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麦金托什电脑
搜索文档
电梯广告应尊重消费者
经济观察报· 2025-11-14 23:08
行业核心观点 - 当前电梯广告行业盛行“傻瓜式广告”,其特征为高频次、无创意、洗脑循环的播放模式,反映出企业营销策略的懒惰[3] - 这种营销方式过度依赖单纯暴露效应提升品牌认知度,但忽视了广告的审美价值和与消费者的有效沟通,将消费者视为被动信息接收器,导致广告沦为噪音并可能引发消费者负面情绪[1][3] - 尽管分众传媒凭借此商业模式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并登顶A股自由现金流榜单,但行业需反思其可持续性,优秀的广告应尊重受众智慧,通过创意积累品牌资产而非强行侵占注意力[3][4]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公众对电梯广告的不满情绪日益加深,具体表现为对无脑循环、公共空间过度商业化以及劣质信息“围剿”的积怨,上海大学生的行为艺术是此情绪的集中体现[2] - 电梯作为日常工作生活的过渡空间,其环境正变得越来越嘈杂,高分贝、不断重复的广告语让消费者无处可逃[2] - 心理学研究指出,单纯暴露效应虽能提升品牌认知度,但往往伴随负面情绪,以入侵而非吸引的方式进入消费者心智背离了建立长期品牌价值的初衷[3] 优秀广告案例与行业方向 - 优秀广告的典范如苹果公司1984年的《1984》广告,其特点是不讲产品细节,而是通过叛逆的方式宣告品牌理念,尊重受众智慧[4] - 经典广告的共同点在于或提供有价值的内容,或传递真诚情感,或表达企业哲学,凭借创意赢得喜爱,在带动销量的同时积累品牌资产、丰富公共文化[4] - 在移动互联网重塑的注意力经济时代,品牌需要与社会互动,走向价值共创,将公共空间塑造成被尊重、富有文化质感的场所[5] 行业领军企业表现 - 中国电梯广告领域龙头企业分众传媒在2024年首次登顶中国A股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榜单榜首,其现金流的制造能力堪比贵州茅台,凸显了该商业模式巨大的经济价值[4]
电梯广告应尊重消费者
经济观察网· 2025-11-13 16:36
傻瓜式广告的盛行透露出企业营销上的懒惰。在数据时代,广告主紧盯曝光量、点击率,而忽略广告应有的审美价值。但当他们将消费者视为被动的信息接 收器,其广告就失去了沟通的价值,沦为噪音。这种几乎不提供信息价值或情绪共鸣的营销也会给品牌埋下隐患。消费者若是出于被洗脑而消费了产品,但 凡品牌在品质、体验、服务上有所不足,都会引起巨大的口碑反噬。广告媒介是放大器,既会放大创意的光芒,也会加速拙劣的死亡。 对品牌来说,好广告应成为给予受众的内容礼物,而非强加的注意力。这背后既考验品牌对广告的认知,又反映出品牌是否尊重消费者。1984年,苹果投放 在超级碗的广告《1984》堪称经典。它不讲产品细节,用极其叛逆的方式向全世界宣告:1984年改变人类命运的产品——苹果麦金托什电脑就要来了。这则 广告由乔布斯一手策划。他对当时的拍摄者说,"我们之所以身在此处,就是要给世界留下一个印记。我们要像艺术家和诗人那样创造一种全新的理念。" 高若瀛/文 近日,上海大学一名学生用网购来的电梯广告"通用钥匙",关停了100多块小区电梯的楼宇广告,引发热议。该大学生表示他这次行为艺术是为了表达对电 梯广告的不满:尽管大家对这个"很吵的东西"都心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