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特曼卡牌

搜索文档
暴涨超500%!这一概念,股价频创新高!
证券时报· 2025-07-05 12:50
IP经济热潮席卷全球资本市场 - IP经济热潮正席卷全球资本市场 [2] - 日本三丽鸥、万代南梦宫、任天堂等知名IP运营商股价逼近或创历史新高 美国迪士尼股价创近3年新高 中国泡泡玛特旗下LABUBU IP火爆全球 最近一年股价涨幅超过500% [3] 经典IP的长期价值与运营策略 - 三丽鸥旗下Hello Kitty IP历史超50年 万代南梦宫拥有龙珠、海贼王、高达等IP 任天堂以马力欧、宝可梦等游戏IP为主 [5] - 三丽鸥股价从2022年6月持续上涨至今 万代南梦宫和任天堂股价上涨持续十年以上 [5] - 日本圆谷公司凭借奥特曼卡牌在中国市场成功 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股价涨幅超1000% [5] - 经典IP具备"穿越周期"能力 围绕其开发的卡牌、积木等新产品创造新消费增长点 [6] IP运营商的成功要素 - 迪士尼对米老鼠IP近百年成功运营 同时持续推出新IP并通过影视作品、衍生品验证其市场价值 [6] - 日本经典IP采用体系化、渐进式运营策略 成体系开发漫画、影视剧、游戏、衍生品 并随时代推陈出新 [7] 中国IP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IP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国产原创IP如哪吒形象、泡泡玛特LABUBU逐渐被市场认可 但距离成为经典仍有差距 [6]
新消费中的IP衍生品:美国与日本风格各异,中国正在走出自己的路径特色
2025-06-23 10:0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新消费中的 IP 衍生品、卡牌游戏行业 - **公司**:美国威世智公司、暴雪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全球集换式卡牌市场格局** - 全球集换式卡牌市场由万智牌和宝可梦引领,年收入均超 10 亿美元,中国市场起步晚,奥特曼卡牌奠定行业地位 [1] - 美国卡牌游戏市场萌芽于 1993 年万智牌推出,以社区参与度和竞技特性成全球化 IP;日本 1996 年推出宝可梦系列,通过锦标赛模式扩大覆盖面,1999 年销量超万智牌;中国 2009 年三国杀封闭测试开端,2018 年奥特曼爆款奠定行业地位 [2][3] 2. **行业成功衡量标准** - 衡量一个行业是否成功,看重磅玩家是否入场,如卡牌游戏领域宝可梦成功后吸引四批跟随者,代表该行业成为主流娱乐形态 [4] 3. **不同国家卡牌文化差异** - 美国以体育文化为核心,市场主体是体育球星卡;日本基于动漫 IP;中国通过知名 IP 如奥特曼推广,反映文化背景对娱乐产业影响 [5] 4. **卡牌文化产业链及金融化特征** - 卡牌文化形成成熟产业链,具备金融和投资属性,美国市场可与稳定币、比特币和 NFT 映射,香港或可作为中国试点 [1][6] 5. **日本集换式卡牌市场特点** - 以盲盒模式为主,动漫 IP 推动二级市场繁荣,2023 年市场规模超百亿元人民币,占日本玩具市场约 27%,竞技赛事强化社交属性 [7] 6. **中国卡牌产业发展现状** - 过去五年中国 IP 衍生品发展迅速,海外头部厂商布局简体中文市场,但人均支出低于日美,二级交易市场初期,监管多,有潜力放大规模,国内评级机构和交易平台权威性不及海外 [8] 7. **二级交易市场对产业规模影响** - 二级交易市场通过稀有卡牌限制发售和配套设施实现金融化,美国市场可将产业规模扩大七到九倍 [1][10] 8. **不同国家知识产权证券化差异** - 美国 1997 年开始对知识产权规范化尝试,个人专辑和电影版权可证券化融资发债;日本更多体现娱乐性和社交性,金融化、证券化无显著优势 [9] 9. **文化全球化成功共同点及中国发展路径** - 英国、美国和日本文化全球化成功因文化经全球消费者偏好检验,中国需发展独特价值观,通过 AI 弥补版权保护漏洞,先本土风靡再推广出去,总体基调是娱乐和社交 [13][14][1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历史贸易和交易放大效应原因** - 硬通货在历史贸易和交易中扮演重要角色,其稀缺性奠定地位,形成矩阵推高业态规模,类似证券市场 PE 估值,二级市场放大产业规模约七八九倍 [11][12] 2. **近期市场动态** - 市场有调整,关注 AI 领域发展动态,7 月 ChatGPT OpenAI 将发布 GPT - 5,特斯拉有机器人新动态,5 - 10 月发布会多,新消费和稳定币预计持续反复 [16]
IP赋能叠加社交属性推动增长,集换式卡牌赛道空间广阔
长城证券· 2025-06-13 16: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集换式卡牌行业作为泛娱乐玩具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空间广阔,有望凭借多元化的 IP、消费习惯培养以及卡牌自带的社交、收藏、投资等属性持续扩大消费群体范围并带动人均消费的提升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集换式卡牌赛道空间广阔,有望维持强劲增长 1.1 泛娱乐产品行业高速发展,集换式卡牌占据较高市场份额 - 中国泛娱乐产品行业快速增长,2019 - 2024 年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为 13.6%,预计到 2029 年将达 3358 亿元 [12] - 泛娱乐玩具 2024 年占整体市场规模 58.5%,2024 - 2029 年有望维持 15.8%复合增速;集换式卡牌 2019 - 2024 年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 56.6%,2024 年占泛娱乐玩具行业整体市场规模 25.8% [13][16] - 泛娱乐产品行业有望受消费群体破圈、消费需求提升、IP 持有者关注增加、生产能力提升、海外业务扩充五大因素驱动 [17] 1.2 卡牌行业种类丰富,集换式卡牌市场空间广阔 - 卡牌行业分为集换式和非集换式,集换式又可分为竞技型和非竞技型,消费群体有望持续拓展 [26] - 2024 年美国、中国和日本集换式卡牌行业市场规模分别为 219/263/147 亿元,中国集换式卡牌人均支出较低,行业有巨大增长潜力 [30][31] 1.3 集换式卡牌行业竞争格局较为集中,卡游位居行业龙头 - 2024 年中国集换式卡牌行业前五大公司占总市场份额 82.4%,卡游市场份额为 71.1% [32] - 集换式卡牌竞争壁垒在于头部 IP 资源和稳健的 IP 运营能力,卡游具备丰富 IP 资源和完备线下渠道 [35] 1.4 集换式卡牌门槛低且兼具多重属性,直播以及二手交易助推行业热度 - 集换式卡牌购买门槛低,用户增速及付费弹性高,2024 年我国收藏卡消费者人均花费 2905 元,43%消费者年度花销在 101 - 1500 元 [39] - 集换式卡牌兼具社交、竞技、投资属性,二手市场和直播渠道带动行业增长 [43][45][48] 1.5 产业链梳理:IP 方加强纵向布局,重视衍生产品发展 - 中国泛娱乐产品行业价值链涵盖 IP 授权、设计、开发、生产及销售 [56] - IP 供给侧充裕,IP 持有方加强纵向布局,卡牌产品受 IP 方青睐 [58][64][68] - 集换式卡牌原材料成本稳定,卡牌制作公司发力扩充 IP 矩阵,降低头部 IP 依赖 [74][79] 2.卡牌赛道重点公司梳理 2.1 IP 持有方 - **阅文集团**:2024 年 IP 运营收入 39.9 亿元,同比增长 34.2%;IP 衍生产品总 GMV 突破 5 亿元,与 Hitcard 合作推出《庆余年》收藏卡牌 [82][84] - **奥飞娱乐**:构建全年龄段 IP 矩阵,布局潮玩业务,推出铠甲勇士、喜羊羊与灰太狼等 IP 卡牌 [85][87] 2.2 卡牌制作 - **卡游**:集换式卡牌行业龙头,市场份额 71.1%,2024 年 GMV 达 187 亿元;集换式卡牌收入高增,文具赛道有望成第二增长曲线;产品由自有工厂生产,推进产能扩张 [89][90][96] - **姚记科技**:参股星卡发行平台和卡牌交易平台,体外孵化姚记潮品,为宝可梦卡牌中国大陆地区代理商 [98][101] - **华立科技**:布局集换式卡牌和游艺设备,业务覆盖较全 [103] - **京华激光**:与卡游合作,2024 年文创业务收入 1.85 亿元,同比增长 240.83% [107]
如何看潮玩卡牌行业近期市场方向?
2025-06-12 23:0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潮玩卡牌行业、衍生品行业、玩具行业、游戏行业 - **公司**:卡游、凯钰、布鲁可、泡泡玛特、拉布布、凯文教育、原神等国内游戏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环境与公司应对 - **日本品牌冲击**:2022 年日本宝可梦等卡牌品牌进入中国,推动本土化但因线下门店问题致大量关闭,冲击二级市场及卡游等国内公司[1][2][3] - **卡游成功应对**:卡游完善产品线、加大渠道铺设,2024 年销量暴涨,体现积极运作能力和对消费者心智的把握[1][4] - **凯钰优势**:凯钰采购 IP 速度快且热门,供应链强使产品更新快、营收高,如闪魂因供应链弱产能产值低[6] 公司策略差异 - **经销商选取**:卡游约 200 多个一级经销商,有门槛规格;布鲁可约 500 个,分一二三级,传统玩具模式[7] - **经销商管控**:卡游减少不配合或进货少的经销商,资源扶持及订货返点优胜劣汰;布鲁可对大小经销商均给机会,更易获二三级反馈[8][9] - **竞争策略**:卡游、布鲁可与泡泡玛特产品线重合,但泡泡玛特靠原创内容,卡游和布鲁可有丰富题材 IP[9] IP 相关 - **原创 IP 挑战**:卡游和布鲁可缺乏原创 IP,采购成熟 IP 更实际,泡泡玛特签约设计师占优势[11] - **IP 生命周期**:成熟 IP 有生命周期,内容持续传播是关键,如《名侦探柯南》热度高,《灌篮高手》商业价值降低[12][14] - **IP 选择运营**:选择运营 IP 需市场调研,考虑衍生品销售数据、团队偏好、目标用户等因素[15] 生产策略 - **自有工厂优势**:自有工厂能控制生产进度,避免第三方代工厂排期问题,及时响应市场需求[16] - **布鲁可未购产业链原因**:单独购买产业链成本高,布鲁可玩具模具成本高,受资金链影响[17] 海外市场 - **泡泡玛特和拉布布成功**:设计师有自主权,如拉布布设计师在香港发售产品火爆[17] - **卡游出海计划**:卡游计划拓展日韩及泰国市场,在日本和泰国较有优势,韩国竞争力弱[18] - **日本市场挑战**:日本本土 IP 竞争激烈,外来品牌需融入当地文化,如泡泡玛特和国内游戏公司表现不一[20] 授权与产品形式 - **授权模式**:市场授权有支付固定费用和固定费用加提成两种,大 IP 常用后者,提成 7% - 10%[21] - **产品形式选择**:根据主营业务、IP 关联性、目标用户群体选择产品形式,如卡牌考虑图案设计等[22] 价格定位与产品开发 - **价格定位突破**:泡泡玛特定位潮玩面向成熟人群,布鲁可和凯游从玩具印刷起步面向低龄,2024 年开始尝试突破[23] - **产品开发差异**:卡游产品面向 16 岁以上人群,覆盖多种类型;布鲁可对标日本万代,向更高年龄层发展[24] 供应链瓶颈 - **印刷环节瓶颈**:高精度设备、特殊工艺、卡片材质、防伪工艺是印刷行业瓶颈,影响生产线造价、耗材费用和毛利[25][26] 布鲁可推新节奏 - **推新加快原因**:布鲁可团队扩招,采购大量 IP,为覆盖版权费用和增加营收,推新速度加快[2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凯游上市进程信息不准确,建议咨询相关人士[5] - B 站与日本画师米山舞合作手办模型发售量 40 万 - 50 万件,但合作因高额设计费用不牢固[9] - 泡泡玛特通过多种方式延续商品力,如推出新系列、开发新赛道、联名合作等[10]
泡泡玛特劲敌,要IPO了
投中网· 2025-06-12 14:33
公司概况 - 52TOYS是一家专注于IP玩具的北京公司,拥有蜡笔小新、猫和老鼠等授权IP产品,以及猛兽匣变形机甲系列、胖哒幼熊猫系列和Sleep系列等自有IP产品 [1] - 公司成立于2015年5月,由陈威和黄今联合创立,目标是成为"中国版万代",涵盖潮玩、盲盒、手办、机甲、拼装模型等收藏玩具品类 [3]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超过100个自有及授权IP,并扩展到东南亚、日本、韩国及北美等市场,拥有90家海外经销商和16家海外授权品牌门店 [4] 融资与估值 - 公司已完成C+轮融资,估值超过42亿元 [7] - 主要投资方包括启明创投、中金资本、前海母基金、国中资本等,其中启明创投持股价值约4.48亿元,中金资本约4.47亿元 [8] - 2025年5月,万达电影子公司影时光及关联方儒意星辰投资52TOYS,并计划在IP玩具产品开发及售卖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 [7] 行业竞争 - 以2024年中国GMV计算,52TOYS在中国多品类IP玩具公司中排名第二,同时也是第三大中国IP玩具公司 [13] - 泡泡玛特2024年营收超过130亿元,经调整净利润34亿元,市值超过3300亿港元,与52TOYS的差距不断扩大 [11][13] - 布鲁可2025年1月登陆港股,冻结资金超过8774亿港元,获得超额认购超过6000倍,上市后股价涨幅超过180%,市值超过420亿 [10] 财务表现 - 52TOYS收入从2022年的4.63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6.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6.7% [13] - 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超过3200万元 [13] - 海外收入从2022年的3540万元升至2024年的1.4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超过100% [14] 发展战略 - 公司计划未来几年在中国开设100多家品牌门店 [4] - 与泡泡玛特不同,52TOYS定位为"收藏玩具第一品牌",强调收藏玩具的概念和市场比潮玩更大 [12] - 公司长期目标是"为每代人创造属于他们的收藏",让收藏玩具成为更多人所热爱的生活方式 [14]
夫妻卖卡给小学生,一年净赚44亿
华尔街见闻· 2025-06-10 18:46
核心观点 - 卡游公司凭借卡牌业务实现高速增长,2024年营收达100.57亿元,净利润44.66亿元,远超泡泡玛特等同行[6][31] - 卡牌行业通过"抽卡"机制和稀有卡炒作形成成瘾性消费,部分稀有卡二手价格高达18.88万元[9][10][29] - 卡牌已成为儿童社交货币,拥有稀有卡意味着在班级获得社交地位[15][22][24] - 公司高度依赖IP授权,奥特曼卡牌曾占收入六成,目前IP数量已扩充至70个[34][42] - 行业面临IP续约风险、假卡泛滥和未成年人保护等挑战[42][49][50] 商业模式 - 卡牌业务占总收入超90%,2024年毛利率达71.3%,利润水平远超文创行业平均水平[32][33] - 采用"盲抽"销售模式,卡包价格从2元到15元不等,稀有卡抽取概率极低(1440包可能仅出1-2张)[20][22] - 经销商渠道贡献超80%收入,产品渗透至各级市场包括乡镇小卖部[37][38] - 直播拆卡成为重要销售渠道,通过即时开奖刺激消费[38][40] 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营收从22.98亿元增长至100.57亿元,4年增长近4倍[31] - 同期净利润从7.95亿元攀升至44.66亿元,增长近6倍[31] - 2024年整体毛利率67.3%,卡牌业务毛利率71.3%[33] - 奥特曼卡牌2023年销量腰斩导致业绩下滑,后通过扩充IP恢复增长[34] 产品体系 - 产品分为收藏类(CCG)和竞技类(TCG),目前以收藏类为主[18][19] - 卡牌分16个等级,价格从0.5元至5000元不等,异形卡最高达5000元[20][21] - 与70个IP合作,包括奥特曼、小马宝莉、哪吒等,奥特曼系列曾推出320款产品[34] - 原创IP仅"卡游三国",2024年交易额2.9亿元,占比2.6%[42] 行业趋势 - 卡牌行业复制盲盒模式但发展更快,涉及金融化炒作[13][41] - 全球卡牌市场已形成成熟生态,中国仍以收藏为主尚未发展竞技文化[54] - 行业尝试与国潮文化结合,开发四大名著、金庸系列等产品[44][45] - 未来可能引入数字证书防伪,并发展竞技类产品延长生命周期[49][52]
靠奥特曼卡牌“收割小孩”的卡游二闯港交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9 16:49
公司概况 - 公司2024年营收超过100亿元,正在第二次冲刺港股上市 [1] - 主要产品包括集换式卡牌、人偶、其他玩具及文具,其中集换式卡牌是核心产品 [1] - 核心产品通过奥特曼、小马宝莉等热门IP盲盒设计,结合"收集欲"与"随机性",成为小学生群体的"社交硬通货" [1] - 中国集换式卡牌市场超90%消费者年龄不足15岁 [1] 财务与股权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亏损 [1] - 2024年以几乎"0元送"方式向董事长、董事长姐姐及独立第三方个人赠送价值近18亿元的公司股权 [1] 市场表现与问题 - 有学生半年内消费近10万元购卡,家长花费200万元仍未能集齐目标卡牌 [2] -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近5.6万条投诉中,90%涉及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 [2] - 一张稀有小马宝莉卡牌在黑市被炒至21万元,暴露市场投机乱象 [2] 业务风险 - 营收结构单一且依赖授权 [1] - 卡牌产品被指给未成年人带来不良影响,业务面临合规风险 [1] - 卡牌抽卡机制被指具有"类博彩"性质,容易让未成年人形成赌博心理 [2] - 对赌到期在即,存在巨大回购压力 [1]
为娃选礼物 着实伤脑筋
北京晚报· 2025-05-29 14:51
儿童节礼物市场分析 1) IP授权玩具市场 - 动画IP授权玩具溢价显著,如小马宝莉城堡玩具售价500元,附加服饰单套199元,组合购买可享8.8折优惠 [4] - 奥特曼卡牌成为儿童社交载体,全套160张卡牌售价近300元,家长认为性价比低但认可其社交属性 [4] - 文具类产品通过IP联名实现价格翻倍,如"香菜笔"售价达普通中性笔3-4倍 [4] 2) 网红玩具风险 - "泥"类玩具(如水晶泥)含硼砂成分,可能导致儿童误食中毒,长期接触引发多器官损伤 [5] - "捏捏乐"解压玩具存在"三无"问题,定制产品可能使用有害颜料或香精 [6] - "零食花束"部分含三无食品,劣质装饰材料(如香水假花)引发过敏反应 [6] 3) 教育培训机构营销策略 - 培训机构借儿童节推出课程捆绑赠品,如美术班5000元课程送旅行箱或电动牙刷,但儿童抵触"上课礼物" [7] - 游泳班以"暑期优惠"为卖点,50节课套餐被儿童视为非节日礼物 [7] - 轮滑机构降价50%促销课程,家长购买决策与儿童实际需求错位 [7] 4) 消费者行为洞察 - 家长面临仪式感与实用性的矛盾,部分选择高价IP玩具满足儿童情感需求 [1][4] - 儿童对网红玩具的偏好受社交媒体影响,但家长对成分安全性存疑 [5][6] - 教育培训机构将课程包装为"礼物",实际转化率受儿童接受度制约 [7]
京华激光连续涨停:卡游冲刺上市或为导火索 文创业务高增长但波动较大
新华财经· 2025-05-28 13:17
京华激光股价表现与市场关注点 - 京华激光(603607 SH)近期股价表现强劲,6天内实现5次涨停,区间涨幅达54 78%,位列谷子经济概念股首位 [2] - 股价上涨与核心客户卡游公司二度申请港交所上市及泡泡玛特股价持续上涨带来的板块热度有关 [2] - 卡游公司提交上市申请次日(2025年4月15日),京华激光开盘涨停并开启持续上涨行情,累计涨幅接近翻倍 [11][12] 公司主营业务与财务表现 - 主营业务为激光全息防伪纸/膜,占收入比重超97%,属于造纸及纸制品行业(近年整体下滑) [5] - 文创业务2024年营收1 85亿元(+240 83%),主要受益于"小马宝莉""叶罗丽"等IP卡牌产品放量 [5] - 文创业务收入波动显著:2022年8868万元→2023年5417万元→2024年1 85亿元 [14] - 目前烟标业务仍为主营业务,文创业务收入占比未披露 [14] 核心客户卡游公司合作情况 - 自2010年起为卡游公司配套"奥特曼"卡牌,近年新增"小马宝莉""叶罗丽""名侦探柯南"等IP卡牌 [6] - 行业洞察系统显示,2024年向卡游科技(卡游全资子公司)采购金额达4436 78万元 [7] - 2024年10月25日获得"浙江卡游-大五星-京华版"作品著作权登记 [8] 产能扩张与增长驱动因素 - 现有产能无法满足文创业务需求,计划投资建设年产2万吨UV光刻铂金浮雕防伪材料项目(占地18亩) [10] - 《哪吒2》2025年1月上映,其衍生卡牌产品热销可能推动2025年中报业绩增长 [10] 卡游公司IPO相关风险 - 卡游2024年营收同比+277 78%至超百亿,但净利润亏损12亿元(2023年为盈利) [13] - 2024年首次IPO因股权架构和数据安全问题被证监会问询,最终申请失效 [13] - 2024年7月被央视曝光违规向未成年人销售卡牌盲盒,合规性存疑 [13]
一个港股IPO开盘暴涨80%
投资界· 2025-01-10 12:01
公司概况 - 布鲁可于2024年1月10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发行价60 35港元 开盘涨幅超80% 市值超250亿港元 招股获6000倍认购 引入景林资产 UBS AM Singapore等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5000万美元 [4] - 公司成立于2014年 专注拼搭角色类玩具开发 拥有奥特曼 变形金刚等热门IP授权 是中国最大拼搭角色类玩具企业 2023年GMV约18亿元 同比增长170% [4][8] - 创始人朱伟松为80后连续创业者 曾联合创办游族网络 2014年转型玩具行业 主打差异化儿童积木产品 易拼搭 能百变 可互动 [6] 业务与财务表现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拥有431款在售SKU 自有IP百变布鲁可和英雄无限动画累计播放量超152亿 粉丝超500万 50个授权IP中已商业化10个 包括134款奥特曼SKU和64款变形金刚SKU [8] - 产品定价亲民 主流价格带9 9元至399元 热销产品定价39元 平价产品9 9元至19 9元 [8] - 2021-2024H1营收分别为3 30亿元 3 26亿元 8 77亿元及10 5亿元 2024H1收入已超2023全年 同期经调整净利润2 92亿元 首次扭亏为盈 [8] - 奥特曼IP产品贡献主要收入 2023年及2024H1占比分别为63 5%和57 4% [8] 融资与股东结构 - 完成三轮融资累计17 87亿元 2020年Pre-A轮获源码资本 君联资本 高榕创投3 3亿元 2021年A轮由云锋基金 君联资本领投近6亿元 投后估值72亿元 [11] - IPO前创始人朱伟松持股54 95% 君联资本持股7 03% 源码资本持股5 64% 云锋基金持股3 15% 高榕创投持股1 19% [11] - 机构投资逻辑:君联资本看好科技创新驱动的消费升级 源码资本认可积木品类创新空间 云锋基金看好拼搭玩具千亿市场及品牌化趋势 [11] 行业背景 - 全球玩具市场规模从2019年6312亿元增至2023年7731亿元 预计2028年达9937亿元 拼搭角色类玩具为增长最快品类之一 [12] - 兴趣消费崛起催生"谷子经济" 名创优品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22 81亿元同比增22 8% 卡游2021-2022年营收23亿/41亿元 净利润8亿/16亿元 [15] - 2024年港股迎上市潮 蜜雪冰城 古茗等消费公司排队IPO 市场看好2025年香港IPO前景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