因种子、无添加剂 [14] - 小批量传统工艺酿造导致成本高、周期长,但形成了品牌溢价和忠实客户 [17] - 十年间显著改善当地生态环境,野生动物栖息地得到恢复 [14] 可持续设计创新 - REDO设计公司通过创意设计推动可持续发展,已与50+知名企业合作 [20] - 在与保乐力加合作中,通过玻璃瓶循环利用减少8KG/件的碳排放 [20] - 设计阶段考虑全生命周期,可减少80%废弃物产生 [20] - 严格筛选合作工厂:需通过环评、禁止强制加班等可持续标准 [21] - 计划联合高校、基金会发起"共益创新实验室"和案例展 [21] 共益企业模式 - 中国大陆已有71家共益企业,覆盖13个省份27个行业 [24] - 共益评估框架涵盖治理、员工、社区、客户、环境五大维度 [22] - 该模式帮助企业构建可持续商业模式内核,提升创造力和韧性 [22] - 认证过程提升企业透明度,可吸引可持续发展人才并影响产业链 [24] - 与ESG框架互补,提供更全面的利益相关方影响力评估工具 [24]
【新华财经调查】安踏布局“买买买”战略 模式是否可持续?
新华财经· 2025-06-25 21:15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体育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本土运动品牌向品牌化、高端化和国际化方向迈进 [1]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体育用品消费市场之一,经常锻炼人口达5.4亿,人均体育消费支出3068元,较疫情前增长57% [10] - 体育产业预计到2035年实现7万亿市场规模,占GDP比重突破2.5% [10] 安踏体育的发展战略 - 安踏通过"买买买"战略进行国际并购,从区域性企业成长为全球体育用品行业重要参与者 [1] - 2025年完成对德国户外品牌Jack Wolfskin的收购,基础对价2.9亿美元,任命姚剑为品牌总裁 [2] - 2009年以3.3亿元收购FILA中国业务,现已成为业绩增长重要引擎,2025年一季度FILA品牌零售金额录得高单位数增长 [4] 安踏体育的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3.58%至708.3亿元,首次突破700亿元 [3] - 加上控股的亚玛芬体育,两个品牌营收之和首次突破千亿元,成为全球第三家千亿级体育用品集团 [3] - 2025年一季度其他品牌(包括迪桑特、可隆等)合计流水增长接近70%,表现超预期 [3] 安踏的多品牌矩阵 - 通过收购和合资引入多个国际品牌,包括FILA、迪桑特、可隆体育等,覆盖从大众到高端全方位市场 [4][5] - 对亚玛芬体育保留各品牌独特调性,同时借助安踏中国渠道优势加速扩张,2023年亚玛芬估值超100亿美元 [4] - 狼爪品牌在专业户外有12%份额,收购有利于加强户外品类布局 [2] 行业竞争格局与挑战 - 行业面临增长放缓、利润率下行、国际竞争加剧等挑战,从增量争夺转向存量博弈 [8] - 耐克、阿迪达斯在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安踏等本土品牌需在产品质量、品牌文化上持续投入 [6] - 多家运动品牌面临库存积压问题,采取折扣促销导致毛利率下滑 [8] 中国体育品牌国际化进展 - 361°2024年国际业务收益1.853亿元,占总收益1.8%,海外销售网点1365个,覆盖欧美等地 [6] - 李宁成立合资公司推进中国内地以外地区业务开发 [7] - 海外市场存在经济、政治、法律等多重不确定性,经营模式与国内差异巨大 [9]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运动场景从专业体育向日常休闲扩展,瑜伽、露营等新兴运动带动细分市场需求 [9] - 品牌需加大研发投入,在材料科学、运动科技方面取得突破,增强产品差异化优势 [6][9] - 国际化与高端化将成为未来十年重要发展机遇 [10]
走在最前沿|一根拉动世界的绳子
齐鲁晚报· 2025-06-23 18:15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闫聪 王鑫 王世宇 在山东泰安这片工业热土上,一家专注于绳网科技的企业正以"隐形冠军"的姿态,在全球细分市场中悄然崛起。鲁普 耐特,这个可能不为普通消费者所熟知的名字,却在产业用纺织品领域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近日,记者走 进这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探寻其从跟跑到领跑的背后故事。 "我们最早给国外品牌做代工,一根绳子的利润,国外品牌商能拿走80%。"鲁普耐特董事长沈明回忆起企业创业初期 的情景仍感慨万千。这家成立于本世纪初的企业,最初只是全球绳网产业链末端的"加工车间"。 转机出现在2010年。当时,国内高端绳网产品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特别是登山用的动力绳和静力绳这两类技术门槛极 高的产品,长期被欧美企业垄断。"我们的研发团队用了整整5年时间,进行了5000余次实验。"公司研发总工程师刘瑞 强告诉记者,这支成员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团队最终攻克了材料配方、编织工艺等核心技术,成功开发出符合国际CE 认证的产品,一举打破了国外垄断,实现国内应急消防绳、具身安全带装备体系化替代。 从OEM到ODM:一根绳子的全球化突围 硬核科技:0.9%背后的创新密码 2016年,沈明在德国户外 ...
“户外热”催生中国消费新风潮(专家解读)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1 05:21
中国户外运动市场增长 - 2024年中国户外运动市场消费总额预计超3000亿元,同比增长近40% [1] - 富裕都市消费者转向高性能户外装备(如骑行服、登山靴),替代传统奢侈品消费 [1] - 外媒评价市场呈现"强劲增长",品牌方对市场潜力持乐观态度 [1] 政策与产业规模 - 国家发改委提出2025年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目标为3万亿元 [1] - 户外运动产业成为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逐步实现全民化 [1] - 政策支持包括《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 [1] 行业发展趋势 - 过去10年户外运动是体育产业中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 [2] - 消费呈现普及化、多元化(如极限运动受众扩大)及融合化(与文旅、商业结合) [2] - 驱动因素包括居民收入提升、城市化推进健康需求、国家战略(健康中国、全民健身)及设施改善 [2] 全球市场定位与发展方向 - 中国成为全球最具增长潜力的户外运动市场,有望长期保持高速增长 [3] - 未来需转向高质量发展,聚焦差异化、品牌化、专业化、标准化、数字化、集约化 [3][4] - 差异化需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品牌化需提升产品附加值,专业化需供需两端协同 [4] 经济与社会影响 - 户外运动推动城市商圈更新,形成融合性消费业态 [4] - 农村及中西部地区可依托独特自然资源(沙漠、山地等)发展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4] - 产业促进自然资源价值转化,对区域发展和经济转型具有独特作用 [4]
2025北京国际文旅消费博览会开幕
北京商报· 2025-06-20 16:00
展会概况 - 2025北京国际文旅消费博览会于6月20日在北京展览馆开幕 展期3天至6月22日 主题为"文旅同行美好生活" [1] - 展会由北京市文旅局主办 现场发布北京市重点驻场演出项目 并与北京银行启动"北京文旅消费金融服务行动" [1] - 展出面积达30000平方米 吸引500余家参展商参与 [1] 展区设置 - 设立八大主题展区 包括"互鉴全球""大美中国""魅力北京""城市礼物""数字文旅""文旅资源""文旅装备""文旅融合" [1] - 展区覆盖文旅产业链上下游 呈现新产品 新场景 新需求与新体验 推动"文商旅体展"融合发展 [1] 国际化参与 - 来自俄罗斯 菲律宾 日本等22个国家的旅游机构参展 美国 韩国等39家国际展商带来前沿文旅产品 [1] - 国际展商数量较上届翻倍 各国推出滑雪 登山 冲浪 潜水 游艇 邮轮 海钓等特色旅游线路和项目 [1] 暑期旅游对接 - 展会连续三天举办"酒店与旅行社合作对接会" 为230多家酒店和20多家旅行社提供精准匹配服务 [2] - 中旅 首旅 携程 众信 新东方文旅等企业推出特色旅游线路 预热暑期消费旺季 [2] 新品发布 - 北京地区博物馆文创精品展区推出多款文创新品 [2] - 展会首发与天坛合作的定制数字文创 门头沟文旅×北京文旅博览会联名印章 [2] - 中国旅行社协会联合北京银行首发"银发数字旅行卡" 工商银行北京分行推出文旅消费金融惠民措施 [2]
藏在“囤货清单”里的消费新动向
金融时报· 2025-06-20 14:16
电商平台表现 - 京东"618"活动整体订单量超22亿单,下单用户数同比增长超100% [1] - 天猫"618"期间453个品牌成交额突破亿元,同比增长24% [1] - 各电商平台延长大促时间并推出定制化主题活动与垂类专场 [1] 银发族消费趋势 - 银发族在AI潮流产品、智能机器人、徒步户外等品类成交额显著增长,其中AI产品同比增长36.9%,智能机器人与AI眼镜同比增长超180%,定制西装套装同比增长超170% [2] - 银发族消费偏好从医疗保健等传统品类转向AI、科技、户外等新兴领域,呈现"生活型消费"转变 [3] - 银发族与年轻人消费边界消融,消费渠道重合度提升,推动银发经济向多元化体系转变 [4] 以旧换新政策影响 - 电商平台通过"百亿补贴+国补"等方式推动以旧换新,覆盖家电、3C数码等品类 [6] - 商务部数据显示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销售额1.1万亿元,发放补贴约1.75亿份,其中家电销售7761.8万台,数码产品5662.9万件 [7] - 以旧换新拉升一季度社会零售总额增速1.6个百分点 [7] 消费金融服务 - 消费金融公司推出免息优惠、趣味互动等活动,如建信消费金融提供利率优惠券及京东E卡,海尔消费金融提供7天免息券 [8] - 蚂蚁消费金融联合线下商户推出分期免息、满减消费券等优惠 [8] - 招联消费金融、建信消费金融等针对以旧换新需求推出定向优惠服务,如分期购买、全额免息等 [9]
户外博主踩在风口上
新浪财经· 2025-06-17 09:31
转自:海克财经 文丨海克财经 许俊浩 户外已是时下国内年轻人的热门爱好。 流行的"山系穿搭"即属这种爱好的具体体现。即便身处北上广深,年轻人也要用冲锋衣、徒步鞋等,来 和山野产生关联。 电商平台数据足以说明户外热度。以仍在进行中的"618"年中大促为例,户外相关商品在淘宝天猫、京 东等电商平台销量大增。据调研机构魔镜洞察数据,2025年5月,天猫运动户外相关品类销售额同比增 长13.8%;618大促开卖1小时,户外品牌凯乐石、KEEN等在天猫的销售额就同比增长超过100%。京东 官方数据显示,5月30日京东618开门红活动开售后4小时,越野跑鞋、冲锋衣裤、折叠车、户外营地车 等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翻倍。 在高校工作的95后女生小周便于近期购买了冲锋衣、登山杖和登山包。小周对海克财经表示,以前她没 什么运动习惯,跟着朋友在近郊徒步了一次后就"入坑"了,刷了一些攻略后正好趁大促网购装备,希望 在暑假时能用上。除了徒步本身带来的自然治愈感外,小周还被网上各色户外博主"种草",想要规划自 己攀登"人生第一座雪山"。 户外指的是在自然环境中开展的运动探索活动,包括徒步、骑行、露营、滑雪、浆板等。真正的户外运 动,强调与自 ...
“盘一盘”服装里的创新科技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7 06:13
服装行业科技创新 AI技术应用 - AI在服装设计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包括智能制版、虚拟试衣和灵感生成,波司登通过AI大模型技术将头样开发时间从100天缩短至27天,样衣开发成本降低60%以上[9][10] - 全球AI时尚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达49.5亿美元,机器人走秀、AI设计工具(如DeepSeek)和3D数字化展示成为行业新趋势[8][9][10] - 波司登建立"BSD.AI美学大脑"数据库,整合设计研发与全球时尚数据,实现从设计到虚拟成衣的全流程数字化闭环[11] 功能性材料突破 - 波司登研发动态御寒科技,采用北极熊绒仓结构和南极鲨鱼腮式排湿系统,解决户外运动"一动就热,一停就冷"痛点,GORE-TEX轻量化面料使羽绒服减重同时保持零下50°C抗寒能力[12][13][14] - 智能温控服装可根据环境自动调节温度,西北工业大学开发柔性可穿戴健康监测系统,实时预警用户体能和健康风险[14][15] - "登峰系列"羽绒服使用蓬松度1000的顶级鹅绒(绒子含量95%),获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金奖,并通过5次珠峰/南极极限测试[14] 智能制造升级 - 波司登智能工厂实现90%关键工序自动化,GiMS平台使生产交付周期缩短至7-14天,单日峰值产能达8000件,自动充绒机精度达0.01克[17][18][19] - 安徽华律智能通过数字化改造提升效率40%,次品率降至传统工厂1/3,其3D智能试衣机器人5秒完成人体扫描,支持动态面料仿真和个性化定制[19][20][21] - 行业通过工业互联网构建"主动响应型供应链",如波司登48小时完成50件急单生产,华律智能实现"一件起订"的规模化定制[17][19] 品牌案例:波司登 - 1998年首次助力中国登山队登顶珠峰,2023年登山运动员李生涛使用其装备完成8000米无动力滑翔伞挑战[7] - 累计拥有专利1600余项,参与60多项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定,2024年推出8款AI生成花型及9款成衣,首款AI设计冲锋衣市场反响优异[10][14] - 极地科考装备通过"极地八小时"实测,创新充气两栖夹克兼具浮力救援功能,带动行业供给质量提升[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