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利得季季鸿三个月持有期混合型发起式基金中基金(FOF)

搜索文档
清盘警报!下半年11天9只基金“倒下”,永赢卓越臻选跑输基准超22%领衔
搜狐财经· 2025-07-11 22:05
基金清盘趋势 - 2024年全市场超300只基金清盘,创历史性高峰 [1] - 2025年上半年清盘基金达129只,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1] - 7月1日至11日短短11天内已有9只基金清盘,其中4只为发起式基金 [1][2] 业绩分化与资金迁徙 - 排名后20%的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大幅缩水,前20%产品份额逆势增长 [1] - 清盘基金普遍业绩低迷,如永赢卓越臻选成立三年累计亏损22.86%,跑输基准22.31个百分点 [2] - 发起式基金中除银华中证基建ETF发起式联接外,其余三只成立以来亏损均超17% [2] 发起式基金清盘原因 - 规模未达标:多数发起式基金成立时规模较小,三年内未达2亿元要求即触发清盘 [3] - 业绩不佳:投资者信心不足导致持续赎回,如中银慧泽积极3个月持有混合发起(FOF)规模仅1616万元 [3] - 清盘基金集中在权益类产品,反映A股市场缺乏赚钱效应 [3] 清盘基金处理流程 - 清算费用优先支付,包括审计费、律师费等 [4] - 缴纳所欠税款后清偿基金债务(如管理费、托管费) [5] - 剩余资产按份额比例分配,通常以现金形式在6个月内完成 [6][7] 清算合规性要求 - 需经审计和法律意见书确认,清算报告提交证监会备案 [8] - 清算期间停止收取管理费、托管费等费用 [8] - 清算小组由管理人、托管人及专业机构组成,确保合规性 [8]
西部利得基金旗下这只FOF遭遇"至暗时刻",资产跌破2亿被迫清算!
搜狐财经· 2025-05-22 00:52
基金终止清算 - 西部利得季季鸿三个月持有期混合型FOF因资产净值低于2亿元触发合同终止条款 自2025年5月18日起进入清算程序 [1][2] - 该基金成立于2022年5月17日 运作近三年后资产规模不达标 清算无需召开持有人大会表决 [1][2] - 清算期间停止收取管理费 托管费等费用 清算小组将在30个工作日内成立 原则上6个月内完成清算 [4] 基金业绩表现 - 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为-14.11% 近两年收益-8.97% 近三年收益-14.12% 均大幅跑输同类平均(-1.57%/-3.34%)和沪深300指数(-0.71%/-3.95%) [2] - 短期表现分化:近1月涨幅1.43%优于沪深300的3.47% 但近3月-1.21%落后同类平均-0.6% [2] - 四分位排名显示长期业绩处于"不佳"区间 近2年同类排名20/26 近3年12/17 [2] 清算流程安排 - 清算费用优先从基金财产支付 包括交易费 律师费 会计师费等 [5] - 清算步骤包括财产接管 债权债务清理 资产变现 审计报告备案 最终按份额比例分配剩余资产 [5] - 分配前需扣除相关税费及债务 确保投资者权益保障 [5] 行业趋势影响 - FOF产品业绩受多重因素影响 该基金因市场波动和申赎压力导致规模萎缩 [5] - 行业优胜劣汰加速 小规模或业绩不佳基金清盘常态化 资源向优质管理人集中 [5] - 投资者需关注基金规模 策略及风控能力等要素 以规避类似风险 [5]
基金密集退场!年内91只产品清盘,同比增超15%
北京商报· 2025-05-19 20:05
公募基金清盘加速 - 5月19日单日5只基金宣布清盘,包括1只混合型FOF、2只混合型基金及2只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1][3] - 西部利得季季鸿FOF因资产净值低于2亿元触发合同终止 [3] - 富国沪港深优质资产混合型、瑞达策略优选混合型因成立三年后规模低于2亿元被清算 [3] - 东证融汇成长优选、申万宏源灵通快利短期债券型集合计划因到期终止 [3] 年内清盘数据与结构 - 2024年前5个月共91只基金清盘,同比增长15.19% [1][4] - 偏股混合型基金清盘数量最多(19只),其次为被动指数型(14只)和偏债混合型(12只) [4] - 51家基金管理人涉及清盘,淳厚基金清盘6只产品居首,均因资产净值连续5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 [4] 迷你基现状与监管红线 - 截至一季度末,全市场1041只非发起式公募基金规模不足5000万元,其中149只低于1000万元 [6] - 主动权益类产品(灵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等)占比超五成(534只) [6] - 监管规定连续20/60个工作日规模低于5000万元需披露或提出解决方案,部分合同约定50个工作日直接清算 [6] 行业竞争与淘汰机制 - 公募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同质化产品加速淘汰,存量资金博弈下优胜劣汰趋势显著 [1][4][7] - 权益市场疲弱导致主动偏股产品业绩不佳,持续赎回是清盘主因 [7] - 行业需提升产品差异化竞争力、资产配置及风控能力以应对挑战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