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深部电刺激器(脑起搏器)

搜索文档
七部门发布脑机接口重磅政策!产业发展提速,监管挑战仍在
第一财经· 2025-08-11 08:13
脑机接口产业发展规划 - 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五大重点任务和17项具体举措,目标到2027年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到2030年形成安全可靠产业体系并培育2-3家全球领军企业 [3] - 政策推动产业从"兵团作战模式"升级为"集团军作战模式",产品开发进入战略布局阶段 [6] - 行业已具备科研实力,形成脑起搏器、康复训练设备、精神疾病检测仪等多形态产品,产业基础初具规模 [4] 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 - 重点突破脑信号传感元件、关键脑机芯片和软件工具底座,布局建设中试平台加速产业化 [6] - 复旦大学团队在基底神经节运动控制环路解码方面取得成果,为技术开发提供思路 [7] - 暖芯迦电子已实现320通道高密度视觉脑机接口应用,计划开发1280通道柔性电极阵列 [8] 应用场景拓展 - 医疗领域覆盖视觉修复、触觉重建、运动功能恢复、癫痫监测等临床应用 [8] - 消费领域探索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智能交互产品,如睡眠监测、疲劳驾驶预警等 [8][9] - 念通智能开发的穿戴式无线脑电测量系统实现完全自主可控,价格优势显著 [9] 标准体系与数据治理 - 需统一电极接口、信号采集格式等通信传输协议,确保设备互联互通 [10] - 建立数据治理框架防止脑隐私泄露,对植入式医疗器械加大注册指导 [10] - 呼吁建立脑数据分类分级管理、算法可解释性验证和伦理审查机制 [11] 产业化挑战与建议 - 侵入式产品面临生物相容性、信号衰减等安全性问题,需完善临床价值证据链 [12] - 建议设立"监管哨所"前置监管服务,推动研发与临床需求对齐 [13] - 产业链存在标准不统一、临床研发支付脱节、区域协作不足等问题 [13]
七部门发布脑机接口重磅政策!产业发展提速,监管挑战仍在
第一财经· 2025-08-10 20:23
政策推动与产业升级 - 脑机接口产业从地方政策支持的"兵团作战模式"升级为国家层面的"集团军作战模式" [1][3] - 七部门联合发布《意见》提出五大重点任务和17项具体举措 明确2027年关键技术突破和2030年产业生态构建目标 [1] - 2027年目标包括建立技术/产业/标准体系 电极/芯片/整机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 2030年培育2-3家全球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 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 - 国内已具备科研实力 形成侵入式/非侵入式/半侵入式技术路线 开发出脑起搏器/康复设备/精神检测仪等产品 [2] - 加强基础软硬件攻关包括创新脑信号传感元件/突破关键脑机芯片/夯实软件工具底座 [3] - 推动技术成果应用措施包括揭榜挂帅/赛展会/中试平台建设 提升信号处理与算法验证能力 [3] - 暖芯迦电子已开发320通道高密度视觉脑机接口 计划研发1280通道柔性电极阵列 [5][6] 应用场景拓展 - 医疗领域应用包括视觉修复/触觉重建/运动功能重建/癫痫监测 [6] - 消费领域探索非侵入式智能交互产品 如睡眠监测/驾驶员疲劳监测 [6][8] - 念通智能开发出自主可控的穿戴式无线脑电测量系统 [6] 标准体系与监管挑战 - 需建立统一通信传输协议 包括电极接口/信号采集格式/信号处理标准 [7] - 重点产品注册指导将获优先支持 首台套保险补偿政策加速产业化 [7] - 需建立脑数据治理框架 解决隐私保护/算法可解释性/伦理审查等问题 [8][9] - 侵入式产品需解决生物相容性/信号衰减/发热感染等问题 临床研究需纳入经济学评价 [9] 资金与产业支持 - 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等将加大投入 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 [4] - 资金支持可加速核心部件研发 助力工程化验证/GMP体系建设等产业化环节 [4] - 首台套保险补偿政策有望缩短高端医疗器械审批周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