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天食品
icon
搜索文档
湖北激活纺织产业增长新路径 食品工业2027年锚定7千亿目标
长江商报· 2025-09-11 08:03
纺织工业发展规划 - 到2027年纺织工业规模目标达到3000亿元 [1][2] - 培育千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1个、千亿级电商基地1个、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3个 [2] - 化学纤维产能目标150万吨 本地印染配套率提升至55%以上 终端产品占比超40% [2] - 规上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目标65% 建设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 省级创新中心3家 工业设计中心15家 [2] - 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 再生纤维制品规模占比目标15% [2] - 发展数字营销与快反智造新业态 推广柔性生产线实现即需即造 [3] - 构建天门直播电商+汉口北跨境电商+汉正街元宇宙营销的电商矩阵 [3] - 与国际电商巨头Shein、Temu深度合作拓展全球市场 [3] - 打造纺织产业大脑平台实现产能共享与供应链整合 [3] - 建立云创意体系与国内外设计中心云端共创 培育新汉派时尚创意孵化中心 [4] - 将传统技艺与AI设计融合 构建湖北特色时尚创意生态链 [4] - 通过武汉国际时装周等特色活动推动品牌国际化 [4] 食品工业转型目标 - 2027年食品工业总产值目标突破7000亿元 [1][5] - 2024年规上企业营业收入5163亿元 产业规模全国第7位 [5] - 食品制造业与酒饮料精制茶制造业营收占比目标提升至35% [5] - 功能食品、营养食品、未来食品等新兴品类合计占比目标10%以上 [5] - 湖北小龙虾产量全国第一 莲藕产量第一 茶叶出口量中部首位 [5] - 潜江小龙虾产业带动22万人就业 [5] - 推动农副产品深加工 发展预制食品模式打造特色矩阵 [6] - 2024年茶叶产量全国第3 饮料第4 酿酒第6 [6] - 推动酒茶乳饮向功能型高端化转型 瞄准年轻个性化市场 [6][7] - 食品制造向保健型转变 发展富硒食品、机能保健食品、特医食品 [7] - 布局未来食品新赛道包括合成生物食品、3D打印食品、航天食品 [7]
期待全新飞天舱外服“首秀” 神二十乘组即将第三次出舱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5 10:01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任务进展 - 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三次出舱活动 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且航天员身心状态良好 已做好出舱准备 [1][14] - 乘组已完成两次出舱任务:首次于5月22日16时49分完成 创下空间站全面建成后入轨与首次出舱时间间隔最短纪录(不足一个月)[1][3] - 第二次出舱于6月26日21时29分完成 期间完成第7次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及舱外设备设施巡检任务 [7][9] 出舱活动里程碑与技术创新 - 航天员陈冬成为首位在问天气闸舱和天和节点舱两处完成出舱的航天员 [5] - 第二次出舱启用节点舱出舱口 为时隔3年多再次开启(上次为2021年12月26日神舟十三号任务)[7] - 全新飞天舱外服设计寿命从3年15次提升至4年20次 由天舟九号货运飞船运送上行 [12][9] 空间站物资与实验进展 - 天舟九号于7月15日8时52分对接天和核心舱 上行物资总量约6.5吨 包括1.5吨190多种航天食品及核心肌肉锻炼装置 [9] - 舱内启动新一轮植物栽培实验 开展骨代谢交互调控、航天整合组学等医学研究 [12] - 智能飞行机器人"小航"参与人机协作实验 微重力物理科学实验按计划推进 [14]
在轨90天!神二十乘组的工作清单→
央视新闻· 2025-07-24 10:22
神舟二十号任务进展 -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已在轨90天,任务进程过半,乘组包括陈冬、陈中瑞、王杰[1] - 2025年4月24日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5] - 神舟二十号乘组与神舟十九号乘组完成中国航天史上第6次"太空会师"[7] 空间站科研工作 - 乘组在轨期间重点开展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物理和空间新技术等领域实(试)验[9] - 完成交会对接、医疗救护、应急救生等专业训练及全系统压力应急演练[11] - 常态化进行站内环境监测、设备维护、物资管理及医学检查等工作[13][14] 舱外活动成果 - 5月22日完成首次出舱,安装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并开展设备巡检[16] - 6月26日完成第二次出舱,历时6.5小时安装脚限适配器等设备[20] - 新安装设备预计可使后续出舱活动时间缩短40分钟[21] 货运飞船更替 - 7月8日天舟八号货运飞船撤离空间站[23] - 7月15日天舟九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运送6.5吨物资[25][27] - 物资包含两套舱外航天服、核心肌肉锻炼装置及1.5吨190多种航天食品[27] 历史节点 - 问天实验舱发射三周年,指令长陈冬曾在轨见证[3] - 首次实现航天员出舱与货物出舱任务关联耦合实施[18]
三问“太空快递员”新差事
科技日报· 2025-07-16 09:20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任务概述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于2025年7月15日成功发射并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对接[1] - 该飞船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组批生产的第4艘货运飞船[1] - 承担为神舟二十号和神舟二十一号乘组运送物资的任务[1] 运送物资详情 - 总物资重量达6.5吨,创空间站货运飞船上行物资装载重量新高[2] - 包括2套新型舱外航天服,在轨寿命提升至"4年20次"[2] - 新增30种航天食品,总数达190余种,飞行食谱周期延长至10天[2] - 运送新型在轨核心肌肉锻炼装置等乘员设备[2] - 空间应用系统上行物资总重776.5千克,涉及23项科学实验[2] 交会对接技术亮点 - 采用3小时交会对接模式,成为货运飞船标准对接模式[3] - 该模式降低了对火箭入轨条件、测控精度等方面的要求[3] - 首次在新轨道高度和特定太阳高度角条件下实施交会对接[3] - 研制团队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和仿真验证确保系统稳定[3] 未来发展前景 - 天舟货运飞船是国际货物运输能力最大的现役货运飞船之一[4] - 具备3个月应急发射能力,后续飞船已具备任务备份能力[5] - 轻舟货运飞船和昊龙货运航天飞机方案即将进入飞行验证阶段[5] - 多种运输方案将丰富天地货物运输体系并降低成本[5]
太空“快递”准时达  星河探索再蓄能(科技自立自强·逐梦深空)
人民日报· 2025-07-16 06:10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 - 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并于8时52分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对接 [2] - 天舟九号是我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组批生产的第四艘货运飞船,承担为神舟二十号和二十一号航天员运送物资的任务 [2] - 飞船采用3小时快速交会对接模式,该方案集成了2小时方案的"快"和6.5小时方案的"可靠"优势,是当前技术水平下的最优解 [3] 货运能力与技术特点 - 天舟九号上行物资重量约6.5吨,创空间站工程货运飞船上行物资装载重量新高 [2] - 首次具备3个月应急发射能力,通过优化流程在天舟八号发射前完成全部研制工作 [2] - 搭载两项新型空间技术试验载荷,持续开展在轨试验 [3] - 采用46台火箭发动机提供推力,包括10台新一代液氧煤油发动机和36台高精度姿轨控发动机 [6] 航天员生活保障升级 - 上行2套新舱外服和新型在轨核心肌肉锻炼装置,实现对全身主要肌群更精准防护 [4] - 航天食品总数达190余种,新增菜肴类食品近30种,飞行食谱周期由7天延长至10天 [4] - 首次运送新鲜桃子等时令水果,通过技术创新提升食品质地、风味和营养 [7] 科学实验与研究 - 上行23项科学实验,涵盖空间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科学等领域 [8] - 开展3项航天医学细胞学实验,研究微重力对细胞的影响及干预肌萎缩新策略 [8][9] - 将脑类器官芯片送入空间站,研究微重力对人血脑屏障和脑功能的影响机理 [9] 测控通信系统 - 应答机、遥控设备和遥测设备协同工作,确保飞船状态正常并精准对接 [5] - 应答机建立天地通信链路,遥控设备解析地面指令,遥测设备采集飞船工作参数 [5]
中国空间站迎“最重太空快递”!天舟九号货运飞船6.5吨物资装了啥?
央视网· 2025-07-15 10:13
发射任务概况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于北京时间7月15日5时34分成功发射 约10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 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1] - 飞船装载航天员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物资[1] 物资装载与创新 - 上行物资重量约6.5吨 创空间站应用与发展工程货运飞船上行物资装载重量新高[1] - 航天食品总量超1.5吨 新增菜肴类食品近30种 总数达190余种 飞行食谱周期由7天延长至10天[8] 舱外航天服升级 - 上行两套飞天舱外航天服编号D、E 设计使用寿命由3年15次提升至4年20次[3] 科学实验样本 - 上行三项新细胞学实验样本:骨髓间质干细胞(研究骨质流失)、心衰心脏细胞(研究疾病治疗方案)、人源化血管类器官模型(研究抗衰老)[5] 航天员健康保障 - 上行核心肌肉锻炼装置 可开展恒定阻力训练 预防深层肌群萎缩 提高重力环境再适应能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