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硅基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油车不行了,刚公布这新电池,充一次能跑 4800km
36氪· 2025-06-12 08:48
韩国硅基电池技术突破 - 韩国研究团队宣布研发出基于硅材料的新型电池,单次充电续航可达4800km,远超当前主流电动车500-800km的续航水平[1][4] - 该技术采用硅材料替代传统锂电池的石墨负极,硅材料的理论比容量高达4200mAh/g,是石墨负极(372mAh/g)的十倍以上[5][6] - 韩国团队开发出新型粘结剂材料,抑制了硅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膨胀问题(膨胀率300%),使初始充电过程中的活性锂损失不到1%,能量密度比传统石墨负极电池高出25%[6][11] 硅基电池技术挑战 - 硅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各向异性嵌入",可能导致微观结构不均匀变化,长期影响电池寿命[12] - 硅基负极材料工艺复杂、技术门槛高、成本高,国内硅碳负极材料产能规划超40万吨,投资金额超200亿元,初期电池价格昂贵[14][16] - 硅基负极需要与高镍三元正极搭配,涉及整个供应链调整,主流电池厂如宁德时代、比亚迪虽已布局但大规模应用还需时间[17]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2026年将实施新国标要求动力电池循环寿命≥1500次,将加速硅基负极技术突破,纳米硅碳复合材料有望将膨胀率从300%压缩至50%,循环寿命突破2000次[21] - 未来5年动力电池将形成固态高端、硅基中高端、钠电低端的多元格局[22] - 燃油车通过智能化赋能、混动技术过渡和内燃机效率提升(如上汽大众第五代EA888发动机实现200kW功率与8.35L/100km油耗平衡)应对电动车竞争[25][27] 技术性能对比 - 硅基复合材料比容量(4200mAh/g)显著高于人造石墨(310-360mAh/g)和天然石墨(340-370mAh/g)[9] - 硅基电池首次效率84%,循环寿命300-500次,远低于人造石墨(>1500次)和天然石墨(>1000次)[9] - 硅基电池快充性能好但安全性差,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技术成熟但比容量已到极限[9]
住友化学、三井化学,再出售!
DT新材料· 2025-05-15 22:54
收购交易 - Sojitz将收购Nippon A & L公司66.5%的股份,预计于2025年7月完成交易,收购完成后Nippon A & L将成为Sojitz的合并子公司 [1] - Nippon A & L成立于1999年,由住友化学(持股85%)与三井化学(持股15%)联合出资60亿日元设立 [1] - Sojitz是日本六大综合商社之一,业务横跨能源、金属、化学品等多个领域 [1] Nippon A & L业务 - Nippon A & L主要从事丁苯胶乳(SBR胶乳)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树脂)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1] - 公司在锂离子电池阳极粘合剂用SBR胶乳领域拥有先进技术,在日本纸加工用丁苯胶乳领域拥有领先的供应链 [1] - 公司在汽车和家电用ABS树脂领域拥有稳定的国内外客户群 [1] SBR粘结剂行业 - SBR粘结剂主要用于锂离子电池阳极粘合剂,尤其在电动汽车和储能设备领域表现突出 [2] - 全球SBR负极粘结剂主要生产企业包括瑞翁、JSR、Nippon A & L、巴斯夫、LG化学、索尔维、盛禧奥、朗盛、旭化成、锦湖石化等 [2] - 巴斯夫扩大了其在美国的生产能力,包括生产Licity®阳极粘合剂,并在中国江苏和广东以及德国路德维希港和芬兰哈米纳布局生产SBR粘合剂 [2] 国内SBR企业 - 国内SBR负极粘结剂主要生产企业包括回天新材、晶瑞股份、金邦电源、松柏化工等 [3] - 回天新材负极胶产品(SBR、PAA)已在行业客户处批量供货 [3] 住友化学业务调整 - 住友化学转让在中国的两家公司股权后,又将全资子公司住友化学工程66.6%的股份转让给JFE工程公司 [3] - 住友化学在其大阪工厂扩建并安装新的用于先进半导体工艺前端和后端的开发和质量评估设备 [3] - 公司决定引入与浸没式ArF光刻胶和厚膜i线光刻胶兼容的先进曝光机 [3] 三井化学业务调整 - 三井化学位于日本大牟田的年产12万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装置将永久性缩减至5万吨/年 [4] - 公司将聚氨酯定位为基础与绿色材料业务部门中将进行重组的业务之一 [4] - 重组包括开发高性能亚甲基二苯基二异氰酸酯(MDI)和聚丙二醇等高性能多元醇 [5] - 公司计划为聚氨酯泡沫建立化学回收计划,并考虑使用生物基甲苯制造更环保的TDI [5]
豪鹏科技:公司事件点评报告:业绩拐点明确,Ai+战略值得期待-20250506
华鑫证券· 2025-05-06 0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业绩表现强劲盈利拐点明确,市场份额持续扩张竞争力强化,积极布局新技术推进Ai+战略量价齐升可期 [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Q1业绩表现强劲,拐点明确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51亿元,同比增长12.5%,归母净利润0.91亿元,同比增长81% [2] - 2025Q1公司实现收入12.25亿元,同比增长23%,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比增长904%,毛利率16.3%,净利率2.6% [1][2] 市场份额持续扩张,竞争力强化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回升至12.3亿部,同比增长3.4%,全球出货量达2.05亿台,同比增长5.1% [3] - 公司收入端维持强于行业增速,市场份额持续扩张,竞争力进一步强化 [3] 强调技术走出通缩,Ai+战略突飞猛进 - 锂电行业竞争激烈价格下行,公司围绕Ai+布局新技术,拓展ai眼镜、机器人等蓝海市场 [4] - Ai应用爆发式增长,公司积极与客户研发硅基电池、固态等前瞻性技术,推进Ai+战略量价齐升可期 [4] 盈利预测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7、3.97、5.50亿元,EPS分别为3.01、4.84、6.7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8、11、8倍 [5] 财务数据 |预测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主营收入(百万元)|5,108|6,283|7,461|8,749| |增长率(%)|12.5%|23.0%|18.8%|17.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91|247|397|550| |增长率(%)|81.4%|170.6%|60.7%|38.6%| |摊薄每股收益(元)|1.13|3.01|4.84|6.71| |ROE(%)|3.8%|9.6%|14.1%|17.5%|[11]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资产总计(百万元)|8,795|9,996|11,059|12,271| |负债合计(百万元)|6,368|7,422|8,246|9,128| |所有者权益(百万元)|2,427|2,575|2,813|3,143| |营业收入(百万元)|5,108|6,283|7,461|8,749| |净利润(百万元)|91|247|397|550|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百万元)|469|772|975|1185| |营业收入增长率(%)|12.5%|23.0%|18.8%|17.3%|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81.4%|170.6%|60.7%|38.6%| |毛利率(%)|18.2%|19.3%|19.6%|20.1%| |净利率(%)|1.8%|3.9%|5.3%|6.3%| |ROE(%)|3.8%|9.6%|14.1%|17.5%| |资产负债率(%)|72.4%|74.2%|74.6%|74.4%| |总资产周转率|0.6|0.6|0.7|0.7| |应收账款周转率|3.0|2.8|3.0|3.3| |存货周转率|4.8|5.2|5.2|5.2| |EPS(元/股)|1.13|3.01|4.84|6.71| |P/E|47.8|18.0|11.2|8.1| |P/S|0.9|0.7|0.6|0.5| |P/B|1.8|1.7|1.6|1.4|[12]
豪鹏科技(001283):公司事件点评报告:业绩拐点明确,Ai+战略值得期待
华鑫证券· 2025-05-05 18: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业绩表现强劲盈利拐点明确,市场份额持续扩张竞争力强化,积极布局新技术推进Ai+战略量价齐升可期 [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Q1业绩表现强劲,拐点明确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51亿元,同比增长12.5%,归母净利润0.91亿元,同比增长81% [2] - 2025Q1公司实现收入12.25亿元,同比增长23%,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比增长904%,毛利率16.3%,净利率2.6% [1][2] 市场份额持续扩张,竞争力强化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回升至12.3亿部,同比增长3.4%,全球出货量达2.05亿台,同比增长5.1% [3] - 公司收入端维持强于行业增速,市场份额持续扩张,竞争力进一步强化 [3] 强调技术走出通缩,Ai+战略突飞猛进 - 锂电行业竞争激烈价格下行,公司积极布局新技术,战略围绕Ai+,拓展ai眼镜、机器人等蓝海市场 [4] - Ai应用爆发式增长,公司积极与客户研发硅基电池、固态等前瞻性技术,推进Ai+战略量价齐升可期 [4] 盈利预测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7、3.97、5.50亿元,EPS分别为3.01、4.84、6.7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8、11、8倍 [5] 基本数据(截至2025-04-30) - 当前股价54.15元,总市值44亿元,总股本82百万股,流通股本58百万股 [7] - 52周价格范围31.82 - 67.02元,日均成交额86.23百万元 [7] 财务预测 |预测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主营收入(百万元)|5,108|6,283|7,461|8,749| |增长率(%)|12.5%|23.0%|18.8%|17.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91|247|397|550| |增长率(%)|81.4%|170.6%|60.7%|38.6%| |摊薄每股收益(元)|1.13|3.01|4.84|6.71| |ROE(%)|3.8%|9.6%|14.1%|17.5%|[11] 资产负债表预测 |资产负债表|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流动资产合计|4,084|5,526|6,846|8,306| |非流动资产合计|4,711|4,470|4,213|3,965| |资产总计|8,795|9,996|11,059|12,271| |流动负债合计|4,184|5,237|6,062|6,944| |非流动负债合计|2,184|2,184|2,184|2,184| |负债合计|6,368|7,422|8,246|9,128| |所有者权益|2,427|2,575|2,813|3,143|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8,795|9,996|11,059|12,271|[12] 利润表预测 |利润表|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5,108|6,283|7,461|8,749| |营业成本|4,177|5,068|5,999|6,994| |营业税金及附加|37|45|54|63| |销售费用|125|157|187|219| |管理费用|324|346|410|481| |财务费用|51|58|36|9| |研发费用|301|346|373|437| |费用合计|802|907|1,006|1,146| |营业利润|66|243|393|547| |利润总额|67|247|397|550| |所得税费用|-25|0|0|0| |净利润|91|247|397|550| |归母净利润|91|247|397|550|[12] 主要财务指标预测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增长率|12.5%|23.0%|18.8%|17.3%|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81.4%|170.6%|60.7%|38.6%| |毛利率|18.2%|19.3%|19.6%|20.1%| |四项费用/营收|15.7%|14.4%|13.5%|13.1%| |净利率|1.8%|3.9%|5.3%|6.3%| |ROE|3.8%|9.6%|14.1%|17.5%| |资产负债率|72.4%|74.2%|74.6%|74.4%| |总资产周转率|0.6|0.6|0.7|0.7| |应收账款周转率|3.0|2.8|3.0|3.3| |存货周转率|4.8|5.2|5.2|5.2| |EPS|1.13|3.01|4.84|6.71| |P/E|47.8|18.0|11.2|8.1| |P/S|0.9|0.7|0.6|0.5| |P/B|1.8|1.7|1.6|1.4|[12] 现金流量表预测 |现金流量表|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净利润|91|247|397|550| |折旧摊销|288|241|257|248| |营运资金变动|90|284|322|388|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469|772|975|1185|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1151|233|249|241|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1356|-99|-159|-220| |现金流量净额|673|906|1,065|1,2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