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
搜索文档
推介会结束24小时!湛江生蚝“飞”往贵阳,湛江加快开拓海鲜产品西南市场
南方农村报· 2025-10-28 10:08
推介会成果 - 2025湛江海产品推介暨海鲜贵阳品鉴会于10月26日在贵阳举办 [10] - 活动现场12家企业签订合约,签约金额超过3000万元 [11][12] - 活动结束24小时内即有商家求购生蚝样品,市场反应迅速 [1][6][7][8][9] 公司业务动态 - 广东粤之宝水产有限公司负责人携带生蚝参展,生蚝规格大、供应稳定,质量上乘有望获得更高售价 [16][17][18] - 公司通过推介会与贵阳采购商建立联系,并迅速安排发送样品订单 [6][7][8][9] 行业与地区背景 - 湛江是广东渔业大市,水产养殖面积116.2万亩,占全省16% [19] - 2024年湛江渔业总产量131.6万吨,渔业产值294.04亿元,产量和产值连续30年全省第一 [20] - 湛江拥有“中国对虾之都”、“中国金鲳鱼之都”称号,生蚝年产量超过30万吨 [21][22] 市场拓展策略 - 湛江市通过提升冷链物流建设、增强品牌宣传等措施提升海鲜产品价格 [28][29] - 采购商通过现场品鉴、名厨演示等方式体验产品,促成企业与采购商合作,拓宽生蚝、对虾、金鲳鱼等优势产品的销售范围 [30][31][32] 未来发展展望 - 贵阳推介会是湛江海鲜拓展西南市场的重要一步,随着贵州及西南市场打开,销售渠道将增加 [33][34] - 市场拓展有望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行业利润水平,保障渔民效益,保持渔业稳定健康发展 [35][36]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丨做好现代特色农业大文章
新华网· 2025-10-25 09:18
◇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延伸农业产业链,着力发展 高附加值、高品质农产品,提高农业综合素质、效益、竞争力。要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把现代特色农 业这篇文章做好"。 ◇2021年12月,农业农村部与广西签署《高质量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合作框架协议(2021—2025年)》,围绕 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建设,在做实产业发展基础、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健全经营体系等六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广西紧紧围绕资源禀赋和地域特色,建设农业产业集群加大高品质特色农产品供给,深挖设施农业潜力提升特色农业现代化 水平,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加力培育现代"新农人",发挥区位优势畅通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黄金桥梁",努力做好现代特色农业这篇 大文章。 ◇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差异化的气候,广西因地制宜发展以"糖罐子""菜篮子""果盘子""肉案子"等"四子"为代表的特色农业 产业集群。 ◇截至2024年底,广西累计认定641个"桂字号"农业品牌,总产值超过1600亿元,品牌总价值超过5000亿元。 ◇2020年以来,广西累计建成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 ...
海味正当时,秋季适合吃什么海鲜?
人民网· 2025-10-16 15:50
秋季海鲜品种推荐 - 梭子蟹在中秋前后体态饱满肉质细嫩 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矿物质 母蟹蟹黄丰腴公蟹蟹肉紧致甘甜 经典做法为清蒸 亦可葱姜炒蟹椒盐蟹盐焗蟹 [3] - 生蚝在入秋后进入肥美阶段 有海里的牛奶美称 含有更丰富的锌蛋白质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 常见做法包括清蒸烧烤 可加蒜蓉小米辣 [4] - 秋季皮皮虾带膏率较高 颈部充满虾膏肉质扎实饱满 剥开后虾肉鲜甜带弹风味浓郁 较受欢迎做法为椒盐 香脆外壳咸鲜调味衬托虾肉甘甜 [6] - 扇贝在秋季餐桌受欢迎 肉质鲜美营养丰富 闭壳肌干制后为干贝 属海八珍之一 富含蛋白质与硒元素 有助于秋季身体机能调节 贝壳可作装饰品收藏 [7] - 秋季对虾虾体硕大虾脑丰盈虾肉紧实弹牙味道鲜甜 属高蛋白低脂肪健康食材 简单白灼或清蒸能体现原汁原味清甜 蘸酱油食用 [8] - 黄花鱼以肉质洁白刺少著称 适合老人和孩子食用 秋季肉紧致鲜味更足 最常见做法为清蒸 亦可黄花鱼炖豆腐 鱼肉豆腐相得益彰汤汁浓郁 [9] - 秋季带鱼肉质细嫩脂肪含量适中入口鲜香不油腻 银白色鳞粉完整保留代表新鲜鲜美 适合多种烹饪方式如干煎外脆里嫩炖汤浓郁鲜美 [10] 海鲜消费指南 - 海鲜营养丰富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周吃鱼类2次或300-500克 [13] - 海鲜过敏者需避免虾蟹等甲壳类及相关制品防过敏反应 [13] - 痛风患者忌高嘌呤海鲜如蟹黄鱼籽 [13] - 孕妇儿童应选低汞熟透鱼类如三文鱼鳕鱼 避免生冷海鲜 [13] - 老人及消化差者需适量食用避免过量加重肠胃负担 [14] - 烹饪优先选择清蒸白灼确保彻底煮熟以杀灭寄生虫细菌 海鲜生熟分开 死蟹鱼胆等有毒部位务必丢弃 [14]
碧波万顷鱼满仓
辽宁日报· 2025-10-07 08:16
养殖模式与生产情况 - 公司采用立体生态混养模式 上层养殖海蜇 中间层养殖对虾和胖头鱼 下层养殖蛏子和蚬子 使用循环海水且未添加其他物质 [1] - 养殖区域规模达几千亩 依海围建的养虾池集中连片 海产品迎来丰收季 海鲜捕捞活动尤为热闹 [1] - 公司负责人拥有超过30年的海产品养殖经验 现场组织渔民进行分拣和装箱工作 对今年海蜇的收成表示满意 指出其肉厚且无杂质 [1] 产品品质与市场销售 - 捕捞的海蜇通体透亮 圆滚滚 在阳光下泛着莹润光泽 品相好且个头大的产品直接上秤销售 其中一筐重量达185斤 [1] - 来自营口盖州市的收购商为公司老主顾 每年均前来收购海鲜 认为该处海鲜口感好且不愁销售 收购后迅速装满车厢并运离 [1] - 有游客专门从吉林自驾前来购买刚捕捞的海鲜 认为新鲜食材只需简单烹饪 并计划在附近饭店进行加工食用 [2]
广东“海”挺好,解锁蓝色经济新丰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18:03
行业核心观点 - 行业正经历从传统捕捞向现代化“耕海牧渔”的深刻变革,科技赋能、海洋牧场和智能监测是核心驱动力 [1] - 行业在海水种业和现代化养殖装备领域取得全国领先地位,支撑海洋经济持续增长 [2] 行业技术革新 - 行业通过科技赋能、海洋牧场、智能监测和生态养护实现生产方式革新 [1] - 行业在抗风浪网箱等技术上全国领先,已累计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6396个,数量居全国第一 [2] 行业生产规模 - 行业海水鱼类苗种产量和虾苗产量连续7年稳居全国首位 [2] - 2024年行业海水鱼苗产量达67.96亿尾,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 [2] 行业经济表现 - 行业海洋生产总值率先突破2万亿元,连续30年居全国首位 [2] - 行业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海洋经济比重达19% [2]
东营市水产品监督抽检合格率为100%
齐鲁晚报网· 2025-09-26 18:59
行业监管措施 - 东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在“两节”消费旺季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2] - 监管措施包括强化监测排查、强化执法监管、强化技术指导三个方面 [2][3] - 针对黄河口大闸蟹、海参、对虾等主养品种以及大口黑鲈、鲫鱼等重点治理品种进行重点监管 [3] 质量安全监测 - 加大监督抽检频次,开展部级产地药残抽检12批次,省级监督抽检30批次,风险监测31批次 [2] - 对重点治理品种实行批批速测、月月抽检,有效提高养殖户抽检比例 [2] - 今年以来各级抽检共325批次,东营市水产品监督抽检合格率为100% [2] 执法检查行动 - 联合监管、执法、技术支持单位对养殖主体开展全覆盖巡查检查 [3] - 检查重点包括生产养殖用药记录、承诺达标合格证开具、常规用药休药期落实等内容 [3] - 累计出动执法监管人员500余人次,检查各类主体135家次,反馈问题10余项 [3] 技术推广与培训 - 以12家“五大行动”骨干基地为依托,示范推广8种先进养殖模式 [3] - 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宣传质量安全法规和绿色健康养殖知识 [3] - 开展质量安全培训8期,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 [3]
滨州:海产业成本降低利润空间增大,养殖规模持续扩大
中国发展网· 2025-09-26 16:26
行业生产概况 - 滨州市近海渔业资源萎缩,捕捞从业者向胶东地区转移,水产养殖产业集中在沾化区 [1] - 2025年1-8月沾化区渔业产量9.08万吨,同比增长4.67%,渔业产值18.17亿元,同比增长4.9%,渔业总产值65.07亿元,同比增长5.21% [1] - 盐田虾养殖池塘面积27.5万亩,2025年1-8月盐田虾养殖产量1.47万吨,同比增长15.7% [1] - 2024年盐田虾养殖产量4.36万吨,产值17.92亿元,2023年产量为3.54万吨 [1] - 滨州市拥有136万亩养殖水面,其中70万亩适宜盐田虾生长,年产量达11万吨 [2] - 无棣县对虾养殖面积30万亩,预计本季度撒播虾苗超30亿尾,年产出对虾5.5万吨 [2] - 渤海水产沾化基地养殖规模从2023年16万亩增至2024年24万亩,2025年保持在23万亩左右 [2] 养殖规模与模式 - 海产养殖规模持续扩大,依托南美白对虾等特色品种形成全国重要养殖基地 [2] - 行业探索多元化养殖,半滑舌鳎、锯缘青蟹、澳洲龙虾等新品种试养落地,稻渔综合种养模式逐步推广 [2] 市场价格与成本 - 滨州海产品价格优势不明显,以对虾为例,9月17日20头对虾价格17.0元/斤,9月19日30头对虾价格16.5元/斤 [3] - 市场价格逐年下降,年降幅在8.5%-10%之间,主要受南方虾和淡水虾市场冲击 [3][4] - 2025年9月每斤26-30头对虾售价16.50元,低于2023年20.00元和2024年18.00元 [4] - 养殖成本呈现下降趋势,2025年成本为8.50元/斤,降幅达25.8%,主要因虾苗价格下降约40%,饲料价格下降15.7% [4] - 2025年南美白对虾市场售价降幅小于成本降幅,综合毛利提升至8.00元/斤,高于2024年6.50元/斤 [4] - 盐田虾经熟冻加工后价格从每公斤35元提升至65元以上,附加值提升60% [3] 市场销售与品牌 - 滨州盐田虾市场认可度和复购率提升,政府与京东、东方甄选、盒马鲜生、俏江南等电商平台合作,布局线上直播基地加线下体验中心模式 [5] - 2025年通过电商渠道销售的熟冻虾日均销量达2万公斤,主要销往上海等大城市 [5] - 沾化区冯家镇形成四大水产品交易市场,年交易量13.5万吨,交易额45亿元,是重要区域性集散中心,其中海蜇市场交易量连续10年全国前列,年交易量6.5万吨,交易额超12亿元 [5] - 通过举办黄河三角洲水产博览会、滨州对虾节、开捕节等节庆展会活动拓展市场销路,提升品牌知名度,直接拉动产品销售 [5] 产业发展挑战 - 产业以传统中低端养殖和初加工为主,产品竞争力不强,面临转型升级压力 [6] - 需平衡海洋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防止海洋生态环境恶化 [6] - 科技创新能力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有提升空间 [6] - 产业链协调不足,散户养殖抗风险能力弱,各环节衔接紧密度和利益共享机制有待加强 [6] - 品牌影响力不足,产品价格难以体现品质优势 [6] 产业发展建议 - 推动产业升级,加强科技创新,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 [7] - 加强环境保护,制定完善环保政策,实现可持续发展 [8] -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与科研机构合作,加大种业核心技术研发投入,培养引进专业人才 [8] -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加合作社加农户等模式整合养殖户,支持海产品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研发,探索渔业加文旅、渔业加休闲等新模式 [8] - 强化品牌建设,通过多渠道宣传推广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 [8]
双节将至,日照海鲜市场供需两旺
齐鲁晚报网· 2025-09-25 17:20
市场销售情况 - 双节临近海鲜市场迎来销售高峰 市场内人头攒动商户繁忙[1] - 国庆中秋期间大量市民为走亲访友或邮寄而选购海鲜 刀鱼鲅鱼鲳鱼黄花鱼最受青睐常被成箱购买[3] - 商户生意火爆 例如帝王蟹单品每日可售出10多只[5] - 市场吸引外地游客 有游客专程购买海鲜如龙虾扇贝鲅鱼带回其他城市与家人分享[7] 消费者偏好与行为 - 大虾螃蟹海蛎子是市民选购的抢手货[3] - 生猛海鲜如帝王蟹黑虎虾波士顿龙虾吸引消费者 有消费者为中秋团圆饭首次尝试购买帝王蟹[3] - 部分消费者在线上比价后仍选择到店购买以确保稳妥[3] 产品价格信息 - 当前部分海鲜价格:鲅鱼20元/斤 石斑鱼28元/斤 黑头35元/斤 对虾26元/斤 螃蟹35-60元/斤[5] 产品供应种类 - 市场海鲜种类丰富 包括梭子蟹鲳鱼鲅鱼蛤蜊虾虎带鱼蛏子等[1] - 商户店内鱼类虾类贝类等种类齐全[5]
湛江:红土地上的丰收答卷
南方农村报· 2025-09-20 12:05
文章核心观点 - 湛江市农业经济在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前夕呈现全面丰收景象,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529.46亿元,同比增长4.4% [5][6][7] 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 - 作为广东省第一产粮大市,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426.44万亩,产量159.58万吨,占全省总产量12.15%,实现面积、总产、单产三增长 [19][20][21] - 热带作物竞争力显著,水果种植面积178.44万亩,总产量345.56万吨,其中菠萝产量占全省近九成;蔬菜种植面积255.49万亩,产量485.37万吨,均居全省第一,冬种蔬菜77%作为北运菜销往全国,销量约165万吨 [22][23][24] - 畜牧业总产值170.79亿元,牛、羊出栏量居全省第一;对虾种苗产量、养殖面积、加工规模等七项指标全国第一,筑牢多元化物产供给根基 [26][27][28][29][30][31] 品牌建设与产业链延伸 - 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26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22个;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667.22亿元,形成饲料加工、预制菜、热带水果、蔬菜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41][42][43] - 预制菜产业发展迅速,2024年产值约102亿元,同比增长14.6%;通过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如果汁、果醋等 [44][45][46] - “湛品”品牌累计认定176个,多个产品入选国家级、省级农业品牌典型案例;2024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16.0亿元,同比增长39.8%,超过全省平均增速12.3个百分点 [48][49][50] 创新经营与乡村振兴 - 推广乡村运营模式,成立强镇富村公司41家,强村富民公司105家;培育省标杆农民合作社、省标杆家庭农场222家,居全省第二 [60][61] - 2024年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1.67亿元,同比增长5.9%;通过特色种植、生态养殖、农产品加工及乡村旅游等多业态融合促进农民增收 [55][56][57][58][62][63] - 依托“百千万工程”培育形成粮食、蔬菜、热带水果、畜牧养殖、对虾、饲料加工等多个百亿级农业产业集群,推动从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型 [66][67][68]
全球海产品集结广州 万吨级深海渔场秀硬科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20:46
行业概况 - 中国2024年水产品总产量达7357.59万吨 同比增长3.39% 行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1] - 广州国际渔业博览会汇聚全球20多国650家参展企业及82国采购商 覆盖水产品、加工设备及养殖设备全产业链 [1][3] - 广东聚焦"百千万工程" 构建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体系 形成规划政策保障及种业、装备、产业三大创新平台 [1] 技术突破与创新 - "德海1号"智能养殖平台采用浮体与桁架混合结构 为首个万吨级深海渔场 经受17级台风考验 入选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 [2] - 广州市海珠区成立海洋牧场科技促进会 涵盖商贸、金融、数字化、装备研发及科技服务五大领域 现有70余家会员单位 [2] - 促进会推动核心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 聚合海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群 引进科技研发型中小企业 [2] 展会与产业协同 - 第11届广州渔博会设立海洋牧场、名特优水产品、国际水产、养殖设备、预制菜加工及冷藏冷链六大展区 实现全产业链资源整合 [3] - 展会同期举办20场论坛及对接活动 汇聚专家献策 赋能渔业高质量发展 [3] - 博览会成为行业风向标 展示前沿技术及综合解决方案 促进全球水产品贸易流通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