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盐选会员
icon
搜索文档
知乎持续盈利了?
36氪· 2025-08-28 07:36
财务表现 - 二季度营收7.1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9130万元,GAAP口径净利润7248万元,毛利率稳定在62.5% [1] - 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运营效率提升,研发、市场和管理费用均有下降 [2] - 账上现金48亿元,并回购3110万股股份 [3] 收入结构 - 付费阅读业务贡献收入超4亿元,占比超过一半;广告收入2.2亿元,职业教育收入0.6亿元 [2] - 盐选会员ARPU(人均贡献收入)有所提升 [5] 用户数据 - 二季度订阅会员数降至1320万,较上一季度的1420万有所减少 [4] - 日活用户平均使用时长达38分钟,同比增长17.6% [5] - 日均新增高质量内容环比增长10%以上 [12] 行业对比 - B站人均月使用时长约95分钟,小红书超35分钟,知乎38分钟的用户粘性在知识社区中表现突出 [6] - 知乎以理性内容为核心,用户停留时长增长体现内容价值 [6] AI业务发展 - AI问答产品“知乎直答”月活突破1000万 [9] - AI相关专业内容产出同比增长46% [10] - AI相关内容连续两个季度保持45%以上增幅 [12] 社区生态与内容优势 - 知乎拥有数百万专业创作者、十几万科研机构及企业媒体从业者,以及数千万科技/AI话题讨论者 [12] - 平台已成为国内最活跃的AI专业讨论场,吸引如DeepSeek、月之暗面等公司的研发人员交流 [13] 商业化路径探索 - 可能借鉴Reddit模式,将社区内容授权给大模型厂商,开辟数据授权收入渠道 [20] - 广告主可能在更精准的问答场景投放,会员或为更快更准的AI答案付费 [12] 国际对标与模式差异 - Quora转向AI应用平台Poe,淡化社区本身;知乎选择在社区内叠加AI,实现问答即时化 [16][17] - Reddit通过内容授权实现商业化,Q2广告收入4.65亿美元(同比增84%),数据授权贡献3500万美元(同比增24%) [19][20] 战略定位与未来方向 - 公司面临选择:成为健康盈利的“小而美”社区,或转型为AI时代的知识入口 [22] - 当前盈利状态为公司提供更多试错和探索时间 [21]
消失的“知乎”:商业化十年,在用户增长与精英底色中艰难平衡着
华夏时报· 2025-07-24 12:34
公司战略与商业化探索 - 公司战略重心从高质量知识社区转向增长与利润,加速破圈和商业化,覆盖广告、会员、职业教育、电商、短故事及AI等多个场景 [2] - 商业化探索始于2016年,初期以广告为主(2019年占比86%),后逐步多元化,2021年非广告业务占比升至61%(会员22.61%、内容营销32.92%、其他服务5.27%)[9] - 2022年Q2付费会员收入首次成为主要收入来源(2.71亿元,同比增长75.1%),2022年7月月盐选会员数突破1000万 [10] 用户数据与社区变化 - 平均月活跃用户数(MAU)在2021年Q3首次突破1亿(1.012亿),2024年Q3降至8110万(同比下滑26.6%),2024年Q4为8140万 [5] - 用户结构从精英化转向年轻化,78.7%用户年龄在30岁以下,二三线城市用户快速增长,导致早期核心用户流失 [6][7] - 公司解释MAU下降原因为优化投放费用(减少低活跃用户)及提升核心用户体验(增加高活跃用户) [5] 职业教育与第二增长曲线 - 职业教育收入2022年Q3达7800万元(同比增长457.14%),2023年Q3进一步增长至1.45亿元(同比增长85.6%),累计学员超2000万 [10] - 2024年1月将职业教育品牌"知乎知学堂"独立运营,成为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10] 短剧与盐言故事布局 - 盐言故事累计1420万月订阅会员、超100万投稿作者、20万部签约作品,创作者分成超10亿元,已售出数百部影视版权及近百部短剧版权 [15] - 短剧《执笔》打破腾讯视频分账纪录,《一梦如初》获好评,公司推出版权交易中心"盐珍阁"储备上万部作品 [3][15][16] - 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5亿元,公司认为短剧与短篇故事在篇幅、情绪价值及内容质量上高度契合 [14][16] 财务表现与盈利压力 - 2025年Q1总收入7.30亿元(同比下滑24.1%),付费会员收入占比57.27%(4.18亿元),首次实现非GAAP盈利(690万元) [11][14] - 净亏损收窄93.9%(2025年Q1亏损1010万元 vs 2024年Q1亏损1.66亿元),成本下降33.3%至2.79亿元 [14] 行业竞争与挑战 - 图文问答形态面临大模型技术冲击,行业分析师认为大模型在问答场景的质量已不逊于人工创作 [11][12] - 短剧赛道被抖音、快手等平台主导,知乎缺乏算法优势,短篇小说改编短剧的难度较高 [16] - 多元化尝试被指缺乏创新与恒心,模仿策略未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12]
单季首次全面盈利、AI价值释放:知乎专业内容成“硬通货”
格隆汇APP· 2025-03-28 16:26
知乎财报与商业模式分析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36亿元,第四季度营收8.6亿元,经调整净利润9710万元,首次实现单季全面盈利[3] - 付费会员业务全年贡献17.6亿元营收,占总收入比重接近50%,月均订阅会员从2023年1450万增至2024年1500万[3] - Q4毛利率扩大至63%,主要因付费会员等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3] - 营运开支同比下降38%,销售费用同比减少40%,管理效率显著提升[5] 内容生态与创作者激励 - 累计内容创作量达8.7亿,同比增长12.9%,创作者总数7770万名,同比增长9%[3][5] - 2024年获得收入的创作者总数同比增长20%,显示内容变现能力增强[5] - 平台汇聚马化腾、张益唐等一线从业者,在AI、数学等领域形成专业讨论壁垒[11] AI战略与商业化进展 技术布局与产品迭代 - 自研大模型"知海图AI"持续迭代,推出推理框架ZhiLight并接入DeepSeek-R1模型[7][13] - 知乎直答AI工具实现多次升级,包括"溯源答主"、"知识库"等功能,解决AI幻觉问题[8][9] - 结合DeepSeek-R1后,优质答案产出效率预计提升40%,幻觉率显著低于行业平均23.7%[9][13] 商业化潜力 - 知乎直答月活半年增长10倍至千万级,AI相关讨论两位数增长[14] - 家电/消费电子领域推荐转化率达50%,成为重要营销阵地[14] - 现金类资产余额49亿元,为AI商业化提供试错空间[15] 行业趋势与竞争壁垒 专业内容价值重估 - AI泛滥背景下,原创/专业内容稀缺性凸显,形成知乎核心护城河[4][17] - 专业社区氛围和专家网络构成差异化优势,类似Coursera、Substack模式[4] 信任机制重构 - "溯源答主"功能赋予创作者数字主权,探索Web3.0式收益分配机制[20] - 通过人机协作模式解决AI可信度问题,推动知识定价精确化[20] 长期价值判断 - 专业内容积累需长周期,短期财务指标难以反映壁垒,类比迪士尼IP沉淀[21] - AI与社区融合打开商业化天花板,可能迎来价值重估[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