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塞

搜索文档
达发的蓝牙芯片,被爆漏洞
半导体芯闻· 2025-07-01 17:54
蓝牙芯片漏洞事件 - 联发科旗下公司Airoha(达发)的蓝牙SoC产品存在多个安全漏洞,分别标记为CVE-2025-20700、CVE-2025-20701和CVE-2025-20702,攻击者无需身份验证即可通过蓝牙完全控制耳机设备[1] - 漏洞通过BLE GATT和蓝牙BD/EDR的RFCOMM通道暴露,允许未配对的攻击者读写设备的RAM和闪存,进而劫持配对的其他设备如手机[1] - 受影响的设备包括Bose QuietComfort耳塞、Marshall ACTION III、Sony Link Buds S等,涉及拜亚动力、马歇尔和索尼等供应商[2] 漏洞修复进展 - Airoha已在SDK中修复漏洞并提供新版本,但各供应商需自行构建固件更新并向终端用户分发补丁[2] - 截至研究发布时,尚未发现任何已修复的固件版本[2] - 研究人员暂未公开技术细节和PoC代码,但未来将披露更多信息[2] 其他半导体行业动态 - 半导体行业获得10万亿规模投资[4] - 多家芯片巨头市值出现大幅下跌[4] - HBM技术被评价为"技术奇迹",RISC-V架构被预测将在竞争中胜出[4]
谷歌(GOOGL.US)在印度开启硬件设备线上直销 包含Pixel手机、手表、耳塞等
智通财经网· 2025-05-29 19:04
谷歌在印度市场的销售策略调整 - 谷歌开始在印度直接线上销售硬件设备包括Pixel手机手表和耳塞等产品 [1] - 此前公司主要通过授权零售商和Flipkart销售产品此次是首次开通官方直接购买渠道 [1] - 公司计划在印度开设首批实体店选址工作已接近完成 [1] 谷歌与苹果在印度市场的竞争对比 - 苹果已在印度直接销售手机并在孟买和新德里运营实体零售店且有进一步扩张计划 [1] - 谷歌试图借鉴苹果的零售策略通过实体店展示产品提升收入 [1] - 苹果在全球拥有500多家零售店其零售策略已带来数十亿美元收入 [1] 印度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现状 - 苹果在印度高端手机市场(价格高于520美元)占据55%份额Pixel仅占2% [2] - 印度智能手机用户数量约达7 12亿市场发展迅速 [2] 产品定价与本地化生产 - Pixel手机在印度售价区间为360美元至1900美元iPhone售价区间为520美元至2100美元 [1] - 谷歌已开始在印度本土生产Pixel智能手机 [1]
被逼成「噪敏人」的年轻人,买出一个千亿产业
36氪· 2025-05-15 20:59
核心观点 - 城市噪音问题日益严重,导致"噪敏"人群增多,表现为对噪音异常敏感、睡眠干扰和情绪失控 [3][5][6] - 建筑隔音缺失是噪音问题的根源,现代建筑使用轻质材料导致隔音性能大幅下降 [24] - 年轻人采取多种方式对抗噪音,包括使用降噪产品、搬家甚至改变生活方式 [12][14][21] - 降噪产品市场快速增长,2024年中国降噪耳塞市场规模达32.15亿元,预计2025年增长7.03% [15] - 新版《住宅项目规范》将于2025年5月实施,提高隔音标准但仅适用于新建住宅 [24][26] 噪音对生活的影响 - 噪音导致睡眠不足、情绪暴躁和抑郁症状,案例显示有人因此患上重度抑郁症 [6][7] - 长期噪音干扰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部分人产生"无处可逃"的绝望感 [12][14] - 42%的邻里矛盾源于建筑隔音差,而非居民本身的问题 [18] 应对噪音的方式 - 个人防护措施:使用耳塞、降噪耳机、隔音窗帘等产品,但效果有限且可能引发耳朵发炎 [15][17] - 改变居住环境:搬至老小区、顶楼或农村,但安静房源通常价格更高 [14][21][22] - 极端应对方式:使用震楼神器、与邻居发生冲突,但往往加剧矛盾 [12][13] 建筑行业现状 - 当前住宅分户墙厚度仅12-20厘米,楼板厚度8-12厘米,远低于隔音需求 [24] - 为降低成本,建筑大量使用轻质材料如加气混凝土砌块,其密度仅为传统红砖的1/3 [24] - 新规实施后每平方米建筑成本将增加200-300元,可能引发开发商偷工减料或转嫁成本 [26] 市场数据 - 降噪产品市场形成千亿级"寂静经济",涵盖个人穿戴类和家居用品类 [15] - 同地段"低噪音房源"租金普遍更高,配备隔音设施的二手房溢价率可达15% [24] - 2024年全国住房质量投诉中,隔音差占比35%,位列第一 [28]
如何预防噪声污染?中疾控专家提示
人民网· 2025-04-28 17:41
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噪声暴露主要造成听觉系统损伤,包括听力损失和噪声聋 [1] - 噪声强度越强、接触时间越长,健康损害越严重 [1] 用人单位预防噪声污染的措施 - 改进工艺,优先采用降噪材料以降低工作场所噪声强度 [1] - 使用隔声材料将噪声源罩住,减少噪声在空气中传播 [1] - 定期对接触噪声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包括岗前、在岗和离岗听力检查 [1] 劳动者个人防护措施 - 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耳塞和护听器是有效防护手段 [1][2] - 需掌握正确佩戴方法,进入噪声作业场所前佩戴并全程使用 [2] - 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听音乐,控制音乐音量适中 [2] 防护用品使用注意事项 - 耳塞或护听器选择不当或佩戴不正确仍可能导致听力损失或噪声聋 [1] - 防护用品不能完全消除风险,需配合其他防护措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