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制品

搜索文档
弦歌三顾起新声——解码“文明在宛”南阳的文化自信样本
新华网· 2025-06-19 11:42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考察时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强调,"南水北调工程是重大战略性基 础设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遵循总书记的嘱托,新时代的南阳持续擦亮"三顾之城"的金字招牌,中医药产业突破四百亿级新台阶,创新传承跑出加速度,护航"一泓清水永续 北上",实现生态效益和民生福祉的双丰收,正在以实干担当谱写"文明在宛"的崭新篇章。 新华社郑州6月19日电 题:弦歌三顾起新声——解码"文明在宛"南阳的文化自信样本 新华社记者李俊、双瑞、吴刚 "於显乐都,既丽且康。""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有着2800多年建城史的南阳,地处伏牛山南、汉水之阳,自古承东启西连南贯北,文脉绵 长、弦歌不辍,"三顾茅庐"更是成就千古佳话。 这是2023年4月拍摄的南阳卧龙岗文化园。新华社发 一顾文脉绵长:为民情怀斯为盛 南阳市西南郊的卧龙岗武侯祠,古柏参天,绿影摇曳,拜谒的人群络绎不绝。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廊坊石碑上的《出师表》赫然可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仅是诸葛亮一生的写照,也成为南阳人本情怀的常青 坐标。 南阳古称"宛",地处中原腹地,历史上是商贾往来的驿道重镇 ...
强农兴业 沃野生金
河南日报· 2025-05-22 07:33
"要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以城乡融合发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促进城乡共同富裕。" ——习近平 麦浪翻涌,沃野流金,邓州小麦进入收割季。5月21日,在邓州市构林镇,4台联合收割机在麦田里穿梭,伴 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小麦被快速收割、脱粒。 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考察调研期间,走进一处麦田察看小麦长势。看到丰收在望,他指出, 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保证粮食安全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从培育好种子做起,加强良种技术攻关,靠中国种子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4年多来,南阳以"粮"为笔,以"智"为墨,绘就了一幅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富于农的新时代画卷。走进邓 州市国家杂交小麦项目产业化基地,满眼生机。这里是智慧农业技术实践与应用的重要场所,50多名国内外 优秀科技人才会聚于此,承担起国家杂交小麦育种联合攻关、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构建等项目,通过不断 育种和推广,大幅提升了小麦亩产,扩大了小麦适种面积,稳定并提升了全国小麦产量。 "我们要把邓州打造成国际一流杂交小麦产业化基地、交流中心、研发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 究所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