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更新贷款

搜索文档
湖南株洲 政策落地 制造换“新”
金融时报· 2025-07-22 10:40
作为全国首批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湖南省株洲市工业底蕴深厚、产业体系完整、创新优势明 显,是湖南打造"三个高地"的主力军,先进制造业在全国占据一席之地。2024年,株洲市规模工业增加 值增长10.4%,连续7个月稳居全省首位,创近10年来最好成绩,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排名上升至 第37位,国省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亮眼数据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为推动全市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中国人民 银行株洲市分行迅速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落地见效,畅通政策协调机制,搭建融资对接 平台,加大宣传服务力度,引导金融机构贷款投放提速、扩面、增量,助推株洲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截 至2025年4月末,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444亿元,同比增长11.8%;辖内12家金融机构累计向清单内项目 (企业)授信83.5亿元,签约31.8亿元,惠及项目(企业)141个,数量为全省市州最多。 聚合力 政策刷"新" 中国人民银行株洲市分行结合株洲工业优势,强化政策引领和服务,联合市工信局、科技局等部门出台 《关于做好金融领域"五篇大文章"工作的通知》《株洲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方案》《关于落实科 ...
以金融之力助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
证券日报· 2025-05-25 23:19
政策支持 - 七部门联合发布15项科技金融政策举措,旨在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 [1]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将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领域集聚,银行可借此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提升审批效率 [1] - 对于通过创新积分制筛选出的高成长潜力企业,银行应优先给予信贷支持,确保资金精准流向优质企业 [1] 金融产品创新 - 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轻资产、高风险与高成长潜力并存的特点,传统金融产品难以满足其需求 [2] - 银行应推出基于知识产权、研发团队实力等无形资产评估的信用贷款产品,解决初创企业"首贷难"问题 [2] - 针对设备更新需求,银行应设计专门贷款产品,同时探索"贷款+外部直投"业务模式,实现债权与股权融资结合 [2] 银行内部优化 - 银行需设立专门科技金融部门或科技支行,打造专业化服务团队 [3] - 需加强引进培养既懂金融又懂科技的复合型人才,提升对科技行业的认知和风险评估能力 [3] - 应建立适应科技企业特点的风险评估模型,综合考虑技术先进性、市场前景等多方面因素 [3] 区域协同发展 - 银行应积极融入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开展科技金融先行先试工作 [3] - 需与政府部门、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共享信息资源,共同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3]
夯实农业强国根基 金融机构需全面发力
证券日报· 2025-04-14 05:41
粮食安全保障 - 加大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投放 推出专项粮食种植贷款 降低贷款门槛 简化审批流程 [1] - 创新金融产品 如开发"粮食收益保证贷款" 根据农户以往粮食产量和市场价格预期给予贷款 助力农户扩大生产规模 提升生产效率 [1] - 支持粮食物流企业发展 提供仓储设施建设贷款 冷链物流贷款等 减少粮食损耗 保障粮食及时供应市场 [1] 农业科技支持 - 对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在生物育种 智能农机 农业大数据等重点领域科研项目给予长期 低息贷款 解决科研资金短缺问题 [2] - 针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科技成果转化贷款等业务 帮助农业科技企业将科研成果推向市场 [2] 乡村产业发展 - 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贷款 支持企业提升加工能力和产品附加值 [2] - 针对农村电商 乡村旅游 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开发专属金融产品 如为农村电商创业者提供小额创业贷款 为乡村旅游项目提供项目建设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 [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支持农村公路新建与改造升级项目 提供项目融资贷款 改善农村物流运输条件 降低农产品运输成本 [2] -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加大对农田灌溉工程 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的信贷投放 保障农业生产用水 [2] - 支持农村太阳能 风能等清洁能源项目 助力农村绿色发展 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 [2] 政策支持 - 政府部门 监管部门通过政策引导 如给予金融机构涉农贷款财政贴息 税收优惠等政策 提高金融机构积极性 [3] - 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完善农户和农村企业信用评价机制 降低金融机构信贷风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