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表演

搜索文档
参与古风巡游、观赏沉浸式情景剧 到博物馆过文化端午
四川日报· 2025-06-02 09:21
文化活动 -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以"诗润童心诗画端午"为主题举办活动,包括儿童诗乐演出 [2] - 成都博物馆举办皮影戏表演和操作体验活动吸引儿童参与 [4] - 武侯祠博物馆开展"粽情端午 共话三国"系列活动,包含古风舞蹈、三国人物表演及传统杂技展示 [4] - 杜甫草堂博物馆推出沉浸式情景剧,呈现屈原与杜甫跨时空对话的诗歌文化场景 [4] - 金沙遗址博物馆安排金钱板、方言诗小品、相声、川剧变脸等传统曲艺表演 [4] 民俗体验 - 四川博物院邀请花艺师解读挂艾枝、悬菖蒲习俗,并指导观众制作艾草菖蒲花艺 [5] - 各大博物馆景区组织缝制艾草香囊、编织端午彩绳等民俗手工活动 [5] - 武侯祠博物馆开展沉浸式民俗巡游,游客可身着传统服饰参与互动 [4]
首届中意时尚生活周来袭!重新发现“非遗”魅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9 12:39
活动背景 - 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将于2025年5月28日至6月3日在成都举行,四川天府新区作为分会场率先于5月10日举办第一届中意时尚生活周 [1] - 活动以"中意建交55周年"为契机,通过非遗国际化交流构建中意文化对话场景,探索非遗传承创新模式 [1] 核心看点 非遗市集 - 汇集四川天府新区非遗项目与意大利传统工艺,包括同治龙窑陶艺、穆拉诺玻璃制品、蓝光鑑川菜、威尼斯面具等14类展品 [4][6][7][9][11] - 设置非遗传承人互动环节,观众可参与陶艺制作、铁器锻打、古彩戏法体验等 [11][13] - 融合生态艺术装置《面具奇遇》,结合竹编威尼斯面具与彩绘熊猫打造跨文化场景 [14] 非遗表演 - 音乐类:四川清音对唱意大利美声、古琴与欧洲竖琴合奏 [15][20][24] - 舞蹈戏剧类:刘氏古彩戏法搭配意大利摇摆舞、传统皮影戏夜间演出 [16][18][25][29] - 设置汉服巡游NPC互动环节,通过问答游戏赠送礼品 [29] 非遗展览 - 技艺对比展区呈现中意传统工艺,包括木建筑vs托斯卡纳石墙、蜀锦织造vs西西里马赛克等 [31] - 美食对话区展示新疆馕与拿坡里披萨、南翔小笼包与西西里卡诺里卷等特色食品 [35][37] - 意大利gelato冰淇淋作为特色甜品提供味觉体验 [30] 后续规划 - 分会场将陆续推出非遗工坊打卡、麓湖龙舟节、官塘非遗精品展等系列活动 [40] - 主会场活动定于2025年5月28日至6月3日举行,与分会场形成联动 [1][40] 活动信息 - 时间:2025年5月10日14:00-20:00 - 地点:兴隆湖儿童艺术中心户外广场 [40]
五一消费热观察③|糖画、漆扇、变脸喷火,“五一”假期首日,成都的“非遗”味儿很浓!
搜狐财经· 2025-05-03 00:31
非遗文化成为成都旅游新亮点 - 成都非遗项目如糖画、川剧、漆扇等在"五一"假期成为市民游客的沉浸式体验首选,传统文化活动显著提升城市旅游吸引力 [1][3] - 市级非遗糖画传承人蒋启军表示其"五一"档期已满,近年来已收徒十余人,包括武汉、宜宾及外国友人,显示非遗技艺传承范围扩大 [5] - 漆扇制作体验区因新媒体传播效应吸引大量游客,通过游戏互动形式获取非遗体验机会的创新模式受追捧 [7] 文旅融合活动带动消费新场景 - 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推出"树下音乐节""草坪市集"等夜间活动,结合LIVE音乐、非遗表演(川剧变脸喷火、皮影戏)及竹编手工体验,形成"音乐+市集+手工"多元消费场景 [11][14] - 园区引入文创摊位销售非遗特色冰箱贴、手工灯等产品,推动非遗从静态展示转化为可带走的文化消费品,预计"五一"游客数将创新高 [16] - 活动设计覆盖亲子家庭(劳动节科普展区)及外地游客(如自贡游客专程体验皮影戏),强化非遗博览园作为一站式非遗体验中心的定位 [9][14] 非遗产业化趋势显现 - 糖画传承人蒋启军在东门市井设固定摊位并频繁参与文旅活动,反映非遗技艺正通过商业化路径实现可持续传播 [5] - 非遗博览园组织市集商户提供文创周边、简餐等服务,形成"体验-消费"闭环,其中文创摊位收入来自非遗衍生品销售 [16] - 成都传媒集团运营的非遗博览园通过商家优惠活动与特色文化IP结合,探索"非遗+商业"的盈利模式 [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