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萨拉弗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薄膜
icon
搜索文档
吉利电池公司官宣产能规划;亿纬又下50亿订单;三大电池项目落地四川;瑞浦/鹏辉斩获电池大单;孚能携手吉利雷达
起点锂电· 2025-06-08 19:39
电池产能与规划 - 吉利旗下吉曜通行发布全新品牌标识"ENERGEE"及"金砖电芯超强混动系列"产品,预计2027年形成70GWh产能规模 [2] - 吉曜通行展示军工级安全测试,包括8针同刺、坦克碾压、真弹贯穿等极限测试 [3] - 江苏盐城埃克森储能电池一期项目规划建设年产10GWh电芯制造中心,总投资约20亿元,占地面积超12万平方米 [10] - 四川绵阳引进三大锂电项目,包括锂源新能源年产1200万支锂离子储能电芯项目、绵阳创明新能源项目和绵阳埃克森新能源项目 [13] 电池材料与供应链 - 龙蟠科技旗下锂源与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公司签署协议,2026至2030年间将供应15.2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金额超50亿元 [4] - 贵州嘉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园项目(二期)进入设备采购阶段,预计10月试产,达产后年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10万吨以上 [15] - 湖南裕能拟募集不超过48亿元用于年产32万吨磷酸锰铁锂、7.5万吨长循环磷酸铁锂和10万吨磷酸铁等项目 [18] - 中科电气计划在阿曼建设年产20万吨负极材料基地,总投资不超过80亿元人民币,分两期建设 [19] - 宁德时代与韩国Solus Advanced Materials签署铜箔供应合同,自2026年起向其欧洲工厂供应匈牙利工厂生产的铜箔产品 [16] 电池技术与创新 - 沧州中孚发布"萨拉弗"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薄膜,融合液态与固态电解质优势,可自由调节孔径、厚度等参数 [17] - 先导智能已实现固态电池生产设备交付,与欧、美、日、韩等头部电池客户和车企达成合作 [23] - 逸飞激光与多方合作启动"荆楚"人形机器人产业化项目,首个示范项目正式开启产业化进程 [24] 电池回收与利用 - 梅州市广鑫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6.51亿元建设年处理6万吨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利用项目(二期) [26] - 巴斯夫位于德国的Black Mass工厂投入商业运营,年处理能力达1.5万吨报废锂离子电池和生产废料 [27] - 聊城高新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2000万元建设年处理10万套退役车用动力锂电池包回收梯次利用项目 [28] 新能源汽车与电池应用 - 瑞浦兰钧与印尼Bakrie & Brothers集团签署备忘录,计划2025年内合作交付超过3000辆电动公交车和卡车的动力电池 [5] - 孚能科技与吉利雷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技术展开深度合作 [8] - 鹏辉能源与苏州妙益科技达成1GWh年度电芯订单,合作重点在重卡启驻一体电池领域 [9] - 远东股份智能电池板块5月份斩获近3.2亿元订单,涵盖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和锂电池等领域 [12] - 特斯拉计划在美国国内构建完整电池生产体系,降低对中国原材料的依赖 [30] - 比亚迪方程豹发布新车"钛7"悬念海报,预计为钛系列新成员 [31] - 2026款特斯拉Model S Plaid原型车曝光,预计将改善悬挂和转向系统 [32] - 大众未来所有电动汽车将基于Rivian R2技术平台研发 [33] - 长安汽车旗下阿维塔将推出百万级大六座旗舰SUV,采用全量智能化系统 [35] 行业动态与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21家锂电设备企业营收总额达154.18亿元,净利润合计6.93亿元 [21] - 先惠技术等3家企业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先导智能等10家企业营收净利均下滑,大族激光等2家企业增收不增利,诺力股份等4家企业营收下滑但利润增长 [22] - 2025年一季度四川绵阳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增长96.5%,成为推动生产总值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13]
沧州中孚“萨拉弗”:中国突破准固态电池隔膜,安全与成本难题迎刃而解
起点锂电· 2025-06-03 19:11
核心观点 - 沧州中孚的"萨拉弗"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薄膜通过融合液态与固态电解质的优势,解决了传统锂电池的安全隐患和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难题,同时实现了高安全性和高性能 [2][4][5] - 该技术以准固态电池路线绕开全固态电池的技术瓶颈,为电池行业提供了经济高效的升级方案 [10][13] 技术突破 - "萨拉弗"是一种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GPE),其独特的聚合物微孔结构(无直通孔但相互连通)显著提升锂离子传输均匀性,抑制锂枝晶生长 [5] - 机械性能突出:拉伸强度达20兆帕以上,延展率可调节至3-5倍而不破裂 [6] - 离子电导率和电化学窗口稳定性优异(≥5V),适配多种电极材料体系 [8][11] 安全性能 - 基体聚合物及纳米添加剂具有阻燃特性,从根本上消除液态电解质易燃风险 [7] - 通过电解液凝胶化形成"果冻状"稳定结构,避免漏液引发的电极腐蚀和燃烧 [8] - 已通过针刺试验、撞击实验等最严苛破坏性测试,获得头部电池厂商认证 [7][8] 量产能力 - 2024年底投产全球领先的宽幅生产线(3米宽,远超美国同类产品的8厘米),规划30条生产线总投资25亿元 [9] - 一期年产能达3亿平方米,全面投产后年产能将达15亿平方米,满足大规模商业化需求 [9][15] - 目前全球少数实现凝胶聚合物电解质隔膜量产的企业 [9] 成本与兼容性 - 无需改造现有锂离子电池产线即可实现准固态电池生产,节省数十亿元生产线重建成本 [10] - 供应链完善、自动化生产及材料可回收利用形成多重成本优势 [10] - 兼容主流钴酸锂/石墨、NCM811体系,以及未来硅碳负极、金属锂等高能量密度材料 [11] 性能表现 - 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远超当前液态锂电池(250-300Wh/kg)和多数全固态实验室数据 [11] - 超薄隔膜设计优化空间利用率,适配动力电池、消费电子、无人机等高要求场景 [11][13] 行业影响 - 推动准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商业化,被业内评价为"凝聚态锂电池核心技术"和"电池内芯全凝胶化革命" [13] - 中国企业在高端电池材料领域实现从追随者到领跑者的转变,已布局欧美专利市场 [13] - 解决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痛点,为超1000公里续航且无起火风险的电动汽车普及奠定基础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