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胖哒幼(Panda Roll)熊猫系列
icon
搜索文档
泡泡玛特劲敌,要IPO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6-15 18:08
公司概况 - 52TOYS是一家IP玩具公司,拥有蜡笔小新、猫和老鼠等授权IP产品,以及猛兽匣变形机甲系列、胖哒幼熊猫系列和Sleep系列等自有IP产品 [1] - 公司由陈威和黄今于2015年5月在北京创立,目标是成为"中国版万代" [2] - 公司已形成静态玩偶、可动玩偶、发条玩具、变形机甲及拼装玩具、毛绒玩具及衍生周边等多品类产品 [5]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超过100个自有及授权IP [3] 业务发展 - 公司已扩展到东南亚、日本、韩国及北美等市场,拥有90家海外经销商和16家海外授权品牌门店 [3] - 计划未来几年在中国开设100多家品牌门店 [3] - 2022年至2024年海外收入从3540万元升至1.4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超过100% [14] - 2024年收入达6.3亿元,2022-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16.7% [13] - 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超过3200万元 [13] 融资历程 - 2017年7月获得澳银资本1500万元独家投资 [6] - 2018年1月获启明创投、巨鲸财富等投资 [6] - 2019年3月获启明创投和三千资本2250万元投资 [6] - 2020年完成5000万元B轮融资 [6] - 2020年12月获中金资本、前海母基金等投资 [7] - 2021年获2.5亿元投资 [7] - 2025年5月完成C+轮融资,估值超42亿元 [7] 行业比较 - 52TOYS在中国多品类IP玩具公司中排名第二,是中国第三大IP玩具公司 [12] - 泡泡玛特2024年营收超130亿元,经调整净利润34亿元 [12] - 布鲁可上市后股价涨幅超180%,市值超420亿港元 [10] - 卡游2024年收入突破百亿,经调整净利润超44亿元 [10] 创始人及投资人收益 - 陈威和黄今身价分别超过7亿元和4亿元 [8] - 启明创投、中金资本、前海母基金和国中资本持股价值分别约4.48亿元、4.47亿元、3.74亿元和3.04亿元 [9]
泡泡玛特劲敌,要IPO了
投中网· 2025-06-12 14:33
公司概况 - 52TOYS是一家专注于IP玩具的北京公司,拥有蜡笔小新、猫和老鼠等授权IP产品,以及猛兽匣变形机甲系列、胖哒幼熊猫系列和Sleep系列等自有IP产品 [1] - 公司成立于2015年5月,由陈威和黄今联合创立,目标是成为"中国版万代",涵盖潮玩、盲盒、手办、机甲、拼装模型等收藏玩具品类 [3]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超过100个自有及授权IP,并扩展到东南亚、日本、韩国及北美等市场,拥有90家海外经销商和16家海外授权品牌门店 [4] 融资与估值 - 公司已完成C+轮融资,估值超过42亿元 [7] - 主要投资方包括启明创投、中金资本、前海母基金、国中资本等,其中启明创投持股价值约4.48亿元,中金资本约4.47亿元 [8] - 2025年5月,万达电影子公司影时光及关联方儒意星辰投资52TOYS,并计划在IP玩具产品开发及售卖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 [7] 行业竞争 - 以2024年中国GMV计算,52TOYS在中国多品类IP玩具公司中排名第二,同时也是第三大中国IP玩具公司 [13] - 泡泡玛特2024年营收超过130亿元,经调整净利润34亿元,市值超过3300亿港元,与52TOYS的差距不断扩大 [11][13] - 布鲁可2025年1月登陆港股,冻结资金超过8774亿港元,获得超额认购超过6000倍,上市后股价涨幅超过180%,市值超过420亿 [10] 财务表现 - 52TOYS收入从2022年的4.63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6.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6.7% [13] - 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超过3200万元 [13] - 海外收入从2022年的3540万元升至2024年的1.4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超过100% [14] 发展战略 - 公司计划未来几年在中国开设100多家品牌门店 [4] - 与泡泡玛特不同,52TOYS定位为"收藏玩具第一品牌",强调收藏玩具的概念和市场比潮玩更大 [12] - 公司长期目标是"为每代人创造属于他们的收藏",让收藏玩具成为更多人所热爱的生活方式 [14]
泡泡玛特“吃大肉”,52TOYS着急“喝口汤” | BUG
新浪科技· 2025-06-03 07:28
公司概况 - 公司市值突破3000亿港元,计划赴港IPO [2] - 按2024年中国GMV计算,公司是中国第二大多品类IP玩具公司 [2] - 公司拥有超过100个自有及授权IP,包括蜡笔小新、猫和老鼠等授权IP,以及猛兽匣变形机甲系列、胖哒幼熊猫系列等自有IP [2] - 2024年收入达6.3亿元,同比增长68%,但净利润增速仅12%,毛利率从58%下滑至52% [2] - 64.5%的收入来自授权IP,自有IP占比逐渐走弱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63亿元、4.82亿元、6.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6.7% [7] - 同期年内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分别为170.8万元、7193.4万元、1.22亿元,三年累计亏损1.95亿元 [7] - 2022-2024年毛利分别为1.34亿元、1.95亿元、2.52亿元,整体毛利率分别为28.9%、40.5%、39.9% [8] - 自有IP产品毛利率在36%-47%之间,授权IP毛利率在27%-42%之间 [8] - 2022-2024年支付给IP的授权金分别为3377.3万元、2321.8万元及4575.5万元,三年累计超1亿元 [10] 股权结构 - CEO陈威等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约36.81%股份,为公司最大股东 [4] - 创始人陈威及其合伙人共计套现5773.19万元 [3][4] - 万达电影子公司影时光及关联公司中国儒意子公司儒意星辰投资1.44亿元,获得7%股份 [4] - 其他主要股东包括苏州启明融科(10.67%)、中金文化消费基金(10.65%)、前海投资(8.9%)等 [5] 行业对比 - 2020-2024年中国IP玩具市场规模从486亿元增至756亿元,预计2029年达1675亿元 [5] - 2024年泡泡玛特营收130.38亿元,LABUBU系列营收30.4亿元;卡游营收超100亿元;布鲁可营收22.41亿元 [5] - 2020年成立的TOPTOY 2024年营收达9.8亿元 [6] - 52TOYS收入增速(16.7%)低于卡游(55%)和布鲁可(超150%) [6] - 泡泡玛特2024年毛利率为66.8%,布鲁可为52.6%,52TOYS为39.9% [8] 业务模式 - 2022-2024年授权IP收入占比从50.2%增至64.5%,自有IP占比从28.5%降至24.5% [9] - 仅蜡笔小新授权IP就创造了超过6亿元GMV [9] - 独家获得授权的IP仅有Pouka Pouka [10] - 截至2024年底,国内有336家经销商,海外90家,但国内直营店仅5家 [11] - 2022-2024年经销商收入占比分别为66.7%、62.1%、66.8% [11] 行业分析 - 国内二次元周边市场此前被海外正版高价潮玩和国内盗版低质仿品切割 [12] - 市场扩张建立在授权IP之上,产品缺乏技术护城河 [12] - 万达资源投入可能帮助公司拓展影视IP市场 [12] - 行业竞争关键在于挖掘不一样的潮玩形态和技术专利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