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调啤酒
icon
搜索文档
珍酒李渡业绩大滑坡!88元一瓶的精酿啤酒能否救命?
观察者网· 2025-08-12 18:51
核心观点 - 珍酒李渡在白酒业务业绩大幅下滑背景下高调进军高端精酿啤酒市场 推出定价88元/瓶的"牛市News"产品 并通过董事长直播首秀造势 该举措引发资本市场积极反应 股价连续上涨[1][3][1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业绩显著承压 营收预计24亿元至25.5亿元 同比下降38.3%至41.9% 股东应占净利润下滑23%至24% 经调整净利润下降39%至40%[3] - 白酒行业面临高端化瓶颈与库存压力 珍酒品牌作为核心营收支柱连续三年销量下滑 2023年营收44.8亿元同比下降2.3% 高端产品营收占比仅24%且同比下滑近11%[5][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营收预计24亿元至25.5亿元 同比下降38.3%至41.9% 股东应占净利润下滑23%至24% 经调整净利润下降39%至40%[3] - 2023年营收70.67亿元仅微增0.52%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3.12%至13.24亿元 四大品牌呈现"三降一增" 仅李渡实现增长[5] - 核心品牌珍酒销量连续三年下滑:2021年14761吨 2022年12856吨 2023年12630吨 2023年营收44.8亿元同比下降2.3%[5] 啤酒业务布局 - 推出高端精酿啤酒"牛市News" 零售定价88元/瓶 产品采用进口原料(美国啤酒花、加拿大与澳大利亚麦芽、德比酵母)酿造[1][7] - 董事长吴向东直播首秀全网观看人数超190万 最高在线17.8万人 点赞超682万 成为当天全网热度最高直播[3] - 吴向东旗下金东投资集团持有黑龙江辛巴赫啤酒17.95%股权 该品牌2024年产量5000吨 销售额1.9亿元 2025年上半年订单超110万箱同比增长112%[9] 行业竞争动态 - 五粮液推出"风火轮"中式五粮精酿啤酒 建议零售价19.5元/罐 泸州老窖曾推出88元/瓶至198元/瓶的百调啤酒[10] - 三只松鼠、好想你、盒马鲜生、海底捞、王老吉等消费企业均涉足精酿啤酒市场[10] - 中金公司预测精酿啤酒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100亿元增长至2025年300亿-400亿元 中国酒业协会预计未来五年增速领跑啤酒行业[10] 战略举措与市场反应 - 公司推出定价888元战略大单品"大珍·珍酒" 并官宣姚安娜担任白酒"申遗大使" 将绝大部分预算向光瓶酒倾斜[11] - 董事长吴向东近期活跃参与短视频拍摄 积极打造个人IP[11] - "牛市"啤酒发布后资本市场反应积极:股价连续三天累计上涨14.24% 8月12日盘中涨超11% 收盘涨8%报7.93港元 总市值268.72亿港元[15] 财务数据摘要 - 当前股价7.93港元 总市值268.72亿港元 市盈率(TTM)19.09倍 市净率1.78倍[16] - 日成交量5817.20万股 成交额4.65亿港元 换手率1.72% 振幅13.22%[16] - 每股收益0.42港元 每股净资产4.46港元 股息率(TTM)2.65%[16]
精酿啤酒进入“战国时代” 五粮液、珍酒跨界入局
中国经营报· 2025-08-10 08:00
白酒企业跨界精酿啤酒市场 - 五粮液旗下仙林生态酒业推出全新精酿啤酒品牌"风火轮",定价19.5元/罐(390ml),预计8月15日上市 [1] - 贵州珍酒推出"牛市"精酿啤酒,零售标价88元/瓶(375ml铝瓶装) [1] - 泸州老窖此前推出88元/瓶和198元/瓶的百调啤酒,并启动"百城千店"计划,目标3年内打造5000家新社交空间 [8] 精酿啤酒市场前景 - 中研普华研究院预计2025年精酿啤酒市场规模将达1342亿元 [1] - 中国酒业协会预测未来5年国内精酿啤酒市场增速将持续领跑整个啤酒行业 [1] - 2022-2025年中国精酿啤酒消费量预计从14.3万千升增长到23万千升,复合增长率17% [7] - 全国现存精酿啤酒相关企业1.3万余家,2024年1-7月新增注册2300余家 [7] 白酒企业跨界优势 - 渠道复用、品牌势能转化和供应链协同是主要优势 [1] - 成熟的经销商网络和终端资源可快速实现产品导入 [4] - 高端白酒品牌形象可为精酿产品提供溢价支撑 [4] - 精酿啤酒与白酒消费群体存在较大重叠,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4] - 白酒企业的生产经验可降低精酿啤酒生产成本 [5] 市场进入策略 - 五粮液"风火轮"采取"自营基地市场×全国区域代理×品牌联合"的复合模式 [3] - 核心重点区域(华北、华东)依托区域代理商、品牌联合方资源优势突破 [3] - 渠道运营按KA、便超、餐饮终端、大客户团购分类管理 [3] - 线上渠道利用五粮液集团电商资源,探索品牌定制等特殊渠道 [3] 行业竞争格局 - 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百威亚太等纷纷推出高价精酿啤酒 [7] - 独立精酿啤酒品牌凭借工艺创新深耕细分领域 [8] - 新零售企业通过即时零售和场景化产品快速渗透 [8] - 即时零售正在改变精酿啤酒的消费习惯与场景 [8] 潜在挑战 - 品牌认知冲突是核心挑战,消费者对白酒企业啤酒产品专业性存疑 [6] - 白酒商务调性与精酿啤酒年轻化、小众文化存在割裂 [6] - 精酿啤酒短保质期、高频复购特性与白酒长周期库存模式不匹配 [6] - 茅台啤酒曾因价格高、渠道不完善导致市场开拓困难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