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类器官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百诚医药(301096) - 301096百诚医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03
2025-07-04 17:32
创新药研发情况 - 公司秉承创新药和仿制药研发双线发展思路,布局自主立项的创新药物研发,广泛布局于肿瘤、自身免疫、神经精神及呼吸道疾病等领域 [1] - 小分子创新药研发中心有两个案例获批,在研品种众多,BIOS - 0635 是重点推进项目,适应症为肿瘤药,开发 KAT6 靶点小分子创新药,拟用于治疗实体瘤 [1] - 全球抗肿瘤药物以靶向药物为主,占整体市场 60%以上,免疫治疗药物占比 23.4%,未来份额将增长;2023 年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达 3260 亿元,公司后续可能与医院合作开展精准化医疗和抗肿瘤药物用药 [2] - 大分子创新药项目四个品种进展较好,一个抗 CD24 品种处于 IND 前阶段,三个双抗产品,一个处于临床体验阶段,两个处于 PCC 阶段,均为癌症相关产品 [2] 类器官布局 - 2013 年类器官被评为年度十大技术,FDA 和中国药监局出台相关文件,已有新药通过类器官试验获临床批件 [3] - 公司有多个成熟类器官模型,分人肿瘤类器官、IPSC 来源的人的正常类器官、毒性预测类器官三大类 [3] - 类器官用于抗肿瘤药药效评价、个性化精准医疗、药物毒性预测等,公司将其应用在新药研发中,客户已将类器官评价服务内容加入要求 [3] - 公司建立类器官服务平台,分为肿瘤类器官平台和非肿瘤类器官平台,聚焦建立类器官库及相关芯片开发和系统构建 [4][5] 0618 市场潜力 - 0618 靶点是组胺受体 H3 受体拮抗剂,有两个适应症,一是针对 OSA 患者日间嗜睡,30 到 60 岁人群中全球约 9.36 亿人患轻度至中度 OSA,4.25 亿人患中度至重度 OSA,中国约 2.1 亿 OSA 患者,同靶点竞品 2023 年净销售额 5.82 亿美元,2024 年 7.1 亿美元 [6] - 二是神经病理性疼痛,处于 Ib 阶段临床试验,我国约九千万人口受困扰,市场需求大 [6] 新药研发平台及团队 - 新药业务范围涉及从苗头化合物发现到 NDA 申报等环节,平台围绕成熟靶点 fast follow on 产品和全新靶点 first in class 产品布局 [7] - 新药研发中心建立 DMPK 平台、肿瘤药效平台等多项关键技术平台 [7] - DMPK 平台着力开发药物分析方法,为 1.1 类小分子药物研发不同阶段提供 DMPK 研究服务 [7] - 肿瘤药效平台以抗肿瘤药物临床前药效评价为核心,团队由海归博士领衔,具备多种动物肿瘤模型 [7][8] - 公司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吸纳人才,新药研发团队逾 200 人,硕博比例超 80%,领军人物为海外归来的国千人才 [8]
成都加码培育中小企业,力争三年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350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9 23:30
成都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计划 - 成都计划到2027年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35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以上、创新型中小企业2000家,累计目标分别为700家、4000余家、8000家 [1][2] - 当前成都已培育"小巨人"企业354家(全国城市第7)、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100余户(占全省60%以上) [1] - 计划推动专精特新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超7%,户均高价值专利3件以上,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85%,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95% [2] 成都产业基础与政策支持 - 成都已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2个万亿级产业及10个千亿级产业,拥有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1] - 2024年预计兑付企业奖补超20亿元,发放"壮大贷"等政策性贷款50亿元 [3] 创新成果路演活动 - 活动共有38个项目路演,涵盖成都本地及外地企业,涉及伺服控制系统、蛋白组学检测等领域 [4] - 成都乐恩自动化展示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伺服控制系统,寻求医疗康养等场景支持 [4] - 北京烛远生物通过路演寻求与成都生物医药企业合作,探索蛋白组学检测技术落地 [4] 科研成果转化挑战 - 初创企业普遍面临融资与科研成果转化难题,高校创新端与企业应用端存在差异 [5][6] - 四川迪亚生物案例显示,产学研融合需解决市场反馈与商业化路径问题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