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质量流量控制器
icon
搜索文档
先导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材料硬核实力,铸就全球科技新标杆
搜狐财经· 2025-11-05 13:54
公司概况 - 公司1995年涉足稀散金属领域,2011年于广州正式成立,历经三十年发展,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稀散金属全产业链高科技企业,跻身2024《财富》中国500强榜单 [1] - 公司以“用材料科技赋能世界,成就美好生活”为使命,聚焦半导体、新能源、红外光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资源-材料-器件-系统-回收”完整产业生态 [1] - 公司全球员工超1万人,年产值近300亿元,是推动国产高端材料自主可控的核心力量 [1][3] 全产业链业务布局 - 公司践行垂直一体化发展战略,围绕稀散金属核心领域,形成五大协同业务板块 [3] - 在稀散金属核心材料领域,公司在镓、锗、铟、硒、碲、铋等关键品种产量稳居全球第一,其中镓、锗全球市场份额超30% [3] - 依托自主研发提纯技术,可实现99.999%以上高纯度产品量产,其中13N超高纯锗填补国内空白 [3] - 在高端器件与系统集成领域,公司建成8英寸硅基MEMS红外探测器生产线,非制冷探测器已实现百万像素级别量产 [4] - 公司推出质量流量控制器等半导体装备关键部件,V100/VG80系列MFC以响应速度≤100ms、测量精度±0.5% S.P.的性能优势获奖 [4] - 在红外光电领域,公司打通“晶体生长-芯片设计-器件制备-系统集成”全链条,像元尺寸低至10μm [4] - 公司投资120亿元建设武汉光谷射频项目,投产后将年产数十万片砷化镓、磷化铟等高端衬底材料 [4] - 公司建立行业唯一“生产-使用-回收”闭环体系,在全球20个国家设立49个网点,业务覆盖17个国家的40余个城市 [5][6] 研发创新实力 - 公司构建“平台-技术-人才”三位一体创新体系,研发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国内同行业首位 [8] - 公司拥有全国唯一的“稀散金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国家级平台,研发场地总面积超10万平方米 [8] - 公司在稀散金属提纯、化合物合成、器件制备等领域形成核心技术优势,累计获得授权专利数百项,其中发明专利387项、实用新型专利305项 [9] - 公司主导或参与7项以上国家标准制定,掌握制冷红外探测器从元素提纯到封装测试的全套技术 [9] - 2025年公司在半导体领域推出850nm SLD边发射激光器芯片、2.5Gbps InGaAs APD光电二极管芯片等高端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9] - 公司核心研发团队中博士、高级职称人员占比超30%,通过先导大学搭建人才培养平台 [10] 全球化战略布局 - 公司在广东清远、江苏无锡、美国休斯顿、德国慕尼黑等地建成生产基地,总面积达180万平方米 [11] - 武汉光谷百亿项目预计2025年底投产,将强化国内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产能优势 [11] - 公司19家分子公司、40余家子公司形成协同生产体系,实现就近供应、快速响应的客户服务 [11] - 公司与全球顶尖企业建立深度合作,为台积电、三星提供高纯材料,服务特斯拉、宁德时代,成为FLIR等知名厂商的核心供应商 [12] - 2025年公司战略入股万业企业,将半导体材料与设备技术注入集成电路产业,推动国产半导体供应链协同发展 [12] 企业责任践行 - 公司采用绿色萃取、循环电解等清洁工艺,工业废水、废气处理达标率100%,固废综合利用率超90%,连续多年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13] - 公司设立“暖光公益基金”,累计投入3000万元用于教育帮扶、灾害救助、乡村振兴等项目 [14] - 公司通过产业集群建设带动广东、江西等地就业与经济升级,彰显企业社会价值 [14] - 公司通过技术输出、战略投资等方式赋能上下游企业,武汉项目将补足光谷芯片产业链上游短板 [15] 未来展望 - 公司将持续聚焦稀散金属与高端材料核心领域,年均研发投入占比保持超5% [16] - 公司重点深化半导体材料、红外光电、新能源材料等领域技术创新,推进武汉、无锡等基地产能释放 [16] - 公司致力于成为“一至四代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的引领者”,以材料科技突破赋能全球高端制造业发展 [16]
航天“冷”知识的“热”应用
新华社· 2025-04-24 10:47
航天技术民用化进展 - 航天科技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涵盖北斗导航 共享单车 卫星镀膜及工业零件等领域 [1] - 定位导航依赖卫星提供的时间信息 其核心是高精度原子钟技术 [1] 原子钟技术突破 - 北斗系统采用国产原子钟作为高精度频率参考源 实现了几千万年误差不超过一秒的精度 [3] - 510所仅用2年完成铷钟关键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制 2007年首次应用于北斗卫星 [3] - 后续研发出精度更高的铯钟和火柴盒大小的芯片级原子钟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 质量流量控制器国产化 - 该设备原用于卫星镀膜工艺 控制反应气体与保护性气体 现拓展至半导体制造领域 [3] - 半导体制造需在真空环境中精确控制特殊气体流量 用于硅盘芯片刻蚀 [3] - 国产设备突破国外垄断 价格和供货周期问题得到解决 即将投入市场 [4] - 应用前景覆盖半导体 生物医药实验室及石油化工等多个行业 [4] 航天技术多元化应用 - 磁探测装置已应用于考古与矿藏资源勘探领域 [4] - 航天技术推动气象预报 智慧交通 新材料及生命保障技术创新 [4] - 研究成果转化涵盖医疗 应急救援 农业等民生领域 [4]