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DRIVE Thor
搜索文档
芯片主业承压!英伟达入局Robotaxi?业内人士:或打造“开放版FSD”吸引车企合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19:13
英伟达Robotaxi项目战略意图 - 英伟达内部正在孵化Robotaxi项目,从芯片供应商角色深化为亲自下场运营 [1] - 战略升级由技术闭环需求驱动,旨在通过实际运营获取极端、长尾场景的真实数据,以优化模型训练并反哺技术生态 [1] - 布局Robotaxi可能意在效仿特斯拉,验证从GPU芯片到AI大模型的“全链路”工程能力,从而推动智驾芯片及自动驾驶方案的销售 [2] Robotaxi行业市场前景与现状 - 2030年中国和全球Robotaxi市场规模预计将分别达到4888亿元与8349亿元 [2] - 中美两国处于行业第一梯队,已实现无主驾安全员的小规模运营并开始商业化发展 [2] - 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盈利状况普遍不佳,是需重金投入的资本密集型领域 [5] 英伟达汽车业务表现与目标 - 2025财年英伟达汽车和机器人业务收入为17亿美元,仅占总收入1305亿美元的1.31% [4] - 公司目标在2026财年将汽车业务收入提升至50亿美元 [4] - 2025财年数据中心营收为1152亿美元,占总营收的88%,同比增长10个百分点 [6] 英伟达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竞争态势 - 2024年国内智驾域控芯片市场,英伟达Drive Orin-X装机量210万颗,市场份额达39.8% [4] - 下一代芯片DRIVE Thor多次延期至2025年8月量产,交付版本算力较宣传的2000 TOPS大幅缩水 [6] - 在车载芯片领域面临挑战,国产厂商如蔚来、小鹏等采用自研芯片,在高端芯片领域呈现“局部突破、生态追赶”态势 [7] 英伟达入局Robotaxi的潜在影响与挑战 - 公司在实际道路测试经验、数据积累和算法工程化方面,与特斯拉等具备全链路能力的企业存在差距 [5] - 运营Robotaxi涉及复杂运营、维护及安全责任,是与销售芯片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公司缺乏相关经验 [5] - 若入局将加速技术路线分化,其“端到端”路线成本优势明显,可能促使行业资源向头部集中,形成“数据寡头”格局 [11] - 通过亲自运营Robotaxi打造“开放版FSD”,旨在以新盈利模式吸引车企合作伙伴,重塑市场格局 [11]
【环球热评局——链博系列之二】链博会聚光灯下,从库克到黄仁勋的接力
环球网· 2025-07-16 08:38
英伟达市值与战略定位 - 英伟达市值于7月9日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 [2] - 公司正从传统芯片制造商转型为AI时代基础设施提供者 [2] - CEO黄仁勋将AI工厂和基础建设产业规模描述为"几万亿美元"级别 [2] - 2023年11月黄仁勋在硅谷峰会上强调中国市场不可替代性:"失去这个市场,我们没有Plan B" [3] 中国市场重要性 -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数据中心市场 [3] - 贡献全球75%消费电子终端制造 [3] - 占全球40%的AI论文产出 [3] - 占全球28%的半导体设备采购 [3] - 占全球34%的工业机器人增量 [3] - 占全球41%的新能源汽车产能 [3] - 黄仁勋强调:"没有另一个中国,只有一个中国" [4] 技术合作与创新 - 英伟达Omniverse平台接入三一重工70%挖掘机工况数据 [4] - 与宁德时代共建电池充放电模拟系统 [4] - 为内蒙古风电场叶片设计节省12%材料损耗 [4] - DRIVE Thor系统已与比亚迪、小鹏、广汽埃安、理想、极氪等中国车企合作 [4] - 中国工程师用四川水电站数据训练的AI模型实现0.01毫米精度焊接预演 [4] 行业发展趋势 - 芯片产业从1993年的3亿美元规模发展为万亿级数据中心产业 [2] - 当前AI基础设施产业进入数万亿美元量级 [2] - 中国正从成本洼地转变为"科技革命重塑产业规则的熔炉之地" [4] - 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和算力平台成为中国在全球科技链中的核心领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