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薄膜电容器及其薄膜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看好A股:单月总增持市值创近3年新高!哪些公司最受青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2 19:13
重要股东增持概况 - 6月A股重要股东总增持市值达1048.32亿元,创近3年新高,净增持市值497.18亿元创近1年新高 [1][2][4] - 总增持市值环比5月(337.67亿元)增长210%,同比去年同期(698.48亿元)增长50% [2] - 近1年12个月中,仅5个月实现净增持,6月净增持市值是过去1年第二高月份(101.25亿元)的4.9倍 [4][5] 行业分布特征 - 增持计划公司数量前五行业:机械设备(17家)、公用事业(16家)、基础化工(16家)、医药生物(13家)、石油石化(12家) [5] - 6月新发布增持计划公司中,生物医药行业占比显著,包括华特达因、百诚医药、九强生物、千红制药等 [10][12] 重点公司案例 高比例增持公司 - 铜峰电子:控股股东拟增持1.5亿-3亿元,估算上限比例最高,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6.72%,净利润增长12.53% [6][8] - 中曼石油:控股股东拟增持1.8亿-3.6亿元,6月股价最大涨幅达38.88%,已实施增持0.93%股份 [6][8] - 德邦股份:间接控股股东京东卓风增持比例达5.56%,5月股价涨幅57.11%但6月回调22.08% [9] 快速完成增持案例 - 华特达因:股东6月26日发布增持计划,7月1日即完成增持3.7%股份,6月股价上涨17.47%,近一年股息率7.5% [11][12] - 千红制药:实控人一致行动人6月20日发布增持计划,6月26日完成增持1.72%股份 [12] 新发布增持计划公司 - 6月共16家公司新发布增持计划,华特达因(3.7%)、百诚医药(2%)、蓝天燃气(2%)增持比例上限居前 [13] - 东方盛虹拟增持上限达100亿元,估算比例1.82% [13]
铜峰电子(600237):下游市场需求逐步回暖,24年整体业绩稳健增长
长城证券· 2025-05-19 14:3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下游市场需求逐步回暖,2024年公司整体业绩稳健增长,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有望进一步提升,业绩增长空间有望打开 [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3-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83亿元、12.88亿元、15.29亿元、17.80亿元、20.40亿元,增长率分别为4.1%、18.9%、18.7%、16.4%、14.7% [1] - 2023-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7亿元、0.96亿元、1.19亿元、1.40亿元、1.63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7.3%、10.4%、24.5%、17.8%、16.2% [1] - 2023-2027年,公司ROE分别为4.7%、5.3%、6.0%、6.7%、7.1%;EPS分别为0.14元、0.15元、0.19元、0.22元、0.26元;P/E分别为49.6倍、44.9倍、36.1倍、30.6倍、26.4倍;P/B分别为2.5倍、2.4倍、2.2倍、2.1倍、1.9倍 [1] 事件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2.88亿元,同比增长18.91%;归母净利润0.96亿元,同比增长10.36%;扣非净利润0.86亿元,同比增长4.52% [1] - 2025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5亿元,同比增长16.72%,环比增长12.03%;归母净利润0.27亿元,同比增长12.53%,环比下降19.33%;扣非净利润0.24亿元,同比增长2.80%,环比下降18.65% [1] 经营情况 - 2024年公司持续推动转型升级,核心产品转型步伐加快,营收与利润双增长,完成年度经营目标;2025年Q1营收同比稳定增长 [2] - 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25.40%,同比+1.47pcts;净利率为7.73%,同比-0.05pct [2] - 2024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及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78%、8.59%、3.70%、-0.42%,同比变动分别为-0.23、+0.77、+0.20、-0.63pct,管理费用增长主要系股份支付费用增加所致 [2] 市场环境 - 2024年全球经济处于周期性调整,地缘政治风险不减,国际贸易形势严峻;下游传统家电市场回暖,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储能等新兴市场需求旺盛,成为行业增长核心驱动力 [3] - 国内薄膜电容行业处于成熟阶段,市场参与者众多,竞争加剧;长期来看,在政策和技术创新推动下,新能源、特高压建设等产业迎来市场化建设高峰,行业产品有结构性增长机遇 [3] 公司发展 - 公司围绕年度经营目标,推进“五个能力”建设,推动转型升级,核心产品转型加快,内部管理升级,技术创新与新品研发、人才支撑和装备制造能力提升,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发挥效益 [8] - 公司建立高于国标和行标的企业标准进行质量管控,确保产品性能稳定,主要产品通过多项国内外行业权威认证,在家电、光伏等多领域广泛应用,有良好质量口碑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