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机

搜索文档
“新”潮澎湃勾勒活力“三夏耕作图” 田间地头满满“科技范儿”
央视网· 2025-06-23 10:25
粮食主产区夏种夏管情况 - 安徽全省秋粮计划面积6469.62万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达3120万亩,播种已进入尾声 [1] - 安徽主推稻田覆膜机插秧技术,实现自动拉膜、压膜、切膜、机插秧,为农户省去除草、施肥等环节 [1] - 山东夏玉米播种面积达5234万亩,进度已超九成,全省日上阵玉米播种机达17.8万台 [4] - 德州武城县采用气吸式单粒精量播种机,直线行驶误差控制在2.5厘米内,节省10%种子并提高空间利用率 [4] 新技术新设备应用 - 石家庄元氏县采用"随种随浇"模式和卷盘式喷灌机,实现精准灌溉 [7] - 该模式能使玉米发芽时间缩短2-3天,发芽率提高15%左右 [9] 全国夏粮收购情况 - 河南准备收购库点236个、仓容560亿斤,截至6月21日已收购新产小麦467.6万吨,同比增加70.9万吨 [11] - 全国夏粮收购显示小麦整体品质好、市场化收购活跃、价格相对平稳 [11]
甘肃通渭:“双补”赋能农机驰骋 解锁乡村振兴动力密码
中国发展网· 2025-05-23 17:19
农机补贴政策实施效果 - 甘肃省通渭县推出"双补"政策,购机农户可同时享受省级和县级等额补贴,总补贴金额达购机价格的近40% [1] - 政策覆盖茎穗兼收玉米收割机等关键农业机械,例如一台总价25.8万元的收割机可获得9.14万元补贴 [1] - 2025年通渭县已拨付两批次中央财政补贴资金1530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补贴79万元,共补贴964户农户1546台(套)设备,补贴金额643万元 [1] 农机装备结构优化 - 补贴范围覆盖23大类146个品目,耕整地机械占比达47%,深松机、覆膜机等设备提升旱作农业效率 [2] - 草畜产业机械保有量增长10%,打捆机、青贮收获机促进种养循环产业发展 [2] - 丘陵山区适用设备如履带式收割机、小型植保无人机需求旺盛,有效解决山地农业作业难题 [2] 农机更新与智能化发展 - 通渭县开展老旧农机报废更新专项行动,去年完成723台更新,70马力以上拖拉机和植保无人机成为更新主力 [2] - 全县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70%,计划试点推广农用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机械等智能装备 [2] - 探索"合作社+农户"共享农机服务模式,目标2025年末机械化率突破75% [2]
科技赋能“菜篮子” 资阳安岳设施农业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中国经济网· 2025-05-21 12:34
设施农业基地运营情况 - 红双村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建成于2024年7月 已累计种植10余种蔬菜作物 包含101个大棚(1个育苗棚 96个蔬菜大棚 4个试验棚)[1] - 基地240亩蔬菜大棚年产量达150万斤 预估产值380万元 已采购育苗机 播种机 旋耕机等现代化设备[2] - 真南村蔬菜示范种植基地占地367亩 包含160亩露地蔬菜 140亩塑料连栋大棚 20亩阳光温室大棚 农作物综合年产值逾600万元[2][3] 农业科技创新应用 - 红双村基地与四川省农科院合作建立新品种试验基地 企业可优先种植高附加值实验品种[1] - 真南村基地部署物联网系统 包含智能云平台 远程监控 环境监测 智能联动四大模块 实现手机远程操控灌溉补光[3] - 基地配备旋耕机 除草机 覆膜机等数十种现代化机具 实现从旋耕到收获全程机械化种植[3] 产业配套设施建设 - 真南村基地建有完整基础设施体系 包含机井 水肥一体化设备 农机展示中心 初加工中心等配套[3] - 基地累计用工超5000人次 通过固定渠道向资阳市各区县输送西红柿 南瓜 黄瓜等蔬菜产品[2][3]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 设施农业大棚改变传统靠天吃饭模式 成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2] - 安岳县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 实现大棚蔬菜周年化生产 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机制[4] - 县域拓展物联网智慧农业应用场景 完善机械化种植体系 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