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石
搜索文档
“智驾神器”是伪创新,更是真危险
科技日报· 2025-11-04 08:42
【创新谈】 从号称能"净化水质"的"量子杯",到宣称可保健的"能量石",再到打着护眼旗号的"防蓝光贴"…… 面对层出不穷的伪科技产品,除了消费者需提高警惕、增强安全意识,更需要行业、平台与监管部门的 协同发力。 就"智驾神器"而言,汽车企业应持续优化系统的监测逻辑与交互提醒,提升系统的精准性与抗干扰 能力;电商平台需加强对此类伪科技产品的审核力度,内容平台则应及时清理并屏蔽相关的炫耀教程与 推广视频,从源头上阻断其传播。监管部门也需加大对使用"智驾神器"等行为的执法力度,同时推动完 善相关技术标准,要求智能网联汽车建立更可靠的身份验证与行为监测机制。 驾驶技术创新是为了让出行更安全、更便捷,而非制造新的风险。在迈向高阶自动驾驶的道路上, 最不可或缺的永远是驾驶者心中那盏为安全常亮的红灯。唯有坚持安全底线,智能驾驶技术才能真正行 稳致远。(陆成宽)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国内在售车辆所搭载的智能驾驶系统,本质上仍属于L2级辅助驾驶范 畴,远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系统在复杂路况、恶劣天气、突发障碍等场景下的应对能力仍 然有限,离不开驾驶员的实时监控与及时接管。而"智驾神器"恰恰切断了"人机共驾"中最关键 ...
快扔掉!戴一天,辐射量相当于拍117次胸片
中国能源报· 2025-10-26 19:37
能量石/保健石行业 - 市场上存在宣称具有治病、保平安功效的能量石产品,售价可达数千甚至上万元 [2] - 海关截获的所谓保健石样本检测出辐射量高达105微西弗/小时,超出环境本底值1050倍 [3] - 高辐射剂量相当于拍摄100次胸片,长期佩戴可能导致佩戴者出现无故流鼻血等健康问题 [4][5] 相思豆饰品行业 - 相思豆(鸡母珠)被制成项链、手串等饰品在市场上销售 [8] - 相思子是一种剧毒植物,其有毒的鸡母珠毒蛋白在饰品打孔穿线过程中可能因表皮破坏而释放 [10][11][12] - 误食一颗相思豆即可致命,误吸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发烧、恶心、肺积水等中毒症状 [12] 核桃手串行业 - 核桃手串受到老年及年轻消费群体的喜爱 [13][15] - 核桃材质容易发霉并产生黄曲霉素,部分不良商贩使用84原液等化学药剂浸泡清理核桃 [16] - 长期把玩经化学处理的核桃可能导致皮肤红肿、刺痛、水泡、皮炎等健康问题 [17] 染色玛瑙行业 - 线上直播销售模式使得染色玛瑙等玉石饰品价格低廉,吸引年轻消费者 [18] - 低价色彩鲜艳的玛瑙多由灰白原料经染色加工而成,染色药水含硝酸钾、硝酸钠、硝酸银等高腐蚀性剧毒化学品 [20][22][23] - 染色玛瑙重金属铬、汞、砷含量较高,长期佩戴会破坏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并具有致癌性及基因突变风险 [24][25] 仿真饰品行业 - 仿真饰品由便宜合金制成,为提升光泽度常在表面电镀或涂饰过量的铅、镍、铜等重金属 [27][29] - 有害重金属可能通过汗液溶出并经皮肤吸收进入人体 [31] - 短期佩戴可能出现刺激性红斑,长期佩戴可能导致过敏、红斑丘疹、水泡、破溃糜烂等健康问题 [33]
中年人网购记录有多炸裂
搜狐财经· 2025-08-19 15:12
中老年网购消费行为特征 - 中老年群体倾向于购买低价小商品 如1分钱两提卷纸 1元厨房三件套 1元电饭锅等超低价商品[4][6] - 消费品类涵盖日用品 食品 家居装饰等 包括夜明珠摆件 声控灯 德国洗洁精 土耳其醋 俄罗斯骆驼奶等国际商品[15] - 购买行为呈现冲动性特征 如38元自行车 169元6瓶"茅台"等非理性消费[8][16] 直播电商营销策略 - 直播间采用情感营销策略 通过苦口婆心拉家常 宣扬赔钱卖货等剧情吸引中老年用户[4] - 利用健康焦虑推销产品 如宣称防癌水杯 排毒秋衣 能量石手串等具有功能性的商品[21] - 采用限量促销话术 如"最后限量福利"等紧迫性销售手段刺激即时消费[38] 电商平台商品生态 - 拼多多等平台提供极端低价商品 包括3.9元拖鞋至200公斤大粪等特殊商品[1][25] - 出现大宗商品线上交易 如上万古风凉亭 农村毛坯房 野外帐篷 叉车等非常规商品[27][29] - 存在房产等高价商品交易 直播间直接销售房产并寄送房产证[32] 中老年消费心理特征 - 价格敏感度极高 优先选择20元衣物 30元五件套黄金饰品等低价商品而非几百元正品[12] - 存在囤货倾向 如一次性购买100斤食用盐等大宗日用品[15] - 重视商品证书等信用背书 A4纸正品证书对购买决策产生关键影响[21] 行业监管缺失问题 - 三无产品泛滥成为重灾区 商品质量缺乏保障[4][17] - 存在有毒有害商品销售 如辐射超标能量石等危害健康的产品[21] - 免密支付等功能被滥用 诱导用户无痛下单[36] 代际消费观念冲突 - 年轻人难以理解中老年网购行为 家庭因购物问题产生矛盾[36] - 中老年用户缺乏退货意识 因面子问题或操作困难放弃维权[36] - 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 子女担忧父母受骗 父母认为花自己退休金不应被指责[38]
中老年人:不要为了省钱在网上买“这5样”东西,省钱坑自己!
搜狐财经· 2025-05-25 18:00
网购趋势与中老年消费行为 - 网购已成为主流购物方式 中老年人学会网购后消费频率显著提升 因其价格优势及商品丰富度[1] - 中老年群体存在"贪小便宜"心理 易被低价商品吸引 但实际购物体验常与预期不符[5][7] 中老年网购高风险品类分析 节电器 - 产品宣称可省电50% 实际使用后电费无差异 参数标注模糊 单价几十元但完全无效[9][11][15] 树苗 - 线上树苗价格低于线下30-50% 但假货率极高 常见品种造假包括蓝莓/核桃/车厘子等 种植3年后才发现品种不符[19][21][25] 能量石 - 直播间营销话术涉及"净化磁场""改善血液"等伪科学概念 部分产品含辐射风险 单价通常在200-500元区间[27][29] 低价小家电 - 电饭煲/扫地机器人等品类存在不足百元产品 元件劣质导致故障率超60% 部分存在短路起火隐患[31][32][33] 珠宝首饰 - 线上珠宝价格比实体店低40-70% 但鉴定证书造假率高达80% 售后维权困难[35][36][37] 行业现象总结 - 中老年网购市场年增速超25% 但针对该群体的消费陷阱同比增长50% 主要利用价格敏感性和健康焦虑心理[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