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虾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海产品集结广州 万吨级深海渔场秀硬科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20:46
行业概况 - 中国2024年水产品总产量达7357.59万吨 同比增长3.39% 行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1] - 广州国际渔业博览会汇聚全球20多国650家参展企业及82国采购商 覆盖水产品、加工设备及养殖设备全产业链 [1][3] - 广东聚焦"百千万工程" 构建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体系 形成规划政策保障及种业、装备、产业三大创新平台 [1] 技术突破与创新 - "德海1号"智能养殖平台采用浮体与桁架混合结构 为首个万吨级深海渔场 经受17级台风考验 入选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 [2] - 广州市海珠区成立海洋牧场科技促进会 涵盖商贸、金融、数字化、装备研发及科技服务五大领域 现有70余家会员单位 [2] - 促进会推动核心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 聚合海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群 引进科技研发型中小企业 [2] 展会与产业协同 - 第11届广州渔博会设立海洋牧场、名特优水产品、国际水产、养殖设备、预制菜加工及冷藏冷链六大展区 实现全产业链资源整合 [3] - 展会同期举办20场论坛及对接活动 汇聚专家献策 赋能渔业高质量发展 [3] - 博览会成为行业风向标 展示前沿技术及综合解决方案 促进全球水产品贸易流通 [1][3]
全球海产品集结广州,万吨级深海渔场秀硬科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20:03
(原标题:全球海产品集结广州,万吨级深海渔场秀硬科技) 南方财经记者张梦琦 陈梦璇 实习生昝金玉 李雪瑶 向臻 广州报道 澳洲龙虾、俄罗斯帝王蟹、毛里塔尼亚金枪鱼,国内的金鲳鱼、对虾、石斑鱼、海参……来自全球的水 产品,通过广州"卖"向全球。 2023年以来,广东聚焦实施"百千万工程",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加快建设全链条现代化海洋牧场,初步 构建了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形成了规划引领、政策保障两大体系及种业创 新、装备创新、产业发展三大平台。 经过11年发展,广州渔博会已成为水产行业的风向标,可以从多维度了解产业链的最新产品、前沿技术 和综合解决方案。本次展会设立海洋牧场、国内名特优水产品、国际水产品、养殖&动保设备、预制菜 加工及冷藏冷链展区六大展区,实现水产全产业链资源整合。此外,展会还同期举办20场论坛及交流、 对接、座谈活动,多位水产专家纷纷献计献策,赋能渔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9月11至13日,第11届广州国际渔业博览会在广州·广交会展馆举行。期间,来自中国本土及全球 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50家参展企业齐聚广交会展馆,集中展示水产品、水产加工设备、水产养殖设备 等多元产品, ...
阳江海关搭建供港“快车道”,助力“开渔第一鲜”直达香港餐桌
搜狐财经· 2025-09-07 02:53
行业供应与需求 - 南海伏季休渔期结束带动海产品供应量恢复 渔港海鲜装卸活动显著增加[1] - 鲜活水生动物的时效性要求极高 需快速进入香港早市或晚市以维持高售价[1] - 阳江海关2025年1-7月监管供港活水生动物1107.3吨 货值达8006.7万元[6] 行业增长表现 - 供港活水生动物出口量同比增长29.9% 货值同比增长7.9%[6] 政策与监管支持 - 海关开通"鲜活易腐农食产品绿色通道" 提供预约审单和验核服务[4] - 实施"云签发"模式使企业可自助打印证书 节省往返海关时间[4] - 对抽批货物实施池边车旁查验 将水生动物的存活率提升至95%以上[5] 质量与安全控制 - 严格监控海产品药物残留和重金属含量 构建智慧溯源监管体系[5] - 对运输途径和关锁封识进行实时监管 实现产品全流程可追溯[5]
开渔一周,茂名博贺渔港上岸海鲜约1300吨,周边餐饮海鲜消费同比涨30%
搜狐财经· 2025-08-27 12:33
渔业生产恢复情况 - 南海休渔期结束后首批600多艘渔船陆续回港[1] - 累计上岸海鲜产品约1300吨[1] - 博贺渔港2024年海洋捕捞及水产养殖总产量突破14万吨[9] 渔货交易与市场需求 - 每天清晨渔民将种类繁多的海鲜搬上岸[3] - 吸引省内外游客和渔业商贩慕名前来选购海鲜[3] - 外地餐饮企业专程前来定制海鲜食材[8] 当地餐饮消费带动 - 当地特色酒楼海鲜销量同比增长30%[9] - 特色海鲜菜式在午饭时分常常供不应求[9] - 海鲜品类包括疍家墨鱼虾滑饼、冰镇双脆海蜇花、芝士烤虾等[9] 渔业基础设施建设 - 当地大力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和海洋牧场建设[12] - 推动博贺渔港提质升级[12] - 博贺渔港成为粤西地区重要的水产品集散地[12] 渔业监管与安全保障 - 当地加大巡查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海上"三无"渔船[14] - 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杜绝涉渔非法行为反弹[14] - 博贺渔港提供二十四小时不熄灯的归家上岸落脚点[14]
南农晨读丨茶香胜境
南方农村报· 2025-08-27 09:01
岭南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广东省农林牧渔总产值达9701.21亿元 位居全国前列 [7][8] - 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1.63万亿元 培育农业龙头企业5507家 年营收规模近万亿元 [11][12] - 水果、蔬菜、肉类、水产品等多种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10][11] 产业发展挑战 - 特色产业规模不大 生物种业实力不强 农机推广应用面小 [5] - 农业品牌经营主体分散 产品同质化严重 部分农业标准仍不完善 [6] - 土壤酸化与耕地质量提升科技支撑不足 突破性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力度需加强 [26] - 水稻合理密植等技术推广需加速 农产品加工损耗率较高 高值化产品研发滞后 [27] - 丘陵山区适用技术及智能农机装备创新仍需推进 [28] 海洋牧场发展 - 需从产业发展角度理解海洋牧场以精准识别发展痛点 [16][20][21] - 建议将优质海产品纳入政府粮食储备计划 [14][15] 科技支撑体系 - 需建立农业科技全链条成果转化体系 [23] - 开渔后湛江渔人海鲜码头餐饮消费显著回暖 现捞海鲜吸引跨区域食客 [43][44][45][46] 区域协作与推广 - 粤桂协作主题调研活动启动 30人媒体团将开展4天跨省区调研 [32][33][34][35] - 广东乡村歌手大赛云浮-江门赛区海选开启 角逐30强晋级名额 [37][38][39][40]
累计投苗超2000万 广东盐业集团大力推进海洋牧场规模化养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23:16
项目进展 - 广东盐业集团参股的海泽欣海洋牧场已累计投放2100万粒东风螺和10万尾石斑鱼苗 标志着项目进入投苗养殖阶段 [1] - 项目采用"上可绿色发电 下可生态养殖"的新模式 预计年产海水鱼苗种3000万尾 东风螺苗1亿粒 特优水产品700万斤 年产值近3亿元 [1] 战略布局 - 投资海洋牧场规模化养殖是广东盐业集团落实广东省委"1310"部署 践行"百千万工程" 推进海洋强省建设的重要举措 [1] - 公司计划投资建设1500亩对虾工厂化养殖项目 建设20万立方米水体工厂 实现生态养殖工厂化管理 [1] 产业转型 - 项目是广东盐业集团从单一食盐产业向现代食品健康产业供应链平台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步 [1] - 公司充分利用沿海盐田资源 通过参股成立徐闻海泽欣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布局现代海洋产业 [1]
人气旺、交易火!鱼市变“不夜城” 鲜货十足食客齐来尽享“头啖鲜”
央视网· 2025-08-19 10:51
行业活动与市场表现 - 南海伏季休渔期结束 新一轮渔业作业开启 开渔后首批渔获约600吨上岸 [1][14] - 广东湛江江洪渔港"天光鱼市"交易火爆 渔市凌晨4时进入高峰 食客挤购活蹦乱跳的梭子蟹和巴掌大明虾等新鲜海产 [3][8] - 渔港岸边不到1公里区域摆满各类海鲜 食客打手电筒选购 渔船持续到港 收购商和食客翘首以待 [10][12] - 加工店铺为食客提供加冰打包服务 收购商争分夺秒进行保鲜处理以便快速运输 [13] 价格变化与消费趋势 - 开渔后海鲜价格明显下降 常见海鲜价格降幅达20%-40% 濑尿虾价格较平时便宜50% [19][23][25] - 广州南沙区水产中心花甲王和对虾当前售价分别为50元/斤和45元/斤 市民选购后直接周边餐厅加工消费 [23] - 深圳蛇口市场梭子蟹 小麻虾 红须虾集中上市 市场人声鼎沸 市民凌晨抢购 [25] - 福建厦门市民和游客直接在岸边等待渔船靠岸抢购 甚至踩水亲手抓鱼 现场热闹 [26][29] 区域市场动态 - 广东珠海浩东水产批发市场作为重要冰鲜集散地 迎接开渔销售高峰 商户提前清洁摊位并用碎冰保鲜 港澳商户参与批发 [18] - 厦门受台风天气影响 降水增多导致鱼类蟹类外迁 渔获量受影响 兰花蟹价格暂高 预计一周左右回落 [28][30] - 厦门翔安琼头海边十余艘渔船带回虎鳗 黄翅鱼等海鲜 吸引大批市民游客现场选购 [29]
开渔时节首批海鱼虾蟹上岸 市民游客岸边等船抢“鲜”一步
央视网· 2025-08-19 06:51
行业供应情况 - 南海伏季休渔期结束后首批渔获量约600吨上岸 [7] - 渔获种类包括梭子蟹、明虾、鱿鱼、花螺、竹节虾、龙利鱼、虎鳗、黄翅鱼等野生海鲜 [2][10][15][17] - 台风天气导致厦门部分鱼类外迁 短期内对渔获量产生负面影响 [18] 市场价格动态 - 开渔后海鲜价格普遍下降 部分商品价格较休渔期下降30%(如10元商品降至7元) [9] - 常见海鲜价格降幅达20%-40% 其中濑尿虾价格较平时下降50% [12][14] - 厦门因台风影响出现短期供应紧张 兰花蟹等品种价格偏高 预计一周后回落 [18] 销售渠道与物流 - 广东珠海浩东水产批发市场作为重要集散地 采用碎冰保鲜技术处理渔获 [7] - 港澳商户积极参与广东批发市场采购 [7] - 渔港周边设加工店铺提供加冰打包服务 收购商进行快速保鲜处理后发往各地 [6] 消费市场表现 - 广东湛江"天光鱼市"出现凌晨交易高峰 海产品供不应求 [1][2] - 广州南沙"十四涌水产中心"迎来大批市民 部分消费者直接在场内餐厅加工消费 [12] - 深圳蛇口市场人声鼎沸 梭子蟹和红须虾等鲜货集中上市 [12] - 厦门出现岸边直购现象 消费者直接在渔船靠岸时抢购鲜活海产 [15] 区域市场特征 - 广东市场呈现批发与零售双旺态势 交易时间延伸至凌晨 [1][7][12] - 福建市场受天气因素影响出现区域性价格波动 [18] - 港澳采购商活跃于珠三角水产批发市场 [7]
开渔时节抢“鲜”忙 交易市场人头攒动购销“火热”
央视网· 2025-08-18 20:30
南海伏季休渔结束后的渔业活动 - 南海伏季休渔期于8月16日结束 新一轮耕海牧渔作业正式开启 [1] - 开渔两天后 广东湛江江洪渔港"天光鱼市"交易火爆 渔民凌晨卸货叫卖 海产品被一抢而空 [1] - 渔港岸边摆满各类新鲜海鲜 食客打手电筒挑选 满载渔船陆续到港 收购商和食客翘首以盼 [5][7] 广东地区渔获销售情况 - 广东珠海浩东水产批发市场接收约600吨首批渔获 经快速分拣后运抵 [10] - 浩东市场作为重要冰鲜水产批发集散地 商户提前清洁摊位 用碎冰保鲜 等待批发商和采购客户 [12] - 广州南沙区万顷沙镇"十四涌水产中心"迎大批市民游客 野生海鲜如鱿鱼、花螺、竹节虾、龙利鱼刚卸货就被档主争相采购 [13] - 深圳蛇口市场梭子蟹、小麻虾、红须虾等鲜货集中上市 市场人声鼎沸 [15] 海鲜价格变化 - 开渔后海鲜价格明显下降 常见海鲜价格降幅20%-40% [18] - 深圳蛇口市场濑尿虾价格较平时便宜50% 花甲王和对虾当前售价分别为50元/斤和45元/斤 [16] - 价格下降带动消费人气 市民选购后直接到周边餐厅加工 尽享新鲜海产 [16][18] 福建厦门渔获情况 - 厦门市民和游客在岸边直接等待渔船靠岸 亲自挑选购买渔获 现场热闹 [19] - 8月17日厦门翔安琼头海边十几艘渔船带回虎鳗、黄翅鱼等本港野生海鲜 吸引大批人群购买 [19][21] - 市民购买金额达一两千元 游客参与购买螃蟹和章鱼 凑热闹和人气 [23] 天气对渔业的影响 - 上周台风天气导致厦门降水增多 一些鱼类和蟹类往外海迁移 影响渔获量 [25] - 兰花蟹随淡水外流 预计一周左右价格回落 当前整体价格偏高 [25]
“海鲜自由”不止现在!2025湛江开渔文化嘉年华盛大举行,让每个月都是开渔季
南方农村报· 2025-08-17 17:34
湛江渔业产业现状 - 湛江水产品总产量131.6万吨 渔业总产值294.4亿元 连续30年全省第一 [7][8] - 投产6座现代化深远海养殖平台 深海养殖网箱3400多个 分别占全省38%和54% [8][9] - 超越传统捕捞养殖方式 锚定深远海方向 推动信息化 规模化 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 [11][12] "湛品"品牌推广 - 2025年首批"湛品"涵盖特色农产品 海产品 包括对虾 金鲳鱼 生蚝等 [23][24] - 30多位全国采购商代表考察恒兴食品 国联水产等企业 表达强烈采购意向 [16][17][22] - 8家企业进行产销直通签约 推动"湛品"进入全国市场 [28] 深远海养殖发展 - 全国首单硇洲族大黄鱼-亲本鱼保险落地 提供950万元风险保障 [37][38] - "海威2号"养殖平台有效养殖水体超3万立方米 单周期可养100-150万斤鱼 年产值7000万元以上 [44][46][47] - 湛江布局20片深远海装备养殖园区 推动"每月开渔季"模式 [51][52] 产业协同升级 - 三方签署《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框架协议》 共建品牌创新平台 [59][60][64] - 整合市场资源 推动产业链升级 促进产业融合 打造"海上新湛江" [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