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武术
icon
搜索文档
通讯丨舞狮迎中秋 中国文化融入匈牙利寻常百姓家
新华网· 2025-09-26 13:51
公司活动与运营 - 匈牙利禅武联盟成立于2003年,参与者均为匈牙利人,开展武术、太极、茶艺、书法、舞狮舞龙等众多中华传统文化项目 [1] - 公司在布达佩斯举行第五届家庭与朋友聚会,活动包括舞狮、武术、茶艺、书法等传统项目 [1] - 公司队伍最近推出象征喜庆与繁荣的红黄色狮子,在布达佩斯中秋节表演中首次亮相并大受欢迎 [1] 文化传播与影响 - 活动自5年前开始,每年中秋节前举办,旨在搭建连接匈中两国文化的桥梁 [1] - 活动已成为匈牙利家庭和朋友庆祝中国文化的重要时刻,是对传统中国文化的礼赞 [1] - 公司副主席十多年来每周日开班授课,学生涵盖各年龄段的当地人,目前拥有5头高水平'狮子' [1] 参与者体验与参与度 - 大学生罗兰·奥拉担任狮头,认为舞狮融合了运动技巧与中国文化,需要精通眼睛、耳朵和头部的控制并完成稳定跳跃 [1] - 16岁高中女生劳拉·萨拉蒙担任狮头,动作轻盈灵巧,认为舞狮视觉效果壮观,每次入场能立刻拉满喜悦氛围 [1]
第三届传统体育国际交流大赛在江阴开幕
新华日报· 2025-09-20 08:07
赛事概况 - 第三届传统体育国际交流大赛于9月19日在江阴开幕 由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主办 国家体育总局对外体育交流中心与江苏省体育局等承办 [1] - 大赛以"文明相融 体育相约 友谊相随"为主题 旨在为全球传统体育爱好者提供高水平竞技平台和文化交流平台 推动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 [1] 参赛规模与项目 - 本届大赛吸引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800名运动员参与 参赛规模较往届显著提升 [1] - 项目设置包括武术 健身气功 围棋 舞龙舞狮 风筝五项各具特色的中华传统体育项目 这些项目在中国有广泛群众基础 在国际上也拥有大量爱好者 [1] 文化活动安排 - 大赛除竞技外还精心安排一系列文化探访活动 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之美与当代活力 [1]
北京文化守护人丨吴彬:点评爱徒李连杰和吴京,盼着武术进奥运
新京报· 2025-09-19 22:40
吴彬个人背景与成就 - 1937年出生于浙江湖州 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武术系 中国武术最高段位九段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3][6] - 师从武术泰斗张文广教授 参与创建北京武术队 长期担任总教练 [2][7] - 培养李连杰 吴京等武打影星 被评为"世界十大武术教练" [2][3][12] 北京武术队创立与成绩 - 1974年11月正式成立北京武术队 [13][14] - 创造全国锦标赛团体十连冠纪录 累计收获200余枚金牌 培养10位世界冠军 [2][13][14] - 1975年全运会获男女团体冠军 12岁李连杰获男子全能冠军 [13][14] 武术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 - 招生原则侧重低年级学生 确保3-4年训练周期 注重基本功训练 [10] - 1973年参与拍摄《花儿朵朵向阳开》纪录片 传递国家恢复武术运动信号 [10] - 强调武术与文化课并重 李连杰文化课成绩优异 [12] 武术国际化推广进程 - 1986年调入中国武术研究院 主导举办首届国际武术培训班 覆盖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17] - 1990年北京亚运会武术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采用规定套路赛制 [17] - 国际武术联合会现有140多个成员单位 2026年达喀尔青奥会首次成为奥运正式项目 [18] 行业影响与社会贡献 - 推动武术与表演结合 中央戏剧学院2024年开设表演动作本科班 吴京任指导老师 [12] - 太极拳2020年申遗成功 全民习武健体风气形成 [13][18] - 主导统一武术规则 为武术进入亚运会和奥运会奠定基础 [3][17]
第三届传统体育国际交流大赛开赛
新华社· 2025-09-19 22:39
赛事概况 - 第三届传统体育国际交流大赛于9月19日在江苏省江阴市开幕 [1] - 赛事主题为“文明相融,体育相约,友谊相随” [1] - 大赛包含武术、健身气功、围棋、舞龙舞狮、风筝五个传统体育项目 [1] - 赛事吸引了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800名运动员参与 [1] 赛事规模与参与者 - 参赛运动员总人数近800名 [1] - 参与者来自全球39个国家和地区 [1] - 赛事形式包括竞赛、展演和文化工坊,为期三天 [1] 赛事目标与定位 - 赛事旨在展示中华传统体育的文化底蕴与当代活力 [2] - 目标是将大赛打造成为更具国际影响力、更富文化感染力的高水平人文交流平台 [2] - 项目植根于中华哲学智慧与健康理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主办与承办方 - 本次大赛由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主办 [2] - 国家体育总局对外体育交流中心与江苏省体育局等共同承办 [2]
近三千青少年在沪同台竞技传统体育
中国新闻网· 2025-08-21 21:25
赛事规模与参与情况 - 赛事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吸引24.95万名青少年参与 [3] - 来自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203所学校及67家青少年宫的2554名选手参赛 [3] - 比赛涵盖武术、棋类和跳绳三大类项目 [3] 赛事背景与主办信息 - 赛事为教育部"白名单"中唯一体育类竞赛活动 连续两个学年(2021-2022及2022-2025)被批准为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 [4] - 由中国青少年宫协会主办 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 [4] - 上海市金山区连续三年承办该活动 [4] 开幕式特色环节 - 奥运冠军吴敏霞、宋妮娜、董栋及世界青少年武术锦标赛冠军王逸轩现场分享成长经历 [3] - 设置"赛事守护者"致敬环节 志愿者团队累计服务时长超1万小时 [3] - 后勤保障团队确保千人食宿无忧 公安干警负责赛事安全防线 [3] 地方联动与产业推广 - 金山区推出乐高乐园、山阳田园、城市沙滩等精品旅游线路 [4] - 配套打造嘉年华集市 践行"跟着赛事去旅行"理念 [4] - 为参赛家庭提供沉浸式金山文化体验 [4]
中国体育代表团创参加世运会历史最好成绩
新华社· 2025-08-18 10:26
赛事成绩表现 - 中国体育代表团共获得36枚金牌、17枚银牌、11枚铜牌,总计64枚奖牌,金牌和奖牌总数均创历史新高并首次位居双榜第一 [1] - 代表团在18个项目(分项)上获得金牌,45名运动员获得冠军,获得金牌的项目数量由此前累计的14个增加至23个 [1] - 攀岩女子速度接力和蹼泳女子4×50米接力两个项目创世界纪录,自由式轮滑男子速度过桩等5个项目包揽冠亚军 [1] - 武术、攀岩、健美操、霹雳舞、自由式轮滑每个参赛小项均获奖牌 [1] - 残疾人运动员在自由潜水、柔术、射箭项目中获得5金1银 [1] 体育事业发展 - 参赛运动员来源广泛,大部分为首次参加国际综合性运动会,主要在学校、社会俱乐部训练或以市场化方式自主训练比赛 [2] - 赛事是对体育事业多元化发展和体育人才多渠道培养的积极实践探索 [2] - 非奥项目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体育需求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方式 [2] - 赛事为更多体育项目提供集中展示和宣传机会,提高项目吸引力并为人们参与体育运动提供更多选择 [2] - 通过参赛培养锻炼了一批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组织管理人才,为项目在国内更好发展播下种子并培养人才 [2]
成都世运会中国代表团新兴项目表现亮眼 场外热度不断攀升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7 15:28
中华传统体育国际化 - 龙舟首次成为2025年世界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 吸引12个国家和地区144名运动员参赛 印度尼西亚队获历史首金 中国队获两枚银牌 [1] - 全球龙舟爱好者达5000万人 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龙舟运动 美国、英国等多国在端午节期间举办龙舟活动 [3] - 武术项目入选2026年达喀尔青年奥运会 法国选手朱丽叶·沃切斯等国际运动员展现高水平竞技 意大利选手劳拉·卡萨结合学业与武术训练 [5][7] 中国代表团新兴项目表现 - 前体操运动员商春松以24.7分获跑酷女子自由式冠军 实现个人大满贯 强调跑酷低门槛和自由度 中国城市已普及跑酷运动 [7][9] - 中国攀岩队速度个人赛包揽5枚奖牌 速度接力赛三次刷新世界纪录至13秒28 最终以5金3银2铜收官 [9][11] - 中国代表团在跑酷、划水等新兴项目中斩获金牌 攀岩、飞盘等赛事观众爆满 轮滑、腰旗橄榄球等运动通过"三进"活动提升普及度 [11][13] 赛事运营与城市形象 - 成都世运会采用创新观赛模式 如掷准飞盘允许观众跟随运动员路线 提升互动体验 [13] - 成都公安投入2万名警力保障8赛区27场馆256项目运行 获危地马拉、美国代表团等国际友人公开致谢 [15][17] - 法国运动员盛赞成都夜景 安保团队通过服务展现城市魅力、安全与温暖 [19][21]
龙舟、武术等获得广泛认可 中华传统体育“国际范”闪耀世运赛场
央视网· 2025-08-17 10:26
龙舟项目发展 - 龙舟首次成为2025年世界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 共有12个国家和地区144名运动员参与角逐 [1] - 印度尼西亚队获得龙舟世运会历史首金 泰国队获10人座200米金牌 中国队收获两枚银牌 [1] - 全球龙舟爱好者数量达5000万人 近10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此项运动 [5] - 2023年端午节期间美国、英国、巴西、阿根廷、泰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龙舟活动 [5] 武术项目国际化 - 武术作为正式比赛项目亮相世运会 法国选手朱丽叶·沃切斯和意大利选手劳拉·卡萨等国际运动员参与角逐 [7] - 武术已入选2026年达喀尔青年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11] - 中华传统体育项目从表演项目升级为正式比赛项目 国际影响力和文化传播力持续提升 [10] 运动员参与情况 - 中国龙舟运动员董滨瑞表示龙舟运动已开始走向国际化 国外选手竞技水平显著提升 [3] - 西班牙龙舟运动员洛雷托同时参与皮划艇运动 强调龙舟是团队运动且能促进队员友谊 [5] - 意大利武术选手劳拉·卡萨为生物技术专业学生 坚持15年习武并赴中国参加世运会比赛 [7]
成都世运会 | 走向世界的中华传统运动,能否叩响“奥运之门”?
新华社· 2025-08-15 09:48
核心观点 - 武术和龙舟作为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在国际赛事中普及度和竞争力显著提升 正加速推进进入奥运项目的进程 [1][2][3] 武术项目发展现状 - 武术竞赛呈现全球化竞争格局:本届世运会武术套路比赛6枚金牌由中国队和中国香港队各获2枚 伊朗和马来西亚队各获1枚 奖牌覆盖9个不同国家和地区 [1] - 技术难度获得国际认可:伊朗男子南拳-南棍冠军选手沙欣·巴尼塔莱比展示出中国顶尖选手都未轻易尝试的高难度动作 [1] - 国际组织设定明确奥运目标:国际武术联合会已将2032年布里斯班奥运会设为目标并推进相关工作 [3] - 已获得青奥会准入资格:武术确认进入2026年达喀尔青奥会赛事体系 [3] 龙舟项目国际化进展 - 奖牌分布呈现高度国际化:本届世运会龙舟全部6枚金牌由印度尼西亚队摘得3枚 乌克兰队收获2枚 泰国队获得1枚 东道主中国队未获金牌 [2] - 群众基础在多国深度扎根:印尼出现可承载100人的大型龙舟 乌克兰形成区域性俱乐部体系 国家队选材范围广泛 [2] - 训练体系日趋专业化:乌克兰龙舟俱乐部每两周进行三至四次规律训练 同时存在大量普通爱好者社群 [2] - 已有奥运表演项目经验:龙舟曾作为表演项目亮相东京奥运会舞台 [3] 奥运准入评估维度 - 国际奥委会审批标准严苛:重点关注对年轻人吸引力 赛事观赏性 转播适配性 举办成本及可持续性等核心要素 [2] - 需进行横向竞争力比较:武术和龙舟在国际化程度 群众基础深度广度方面仍较其他新兴热门项目存在差距 [3] - 国际比赛体系成熟度待提升:运动员规模仍有扩展空间 需要进一步完善竞赛体系 [3] 文化传播价值 - 入奥意义超越竞技层面:更关键在于实现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价值的全球传播与精神共鸣 [3]
追光丨在世运会,看体育运动玩转“全球漂流”
新华社· 2025-08-14 21:09
赛事结果与表现 - 伊朗选手沙欣获得男子南拳-南棍金牌 [1][3] - 马来西亚选手陈昌敏获得南拳比赛冠军 [5] - 中国选手刘晓慧在女子48公斤级泰拳决赛中战胜泰国选手夺冠 [11] - 龙舟项目中印尼 乌克兰 泰国瓜分金牌 中国队仅获两枚银牌 [5][7] - 在8人座公开组2000米追逐赛中中国队和印尼队有11秒差距 [5] 运动项目全球化发展 - 武术从中国传播至伊朗 成为伊朗家庭的传承项目 [1] - 龙舟运动已不是"中国专属" 被世界各地热爱和发扬 [7] - 泰拳起源于泰国 现已成为全球健身和竞技的新宠 在中国各大城市健身房流行 [11] - 荷球起源于100多年前的荷兰 是男女混合的"轻碰撞版篮球" 2004年起荷兰教练赴中国推广 [14] 体育文化交流影响 - 世运会不仅是竞技比拼 更是文化交流的狂欢 世界各地体育人碰撞融合相互学习 [1][17] - 荷球运动使河南姑娘马岩从不爱说话变得非常自信 促进团队沟通与包容 [15] -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世运会已成为全球体育大party 撕掉"地域限定"标签 [17] - 发源于各国的特色运动以竞技为舟以文化为桨 实现全球共享发展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