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聚合支付技术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收单外包商备案有进有退,宝付支付回应“失效”:主动终止
北京商报· 2025-07-02 20:34
行业动态 -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新增428家收单外包服务机构通过备案 其中402家持有特约商户推荐资质 4家通过聚合支付技术服务备案 [3] - 当前备案公示的收单外包服务商总数达33130家 其中728家机构通过聚合支付技术服务备案 [4] - 收单外包机构作为支付机构与商户的中间商 承担多种业务 其佣金与商户交易流水挂钩 近年来数量快速扩张 [4] - 行业监管持续强化 从2016年启动备案到2025年发布新规 要求外包机构100%备案 并加强展业约束 [4] 监管政策影响 - 严格落实"先备案后展业"要求 将提升行业透明度 便于监管掌握市场动态 降低套码套现等违规风险 [5] - 备案筛选机制有助于优质合规外包商脱颖而出 推动行业服务质量提升 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5] - 外包商必须通过备案才能展业 且需持续更新备案信息 持牌支付机构备案失效不影响业务开展 [7] 企业动态 - 宝付支付主动终止备案申请 其备案状态显示为"失效" 公司称此举是为响应行业分类管理要求 [6] - 宝付支付表示终止备案不影响正常展业 因其持有支付业务许可证 具备开展相关业务的法定资质 [7] - 公司正在按照新监管条例要求 有序开展名称变更工作 [7] 专家观点 - 分析师指出外包商直接接触商户 监管不能因支付机构"空心化"而放松 备案制度有利于规范市场 [5] - 研究员认为备案名单常态化更新维护了行业竞争秩序 推动"优进劣出" 为高质量合作奠定基础 [7] - 专家建议外包商应完善风控体系 严格审核商户资质 定期报送数据 在合规框架内提供优质服务 [7]
黑名单、风险信息共享,两规范剑指收单外包管理
北京商报· 2025-06-08 19:16
行业新规发布 -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管理规范》和《收单外包服务评价管理规范》两项新规,旨在加强收单外包服务自律管理,规范市场行为,防范业务风险 [1] - 两项规范作为《收单外包服务自律管理办法》配套文件,明确了外包机构备案、信息登记、风险信息共享与黑名单管理、自律评价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流程 [1] 备案管理现状 - 截至6月8日,通过备案的外包机构达3.2万余家,其中提供聚合支付技术服务的718家,取消备案的超过2000家 [3] - 备案管理机制要求"先备案后展业",自2020年以来已提高外包服务市场信息透明度,打击涉赌涉诈、套码套现等违法违规行为 [3] 备案规范要点 - 明确外包机构备案条件、备案信息及证明材料要求,规定备案审核内容、标准、时限和公示信息 [4] - 特别强调聚合支付技术服务需与持牌机构界定数据安全管理责任边界,构建独立安全技术架构,防范数据泄露风险 [4] - 聚合支付服务类机构因掌握大量交易量且技术密集,需实施差异化严格管理 [5] 评价规范要点 - 列示30种风险行为,包括参与洗钱、欺诈、商户资金结算、转包分包、伪造交易信息等违规行为 [6] - 将风险等级划分为三级,明确黑名单管理标准和风险信息共享要求 [6] - 评价不合格的外包机构需在20个工作日内终止合作,其他收单机构不得与之建立新业务关系 [6] 行业影响分析 - 黑名单共享机制要求全行业共同惩戒,防止违规机构重新注册或变相新增业务 [7] - 短期将加速行业洗牌,淘汰高风险小外包机构,解决"随便拉个地推团队就能干外包"的问题 [7] - 长期来看,合规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外包机构将获得更多业务机会,行业竞争将从价格转向合规和技术 [7]
剑指收单外包机构风险!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明确黑名单管理标准
新京报· 2025-06-05 21:32
行业监管新规发布 -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管理规范》和《收单外包服务评价管理规范》,两项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 - 《评价规范》明确外包机构风险类型、等级、信息共享及黑名单管理标准 [1] - 《备案规范》强调数据安全、保密管理要求和工作纪律,明确违规情形及相应管理措施 [1] 聚合支付技术服务要求 - 外包机构可选择申请备案多种外包服务类型,但通过人工方式提供外包服务的不得申请交易信息转接服务备案 [2] - 聚合支付技术服务机构需遵守数据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与持牌机构明确数据安全管理责任边界 [2] - 聚合支付技术服务机构需构建独立安全的技术架构,业务系统需符合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 [2] 数据安全管理措施 - 聚合支付技术服务机构需建立数据加密机制,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传输 [3] - 需建立严格的访问权限管理机制,实施数据全生命周期监测管理 [3] - 聚合支付机构涉及多渠道交易信息整合与转接,数据安全风险较高,需实施差异化管理 [3] 外包机构评价与风险管理 - 《评价规范》列示30种风险行为,覆盖当前收单外包市场主要风险场景 [4] - 外包机构近三年评价结果向社会公示,不合格外包机构需在20个工作日内终止合作 [4] - 评价结果为不合格的外包机构,其他收单机构不得与之建立新的业务合作关系 [4] 风险信息共享与黑名单机制 - 持牌机构合作前需查询外包机构风险信息,合作中发现风险行为需在5个工作日内报送 [5] - 被列入黑名单的外包机构需在5个工作日内终止合作,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 [5] - 黑名单共享机制要求全行业共同惩戒,防止违规机构重新注册或拓展业务 [5]
规范收单外包机构进行时:228家支付服务商被取消备案
证券日报网· 2025-05-21 20:47
行业监管动态 - 截至5月21日,支付清算协会已取消228家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资格,其中23家为聚合支付类型机构 [1] - 2020年8月发布《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管理办法(试行)》,2023年5月进一步加码规范管理,要求收单机构存量合作外包机构100%备案 [3] - 2023年11月支付清算协会修订《收单外包服务机构登记及风险信息共享办法》,持续完善监管框架 [3] 市场现状与结构 - 目前完成备案的外包机构超3.2万家,其中聚合支付类型机构超700家 [2] - 2023年度评级覆盖31081家外包机构,参评数量同比大幅增长139.08% [4] - 评级为D级的外包机构需被审慎合作,E级机构需终止合作 [4] 机构合规要求 - 备案失效机构将面临业务收缩和市场出清,大概率退出支付市场 [4] - 收单机构需在保证商户服务延续性前提下,有序终止与未备案外包机构的合作 [2] - 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已明确要求仅与备案外包机构合作 [3] 行业发展趋势 - 监管持续强化严监管思路,推动行业结构优化和规范化经营 [3][4] - 支付清算协会将进一步完善自律制度体系,丰富管理工具 [4][5] - 外包机构合规经营意识提升,有助于提高支付服务水平和效率 [1][5]
超3.3万家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完成备案
证券日报· 2025-05-07 00:40
外包机构备案情况 - 截至5月6日已有超3 3万家外包机构完成备案 其中涉及聚合支付机构超700家 [1] - 外包机构是指经批准成立、接受收单机构委托承办收单非核心业务的企业 业务类型包括聚合支付技术服务、特约商户推荐等 [1] 行业监管动态 -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近期发布提示 要求收单机构加强外包机构管理 防范转包、分包业务风险 [1] - 支付清算协会已启动外包市场检查 未来或重点打击虚假商户等行为 并对严重违规机构实施黑名单分级分类管理 [2] 行业专家观点 - 外包机构备案管理对规范收单市场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合规备案有助于业务健康发展 [1] - 备案制是支付产业穿透式监管的关键环节 通过资质认证推动行业从野蛮扩张转向精耕细作 [2] - 外包机构违规行为会扰乱市场秩序 增加商户管理复杂度 并加剧支付风险管理压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