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天运输
icon
搜索文档
资本市场深改提速 完善机制全链条赋能科技创新
证券日报· 2025-08-05 23:41
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政策成效 - 证监会《实施意见》推动科技金融发展 46家A股公司上市募资54261亿元 其中44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 [1] - 科创板"1+6"改革落地 设置科创成长层 重启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 扩展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领域 已受理珠海泰诺麦博等企业IPO [2] - 创业板启用第三套上市标准 受理深圳大普微电子等未盈利企业申请 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受理量占比8881% [3] 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方向 - 科创板改革重点: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 试点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建立IPO预审机制 [2] - 创业板后续改革预计将提高对未盈利高科技企业包容性 优化并购重组政策 引导资本流向硬科技 [3][4] - 监管提出将推出深化创业板改革一揽子举措 重点提升创新资本形成效率 [3] 并购重组市场动态 - 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量同比增长10545% 达113单 出现跨行业并购、跨境并购等新型案例 [6] - "并购六条"配套措施落地 私募基金锁定期与投资期限实施"反向挂钩" 促进创投退出 [6] - 并购重组转向能力建设导向 成为科技企业突破研发周期的重要工具 [7] 债券市场创新支持 - 科创债发行规模达125万亿元 同比增长8687% 交易所市场发行509081亿元 [8]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上市 规模达110248亿元 建立"发行-投资-交易"闭环 [9] - 债市机制创新包括含权条款债券、超长期限债券 重点支持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领域 [8][9] 重点领域企业动向 - 无人机企业四川腾盾科创、机器人公司杭州宇树科技、航天企业蓝箭航天等启动IPO辅导 [2] - 私募股权机构加速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 缓解创投退出压力 [6] - 超八成债券资金聚焦前沿科技领域 精准对接国家战略 [9]
焦点访谈|6.5吨“快递”3小时送达,揭秘中国载人航天“天地货运”体系
央视网· 2025-07-16 21:10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任务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于7月15日发射,3小时后与中国空间站完成对接,这是4年多以来第8次为空间站送货 [1] - 飞船运送物资总重量达6.5吨,创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以来新高,较天舟八号提升11% [6] - 货物种类包括固态、气态、液态货物,特别包含大件舱外航天服等特殊货物 [6] - 飞船具备22.5立方米货舱空间,最大载货能力7.4吨 [5] 货运系统技术突破 - 天舟系列已验证货物运输、推进剂在轨补加、快速交会对接等关键技术 [8] - 天舟九号首次具备3个月应急发射能力,实现"发一备一"模式 [8] - 搭载两项新型试验载荷:太空测距装置和新型推进试验装置 [18] - 火箭搭载智慧控制系统,可实时监测飞行状态并进行故障调整 [18] 发射流程优化 - 长征七号火箭发射准备时间从38天缩减至25天 [12] - 临发射前核心任务准备时间从24小时缩短到8小时 [12] - "零窗口"发射时间从严格限制放宽至120秒可控延迟 [12] - 采用全数字化设计手段,实现设计、生产和组装全流程三维化 [10] 科学实验进展 - 首次将脑类器官芯片送入太空,研究空间环境对人脑影响 [14] - 新落成文昌基地实验室支持生命科学实验样本的发射前制备 [16] - 搭载骨骼肌前体细胞实验,研究太空微重力对肌肉萎缩影响 [16] - 生鲜特送包括航天员水果和需低温保存的科研样本 [14] 未来发展规划 - 小型货运工具轻舟货运飞船和昊龙货运航天飞机已进入实际验证阶段 [20] - 将构建更灵活、多元的天地物流系统 [20]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将支持更多航天器发射任务 [20]
三问“太空快递员”新差事
科技日报· 2025-07-16 09:20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任务概述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于2025年7月15日成功发射并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对接[1] - 该飞船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组批生产的第4艘货运飞船[1] - 承担为神舟二十号和神舟二十一号乘组运送物资的任务[1] 运送物资详情 - 总物资重量达6.5吨,创空间站货运飞船上行物资装载重量新高[2] - 包括2套新型舱外航天服,在轨寿命提升至"4年20次"[2] - 新增30种航天食品,总数达190余种,飞行食谱周期延长至10天[2] - 运送新型在轨核心肌肉锻炼装置等乘员设备[2] - 空间应用系统上行物资总重776.5千克,涉及23项科学实验[2] 交会对接技术亮点 - 采用3小时交会对接模式,成为货运飞船标准对接模式[3] - 该模式降低了对火箭入轨条件、测控精度等方面的要求[3] - 首次在新轨道高度和特定太阳高度角条件下实施交会对接[3] - 研制团队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和仿真验证确保系统稳定[3] 未来发展前景 - 天舟货运飞船是国际货物运输能力最大的现役货运飞船之一[4] - 具备3个月应急发射能力,后续飞船已具备任务备份能力[5] - 轻舟货运飞船和昊龙货运航天飞机方案即将进入飞行验证阶段[5] - 多种运输方案将丰富天地货物运输体系并降低成本[5]
运送20多项实验物资,新增近30种航天菜肴,天舟九号对接空间站仅用3小时
环球网资讯· 2025-07-16 07:22
发射任务与火箭性能 - 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舟九号货运飞船,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14吨,本次为长七火箭第10次飞行,长七系列火箭第20次飞行 [1][3] - 天舟九号上行物资装载重量创新高,达6.5吨,包括航天员系统乘员物资、空间站系统平台物资及多领域实验样品和设备设施 [3] - 天舟九号首次具备3个月应急发射能力,后续货船具备任务备份能力,提升空间站运营安全性和保障性 [3] 交会对接技术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仅耗时3小时完成与中国空间站的全自主交会对接,实现3小时交会对接模式常态化实施 [4] - 3小时交会对接模式降低对火箭入轨条件、测控精度、敏感器及导航精度等方面的要求,增强任务可靠性 [4] 科研实验内容 - 空间应用系统上行物资总重量约776.5公斤,包括23项科学实验,涵盖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科学等领域 [5] - 生命科学实验包括骨骼肌前体细胞、肝细胞、脑类器官芯片等样品,研究空间微重力环境对人脑类器官结构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5] - 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科学实验重点围绕多相流与相变传热、软物质与复杂流体、流体动力学等方面,揭示重力作用机制 [5] - 空间材料科学实验包括超高温铌硅金属间化合物制备、材料使役行为和特性研究、水合盐相变材料凝固机理研究 [6] 航天员保障与设备 - 天舟九号携带2套新舱外服D、E,舱外服在轨寿命由"3年15次"提升为"4年20次" [7] - 上行新型在轨核心肌肉锻炼装置,针对核心肌群进行防护锻炼,提高航天员返回后对重力环境的再适应能力 [7][8] - 航天医学细胞学实验研究空间微重力环境对骨髓间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为空间骨丢失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8][9] 航天食品与生活保障 - 新增菜肴类航天食品近30种,航天食品总数达190余种,飞行食谱周期由7天延长至10天,提升食品口感 [9]
从天舟一号到天舟八号 太空“带货”达人都有哪些升级?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12 17:01
天舟货运飞船发展历程 - 天舟一号于2017年4月20日首飞,首次实现推进剂在轨补加,验证货物运输等关键技术,为空间站建设奠定基础 [3] - 天舟二号于2021年5月29日发射,物资上行能力达6.9吨,支持3名航天员3个月驻留,完成4次交会对接及多项拓展试验 [5] - 天舟三号于2021年9月20日发射,交会对接时间缩短至6.5小时,生活物资翻倍可支持6个月驻留 [7] - 天舟四号于2022年5月10日发射,采用货包色彩标识系统提升物资管理效率 [9] - 天舟五号于2022年11月12日发射,实现2小时快速交会对接创世界纪录 [11] - 天舟六号于2023年5月10日发射,载货能力提升至7.4吨,发射频次优化为2年3发 [13] - 天舟七号于2024年1月17日发射,采用3小时快速对接模式,运送5.6吨物资含260余件货物 [15] - 天舟八号于2024年11月发射,新增时效性物资运输能力如生物制剂 [17] 技术突破与能力提升 - 交会对接时间从8小时(天舟三号)逐步缩短至2小时(天舟五号)[7][11],最终优化为3小时常态化模式(天舟七号)[15] - 载货能力从6.9吨(天舟二号)提升至7.4吨(天舟六号)[5][13],货包管理系统(天舟四号)和时效性运输(天舟八号)增强功能性 [9][17] - 快速对接技术实现从6.5小时(天舟三号)到2小时(天舟五号)的突破,并保持3小时稳定模式(天舟七号)[7][11][15] 空间站运营支持 - 单次物资补给可支持3名航天员3个月(天舟二号)至6个月(天舟三号)驻留需求 [5][7] - 天舟七号实现双乘组(神舟十七号、十八号)物资同步保障,运送2.4吨生活物资 [15] - 天舟八号新增生物制剂等时效性实验物资运输能力,强化空间站科研支持 [17]
从“万里穿针”到“智能仓储” 175秒解码天舟“家族”高光时刻
央视网· 2025-07-12 16:59
天舟九号发射准备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组合体已垂直转运至发射区 计划近日择机发射[1] - 组合体在活动发射平台托举下驶出总装测试厂房 长征七号火箭技术成熟 能应对复杂气象环境[4] - 文昌航天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 将按计划开展发射前功能检查和联合测试[8] 天舟九号任务内容 - 将上行约6 5吨补给物资 包括神舟二十号和二十一号乘组生活物资 2套新舱外服和1套核心肌肉锻炼装置[6] - 携带航天医学实验 空间应用实验等科学载荷和实验样品[6] - 承担为神舟二十号和二十一号乘组运送物资的任务[22] 天舟系列发展历程 - 2017年天舟一号首次出征 验证6大核心技术 实现中国太空运货从0到1突破[13] - 2021年天舟二号运送6 8吨物资支撑空间站建造关键战役 天舟三号为航天员6个月驻留提供保障[16] - 2022年天舟四号为神舟十四号乘组运物资并开展小卫星释放测试[16] - 2022年天舟五号创造2小时对接奇迹 背后是地面团队24小时轨道精算[17] - 天舟六号起载货量提升500公斤 货舱扩容20% 相当于新增储藏间[19] - 天舟七号起发射频次优化为2年3次 节约天地运输成本[19] - 天舟八号运送果蝇和月壤砖并开展相关实验[20] 天舟系列技术突破 - 交会对接时间从天舟一号近2天压缩至天舟五号2小时 最终确定3小时方案为最优解[22] - 载货能力从天舟一号6 5吨逐步升级至7 4吨 货舱容积增至22 5立方米 载货比提升至0 53[22] - 2025年将首飞"轻舟"货运飞船 采用一体化单舱构型 冷链运输能力达国际领先水平[22] - "昊龙"航天飞机采用可复用设计 将急件成本骤降 中国空间站低成本货物运输系统即将上线[22]
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已受控再入大气层
快讯· 2025-07-09 06:57
航天任务进展 - 天舟八号货运飞船于北京时间2025年7月9日6时42分受控再入大气层 [1] - 飞船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过程中烧蚀销毁 少量残骸落入预定安全海域 [1] - 天舟八号于2024年11月15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入轨 [1] 货运飞船载荷 - 装载物资包括航天员在轨驻留消耗品 推进剂 应用实(试)验装置等 [1]
从天舟到轻舟、昊龙 更多新型低成本运输力量将加入“天地货运队伍”
央视网· 2025-07-08 16:59
天舟八号任务概述 - 天舟八号货运飞船于2025年7月8日完成空间站组合体撤离 转入独立飞行阶段并将择机受控再入大气层 绝大部分器件将烧蚀销毁 少量残骸落入预定安全海域 [1] - 该飞船于2024年11月15日发射入轨 在轨运行近八个月 为神舟十九号、二十号乘组提供物资保障 [1] - 采用3小时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 创下天舟系列对接速度新纪录 [2][5][8] 货运能力与物资详情 - 上行补给物资总量约6吨 包括航天员生活必需品、科学实验用品、空间站消耗品及节日礼包 [2] - 科学应用物资达458公斤 含实验载荷、样品及备品备件 [2] - 采用4贮箱改进型全密封设计 可支持3名航天员在轨9个月的生活物资与设备 [5] - 首次搭载模拟月壤砖开展暴露实验 验证力学、热学和抗辐射性能 为月球建设积累数据 [4] 技术突破与行业进展 - 3小时快速交会对接成为未来天舟飞船常态化对接模式 [5][8] - 作为世界现役货物运输能力最大、在轨支持能力最全面的货运飞船之一 中国空间站货运体系持续升级 [9] - 轻舟货运飞船方案进入验证阶段 单舱构型运力达1.8-2吨 力箭二号火箭将承担其发射任务 [9] - 昊龙货运航天飞机采用可重复使用技术 通过火箭发射后能水平着陆 具备更优经济性和下行运输能力 [11] - 两大新型运输方案验证阶段将构建安全可靠、形式多样、效益突出的天地货物运输体系 [11]
俄“进步MS-31”货运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对接
快讯· 2025-07-06 13:46
俄罗斯航天货运任务 - 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成功发射"进步MS-31"货运飞船并与国际空间站完成对接 [1] - 对接时间为莫斯科时间6日0时25分(北京时间6日5时25分) [1] - 飞船对接位置为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舱段"探索"号实验舱 [1] - 飞船计划在轨停留时间为167天 [1]
威胁“退役”“龙”飞船后,马斯克改口撤回
搜狐财经· 2025-06-06 12:02
核心观点 -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争执升级后,威胁要让"龙"飞船"退役",但数小时后收回了这一言论 [1] - "龙"飞船是目前美国向国际空间站输送人员和物资的主要运载工具,根据公司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签订的数十亿美元合同,定期往返国际空间站 [1] - 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抨击特朗普政府政策,招致特朗普威胁取消公司政府合同,作为回应马斯克表示让"龙"飞船退役,但几小时后改口 [1] - 目前尚不清楚马斯克所说的"退役"具体指什么,除了执行NASA任务外,"龙"飞船还用于商业载人飞行,已执行6次私人航天任务 [1] - 公司计划与私营公司Axiom Space合作,最早于6月10日再次发射"龙"飞船,将4名平民送往国际空间站 [1] 行业影响 - 如果"龙"飞船突然停用,将对NASA的国际空间站运营计划造成严重干扰 [2] - 目前"龙"飞船是美国将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的唯一可行方案,同时是维持其物资供应的主要手段之一 [2] - NASA也依赖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将宇航员送往空间站 [2] - NASA的另一个潜在选项是美国波音公司研发的"星际客机",但该飞船在2024年测试飞行出现故障,目前仍未获得载人飞行认证 [2] - 由于"星际客机"故障,NASA曾委托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用"龙"飞船将两名滞留国际空间站的美国宇航员接回地球 [2] 公司动态 -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已6次使用"龙"飞船执行私人航天任务,包括绕轨飞行以及访问国际空间站等 [1] - 公司计划与Axiom Space合作,最早于6月10日发射"龙"飞船执行商业载人任务 [1] - 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的言论引发市场关注,但迅速收回"退役"表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