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艾草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说说我家乡的非遗)
人民日报· 2025-08-23 06:11
艾草是极具生命力的植物,每到梅雨季节,它们在田间垄上肆意生长,一片绿色的浪花随风起伏。近年 来,家乡致力于"药旅联动",打造大健康特色产业,艾草产业正蓬勃发展。 (作者为香港都会大学学生)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在我的家乡湖北蕲春,坊间至今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谚语。由于地处大别山 南麓,湿气较重,人们常常用艾草来熏屋子、驱虫子。仲夏时节,村民们用石臼把艾叶捣成糊状,与糯 米搅拌制作"艾粑",还会将艾草晒干后装入布袋做成香囊,用五彩线系在床沿,以求健康。2021 年,"蕲春艾灸疗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鄂东的这座小城,这株小草伴随着我们一生的"大事"。从小祖父就告诉我,蕲春人一辈子要洗三次艾 水澡,一次是出生的第三天,一次是结婚,一次是离世。 日常生活也离不开它。春夏泡艾脚、秋冬洗艾澡,端午插艾叶、肚疼吞艾草。小时候夜里受凉肚子痛, 母亲便会精心挑选几根陈年老艾,烘烤后用棉布包裹,轻轻放到我的肚脐上。第二天早上起来,就又生 龙活虎了。如今,我在外地求学,母亲寄来一个用家乡陈艾制成的棉枕,枕上它后,我仿佛又回到了沾 着泥土和艾叶清香的故乡,夜夜酣眠。 ...
亚洲女企业家大会 | 贵州省贵之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茜:艾草产品热销海外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8-17 18:53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为全产业链企业 业务覆盖艾草种植 研发 生产及贸易 依托贵州地理气候优势 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多所院校合作研发贵艾系列养生产品 [2] - 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 建立近万亩艾草种植基地 带动黔西南州100余户444人次脱贫 形成种植-加工-体验-销售三产融合闭环 [2] - 产品市场吸引力强劲 展会半小时内眼罩和艾灸贴售罄 客户体验后直接下单 [2] 市场拓展与战略 - 海外市场原主要覆盖非洲马拉维共和国 本次通过大会对接马来西亚客户 实现海外市场战略性突破 [3] - 以马来西亚为支点规划辐射东南亚市场 推动贵州艾草成为兼具健康价值与文化内涵的国际名片 [3] - 大会平台节省传统海外拓展沟通成本 明确品牌出海+文化输出发展路径 [3]
铁轨铺就振兴路,千年蕲艾加速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7 16:46
蕲艾产业与铁路交通的协同效应 - 蕲艾产业年产值突破50亿元 带动300多家企业发展 铁路开通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起点 [1][4] - 铁路开通后 蕲春与珠三角通行时间压缩40% 比公路运输快一半以上 促进"双城生活"和电商发展 [2] - 物流成本降低10%以上 涉艾企业每年多赚上千万元 快递回流率从50%提升至73.9% [3] 物流与运输效率提升 - 铁路运输使蕲艾产品12小时可达珠三角客户 比以往快一天 日均快递出港件达7.4万件 其中80%为蕲艾产品 [3] - 单件快递费降低0.3元 电商卖家每月发2万单可年省7000多元 铁路冷链专线实现新鲜艾叶24小时送达全国中药厂 [3][5] 人才回流与产业创新 - 铁路开通吸引外地人才回流 包括中药学博士和电商运营团队 推动新型艾灸仪研发和500万订单签约 [4] - 回流人才设计"铁路文创款"蕲艾礼盒 上线即售罄 推动短视频营销 相关视频播放量半年内增长5亿次 [4][5] - 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240% "蕲艾灸贴"成为平台顶流 品牌价值达142.58亿元 [5] 区域经济与产业链延伸 - 铁路停靠蕲春站后 广州药材商和上海采购商订单量翻三倍 深圳设计师返乡对接文创产品 [2] - 全产业链带动30万人就业 结合铁路观光道和李时珍纪念馆 形成"铁路+文旅+艾产业"新模式 [5]
河南南阳卧龙区:小艾草“长”成百亿大产业
中国经济网· 2025-06-25 16:01
艾草产业发展现状 -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艾草产业年产值近百亿元,带动6万多群众增收致富 [1] - 卧龙区每天超10万件艾制品发往全国乃至海外 [1] - 南阳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带动周边3000余名村民就业,员工月均工资7000元 [2] - 南阳卧龙艾草产业园吸纳上下游企业35家,带动就业3000余人,年产值达10亿元 [2] 产业升级措施 - 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提供技术指导、联合采购和保底收购服务 [2] - 实施"万名灸师出南阳"计划,创新"三师联动"培养模式 [2] - 建设艾草种质资源基地、艾草产业共享实验室、南阳艾草产业学院 [3] - 发布团体标准15项,研发30余种深加工产品 [3] - 引入数字化技术实现产品溯源 [3] 科技创新成果 - 卧龙区艾草产业科技贡献率超80% [3] - 拥有8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家规模以上企业 [3] - 三产融合推动产业附加值提升40%,增加就业岗位6万个以上 [4] 市场拓展情况 - 建成艾灸服务机构200余家,年服务群众超10万人次 [4] - 组织企业亮相20余场展会,向全球推介"南阳艾·卧龙智造" [4] - 艾产品加速进入欧美市场,2024年起出口额同比大幅增长 [4] - 跨境电商平台订单覆盖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4] - 通过"线上直播+线下体验"模式拓展"一带一路"市场 [4] - 建设"仲景工坊"在东南亚推广艾灸等中医适宜技术 [4]
29块9的“情绪用品”,成了端午标配?
虎嗅APP· 2025-06-01 16:55
国风艾草市场概况 - 端午期间艾草花束成为城市年轻人营造节日氛围的时尚单品,单价29.9元的花束常搭配铃铛、香包等元素,寓意吉祥[4][6][10] - 行业将艾草定位为"情绪用品",消费者主要为获取传统文化仪式感和心理慰藉,而非实际药用价值[92][95][96] - 艾草制品呈现明显国风化趋势,设计包装强调传统文化元素,但溢价显著(如198元艾草包、229元香皂)[70][71][73] 艾草产业链规模 - 2020年国内鲜/干艾草产量达3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9.5%,体积相当于四座景山[59][60] - 河南南阳为核心产区,聚集近2000家相关企业,其中4家注册资本超5000万,年产值超100亿元[60][61] - 艾灸理疗服务价格分层明显,基础服务均价800元(龙脊灸),高端项目如干艾浴收费近2000元[41][42] 产品形态与消费特征 - 艾草应用场景多元化:从传统挂艾衍生出艾灸(含龙脊灸、铺姜灸等)、艾草锤、刮痧片等产品[32][36][52][56] - 年轻消费者存在"自相矛盾"行为:明知部分产品功效存疑仍愿为情绪价值付费,如45元艾草锤使用率低但保留因其香味[97][98][99] - 行业存在产品标准化问题:部分低价艾绒含杂质导致健康风险,高价产品成分与廉价炖肉料包相似度高[74][76][81][82] 中西医价值背书 - 中医理论中艾草具"通十二经、回阳理气"等功效,《本草纲目》明确记载其药用价值[63][64] - 西医研究证实其含桉叶素、薄荷酮等抗菌成分,对真菌、细菌及部分病毒有抑制作用[65][66] - 实际商品药用效果存疑:自然状态下有效成分浓度不足,需二次加工提纯,盲目使用可能引发副作用[88][89]
29块9的“情绪用品”,成了端午标配?
虎嗅· 2025-05-31 17:34
国风艾草市场概况 - 端午期间艾草花束成为城市年轻人营造节日氛围的时尚单品,单价29.9元的花束包含艾草、铃铛、香包等元素,寓意吉祥[2][5][6] - 行业通过捆绑传统文化符号(如"福禄安康"命名)和嗅觉营销(独特香味)刺激消费,形成低门槛仪式感消费场景[7][9][10] - 艾草制品呈现明显国风特征,价格普遍偏高,如198元艾草包、229元香皂套装,高端艾灸服务单价可达2000元[71][72][36] 产业链规模与结构 - 2020年国内艾草产量达3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9.5%,河南南阳聚集2000家相关企业,其中4家注册资本超5000万,年产值超100亿元[59][61][62] - 主要加工形态为艾绒(风干粉碎后的植物纤维),应用于艾灸/工艺品/日化等领域,湖北蕲春与河南南阳为两大主产区[44][45][61] - 中西医双重背书推动商业化,《本草纲目》记载其具"理气血/逐湿寒"等功效,现代研究证实含桉叶素等抗菌成分[65][66][68] 产品创新与消费趋势 - 艾灸服务呈现高端化创新,如2000元干艾浴、800元龙脊灸(脊柱铺艾绒燃烧),结合视觉表演元素形成溢价[30][36][37] - 年轻群体更关注情绪价值而非药用功效,45元艾草锤等产品通过香味营造"自我关怀"心理满足[100][105][106] - 行业存在过度包装现象,部分产品如198元艾盐包实际成分与5元调料包相似,存在夸大宣传问题[74][75][76] 文化驱动与市场争议 - 传统禁忌文化助推消费,如"挂单不挂双/孕妇不宜挂"等规则形成消费门槛,相关科普内容易成流量爆款[16][17][21] - 部分理疗方式存在安全隐患,如粗盐袋引发火灾、劣质艾烟导致呼吸道疾病,行业标准亟待完善[80][83][84] - 药用价值与衍生品功效存在认知偏差,研究显示自然状态艾草有效成分浓度不足,需工艺提纯才能发挥疗效[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