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固态电池技术
搜索文档
冠盛股份:公司的准固态电池技术是使用金属锂负极材料,未来公司也会不断地迭代技术及应用材料
证券日报网· 2025-11-20 19:48
证券日报网讯冠盛股份(605088)11月20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半固态电池项目正 在积极推进建设中,设备在年底会陆续进厂,预计明年进行试生产。海外产品认证工作也在同步进行 中,公司的准固态电池技术是使用金属锂负极材料,未来公司也会不断地迭代技术及应用材料。 ...
海基准固态电池实现多维度升级 百川股份构筑储能差异化竞争壁垒
中证网· 2025-10-30 22:39
公司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67亿元,同比增长7.32% [1]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42.77亿元,同比增长9.40% [1]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为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三线布局的化工龙头 [1] - 通过投资建设针状焦、负极材料、正极材料及锂电池资源化利用等项目,形成完整锂电产业闭环 [1] - 子公司海基新能源是重要的业绩增长引擎,主营锂离子电池、电池组及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1] - 海基新能源应用场景覆盖大型集装箱式储能系统、工商业储能产品、户用储能设备及通信备电等多领域 [1] 核心技术优势 - 海基新能源推出准固态电池,精准切入行业对电池安全、一致性、功率的严苛要求痛点 [1] - 准固态电池通过固态电解质替代大部分液态电解液,将电池热失控阈值从170℃提升至230℃,成功通过针刺、120℃热箱测试 [2] - 半固态结构有效抑制SEI膜持续生长,在25℃工况下循环次数超10000次,可覆盖储能10-15年的生命周期 [2] - 优化磷酸铁锂电池温度敏感性,工作温度拓宽至-20℃~60℃,无需复杂冷却系统 [2] - 准固态电池质量能量密度≥220Wh/kg、体积能量密度≥480Wh/L,较当前液态体系提升25% [2] - 采用自主研发的"梯度加压化成技术",阻抗降低30%以上,1p倍率充放电温升<5℃ [2] - 技术仅优化涂覆及化成工艺,可兼容现有产线,无需大规模改造 [2] 产品性能与市场应用 - 海基近期推出的135Ah1C储能电芯,充放电能量(2Prc)/充放电能量(Prc)均≥95% [3] - 该电芯在大规模储能电站运行、工商业储能系统调度等实际场景中,能稳定充放电减少能量损耗,兼顾运行稳定性与经济性 [3] 行业前景与公司展望 - 海基新能源在准固态电池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多场景布局,已构筑起差异化竞争壁垒 [3] - 随着储能行业规模化发展及低空经济、高端制造等新兴领域需求释放,海基准固态电池有望持续贡献增长动能 [3]
沧州中孚“萨拉弗”:中国突破准固态电池隔膜,安全与成本难题迎刃而解
起点锂电· 2025-06-03 19:11
核心观点 - 沧州中孚的"萨拉弗"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薄膜通过融合液态与固态电解质的优势,解决了传统锂电池的安全隐患和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难题,同时实现了高安全性和高性能 [2][4][5] - 该技术以准固态电池路线绕开全固态电池的技术瓶颈,为电池行业提供了经济高效的升级方案 [10][13] 技术突破 - "萨拉弗"是一种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GPE),其独特的聚合物微孔结构(无直通孔但相互连通)显著提升锂离子传输均匀性,抑制锂枝晶生长 [5] - 机械性能突出:拉伸强度达20兆帕以上,延展率可调节至3-5倍而不破裂 [6] - 离子电导率和电化学窗口稳定性优异(≥5V),适配多种电极材料体系 [8][11] 安全性能 - 基体聚合物及纳米添加剂具有阻燃特性,从根本上消除液态电解质易燃风险 [7] - 通过电解液凝胶化形成"果冻状"稳定结构,避免漏液引发的电极腐蚀和燃烧 [8] - 已通过针刺试验、撞击实验等最严苛破坏性测试,获得头部电池厂商认证 [7][8] 量产能力 - 2024年底投产全球领先的宽幅生产线(3米宽,远超美国同类产品的8厘米),规划30条生产线总投资25亿元 [9] - 一期年产能达3亿平方米,全面投产后年产能将达15亿平方米,满足大规模商业化需求 [9][15] - 目前全球少数实现凝胶聚合物电解质隔膜量产的企业 [9] 成本与兼容性 - 无需改造现有锂离子电池产线即可实现准固态电池生产,节省数十亿元生产线重建成本 [10] - 供应链完善、自动化生产及材料可回收利用形成多重成本优势 [10] - 兼容主流钴酸锂/石墨、NCM811体系,以及未来硅碳负极、金属锂等高能量密度材料 [11] 性能表现 - 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远超当前液态锂电池(250-300Wh/kg)和多数全固态实验室数据 [11] - 超薄隔膜设计优化空间利用率,适配动力电池、消费电子、无人机等高要求场景 [11][13] 行业影响 - 推动准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商业化,被业内评价为"凝聚态锂电池核心技术"和"电池内芯全凝胶化革命" [13] - 中国企业在高端电池材料领域实现从追随者到领跑者的转变,已布局欧美专利市场 [13] - 解决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痛点,为超1000公里续航且无起火风险的电动汽车普及奠定基础 [15]
国轩高科发布G垣准固态电池,“001”号样车总里程已超1万公里
快讯· 2025-05-17 12:49
国轩高科科技大会新品发布 - 公司发布G垣准固态电池,电芯能量密度达300 Wh/kg以上,系统能量密度达235 Wh/kg以上,较同体积液态电池系统能量提升超36% [1] - G垣准固态电池应用场景包括eVTOL、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三大领域 [1] - 当前G垣准固态电池年产能约12 GWh,已完成超5家客户电芯送样测试,超4家客户上车测试 [1] - 搭载该电池的"001"号样车总里程已超1万公里 [1] 其他新产品发布 - 公司同时发布启晨二代电池、G行重卡电池、乾元智储20 MWh储能系统等共6款新技术及产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