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Blackwell架构AI GPU
搜索文档
AMD(AMD.US)信仰拉满 但业绩展望追不上OpenAI大单带来的想象空间
智通财经网· 2025-11-05 08:33
智通财经APP获悉,英伟达在数据中心与PC芯片领域长期以来最大竞争对手AMD(AMD.US)北京时间周三晨间 公布最新业绩报告,AMD乃全球仅有的能和在AI算力基础设施领域堪称垄断地位的"英伟达AI GPU系列产 品"进行GPU级别算力竞争的芯片公司,因此一些华尔街顶级投资机构非常看好AMD不断蚕食英伟达千亿美元 级别的90%市场份额垄断地位,进而实现增速远远强于英伟达的井喷式业绩扩张曲线。AMD与OpenAI达成 6GW AI GPU算力采购协议以及颇具创新的"股权-AI算力供给对赌合同"之后,市场对于AMD基本面前景以及 未来估值可谓愈发乐观。 然而,在经历最新一轮AI算力产业链投资狂潮大幅推动英伟达、AMD以及博通、美光等算力领军者股价屡创 新高,以及新一轮令市场瞩目的重大AI算力采购大单带动AMD股价飙升从而令华尔街对于AMD的业绩预期不 断推高之后,其最新的官方业绩展望数据未能打动华尔街的机构投资者们,AMD最新业绩未能像一些投资者 此前所期待的那样全面强化"AI信仰"。 该芯片公司在一份最新声明中表示,第四季度营收展望中值约为96亿美元——AMD给出的Q4营收展望区间为 93亿美元至99亿美元;N ...
博通(AVGO.US)带着OpenAI百亿美元大单重磅宣告:AI ASIC黄金时代到来
智通财经网· 2025-09-05 17:54
OpenAI与博通合作开发AI芯片 - OpenAI计划与博通合作于明年推出首款定制化AI ASIC芯片 该芯片将首先用于内部而非对外提供 [1] - OpenAI在训练和运行AI系统时依赖天量算力资源 估值高达5000亿美元 近年来持续购买英伟达H100/H200及Blackwell架构AI GPU [1] - 定制化AI芯片路径相比纯粹堆积英伟达GPU性价比更高 [1] OpenAI的AI基础设施战略 - CEO Sam Altman表示将在"不远的将来"投入数万亿美元用于AI核心基础设施 包括AI芯片、数据中心网络设备和电力系统 [2] - 去年OpenAI正与博通及台积电联合开发首款自研AI ASIC 同时引入AMD AI算力以实现算力资源多元化并降低成本 [2] - 今年2月OpenAI推进开发第一代AI ASIC以减少对英伟达的依赖 [2] 合作细节与行业趋势 - OpenAI将在未来几个月敲定与博通合作的AI ASIC设计架构 并交由台积电代工制造 [3] - OpenAI追随谷歌、亚马逊和Meta的步伐 这些科技巨头都已打造定制化AI芯片处理庞大AI工作负载 [3] - 博通是超大规模云服务提供商AI ASIC需求的"早期领导者" [3] 博通业绩与AI需求 - 博通从未具名新超大规模客户(后被曝为OpenAI)获得逾100亿美元AI基础设施订单 [4] - 博通预计2026财年AI相关营收增速将比此前预期更强劲 此前预期增速为50%至60% [4] - 除现有三家超大规模客户外 还有四家新大规模潜在客户寻求与博通深度合作开发定制化AI芯片 [4] 博通财务表现 - 自4月年内低点以来博通股价翻倍有余 市值增加约7300亿美元 成为纳斯达克100指数表现第三好的个股 涨势强于英伟达 [5] - 预计第四财季整体营收约174亿美元 高于华尔街预期的170.5亿美元 同比增长约25% [5] - 第三财季整体营收增长22%至接近160亿美元 调整后每股收益1.69美元高于预期的1.67美元 [5] - 第三财季AI基建相关半导体营收约52亿美元 同比增速高达63% 高于51.1亿美元预期 [5] - 预计第四财季AI基建营收约62亿美元 高于58.2亿美元预期 [5] 行业影响与市场地位 - 博通强劲业绩重振美股科技股投资者对AI的信仰 带动芯片股上行 [7] - 全球AI算力需求呈现炸裂增长趋势 AI ASIC和高性能以太网芯片需求增速比肩2023-2024年英伟达GPU需求增速 [7] - 博通在芯片互联通信和数据传输领域具有绝对技术领导地位 是AI ASIC最重要参与力量 [8] - 科技巨头包括微软、亚马逊、谷歌、Meta和OpenAI都在联手博通更新迭代AI ASIC芯片 [8] - AI ASIC未来市场份额扩张势头有望强于AI GPU 趋于份额对等 而非当前英伟达占据90%份额的局面 [8] 技术进展与性能对比 - 谷歌Ironwood TPU(TPU v6)与TPU v5p相比峰值FLOPS性能提升10倍 功效比提升5.6倍 [9] - 与TPU v4相比Ironwood单芯片算力提升超过16倍 [9] - Ironwood的4.2 TFLOPS/瓦功效比略低于英伟达B200/300 GPU的4.5 TFLOPS/瓦 [9] - 专用AI ASIC芯片正快速缩小与领先AI GPU的性能差距 [9] - 采用与博通合作的3nm制程工艺 Ironwood将在2025年下半年大规模量产 [9] - 预计Ironwood在未来6-7个月为博通带来约100亿美元营收 [9] 市场拓展与部署 - 谷歌接洽以租赁英伟达GPU服务器为主的云服务商 希望其数据中心部署谷歌TPU算力集群 [10] - 已与至少一家云服务商达成协议 包括伦敦的Fluidstack将在纽约数据中心部署谷歌TPU算力集群 [10] 股价表现与华尔街观点 - 自1月底以来博通股价涨势比英伟达更强劲 [11] - 华尔街普遍看涨博通股价前景 在业绩公布后大幅上调目标价 [14] - Oppenheimer将目标价从325美元上调至360美元 TD Cowen从355美元上调至370美元 [15] - 瑞穗将目标价从320美元上调至355美元 Piper Sandler从315美元大幅上调至375美元 [15] - 截至周四美股收盘博通股价收涨于306美元 [14]
博通(AVGO.US) 带着OpenAI百亿美元大单重磅宣告:AI ASIC黄金时代到来
智通财经· 2025-09-05 16:30
OpenAI与博通的AI芯片合作 - OpenAI计划与博通合作于明年推出首款定制化AI ASIC芯片,该芯片将首先用于公司内部而非对外销售[1] - OpenAI在训练和运行AI系统时依赖天量算力资源,公司估值高达5000亿美元,近年来持续购买英伟达H100/H200及Blackwell架构AI GPU[1] - 与博通合作打造AI ASIC算力集群表明定制化芯片路径比纯粹堆积英伟达AI GPU性价比更高[1] OpenAI的AI基础设施投资战略 - CEO Sam Altman表示将在"不远的将来"投入数万亿美元资金用于AI核心基础设施,包括AI芯片、数据中心网络设备和电力系统[2] - 公司正推进AI算力资源供应多元化并降低成本,除英伟达GPU外还引入AMD算力,并与博通、台积电联合开发自研AI ASIC[2] - OpenAI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敲定与博通合作的AI ASIC设计架构,并交由台积电进行芯片代工制造[3] 博通的AI业务表现与展望 - 从一位未具名新超大规模客户(后被曝出为OpenAI)获得逾100亿美元AI基础设施订单[4] - 预计2026财年AI相关营收增速将比此前预期更强劲,增长速度将以"相当实质且可观"的方式显著升级[4] - 第三财季AI基建相关半导体营收达52亿美元,同比增速高达63%,预计第四财季将达62亿美元[5] - 自4月年内低点以来股价实现翻倍有余,市值增加约7300亿美元,成为纳斯达克100指数表现第三好的个股[5] AI ASIC行业发展趋势 - 科技巨头纷纷布局定制化AI芯片,OpenAI追随谷歌、亚马逊和Meta的步伐打造处理庞大AI工作负载的专用芯片[3] - 博通是超大规模云服务提供商AI ASIC需求的"早期领导者",与谷歌合作研发TPU AI加速芯片并提供关键芯片间互联技术[8] - AI ASIC未来市场份额扩张势头有望强于AI GPU,逐渐改变英伟达占据90%市场份额的一家独大局面[8] 谷歌TPU技术进展 - 谷歌Ironwood TPU(TPU v6)与TPU v5p相比峰值FLOPS性能提升10倍,功效比提升5.6倍[9] - 与2022年推出的TPU v4相比,Ironwood单芯片算力提升超过16倍,其4.2 TFLOPS/瓦功效比略低于英伟达B200/300 GPU的4.5 TFLOPS/瓦[9] - 采用与博通合作的3nm先进制程工艺,预计2025年下半年大规模量产,未来6-7个月为博通带来约100亿美元营收[9] 华尔街对博通的看好 - 多家机构上调博通目标价:Oppenheimer从325美元上调至360美元,TD Cowen从355美元上调至370美元,瑞穗从320美元上调至355美元,Piper Sandler从315美元大幅上调至375美元[15] - 博通股价收涨于306美元,华尔街普遍看涨其股价前景,看好继续上演创新高之势[14] - 博通强劲业绩重振美股科技股投资者对AI的信心,带动芯片股在盘后重拾上行势头[7]
“AI信仰”引爆看涨狂潮! 软银股价涨势如虹 狂飙13%至历史新高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10:47
公司业绩与股价表现 - 公司第一季度实现净利润4218.2亿日元(约29亿美元),为分析师平均预期的两倍多 [7] - 愿景基金录得4513.9亿日元利润,受益于科技估值回升及多项投资强劲收益 [7] - 公司股价在日本市场一度上涨13%,创四个月最大涨幅,美股ADR一度涨超5%,接近2021年历史最高位 [2] - 公司5000亿日元(约34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已终止,最终回购约3300亿日元自家股票 [2] 核心投资组合与收益 - 公司在3月底将英伟达持仓增至约30亿美元,较上季度的10亿美元增长逾两倍 [5] - 公司购入价值3.3亿美元的台积电股票和1.7亿美元的甲骨文公司股票 [5] - 投资组合价值回升,愿景基金公允价值较上一季度上升48亿美元 [9] - 公司出售所持T-Mobile US Inc股票,6月出售48亿美元长期持股,近期又出售30亿美元 [1] AI战略布局与未来规划 - 公司计划向OpenAI投资多达300亿美元,并已签署65亿美元协议收购Ampere Computing Holdings [9] - 公司主导与OpenAI、甲骨文等合作的规模高达5000亿美元“Stargate”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项目 [8] - 公司计划游说台积电等参与在亚利桑那州打造1万亿美元的史上最大规模AI制造中心 [9] - 公司首席财务官表示所有业务聚焦于AI基础设施,致力于投资收益扩张 [8] 行业背景与市场观点 - 英伟达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公司,台积电市值突破一万亿美元大关 [5] - 华尔街机构认为全球AI基础设施投资浪潮规模有望高达2万亿美元,目前仅处于开端 [7] - 全球AI算力需求持续井喷,科技巨头斥巨资投入建设大型数据中心 [6][7] - ARM市值向2000亿美元迈进,其架构受益于全球数据中心加速配置自研服务器CPU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