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

搜索文档
在轨90天!神二十乘组的工作清单→
央视新闻· 2025-07-24 10:22
神舟二十号任务进展 -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已在轨90天,任务进程过半,乘组包括陈冬、陈中瑞、王杰[1] - 2025年4月24日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5] - 神舟二十号乘组与神舟十九号乘组完成中国航天史上第6次"太空会师"[7] 空间站科研工作 - 乘组在轨期间重点开展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物理和空间新技术等领域实(试)验[9] - 完成交会对接、医疗救护、应急救生等专业训练及全系统压力应急演练[11] - 常态化进行站内环境监测、设备维护、物资管理及医学检查等工作[13][14] 舱外活动成果 - 5月22日完成首次出舱,安装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并开展设备巡检[16] - 6月26日完成第二次出舱,历时6.5小时安装脚限适配器等设备[20] - 新安装设备预计可使后续出舱活动时间缩短40分钟[21] 货运飞船更替 - 7月8日天舟八号货运飞船撤离空间站[23] - 7月15日天舟九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运送6.5吨物资[25][27] - 物资包含两套舱外航天服、核心肌肉锻炼装置及1.5吨190多种航天食品[27] 历史节点 - 问天实验舱发射三周年,指令长陈冬曾在轨见证[3] - 首次实现航天员出舱与货物出舱任务关联耦合实施[18]
科游记丨在“追火箭”中感悟航天梦
新华网· 2025-07-17 10:29
航天发射活动 - 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舟九号货运飞船,近2000名观众在文昌瑶光火箭观礼平台现场观看 [1] - 发射前安排航天员讲解任务细节及选拔训练知识,并设置黎锦编织航天星图、椰子叶制作纪念品等互动环节 [2] 航天旅游与研学 - 暑假期间文昌航天超算科技文化旅游区客流量达平时5-6倍,天舟九号发射期间接近1200人设计峰值 [5] - 文昌航天超算中心展示每秒10亿亿次运算能力,用于火箭轨迹模拟、卫星数据处理等尖端任务 [5] - 极星陨石博物馆通过陨石标本、全息投影和触摸体验打造沉浸式宇宙探索场景 [5][7] - 香港特区政府组织学生研学团,实地观察航天育种成果如超大南瓜和多色辣椒植株 [6][9] 文旅产业规划 - 文昌市推进"航天旅游之都"建设,聚焦科普研学、体验娱乐和工业旅游三大方向 [8] - 计划结合"村排"赛事设计航天主题村游路线,8月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预计吸引5000+参赛者 [8] - 航天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文旅体验项目,如育种研发中心开放试验田参观 [6][8]
焦点访谈|6.5吨“快递”3小时送达,揭秘中国载人航天“天地货运”体系
央视网· 2025-07-16 21:10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任务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于7月15日发射,3小时后与中国空间站完成对接,这是4年多以来第8次为空间站送货 [1] - 飞船运送物资总重量达6.5吨,创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以来新高,较天舟八号提升11% [6] - 货物种类包括固态、气态、液态货物,特别包含大件舱外航天服等特殊货物 [6] - 飞船具备22.5立方米货舱空间,最大载货能力7.4吨 [5] 货运系统技术突破 - 天舟系列已验证货物运输、推进剂在轨补加、快速交会对接等关键技术 [8] - 天舟九号首次具备3个月应急发射能力,实现"发一备一"模式 [8] - 搭载两项新型试验载荷:太空测距装置和新型推进试验装置 [18] - 火箭搭载智慧控制系统,可实时监测飞行状态并进行故障调整 [18] 发射流程优化 - 长征七号火箭发射准备时间从38天缩减至25天 [12] - 临发射前核心任务准备时间从24小时缩短到8小时 [12] - "零窗口"发射时间从严格限制放宽至120秒可控延迟 [12] - 采用全数字化设计手段,实现设计、生产和组装全流程三维化 [10] 科学实验进展 - 首次将脑类器官芯片送入太空,研究空间环境对人脑影响 [14] - 新落成文昌基地实验室支持生命科学实验样本的发射前制备 [16] - 搭载骨骼肌前体细胞实验,研究太空微重力对肌肉萎缩影响 [16] - 生鲜特送包括航天员水果和需低温保存的科研样本 [14] 未来发展规划 - 小型货运工具轻舟货运飞船和昊龙货运航天飞机已进入实际验证阶段 [20] - 将构建更灵活、多元的天地物流系统 [20]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将支持更多航天器发射任务 [20]
“宇宙级课堂”点燃学子航天梦爱国情
海南日报· 2025-07-16 09:39
航天发射活动 - 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于7月15日凌晨成功发射天舟九号货运飞船[3] - 发射地点位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工位6公里外设有瑶光火箭观礼平台[5] - 近2000名观众在现场观看发射,其中学生团占比超过半数[5][9] 航天科普教育 - 文昌瑶光火箭观礼平台组织"航天员面对面"航天科普讲座,由首批航天员陈全进行分享[9] - 香港管理专业协会罗桂祥中学组织航天太空研学团活动,旨在培养青少年爱国情操[6] - 云南研学团33名学生首次来海南观看火箭发射,参与火箭观礼夏令营活动[6] 青少年参与情况 - 16岁云南女孩闫梦馨表示观看发射让她为中国人身份感到骄傲[6] - 13岁北京中学生李语珊在生日当天观看发射,称这是"直击心灵的震撼"[7] - 11岁男孩陆翼闻通宵拼装长征七号火箭模型,并与发射场工位合影[9] - 香港学生团在现场领取航天纪念证书,安徽考察团首次来文昌"追火箭"[6] 现场氛围 - 观众在发射倒计时阶段整齐呼喊"5、4、3、2、1"[7] - 发射成功后人群齐唱《歌唱祖国》,现场充满爱国热情[9] - 摄影师提前数小时架设设备,游客纷纷以发射场为背景拍照留念[4][6]
三问“太空快递员”新差事
科技日报· 2025-07-16 09:20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任务概述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于2025年7月15日成功发射并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对接[1] - 该飞船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组批生产的第4艘货运飞船[1] - 承担为神舟二十号和神舟二十一号乘组运送物资的任务[1] 运送物资详情 - 总物资重量达6.5吨,创空间站货运飞船上行物资装载重量新高[2] - 包括2套新型舱外航天服,在轨寿命提升至"4年20次"[2] - 新增30种航天食品,总数达190余种,飞行食谱周期延长至10天[2] - 运送新型在轨核心肌肉锻炼装置等乘员设备[2] - 空间应用系统上行物资总重776.5千克,涉及23项科学实验[2] 交会对接技术亮点 - 采用3小时交会对接模式,成为货运飞船标准对接模式[3] - 该模式降低了对火箭入轨条件、测控精度等方面的要求[3] - 首次在新轨道高度和特定太阳高度角条件下实施交会对接[3] - 研制团队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和仿真验证确保系统稳定[3] 未来发展前景 - 天舟货运飞船是国际货物运输能力最大的现役货运飞船之一[4] - 具备3个月应急发射能力,后续飞船已具备任务备份能力[5] - 轻舟货运飞船和昊龙货运航天飞机方案即将进入飞行验证阶段[5] - 多种运输方案将丰富天地货物运输体系并降低成本[5]
运送20多项实验物资,新增近30种航天菜肴,天舟九号对接空间站仅用3小时
环球网资讯· 2025-07-16 07:22
发射任务与火箭性能 - 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舟九号货运飞船,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14吨,本次为长七火箭第10次飞行,长七系列火箭第20次飞行 [1][3] - 天舟九号上行物资装载重量创新高,达6.5吨,包括航天员系统乘员物资、空间站系统平台物资及多领域实验样品和设备设施 [3] - 天舟九号首次具备3个月应急发射能力,后续货船具备任务备份能力,提升空间站运营安全性和保障性 [3] 交会对接技术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仅耗时3小时完成与中国空间站的全自主交会对接,实现3小时交会对接模式常态化实施 [4] - 3小时交会对接模式降低对火箭入轨条件、测控精度、敏感器及导航精度等方面的要求,增强任务可靠性 [4] 科研实验内容 - 空间应用系统上行物资总重量约776.5公斤,包括23项科学实验,涵盖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科学等领域 [5] - 生命科学实验包括骨骼肌前体细胞、肝细胞、脑类器官芯片等样品,研究空间微重力环境对人脑类器官结构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5] - 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科学实验重点围绕多相流与相变传热、软物质与复杂流体、流体动力学等方面,揭示重力作用机制 [5] - 空间材料科学实验包括超高温铌硅金属间化合物制备、材料使役行为和特性研究、水合盐相变材料凝固机理研究 [6] 航天员保障与设备 - 天舟九号携带2套新舱外服D、E,舱外服在轨寿命由"3年15次"提升为"4年20次" [7] - 上行新型在轨核心肌肉锻炼装置,针对核心肌群进行防护锻炼,提高航天员返回后对重力环境的再适应能力 [7][8] - 航天医学细胞学实验研究空间微重力环境对骨髓间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为空间骨丢失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8][9] 航天食品与生活保障 - 新增菜肴类航天食品近30种,航天食品总数达190余种,飞行食谱周期由7天延长至10天,提升食品口感 [9]
太空“快递”准时达 星河探索再蓄能(科技自立自强·逐梦深空)
人民日报· 2025-07-16 06:10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 - 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并于8时52分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对接 [2] - 天舟九号是我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组批生产的第四艘货运飞船,承担为神舟二十号和二十一号航天员运送物资的任务 [2] - 飞船采用3小时快速交会对接模式,该方案集成了2小时方案的"快"和6.5小时方案的"可靠"优势,是当前技术水平下的最优解 [3] 货运能力与技术特点 - 天舟九号上行物资重量约6.5吨,创空间站工程货运飞船上行物资装载重量新高 [2] - 首次具备3个月应急发射能力,通过优化流程在天舟八号发射前完成全部研制工作 [2] - 搭载两项新型空间技术试验载荷,持续开展在轨试验 [3] - 采用46台火箭发动机提供推力,包括10台新一代液氧煤油发动机和36台高精度姿轨控发动机 [6] 航天员生活保障升级 - 上行2套新舱外服和新型在轨核心肌肉锻炼装置,实现对全身主要肌群更精准防护 [4] - 航天食品总数达190余种,新增菜肴类食品近30种,飞行食谱周期由7天延长至10天 [4] - 首次运送新鲜桃子等时令水果,通过技术创新提升食品质地、风味和营养 [7] 科学实验与研究 - 上行23项科学实验,涵盖空间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科学等领域 [8] - 开展3项航天医学细胞学实验,研究微重力对细胞的影响及干预肌萎缩新策略 [8][9] - 将脑类器官芯片送入空间站,研究微重力对人血脑屏障和脑功能的影响机理 [9] 测控通信系统 - 应答机、遥控设备和遥测设备协同工作,确保飞船状态正常并精准对接 [5] - 应答机建立天地通信链路,遥控设备解析地面指令,遥测设备采集飞船工作参数 [5]
7月15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15 21:51
宏观经济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7][21] -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启动,55个品种纳入报量范围,新药不纳入集采 [25] 航天科技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并与空间站完成交会对接 [8][22] 国际贸易 - 美国对墨西哥番茄征收17.09%反倾销税,墨西哥称损害双方利益 [9][29] - 巴西成立跨部门委员会应对美国50%关税政策,欧盟称将考虑对720亿欧元美国商品加征关税 [30] 制造业与供应链 - 第三届链博会参展商达1200家,设置6大产业链展区 [28] - 德国央行报告显示该国出口商因能源价格上涨和供应链中断失去全球市场份额 [33] 医药行业 - 《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规定》施行,允许个体工商户通过变更登记转为企业 [26][27] 航空业 - 印度要求紧急检查波音787、747、737机型燃油开关系统 [33]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火箭飞船如何做到“一约既定,星河无阻”?
央广网· 2025-07-15 18:49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于7月15日5时34分由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约10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圆满成功[2] - 飞船装载航天员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物资[2] - 本次发射各系统配合默契,火箭飞船表现出色,入轨精度高,达到"十环精度"[5]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技术特点 -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总长53.1米,整流罩直径4.2米,起飞重量约597吨,起飞推力727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14吨[9] - 本次是长七火箭第10次发射,长七系列火箭第20次发射[9] - 采用新三垂测发模式,具备零窗口发射能力,可推迟120秒点火[9] - 具备低温推进剂不卸除推迟24小时发射能力,可在中雨条件下发射[9] - 已准备一发备用箭在天津总装厂房待命,保证空间站任务正常运行[9] - 具备故障情况下三个月内再次组织发射的能力[9]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任务特点 - 创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货运飞船上行物资装载量新高,约6.5吨,比以往多百余公斤[10] - 首次具备三个月应急发射能力[10] - 使用三小时快速交会对接方案,实现该模式常态化[10] - 搭载两项试验载荷:光学频率梳太空高精度测距技术验证载荷和新型绿色离子液体空间推进技术实验载荷[11] 航天员生活保障 - 航天食品种类从170余种增加到190余种,飞行食谱周期由7天延长到10天[11] - 上行专门针对核心肌群的锻炼装置,与抗阻力锻炼装置组合使用可实现对航天员全身各主要肌群的防护[11][12] - 核心肌肉锻炼装置可开展恒定阻力锻炼,有效预防椎旁肌等深层肌群萎缩[12] 科学实验内容 - 包括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科学等领域共23项科学实验[12] - 3项生命科学实验项目需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开展样品制备和临射安装,包含骨骼肌前体细胞、肝细胞、脑类器官芯片等实验样品[12] - 通过梦天舱燃烧科学实验柜开展微重力近极限火焰模拟强湍流火焰分区行为研究等科学实验[13] 交会对接技术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于北京时间7月15日8时52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15] - 采用3小时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相较传统6.5小时方案提速50%以上[16] - 通过3000余次全工况仿真优化自适应轨道算法,确保全相位精准适应[17] - 采用"多源融合导航技术"解决强光干扰问题[19] - 36次交会对接100%成功率,快速对接技术国际领先[16]
中国空间站迎“最重太空快递”!天舟九号货运飞船6.5吨物资装了啥?
央视网· 2025-07-15 10:13
发射任务概况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于北京时间7月15日5时34分成功发射 约10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 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1] - 飞船装载航天员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物资[1] 物资装载与创新 - 上行物资重量约6.5吨 创空间站应用与发展工程货运飞船上行物资装载重量新高[1] - 航天食品总量超1.5吨 新增菜肴类食品近30种 总数达190余种 飞行食谱周期由7天延长至10天[8] 舱外航天服升级 - 上行两套飞天舱外航天服编号D、E 设计使用寿命由3年15次提升至4年20次[3] 科学实验样本 - 上行三项新细胞学实验样本:骨髓间质干细胞(研究骨质流失)、心衰心脏细胞(研究疾病治疗方案)、人源化血管类器官模型(研究抗衰老)[5] 航天员健康保障 - 上行核心肌肉锻炼装置 可开展恒定阻力训练 预防深层肌群萎缩 提高重力环境再适应能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