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olly
icon
搜索文档
迷你LABUBU,没能续上泡泡玛特的动能
新浪财经· 2025-10-31 18:24
公司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公司第三季度整体收益同比增长245%至250% [1] - 中国市场收益同比增长185%至190%,海外收益同比飙升365%至370% [1] - 业绩延续了上半年的高增长态势,刷新了市场对潮玩行业增速的认知 [3] 二级市场股价反应 - 公告发布当日,公司股价跌幅一度达到8.08%,10月23日再次暴跌9.36% [4] - 截至10月30日收盘,公司股价报229.80港元/股,市值收于3079亿港元 [5] - 自8月下旬市值峰值超4000亿港元以来,股价已累计回撤超过30%,市值蒸发近千亿港元 [5] - 10月17日至30日,股价整体呈下行趋势,仅22日回升2.4%,27日回升1.3%,30日回升0.7% [5] LABUBU系列的核心地位与风险 - 2025年上半年,以LABUBU为核心的THE MONSTERS系列营收达48.14亿元,同比增长668.0%,占公司总收入的34.7% [5] - 该系列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5.8%升至2024年的23.3%,再至2025年上半年的34.7%,成为公司第一大IP [17] - 同期,MOLLY系列收入占比降至9.8%,SKULLPANDA系列占比降至8.8% [17] - 市场担忧公司过度依赖单一IP,其热度波动直接影响公司估值逻辑 [5] LABUBU系列市场热度变化 - 10月下旬,LABUBU系列二手成交均价从超1100元回落至200元左右,跌幅超过80% [8] - LABUBU"本我"系列隐藏款成交均价从6月的超4500元回落至近期的700元左右 [8] - 2025年8月末推出的"迷你LABUBU"(心底密码系列)价格迅速崩盘,单盒成交均价降至107元,整盒跌至1446元,价格缩水超50% [11] - 旧款LABUBU"前方高能系列"整端回收价从6月的1380元下滑至9月的600至700元 [13] 公司产能与供给策略调整 - 公司于6月18日全渠道补货,LABUBU"前方高能系列"预计补货量达400万至500万只 [14] - 618补货期间,京东旗舰店销售量30万+,天猫旗舰店销售量70万+ [14] - 2025年8月,公司毛绒类产品单月总产能已超过3000万只,较2025年3月增幅超过1000% [14] - 在广东东莞合作工厂,LABUBU单日产能于2025年上半年被拉升到10万只 [14] - 主动打击黄牛炒作、维护价格稳定的策略,导致二手市场投机资金撤离,产品"理财属性"消解 [14] 公司IP孵化与投入情况 - 公司上市融资57亿港元,并将其中五分之一用于扩大IP库,分为物色艺术家、组织内部设计团队和收购火热IP三部分 [19]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往IP上累计投入约3亿元,而2024年艺术家IP营收达111.2亿元,IP投入在营收中占比不足3% [22] - 相比之下,迪士尼2023财年内容成本投入超过270亿美元,占其总营收的30%以上 [22] - 2025年第三季度上新共31个系列,但新系列如"星星人"上半年收入占比仅为2.8%,接棒能力不足 [22] - 10月推出的LABUBU万圣节系列中,大隐藏"月影假面"价格从159元涨至2289元,溢价13.4倍,显示公司仍依赖LABUBU IP [23] 海外市场扩张与挑战 - 截至2025年9月末,海外门店达172家,其中北美在1至9月新开30家,目前合计49家 [27] - 海外本地化运营持续推进,部分其他热门IP出现在地区社媒账号上 [27] - 但海外销售额主要靠LABUBU拉动,消费者对其他IP认知度低,若LABUBU热度衰退,海外市场增长可能放缓 [28] - 招商证券国际将公司2025年销售额、净利润预测分别上调16%和13,判断基于强劲的国际化扩张与多渠道布局 [27] 行业竞争与公司转型挑战 - 潮玩行业处于从野蛮生长向成熟竞争的过渡期,名创优品旗下TOP TOY年收入不足公司十分之一,十二栋文化、酷乐潮玩等竞争对手积极布局IP矩阵 [25] - 公司需要从"爆款制造者"进化为"IP孵化器",这要求组织能力升级和更快推出具备全球影响力的新IP [25] - 若2026年公司无法推出"下一个LABUBU",估值体系可能从"高成长潮玩龙头"切换为"成熟消费品公司",意味着更低估值倍数和更严苛盈利能力要求 [29]
2025年潮玩市场出海研究报告
搜狐财经· 2025-10-29 09:55
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潮玩市场出海研究报告 中国在潮玩出海中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这源于产业链、设计力与文化适配能力的三重支撑。首先,完善的供应链体系覆盖从原创设计、生产制造到物流配 送的全环节,能快速响应全球市场的订单需求,降低生产成本;其次,原创设计能力日益成熟,不少品牌能将东方文化元素与全球潮流审美融合,既保留特 色又贴合海外消费者偏好;最后,对不同市场文化的适配能力强,能根据区域审美调整产品风格,比如在东南亚推出符合当地华人文化的IP衍生品。这种优 势体现在多个品类的出海表现中:卡游的《小马宝莉》英文版卡牌成功进入东南亚,"哪吒系列"更在当地掀起代开热潮;泡泡玛特的Molly、Pucky等原创IP 盲盒,在欧美市场通过线下门店与社交营销收获大量粉丝。 头部品牌的出海实践,为中国潮玩走向全球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作为国内潮玩龙头,泡泡玛特已进入美国、英国、加拿大等23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中国 大陆地区收入近80亿元,线下渠道贡献显著。其海外布局并非单纯"卖产品",而是注重品牌与文化的双重渗透:在社交媒体端,通过"全球主账号+区域子账 号"的架构覆盖TikTok、Instagram等平台,既保持品牌形象 ...
今日焦:3Q25再超預期-20251023
新华汇富· 2025-10-23 15:18
泡泡玛特业绩表现 - 泡泡玛特3Q25总营收同比增长250%,较上半年204%的增速进一步提升[1] - 公司全年营收指引为人民币300亿元,对应同比增长131%,被认为较为保守[1] - 中国市场营收同比增长185%-190%,较上半年135%的增速显著提升[1] - 线上渠道营收同比激增300%-305%,线下渠道同比增长130%-135%[1] - 美洲地区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幅达12.65-12.7倍,欧洲及其他地区实现7.35-7.40倍增长[1] - 亚太地区因去年高基数影响,录得170%-175%的稳健增长[1] IP组合与市场前景 - 核心IP THE MONSTERS系列(代表角色Labubu)占2025上半年总营收比重仅35%[4] - 公司IP组合均衡,包括TwinkleTwinkle、SKULLPANDA、Molly及Dimoo等,展现强劲增长势头[4] - 2025年推出的万圣节主题系列「WhySoSerious」上市后迅速售罄,验证IP市场号召力[4] - 公司对应2026财年预测市盈率为20倍[4]
泡泡玛特第三季度业绩大增超245% 公告前股价跌超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2 07:47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整体未经审核收益同比增长245%至250% [2] - 第三季度中国区收益同比增长185%至190% [4] - 第三季度海外市场收益同比增长365%至370% [4] 分区域及渠道业绩 - 线下渠道收益同比增长130%至135% [4] - 线上渠道收益同比增长300%至305% [4] - 亚太地区收益同比增长170%至175% [4] - 美洲地区收益同比大幅增长1265%至1270% [4] - 欧洲及其他地区收益同比增长735%至740% [4] 增长驱动因素 - 加速推进全球化战略,通过本地化运营、渠道拓展及IP本土化策略成功打入关键市场 [4] - 海外门店数量增加,线上渠道销售额大幅提升 [4] - 头部IP如Molly、SKULLPANDA、Dimoo在国际市场持续破圈,吸引大量新用户 [4] - 强大的IP运营和产品创新能力推动增长,多款新品成为爆款 [5] - 万圣节“WHY SO SERIOUS”系列盲盒线上开售数分钟即售罄 [5] - LABUBU大隐藏款“月影假面”价格从159元升至2289元峰值,溢价13.4倍 [5] 管理层观点与展望 - 公司董事长兼CEO对北美和亚太市场增长有信心,预计两区域销售额将与去年国内市场销售额持平 [5] - 管理层更关注LABUBU成为世界级IP背后的长期价值,认为其价值挖掘才刚刚开始 [6] - 产品开发将保持克制,避免过度消耗IP [6] 股价表现与市场观点 - 业绩公告当日股价重挫8.08%,报250.4港元/股 [2] - 近三个交易日股价回调幅度超过13% [7] - 今年以来公司股价累计上涨近200%,并于8月26日创下339.8港元历史最高价 [7] - 市场分析认为股价调整反映投资者对IP可持续变现能力及生命周期的担忧 [7] - 分析指出公司存在爆款依赖风险,营收波动可能较大,需构建更多元化IP组合 [7] - 摩根大通将投资评级上调至“增持”,目标价升至320港元,预计2025年销售及经调整盈利分别同比升165%及276% [8]
新IP“星星人”迅速崛起,Labubu产能提升10倍后依旧售罄,摩根大通上调泡泡玛特至“增持”
华尔街见闻· 2025-10-16 21:36
摩根大通评级上调与核心观点 - 摩根大通将泡泡玛特评级从“中性”上调至“增持”,目标价从300港元上调至320港元 [2] - 公司基本面未改变且更强劲,市场恐慌提供绝佳配置时机 [1] 热门IP表现与需求 - Labubu产能较2025年第一季度提升10倍,但Labubu 3.0和Mini Labubu在所有地区仍售罄 [2][5] - Labubu万圣节"Why So Serious"毛绒系列在二手市场转售价格溢价高达290% [6] - 新IP“星星人”在万圣节系列中二级市场溢价达130%,仅次于Labubu [9] - 摩根大通预测“星星人”将在2027年贡献总销售额的8%,与Skullpanda、Molly和Crybaby等成熟IP(预计8-9%)并驾齐驱,Labubu贡献预计为35% [10] 未来增长催化剂 - 公司计划于12月发布“Labubu & Friends”动画,并于2026年3月或4月推出Labubu 4.0 [7] - 包含5个IP(Labubu、星星人、Molly、Dimoo和Hacipupu)的万圣节系列产品在主流线上平台数分钟内售罄 [8] 财务表现与估值 - 股价从近期高点335.40港元下跌24%至254港元,同期恒生指数上涨7% [3][11] - 摩根大通将2025至2027年盈利预测上调5-7% [14] - 预计2025年销售额和调整后盈利同比分别增长165%和276%,2026年同比分别增长28%和29% [15] - 当前基于摩根大通预测的2026年市盈率为20倍,风险回报比更具吸引力 [3][15] 全球化布局与风险应对 - 公司为2025年第四季度购物季准备库存,可应对近期关税波动 [18] - 公司拥有直接提价权,曾在2025年4月于海外市场将盲盒价格上调12%(从17美元至19美元),毛绒玩具上调27%(从22美元至28美元) [18] - 仅需提价约15%即可完全抵消美洲市场关税对毛利的影响 [19] - 公司正规划全球六大制造中心(中国4个,海外2个)以支撑长期全球扩张 [20] - 美洲市场销售贡献预计从2025年约21%提升至2027年约28%,海外业务对集团收益贡献在2027年接近60% [21]
中国潮玩“跑赢”迪士尼|经济观察
长沙晚报· 2025-10-16 07:43
公司业绩与行业地位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38.76亿元人民币,以微弱优势超越迪士尼玩具业务收入,跃居全球玩具行业第二,仅次于乐高 [1] - 公司成立于2010年,凭借热门IP形象改写了全球玩具行业竞争格局 [1] - 过去一年公司股价累计上涨逾165%,近期股价创下新高 [7] 产品市场热度与销售表现 - 新品首发呈现“一货难求”现象,线上平台产品上线即被抢空,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3] - 线下门店热度爆棚,多款系列产品断货,多家门店表示新品暂无补货计划 [4][5] - 二手市场溢价显著,某系列盲盒整盒售价1272元被炒至1900元,涨幅超49%,另一款产品原价199元二手价飙升至1500元,溢价达6.5倍 [3] 商业模式与IP孵化策略 - 公司采用“轻IP”模式突围,通过叛逆设计、精妙盲盒机制和社交媒体传播,成为跨文化流行的“社交符号” [7] - 核心创新在于将IP开发从“内容驱动”转向“数据驱动”,通过自动贩卖机购买数据将市场反馈实时传导至后端设计环节 [8] - 公司搭建了标准化的IP孵化机制,使IP开发从“高风险投资”转变为“精准定投”,有效降低了新IP的开发门槛与市场风险 [8] 品牌价值与用户连接 - 公司IP形象如Molly、Labubu、星星人等让消费者找到了“情绪共鸣” [9] - 品牌瞄准用户的情绪价值与个性化表达需求,让IP形象成为个人审美、性格的外在载体 [9] - 品牌成功印证了在当下消费市场,唯有让IP真正触达人心,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长期青睐 [9]
自有IP收入不到1%,冲刺港交所的TOP TOY也有“泡泡玛特”梦
国际金融报· 2025-09-30 00:24
上市申请与市场定位 - 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瑞银集团及中信证券[1] - 公司是中国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潮玩集合品牌,2024年GMV为24亿元[1] - 公司定位为潮玩集合品牌,售卖多方IP玩具手办,区别于泡泡玛特的自有IP品牌模式[2]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营收从三年前的6.79亿元跃升至19.09亿元,增长显著[4] - 2024年上半年营收为13.6亿元,净利润约1.8亿元,净利率约13.2%[4] - 2024年通过向名创优品销售商品实现收入9.23亿元,占总收入的48.3%[8] - 2025年上半年通过向名创优品销售商品实现收入6.19亿元,占总收入的45.5%[9] IP运营与产品策略 - 公司拥有17个自有IP、43个授权IP及600多个他牌IP[4] - 2024年,三丽鸥、迪士尼等热门授权IP贡献收入约8.89亿元,占总收入的47%[4] - 自有IP在2024年仅实现680万元营收,占总收入不足1%[4] - 去年IP授权支出为3278万元,自有IP收入尚不足以覆盖授权成本[4] - 与Chiikawa联名的快闪店单月GMV近一千万元[4] 渠道网络与客户依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全国共有293家门店[8] - 名创优品既是控股股东(持股86.9%),也是最大客户[8] - 公司计划在2025年国内新开100家门店,年底国内门店总数预计达380至400家[12] - 未来五年海外计划覆盖全球100个国家,开设1000家门店[12] 行业竞争与战略方向 - 公司计划强化自有IP和加快出海,以进行规模扩张[12] - 公司已准备100亿元储备资金用于海内外扩张[12] - 公司上海全球旗舰店与泡泡玛特全球旗舰店距离仅约600米,体现竞争意图[10] - 改造后的永辉超市将成为公司自有产品(如积木、盲盒)的渠道窗口[10]
自有IP收入不到1% 冲刺港交所的TOP TOY也有“泡泡玛特”梦
国际金融报· 2025-09-30 00:14
上市申请与行业背景 - 名创优品旗下潮玩品牌TOP TOY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瑞银集团及中信证券[1] - 分拆完成后TOP TOY仍将是名创优品的附属公司,名创优品创始人曾希望TOP TOY在3年内单独上市[1] - 2024年潮玩行业活跃,泡泡玛特市值飙升,卡游也已递交招股书,TOP TOY有望以潮玩企业身份获得更高估值溢价[1] 公司规模与市场地位 - TOP TOY成立于2020年12月,按照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其是中国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潮玩合集品牌,2024年公司GMV为24亿元[2] - 公司过去三年营收规模由6.79亿元跃升至19.09亿元,2024年上半年营收13.6亿元、净利润约1.8亿元,净利率约13.2%[3] 业务模式与IP策略 - TOP TOY业务模式类似于集市,售卖来自多方IP的玩具手办,与泡泡玛特侧重自有IP孵化及直营店的模式形成对比[2] - 公司目前拥有17个自有IP、43个授权IP以及600多个他牌IP[4] - 公司业绩高度依赖外部IP,2024年三丽鸥、迪士尼等热门授权IP贡献收入约8.89亿元,约占总收入的47%[5] - 自有IP市场影响力较弱,2024年17款自有IP仅实现680万元营收,在公司营收中占比不足1%,而授权IP费用支出为3278万元[5] 关联交易与渠道依赖 - 名创优品是TOP TOY控股股东,持有公司86.9%股份,同时也是其最大客户[8] -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TOP TOY通过向名创优品销售商品分别实现收入9.23亿元和6.19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48.3%和45.5%[8][9] - 未来永辉超市(名创优品为第一大股东)也将成为TOP TOY的销售窗口之一,主要销售积木和盲盒等自有产品[10] 扩张计划与资金储备 - 公司计划2024年在国内新开100家门店,预计到年底国内门店总数将达到380至400家[10] - 海外市场方面,计划未来五年覆盖全球100个国家、开设1000家门店[10] - 为支持海内外扩张,公司已准备100亿元储备资金[10]
1688平台将推出全球首个跨境电商AI智能体;霸王茶姬全球最大超级茶仓落地香港|36氪出海·要闻回顾
36氪· 2025-09-28 07:00
跨境电商与平台动态 - 阿里巴巴1688平台将推出全球首个跨境电商AI智能体“遨虾”,该产品可通过视觉识别与语义分析匹配货源,将选品周期从数天缩短至几分钟,预计2025年11月上线 [2] - 淘宝出海宣布今年双11将在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同步启动,投入10亿元营销补贴,目标帮助10万商家实现海外成交翻倍,平台提供“0退货退款、0运营成本”的轻资产模式 [2] - 波兰电商市场2024年规模达352亿欧元,预计2028年将接近500亿欧元,跨境电商交易占线上总销售额的18.65%至19% [9] - 越南拟出台电商新法草案,要求国内外卖家及直播带货者实名认证,以规范市场,2024年越南电商规模达250亿美元,占社零总额10% [9] 中国品牌全球化与海外扩张 - 新茶饮品牌霸王茶姬全球最大“超级茶仓”在香港开业,为品牌在香港的第7家门店,截至2025年6月底,霸王茶姬全球门店数量达7038间 [3] - 茶百道法国首店在巴黎开业,开业首周累计销售额近50万,2025年上半年已在韩国、马来西亚等7个国家和地区开设21家门店 [4] - 泡泡玛特在墨西哥正式上线官方电商平台,加码拉美市场,其2025年上半年美洲营收同比暴涨1142.3% [4] - 雅迪集团将于11月正式进军日本市场,首批车型售价约21万日元,比日本本土品牌便宜约30% [6] 物流与供应链升级 - 圆通航空成为国内首家入驻全球数字化货运平台Freightos WebCargo的民营全货机航司,将为全球超2.5万家货代企业提供实时报价、舱位直连等服务 [5]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进展 - 智元机器人将其GO-1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全面开源,此为全球首个采用ViLLA架构的通用具身智能模型 [5] - 字节跳动与梅赛德斯-奔驰达成战略合作,覆盖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搭载豆包大模型的首款奔驰纯电CLA车型将于今秋上市 [5] - 优必选与云智汇科技签署全球战略合作协议,2025-2027年将共同推进优必选人形机器人在全球的制造、落地与交付 [6] 企业融资与市场拓展 - 智能泳池机器人研发商星迈创新完成10亿元A+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技术研发及海外市场拓展,公司产品已进入全球38个国家,线下门店突破2000家 [7] - 海国图智研究院旗下新能源公司完成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其光伏储能移动微商业平台车项目已在孟加拉国达卡市获得首批超100台订单 [7] - AI动漫科技公司优时映画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技术研发及海外市场布局,公司通过AI工具制作“漫剧”主攻日本市场 [8] - 高精度手术机器人公司昂泰微精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资金将用于产品生态完善、临床注册及国际化布局 [8] - 齿科3D打印解决方案提供商铼赛智能完成数千万元Pre-B轮融资,资金将用于产品研发与出海市场拓宽,公司已与百余家海外公司达成合作 [9]
中国公司全球化周报|1688平台将推出全球首个跨境电商AI智能体/霸王茶姬全球最大超级茶仓落地香港
36氪· 2025-09-27 22:02
跨境电商与AI技术应用 - 1688平台推出全球首个跨境电商AI智能体"遨虾" 通过视觉识别与语义分析匹配国内相似款货源 将选品周期从数天缩短至几分钟 产品预计2025年11月上线[3] - 淘宝双11首次同步在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启动 投入10亿元营销补贴帮助10万商家实现海外成交翻倍目标 平台境外GMV连续5年保持双位数增长 4月以来新用户规模同比增200%[3] - 波兰电商市场规模达352亿欧元 跨境电商交易占比达18.65%-19% 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接近500亿欧元[9] 中国品牌全球化扩张 - 霸王茶姬全球最大超级茶仓落地香港 全球门店数量达7038家 已确定十多家香港新门店地址加速市场布局[4] - 茶百道巴黎首店开业首周销售额近50万元 已在韩国马来西亚等7个国家开设21家门店 巴黎第二第三家门店已在规划中[4] - 泡泡玛特墨西哥上线官方电商平台 美洲业务上半年营收同比暴涨1142.3% 核心IP产品涵盖LABUBU Molly等系列[4] - 雅迪集团11月进军日本市场 首批车型售价约21万日元 比日本品牌便宜30% 单次充电最大续航超60公里[7] 科技与智能制造合作 - 字节跳动与奔驰达成战略合作 覆盖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 首款搭载豆包大模型的奔驰纯电CLA将于今秋上市[6] - 智元机器人GO-1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全面开源 全球首个采用ViLLA架构的具身智能模型向开发者免费开放[6] - 优必选与云智汇科技签署全球战略协议 2025-2027年共同推进人形机器人在全球制造落地与交付[6] 物流与供应链创新 - 圆通航空入驻WebCargo平台 成为国内首家入驻该平台的民营全货机航司 为全球超2.5万家货代企业提供电子预订服务[5] - WebCargo平台拥有全球空运市场50%以上运力资源[5] 新兴领域投融资活动 - 星迈创新完成10亿元A+轮融资 产品进入全球38个国家 线下门店突破2000家[7] - 海国图智研究院获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光伏储能车项目在孟加拉国获首批超100台订单[8] - 优时映画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通过AI工具+真人配音制作漫剧 主要瞄准日本市场[8] - 昂泰微精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资金用于高精度手术机器人技术研发及国际化布局[9] - 铼赛智能完成数千万元Pre-B轮融资 资金用于齿科3D打印产品研发与出海市场拓宽 已与百余家海外公司达成合作[9] 区域市场动态 - 越南电商规模达250亿美元 占社零总额10% 拟出台新法规范直播带货 要求国内外卖家通过VNeID平台实名认证[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